《梁实秋怀人丛录》简介及读后感

2024-11-04 梁实秋

【《梁实秋怀人丛录》内容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他早期写诗和杂文,也做评论。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1949年6月迁居台湾。著评甚丰, 主要有文学评论集《浪漫与古典的》、《偏见集》、《秋室杂文》等,并译《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实秋怀人丛录》读后感篇一】

  读完了《梁实秋怀人丛录》,又知道了很多老一辈作家的趣事。比如梁实秋他们一伙的“酒中八仙”,里面有闻一多方令孺等人。他们在青岛时,三日一小饮,五月一大宴。“三十斤一坛的花雕搬到席前,之而后已,薄暮入席,深夜始散”。和丰子恺郑振铎他们一伙不同的是,他们喜欢划拳,自谓“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好不痛快!我要是也和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必然加入到他们这伙人中。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陪都,梁实秋也随一大群文人到了重庆,在北他认识了老舍,而且“时相过从”。“怀人丛录”里有三篇是关于老舍的。他最初看到的老舍,“又黑又瘦,甚为憔悴”,这让我想起老舍写过的一篇带自嘲性的自传,文字不多,十分有趣,至今还能读出几句。“舒舍予,字老舍,面黄无须,34岁结婚,今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老舍给人的印象恐怕就是那种体弱多病的人。果不其然,他有胃下垂,割盲肠时找不到盲肠在哪里,结果盲肠是被胃压到左边去了,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

  老舍是我喜欢的作家,他的《骆驼祥子》,《龙须沟》都编在我学过的课文里,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老舍也喜欢喝酒,还喜欢养花。在《忆老舍》一文中,收录了老舍的一篇文章,他说他喜欢养花,在北京养花很不容易,特别是冬天,要把花搬到屋里过冬。“屋中养花,有如笼中养鸟,即使用心调护,也养不出个样子来”。这个我有体会。象米兰这样的花,很怕冷,我就曾经在冬天搬到屋里,结果还是没有养活。那是最初养花时发生的事。我现在也种了一株米兰,长得很好,花开了一茬又一茬。冬天来了,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将米兰搬到屋里去的。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老舍这样说。有叶无花,有花无果,这样的事我也经常遇到。我在院子里养的花草中,有两盆草莓,是上次去郊区摘葡萄时,向农民讨的秧苗,现在长得很好。农民对我说,草莓怕冷,天冷时要搬到屋里去。我要好好地养护它,在明年的春天,希望能看到它结出草莓。

【《梁实秋怀人丛录》读后感篇二】

  晚餐后泡脚上床,拥被看《梁实秋怀人丛录》入神,一气看到九点半,看了五十三页。古人说冬夜看闲书是人生一大乐事,诚然。录下读梁文的两点收获或启益。

  《鸿铭先生轶事》:先生深于英国文学之素养。或叩以养成之道,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又言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先生极赞成中国私塾教授法,以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尤须背诵如流水也。

  启迪是:要学好英文,一日一句还嫌单薄了些。思划有空当去书店选一本中英文对照、可读性高、难易程度较低、书本厚度较薄的名著名译来,用心诵读熟记,当见奇功。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个大学生立志在校期间把《清史稿》读完,孰知读到半途碰到其中有好多卷是满文写的。为不食言废诺,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啃。他找来汉译本,对照满文本,一章一节,一页一页,蚕啮桑叶一样啃。一年下来,就谙熟了满文。记得自己好象为此还写过一篇《只干好一件事》。这个学生大四时,因大学期间只穷研清史,大四他写出了一本有份量的畅销专著。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

  此等作文密笈,是见道语。看一篇文章用虚字情形,就大致看得出文章高下的一大半。

  引记自己久已的一点体会,其实也是前贤说过的,写文章要强勉写,每天写几百字,不要等有灵感才写。灵感是写着写着就有了。空等灵感象守株待兔,不大靠谱。经验是不要偷懒,有电脑在旁,就一定不要用手机写。用电脑写,洋洋洒洒,展得开,写得长。手机写,狗爬一样慢,手不应心。

  • 相关推荐

【《梁实秋怀人丛录》简介及读后感】相关文章:

梁实秋简介09-19

梁实秋的简介10-07

梁实秋简介资料01-20

关于梁实秋简介12-03

梁实秋简介资料07-08

梁实秋生平简介09-06

梁实秋作家简介08-08

梁实秋《谈吃》简介10-14

梁实秋简介内容欣赏08-21

梁实秋雅舍简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