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梁实秋《放风筝》,进一步理解作家的情感,来练习一下课后习题吧!
《放风筝》
梁实秋
我以为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个小圈圈里,大概没有不想偶然远走高飞一下的。出门旅行,游山逛水,是一个办法,然亦不可常得。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我想这也许是自己想飞而不可得,一种变相的自我满足罢。春天的午后,看着天空飘着别人家放起的风筝,虽然也觉得很好玩,终不若自己手里牵着线较为亲切,那风筝就好像是载着自己的一片心情上了天。真是的,在把风筝收回来的时候,心里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是游罢归来,虽然不是扫兴,至少也是尽兴之后的那种疲惫状态,懒洋洋的,无话可说,从天上又回到了人间。
放风筝还可以“送幡”(俗呼为“送饭儿”)。用铁丝圈套在风筝线上,圈上附一长纸条,在放线的时候丝圈和长纸条便被风吹得慢慢地滑上天去,纸幡在天空飞荡,直到抵达风筝脚下为止。在夜间还可以把一盏一盏的小红灯笼送上去,黑暗中不见风筝,只见红灯朵朵在天上游来游去。
放风筝有时也需要一点点技巧。最重要的是在放线松弛之间要控制得宜。风太劲,风筝陡然向高处跃起,左右摇晃,把线拉得绷紧,这时节一不小心风筝便会倒栽下去。栽下去不要慌,赶快把线一松,它立刻又会浮起,有时候风筝已落到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可以把它挽救起来,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放风筝亦一例也。技术差的人,看见风筝要栽筋斗,便急忙往回收,反而加强其危险性,以致于不可收拾。风筝落在树梢也不要紧,这时节也要把线放松,乘风势轻轻一扯便会升起,性急的人用力拉,便愈纠缠不清,直到把风筝扯碎为止。在风力弱的时候,风筝自然要下降,线成兜形,便要频频扯抖,尽量放线,然后再及时收回,一松一紧,风筝可以维持于不坠。
⑴好斗是人的一种本能。⑵放风筝也可表现出战斗精神。⑶发现邻近有风筝飘起,如果位置方向适宜,便可进行争斗。⑷法子是设法把自己的风筝放在对方的线兜之下,然后猛然收线,风筝陡的直线上升,势必与对方的线兜交缠在一起,两只风筝都摇摇欲坠,双方都急于向回扯线,这时候就要看谁的线粗,谁的手快,谁的地势优了。⑸优胜的一方面可以扯回自己的风筝,外加一支俘虏,可能还有一段的线。⑹我在一季之中,时常可以俘获四五只风筝,把俘获的风筝放起,心里特别高兴,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胜利品。⑺可是有时候战斗失利,自己的风筝被俘,过一两天看见自己的风筝在天空飘荡,那便又是一种滋味了。⑻这种争斗并无伤于睦邻之道。⑼这是一种游戏,不发生侵犯领空的问题,并且风筝也只好玩一季,没有人肯玩隔年的风筝。
18、抄出能概括这四段文字内容的中心句。
19、第2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
20、第3段中,作者从放风筝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用段中文字回答)
21、概括第4段的⑶⑷⑸句每句话的内容,并用3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这三句话的内容。
第⑶句:
第⑷句:
第⑸句:
这三句话的内容可概括为:
22、仔细揣摩第4段的⑻⑼两句的意思,简略说说这两句话间的内容联系。
参考答案:
18、我以为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
19、答案:叙述、说明、描写
20、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险为夷。
21、争斗的条件(时机)、争斗的方法(经过)、争斗的优胜者的收获、斗风筝
22、第⑻句讲争斗风筝不会伤害睦邻关系,第⑼句讲争斗风筝无伤睦领关系的原因,两句间是被解释与解释的关系。
- 相关推荐
【梁实秋《放风筝》(节选)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梁实秋鸟节选阅读答案09-23
鸟节选阅读答案梁实秋10-10
《我的父亲梁实秋(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10-08
放风筝梁实秋阅读答案04-02
梁实秋的窗外的阅读答案11-23
骆驼梁实秋的阅读答案10-01
梁实秋勤阅读答案09-29
梁实秋《鸟》阅读答案08-30
听戏梁实秋阅读答案10-20
梁实秋《勤》阅读答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