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风》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如下任务: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旧北京春风的狂暴。
2、了解课文时代背景及作者,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3、学习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5、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6、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旧北京春风的狂暴,感受当时的穷苦人民生存的恶劣环境,体会劳动人民的疾苦,进一步感受旧北京的破落衰败。
2、学习作者有顺序、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形象逼真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想”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旧北京春风的狂暴,体会旧北京劳动人民的疾苦。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有顺序、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及抓住特形象逼真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再现课文 做好铺垫
1、导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风》,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解放前旧北京的春风横行无忌的情景。)
2、看看板书回忆一下,课文是按着什么顺序写的?
(“总——分”的顺序;“空间位置”的顺序。)
3、师小结: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也要像老舍先生这样做到言之有序。(板书:言之有序)
二、品读感悟 领悟表达 由文生情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旧北京的春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狂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5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语句体现了风的狂暴?请用笔画下来,有什么感受请在字里行间写一写。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能抓住具体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并渗透(读、思、画、写)的读书方法及习惯,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交流汇报。
“户外”一段:
(1)“风来了,铺户外的冲天牌楼唧唧吱吱乱响,布幌子吹碎,带来不知多少里外的马嘶牛鸣。”
(从冲天牌楼发出的“唧唧吱吱”声音上我感到了风的狂暴;布幌子吹碎了,可见风的猛烈;马嘶牛鸣——说明风沙猛烈打在动物身上才发出这样的声音,而且不知从多少里外传来的,说明风速快。)
师: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风的狂暴吗?(注重朗读指导。)
(2)大树把梢头低得不能再低,干枝与干槐豆纷纷降落,树杈上的鸦巢七零八散。
(大树“低得不能再低”——说明大树低到了极点,再低就会折了,可见风的狂暴;纷纷降落——很多不间断地降落,都是狂风惹得祸;鸦巢——七零八散,可见风的狂暴。)
师:谁能读出这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甬路和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
(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体现风大。)
师: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
师:播放狂风的声音,感受风的狂暴。风就是如此的狂暴,能读出来吗?
师: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在老舍的笔下却让我们感觉到风是如此的猛烈,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课件出示:冲天牌楼——唧唧吱吱乱响;布幌子——吹碎;不知道多少里传来——马嘶牛鸣;梢头——低得不能再低;树枝和干槐豆——纷纷降落;鸦巢——七零八散;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读读我们刚才抓的这些事物,再看看破折号后面的蓝色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吗?(都写了这些事物的特点,之前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板书:抓住特点;细致入微)这一段作者也做到了言之有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空间位置顺序——从上到下。)
这一段中作者除了写风中的物还写了什么?(人)读一读,从哪看出风的狂暴?(不由自主——顺风走的控制不住;两腿向前,身子后退——风的力量之大;身上、脸上落满了黑土——风之狂暴;发红的眼睛不停地流泪——风沙给人带来的痛苦。)(板书:疾苦)
师:所以作者说:人在狂风中就像鱼儿在惊涛骇浪中挣扎。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一大比方我们就更能体会狂风中的人们行进的艰难。使得文章形象逼真了。(板书:形象逼真)
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除了读出风的狂暴,还要读出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的艰难。
屋内一段:
再看看屋内一段那体现了狂暴?
那在屋中的苦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
(这写了人们的感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让我们感受风的狂暴。)(四面八方吹进来——风无孔不入,可见之大;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嘿嘿的一圈。——风的狂暴,感受到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饱受疾苦。)
师:这风是多么狂暴——读出来;苦人们是何等的苦啊!——读出来;人们是多么无奈呀!——读出来。
这一段的描写你体会到作者写作方面的妙处了吗?(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逼真的描写。)
院中:
(1)一会儿,风从高处呼啸而去;一会儿,又擦着地皮袭来,撞击着院墙,呼隆呼隆地乱响,把院子中的破纸与干草叶儿刮得不知上哪去才好。
(呼啸、擦、袭、撞击、刮——说明风肆无忌惮。)
(2)这样的风让人心中没底——一阵风过去(生接)大家一齐吐了一口气,心有高处落到远位。可是,风又来了(生接)使人感到眩晕。人们感到(生接)天、地,连皇城的红墙与金銮宝殿似乎都在颤抖。——好大的风啊!太阳(生接)失去了光芒,北京(生接)变成了任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场所。
风停后:是否可以感受到风的狂暴?(院子里比扫的还干净;窗棂上堆着小小的坟头;窗台上水流的痕迹。)师:作者真是个细心的人,连这样细小的地方都能观察到,真的值是观察细致入微呀!)
三、归总一段 体会特点 体会破落
我们从户外、屋内、院中乃至风停后真正感受到老北京春风的狂暴,横行无忌。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第一段中这样写到:(课件出示: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嚎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变成了黄天,降落着黄沙。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上飞。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体会作者总分的顺序,空间位置的顺序,遣词造句也讲究逻辑顺序。)
师:教师引读:寒风——生读(卷着黄沙,鬼哭神嚎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生接(变成了黄天,降落着黄沙)地上,——生接(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上飞。)半空中——生接(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了阳光。)太阳——生接(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头说——生接(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把春天吹跑。)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政府不顾人民的生活怎样堕落造成的。课后读读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同学们会有更深的感触。
老舍《风》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风和水》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一首小诗。诗歌行文清新活泼、浅显易懂,像邻家大哥哥在哼念童谣。这首小诗平凡中透着灵动、朴实中蕴含着优美,语言特点显著,于不变中有变,错落有致。全诗以第一人称,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生活中的微风,让学生初步感知风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首诗歌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诗歌中生字词不多,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熟读成诵,在学生理解儿歌的基础上,把学生思维发散开来,通过寻找风,激发学生思维,使其迸发出许多创造的火花。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韵味。
2.学生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3.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逐步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风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仿写诗歌,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卡片,相关视频,朗诵背景音乐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叫朋友吗?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咦,它怎么一溜烟不见了,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
2、欣赏图片,找出新朋友。(出示课件图片)
瞧!它调皮的跑出去玩了,它和柳枝在跳舞,和风车转圈圈,和国旗游戏,送小朋友的风筝飞上了天。它就是老师今天带来的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风)
3、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通过谈话,设置悬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欣赏图片、找朋友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初读感知,认识字词。
1、你们喜欢这个朋友吗?为什么?(顽皮、可爱、淘气)那就请大家赶快到诗歌去找找它,和它交交朋友。
2、大家读得可认真啦!请问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
3、老师也很喜欢这位朋友,也想认识它。(教师配乐范读儿歌,学生评价。)
4、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词语。(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诗歌,运用已经积累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词语,如拼读法,加偏旁、减偏旁,问同桌,听读法等,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词语关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风娃娃已经躲在诗歌里了,细心地孩子才能找到它。同桌合作完成。
2、汇报结果。
3、你最喜欢哪里的风,请再次读一读那个小节。(生自评、互评)
4、教师出示相应的小节,与学生一起品读诗歌。(随文识字)
5、多种方式朗读,感受风来时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体会诗歌韵味。(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加动作表演读、教师引读、集体朗读等)
6、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周围的事物中找到它,感受到它。现在,它又跑去哪里了呢?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
出示句型,仿写儿歌。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 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 了。
【设计意图: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风来时带给大地的变化,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味,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在读的基础上,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表演风、找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1、视频《风是怎样形成的》。
2、欣赏有关风的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风的形成过程和原因,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超市。
1、背诵诗歌,仿写诗歌。(必做)
2、画一画你看到的风。
3、在生活中观察、探索大自然神奇的奥秘。
【设计意图: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老舍《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会写“游”这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仿写诗歌。
3.了解风的特点,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写“游”,掌握“游”的笔画笔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仿写诗歌。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田字格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观看视频——中国好舞蹈张娅姝《风之舞》。
2.齐读课题两遍,注意后鼻音。
二、整体感知,初读诗歌
1.配乐范读
叶圣陶爷爷非常喜欢风,他为风娃娃写了一首诗,想不想知道他笔下的风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
你们也想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吗?在读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
(评价语:这是一个好办法;你很善于询问;看来,你很经常查字典)
PPT出示:拼拼音,问同学,问老师,看生字条,查字典,上下文猜字。
师:好,现在请孩子们打开书本87页,自己读一读这首小诗,用你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决不认识的字。
过渡:爱恶作剧的云妹妹把词语宝宝给遮住了,需要一位风勇士来把她吹走,谁敢来试试?
3.读词(指名风勇士读,其他同学跟读两遍)过渡:风勇士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需要全班合作的力量才能吹走她。风勇士读一遍,其他同学跟读两遍。
Shí hou chàn dòng q bō yóu xì
时 候 颤 动 起波 游 戏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
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用“——”画出描写风的句子。
师:既然风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怎么知道风来过了呢?
生(预设):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师:哦,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娃娃来过了(画横线)那“颤动”是什么意思呢?
生(预设):抖动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示颤动吗?或者你身边周围有树叶颤动的情景吗?
生表演
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树叶被风吹动的样子。那这时的风大不大?你没有认真观察是察觉不到的,所以这时的风很细小。那我们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声音要怎样?(小声、读得轻一点)连这么小的风你都发现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开心、惊喜
师:读出发现风时你的惊喜之情吧!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棒哦!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棒,来,给自己一个赞吧!那我们除了能从树叶颤动找到风,我们还能从哪找到他呢?接下来由你们自己来把她找出来吧!
2.学习第二小节
师:哪个句子是描写风的?
师:你们来表演一下“林木点头”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带着动作和表情再朗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教学“游”
师:现在,风娃娃又跑来小河里做什么呢?游戏,“游”这一个词是我们这一节课要会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
师:谁来说说它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预设:加一加、部首法、编故事方法等)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要写好“游”字不简单呀,首先要观察好“游”每一笔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师:示范。小手准备好和老师一起写,注意左边、右边和中间都要写得瘦一点,紧凑一点才好看。要特别注意右边的下面是“子”。(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写字做到“三个一”)
(2)指导朗读
师:你玩过游戏吗?玩过什么游戏呀?玩游戏时心情怎样啊?
师:你认为此时风娃娃的心情怎么样?谁愿意来读读,把风娃娃快乐的心情表达出来呢?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风娃娃在水中快乐地游戏,同学们,让我们也像这位同学这样,怀着快乐的心情把这节诗读一读吧。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走进了风,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风,如果用我们刚才学的三个词语选一个来形容,你觉得是哪一个?(微风习习)风轻轻地吹着。让我们站起来带着这种感受和喜欢的动作一起来读读诗歌吧。
听着你们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能和我一起合作读一读吗?引读全文。配乐(大屏出示整篇课文)
四、指导背诵,仿写训练
1.这首小诗,我们已经学完了,快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2.指导背诵
师:这首小诗是叶圣陶爷爷为我们写的,写的很美,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很快将他背下来吗?自己先试一试。出示大屏。(关键字词空着)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3.仿写(先说后写)
(出示大屏)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 的时候,
我们知道 。
出示:红旗图(全班一起说)
请个别人尝试说:风筝放飞的图、海浪翻滚图、小草弯腰图……。
孩子们你们也是一个个小诗人了。现在拿出你们手中的稿纸,写一写。
让孩子在事先准备好的专用仿写稿纸上写一写。有难度的孩子可以只写一小节,能干的孩子可以全部写完。(风之咏主题区)
4.交流指导
请上4名孩子一起一人读一小节。他们写的诗怎么样啊?他们四个人写的连起来就是连在一起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了。孩子们只要我们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受,我们就可以写出优美的诗,老师要恭喜你们这节课都写出优美的诗。
五、作业布置
1.回去带着动作背诵这首诗歌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人再一起创作小诗并写在生字本上,明天与同学分享你的佳作。
板书设计:
风
树叶颤动 风在那儿
林木点头 风正来过
河水起波 风来游戏
【老舍《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8.老舍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