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

2021-08-23 兰亭集序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读注释(1)。

  教师补充:

  1、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2、了解序的体裁特点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校园网语文第一册),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癸丑 修楔 流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齐彭殇 会稽 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 曾不知老

  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

  a.实虚词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叙时人

《兰亭集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

  一、导语。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听录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

  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征。

  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情形(一觞一咏)

  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

  形成以下情况1。记盛况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决练习。积累文言知识。

  五、作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与诵读

  一。复习。诵读。

  二、分析。

  1、学习第一节。

  如何记叙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

  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1乐;美景2乐;赏心3乐;乐事4乐;人贤5乐)

  结合上述内容诵读。

  鉴赏: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

  2、学习第二节。

  这节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如何展开逐步?

  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故死生亦大矣。

  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

  叹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结: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3、研习第三节。

  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评:一生死,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兴感说起,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这样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连起来,巧妙交代了编集之由。

  谈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应该珍惜生命,活着有价值。

  对作者生死观的认识: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但他毕竟生于国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毛泽东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小结。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简练,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语言的隔阂也有理解的难度。选准切入口很重要。作为一篇序文,不妨从序文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作为一篇千古名篇,当自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那边是它借题发挥,独树一帜。

  一篇文笔优美、哲理深奥的散文。自然要细读细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对生死哲理,必须重锤敲打,纵横联系以期让学生弄懂。

《兰亭集序》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兰亭集序》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

《兰亭集序》教案 篇5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兰亭集序》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书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如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件件美不胜收的书法精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件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书法作品,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生朗读课文注释①。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小短文。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习王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多媒体显示:兰亭和兰亭有关的幻灯片)

  我们先来看几幅有关图片,然后一起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可一边听朗读,注意句读和语气,一边整体感知品味这篇课文。

  三、朗读品味,分析内容

  1、齐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问: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答: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略)

  再明确层次。

  (层次不必过细,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已。)

  归纳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再读课文第一段,要求读准句读、读出语气,师略作点评。

  2、个别朗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

  (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答: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3、个别朗读第三段,分析内容: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

  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4、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多媒体显示:

  序: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要求学生寻找并读出。)

  多媒体显示: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学生所读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明确。)

  多媒体显示: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多媒体显示: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多媒体幻灯片),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多媒体显示: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

  ──王瑶

  五、课内拓展延伸

  1、课内尝试背诵第一段。

  2、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态度。

  3、集体诵读课文。

  六、作业

  背诵全文,进一步领会本文的佳处。

【《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六篇】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8篇

2.《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3.《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10篇

4.《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5.《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6篇

6.《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7.《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9篇

8.《兰亭集序》教案模板汇编7篇

上一篇:《兰亭集序》教案 下一篇:《兰亭集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