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之下,我的说课流程如下
1、教学设计思路
2、教 材 分析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4、教法和学法指导
5、教学程序的设计
6、板 书 设 计
7、作 业 布 置
一、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节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阅读鉴赏课,整体设计两个过程:一是反复诵读,感知文章骈散结合的特点;二是通过对文本深入分析来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在这两个过程中让学生领会阅读鉴赏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作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兰亭集序》恰好能让学生在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浅显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对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已有所体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能够为学习本文做好基本的语文素养储备。但由于生活阅历较浅,高一的学生在理解本文作者表达的生死观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修、期、虽、以”等词的多义性,(2)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3)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修、期、虽、以”等词的多义性,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四、教法学法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疏通文意,而且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并相互解答;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2、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3、缓读领会 疏通文意
4、快读文章 理清思路
5、品读课文 探究意蕴
6、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
7、课堂小结 深化意蕴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指引。我会用略带神秘感的导语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和重视。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进入情境的目的。
2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3缓读领会 疏通文意
在经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的形式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修、毕、咸、引、信”等重点实词。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且在合作探究中尝试自己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疑难点,教师做重点指导。
4快读课文 理清思路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
5品读课文 探究意蕴
学生自主解决了文言知识,理清了行文思路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意义进行探究。我设计的问题是:
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痛?缘何而悲?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探究其中蕴涵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对于一、二两个问题,学生只要对文本认真地分析就能解决。问题三需要老师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加以引导,为此我预设了以下几个小问题:
1、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
2、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3、这样的人生感叹不仅前有古人,现有今人,而且还后有来者。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 4、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
5、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和当时人们对生死的普遍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如果有,从那一句话可以看出?
6、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间深沉地呼喊出这样一句呢?
6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
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悲叹人生的往往是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学过本文,你还能想到历史上的哪些人物,像王羲之一样在悲叹人生的同时,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请选一两位你熟悉的,仿照例句为他们写一两段话。(人物参考:曹操、李白、)
示例:王羲之在文章中悲叹“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但其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通过积极思考和动手仿写,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王羲之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7、课堂小结 深化意蕴
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那穿越了1600多年时光的对于人生的一声深深的悲叹,体验了古人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的,我们人类确实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千年,但他的《兰亭集序》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呢?这是同学们读《兰亭集序》应该留下的永远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 亭 集 序
王 羲 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亦犹今之视昔
简洁直观的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背诵全文
七、布置作业
积累内化(1)背诵全文(2)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3)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1、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2、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兰亭集序说课稿】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说课稿04-13
《兰亭集序》的说课稿02-01
《兰亭集序》说课稿优秀05-26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说课稿02-10
《兰亭集序》说课稿15篇11-30
《兰亭集序》说课稿(15篇)12-01
兰亭集序说课稿(15篇)01-10
兰亭集序说课稿14篇07-06
兰亭集序说课稿1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