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课文原文

2024-06-08 课文大全

  竹节人这篇课文全文围绕“乐趣”这个词来写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竹节人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竹节人》课文原文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竹节人》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5个生字,理解“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玩具导入新课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

  (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课件2】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课件3】

  生字:豁凛疙瘩棍悟裁筹橡雕跺颓沮趴屉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课件4】

  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鏖战沮丧悻悻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出示:【课件5】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

  出示:【课件6】

  【1】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①—④⑤—?

  ?—?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

  A、课文主要叙述了三部分内容

  ①—④制作竹节人

  ⑤—?斗竹节人

  ?—?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B、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

  3、快速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读词语书写生字

  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习积累语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答问题做好衔接

  1、提问:《竹节人》一课从记叙的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2、说一说,自己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记住了些什么细节?

  (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分小组探究学习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组的学习任务如下:

  出示:【课件8】

  一组:写出竹节人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二组: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说给大家听。

  三组:讲一个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二)小组探究,完成本小组的任务。

  1、每小组集中在一块儿,同学们找出与自己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然后交流、合作。

  2、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汇报。

  3、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指导。

  第一组:

  【课件9】竹节人制作指南:

  (1)把毛笔杆(细竹竿)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2)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下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预备装手臂。

  (3)锯出八截短的,作为竹节人的四肢。

  (4)把这些截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线绳依次穿起来。

  (板书:制作:一截长的八截短的)

  玩法:将线绳一松一紧,竹节人的身子摆动,手挥舞。

  在竹节人的手上可以系上或安上东西当武器。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可以玩对打的游戏。

  第二组:

  【课件10】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破课桌玩竹节人,破课桌变成了古战场。

  (2)玩出种种花样:一个竹节人独自表演;两个在一起搏斗;线被卡住,竹节人变成呆子;制作成孙悟空;装扮成窦尔敦;佩戴偃月刀,手持蛇矛枪的武士。

  (3)课下玩,课上也玩。

  (4)老师也会玩得津津有味。

  (板书:玩法(乐趣):破课桌——古战场下课时——上课时)

  第三组

  【课件11】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1)起因:“我”课上玩竹节人。

  (2)经过: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同学们在老师办公室窗外寻找老师扔掉的竹节人。

  (3)结果:我们意外发现老师也在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

  (板书:故事:没收全神贯注)

  三、抓重点感悟语言

  1、出示:【课件12】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学生讨论:

  (1)“我”真的把毛笔弄丢了吗?“我为什么说毛笔丢了?”

  (2)卖毛笔的为什么生意特别好?

  (3)“丢”了的毛笔和买来的毛笔都做了什么?

  (4)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含蓄而幽默)

  2、出示:【课件13】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学生独立思考:

  (1)“一圈”“跺脚拍手,咋咋呼呼”说明了什么?

  (玩竹节人真有趣,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这句话并没有直接写竹节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们可以从围观者的表现看出来,这是什么写法?(侧面描写)

  3、出示:【课件14】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学生独立思考:

  (1)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老师也很喜欢玩竹节人,从“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从全文的中心意思来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老师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说明竹节人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不只是孩子们才喜欢。)

  四、谈收获课外拓展

  1、学生说一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传统玩具——竹节人,知道了它的制作方法、玩法以及在当年曾经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课下从网上搜一搜,看一看,传统玩具还有哪些?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竹节人

  制作:一截长的八截短的

  玩法(乐趣):破课桌——古战场下课时——上课时

  故事:没收全神贯注

  《竹节人》教学反思

  《竹节人》是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写了“我们”当时迷上了竹节人,并且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最后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表现了孩子们甚至老师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的快乐。

  一、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效果很明显,有以下几点:

  1、从整体把握,分成几部分来把握。因为本课的课文比较长,为了避免知识体系的混乱,我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线索,通过“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看到老师偷偷玩竹节人”这样的一条线索,让学生对整个课文内容在心中构建起来。

  2、在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在把握线索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段,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使得他们对本文作者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喜悦与满足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3、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感情的同时,让学生知道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读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为了完成叫别人制作这种玩具的任务,我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该先快速地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地读。

  5、在品读文中的经典词语和句子时,我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运用“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的方法学习,例如,描写老师没收玩具时“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等词语,将老师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详细地刻画了几个场景,整个过程有详有略,错落有致。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在本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准确地把握了本课的目标。本课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而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因此我通过放手让学生分析课文、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与自身童年生活比较,了解体悟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充满童趣的语言,同学们参与度很高,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很好。

  三、不足之处

  本课中,因为课文比较长,在分析课文时,我的指导比较多,课堂上,学生们的参与度比较高,我又想让每个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有很大的欠缺,使得课堂进行不完,最终拖堂。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在之前成功的基础上,再对课文把握精细一点,对于指导和干巴巴的分析方面缩短时间,对于朗读,让参与的同学合理地把握时间,总之,从整体的课文学习上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竹节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竹节人》是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玩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在阅读提示中给学生安排了三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二、教学目标:

  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阅读的目的,

  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要素。

  五、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小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请翻开单元导语页,齐读单元导语。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素。)

  板书课题――竹节人

  2.猜一猜课文写什么?

  (预测、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现策略秘密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围绕竹节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

  预设:刚才同学们自觉运用了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的学习有哪些要求?

  板书:有目的地阅读

  (三)聚焦阅读任务,分组合作阅读

  1.明确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

  分组前指导:要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阅读时关注的内容一样吗?采用的阅读方法一样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快速浏览课文选择内容)

  2.分发学习单,出示阅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

  PPT出示阅读要求:

  (1)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

  (2)对照任务,反复细读文段。

  (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单。

  (四)交流阅读收获,提升语文素养

  任务一竹节人制作指南

  1.介绍完成的制作指南,你们是如何阅读的?主要关注了哪些内容?

  预设一:我们小组在完成制作指南时重点关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通过细细的阅读、圈画关键词梳理出了制作指南准备材料和制作步骤部分。

  预设二:我们先找到描写制作过程的段落,对所描写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提炼了制作竹节人的要点。

  预设三:我们关注了课文的8.9自然段,知道了竹节人的玩法。

  总结:阅读要仔细,搜集信息要全面;阅读关键信息时,要学会根据需要进行整理。

  2.展示、评价优秀作品,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写作。

  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了制作指南,阅读上有什么收获?

  为了完成阅读任务,我们先快速地浏览了课文,找到了制作竹节人所对应的段落。对于与任务有关联的内容,我们进行了细读,其它内容,我们则进行了略读。

  板书: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品读乐趣体会情感

  1.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你们是怎么读出来的?

  2.关注语言、精读品味语言。

  (1)预设:出示第11-13自然段,师生配合读出神气。

  孩子们用各种材料装饰竹节人,给竹节人起上各种名号,把竹节人当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将,写出了孩子们斗竹节人的热情之高,以及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之多。

  (2)预设:出示第17-18自然段,这三个词常用作武术招式名,形象而生动,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强大,可见竹节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斗竹节人时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

  (学生活动:做动作,读句子,再想像其他有关武术招式的四字词语,欣赏竹节人打斗的视频,为视频有感情的配音。)

  (3)预设:出示第19自然段,你从那些词语中感受到乐趣?

  读第18—19自然段,感受场面之热闹。

  预设: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如“一圈黑脑袋”极言观战的人多,反映了观众很投入;“攒”的意思是“聚”,表现了同学们围聚、簇拥的状态。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心入迷的样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

  总结: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板书:抓关键词句)

  (五)回顾过程、教师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根据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段落,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了阅读,体会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完成了玩具制作指南。

  2.下节课我们将要完成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呢?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同学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继续完成任务

  1.分组检查字词。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暴露无遗忘乎所以

  威风凛凛叱咤风云大步流星轻手轻脚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虎视眈眈

  2.根据任务,明确内容。

  任务三的阅读任务,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呢?(形成策略意识,采用适当阅读方法。)

  预设: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关注第20―29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验证阅读任务

  1.默读课文,讲一个有关这位老师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视眈眈”“怒气冲冲”“忘乎所以”这三个词语。(出示)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虎视眈眈)

  经过(怒气冲冲)

  结果(忘乎所以)

  2.指导故事的梳理。

  板书:复述故事

  小组内讲一讲,推荐优秀同学在全班展示。

  (三)分享学习经验,形成策略意识

  1.结合课后三个学习伙伴的交流情况,回顾一下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了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2.交流反馈。

  预设:任务一,重点关注了课文3~18自然段,提取了关键信息。

  预设:任务二,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预设: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了老师没收竹节人的动作、玩竹节人的神态描写。

  小结: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板书: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

  3.实践运用: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有目的地阅读”。如果是一本书,你觉得可以运用这一策略么?

  预设:有目的地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跳读,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篇章,短时间翻阅多本书籍。

  结束语。

  板书设计:9竹节人

  有目的地阅读

  制作指南(提取关键信息)

  分享乐趣(抓关键词句)

  讲述故事(复述课文)

  • 相关推荐

【竹节人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11-09

背影课文原文02-13

海燕课文原文07-25

散步课文原文03-19

跳水课文原文06-03

刻舟求剑课文原文06-11

《灯光》课文原文06-04

《过秦论》课文原文06-13

白杨的课文原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