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与卖书的原文-参考

2022-06-30 课文大全

  怎样鉴别烂书呢?我的方法是看看前言后记,看看目录,再看30页正文。如果看了30页了还看不出好,那就没商量了,必卖无疑。

  最近又买了一批新书,相应地,又卖了一批旧书。在我这儿,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来,只要买书就要卖书,因为不想增加书柜。辛德勇先生写过一本书,书名是《读书与藏书之间》。他谦虚了,这些年他勤奋写作,硕果累累,真应该写一本《读书、藏书与写书之间》。我对学术贡献不多,若要写,也只能是写《买书与卖书之间》了。

  买书对我始终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年轻时没有钱,记得1980年代《十三经注疏》的价格是二十多元,我一个月的助学金46元,加上5元的副食补贴才51元,所以犹豫再三没舍得买,工作以后才买回来。曾经多次去祝总斌先生家请教问题,每次看到书架上的《太平御览》等大部头书,都特别羡慕,心里总在暗暗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些书啊。

  高兴的时候也有,记得买过一本《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书价一块八毛钱,我跟同学得意地说:看看,平均算来,一种理论才一毛多钱!同样得意的是,花19元买到了《二十二子》。那时候,买书还有另外一种困难,就是书脱销了,有钱也买不到。我学魏晋南北朝史,可是竟然买不到《晋书》,最后还是父亲给傅璇琮先生写信,请他想办法。傅先生也找不到新的,最后是从一个老编辑手里找到一套旧的,我原价买入。从网上看,现在年轻人真是条件好了,还没毕业就已经有大量藏书,阅读面广,学术上前程不可限量。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虽然没有参加任何 工程 、 课题 ,但是每年也有几千元的买书款。但是,买书对我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的阅读面比较窄,基本上是围绕着专业买书。几十年积累下来,基本的书基本都有了。实话说,专业范围内的新著作从数量上看还是相当多的。从书名上看,很多书都想买,但是读后常常失望。说是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似乎太刻薄了,可是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表达方式。这使得我买书非常谨慎。

  也有的书不是买来的,因为时常收到作者或出版社的赠书。其中有的书与我的专业虽然关系比较远,但是读起来也很有兴趣。受此影响,最近几年买书范围稍有扩大,但也不敢太放肆,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够,总要有所节制,专业上的工作终究还是主要的。

  我的卖书经历也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第一次卖的是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当时,邓广铭先生请来杨伯峻先生给我们上《左传》课。还记得第一次上课,邓先生也来了,简单说了几句就走了,大意是,大学不能没有大师,杨先生就是大师。邓先生走后,杨先生开始客气,他说,我不是什么大师,但希望你们都成为高足。坦率说,因为杨先生也不清楚我们的具体情况,讲课针对性不太强。后来周一良先生还问我上课的事情。我一向放肆,所以直截了当地说,反正没有他的书好。就是因为上课,所以买了他的《春秋左传注》。我们上课时,几个考古的同学去外地发掘了,回来后也想买。一个同学对我说,课也上完了,把书卖给我吧。没犹豫,原价卖出,记得好像是六块多钱。钱哪去了?没印象了,估计是吃喝了。那时候,六块钱就能小小地吃喝一次。多年以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惭愧地又去书店把书买了回来。

  我没有收藏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所以卖书总是很有积极性。我的卖书原则是:第一,读不懂的书绝对不留,曾经买过一本分析哲学的书,字都认识,但完全看不懂,立刻划入该卖的系列。我不是学生了,不会再咬着牙去学习。第二,曾经有用,但现在以及将来没用的书一定卖掉。第三,烂书一定卖掉。虽然我买书很谨慎了,但是也还会买到烂书。怎样鉴别烂书呢?我的方法是看看前言后记,看看目录,再看30页正文。如果看了30页了还看不出好,那就没商量了,必卖无疑。我是急脾气,这样鉴别会不会误伤了好书?说实在的,有时候心里也会不安。

  日子比较乏味,几十年就这样,买书、卖书,单调地循环着。很多书犹如旅途中的陌生人,偶尔相遇,来去匆匆,甚至没有说上一句话。但是,我也不是特别无情,我知道,有的书会陪伴自己到生命的最后。现在,学术界有很多学术评价标准。这些都与我无关,我有我的标准,那些没有被卖掉的、能长久相伴的书才是好书。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