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灰雀》教学案例分析

2024-11-07 课文大全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灰雀》教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师:那只灰雀是否真的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呢?

  生:不是。灰雀被小男孩儿捉走了。(学生一致同意)

  师:书中并没有这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小男孩儿说的“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看出来的。

  师:文中小男孩儿先后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请大家想一想,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出示投影片:一定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生:第一句是在列宁惋惜灰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的时候讲的;第二句是列宁问“会飞回来?”时回答的。

  师:小男孩儿为什么这么肯定灰雀“一定会飞回来”呢?

  生1:我从文中看出灰雀不见了与小男孩儿有关。

  生2:我想,小男孩儿肯定知道灰雀的去向,不然他不会说得这么肯定。

  生3:读了这句话,我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儿捉去了。

  生4:对,不然的话,小男孩儿怎么知道灰雀没有死呢?

  师:同学们,你们真动脑筋,那么你们看看这两句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有个“的”字,第二句没有。

  师: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生1:第一句有“的”,是十分肯定的意思;第二句是回答列宁的问题,也是十分肯定的。

  生2:两句话的标点符号也不同,第一句用句号,是说明灰雀还活着,很肯定;第二句是怕列宁不相信,所以作出坚定的回答,用了叹号。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要通过我们的读表达出小男孩儿当时的心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看似相同的两句话,我们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理解了它们表达的意思也不完全相同。同学们,小男孩儿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列宁呢?

  生1:小男孩儿一开始已经对列宁说没看见了,现在只能这么说了。

  生2:小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因为自己前面说了谎,就不敢直接承认是自己捉了灰雀。

  生3:就像我有一次说谎也是这样,我不敢说,怕被别人笑话。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来理解,非常好。你们喜欢这个小男孩儿吗?能说说理由吗?

  生:小男孩儿是想用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我觉得小男孩儿是天真可爱的。

  【案例分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设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在什么时候设疑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呢?先用一个问题的讨论引出结论:灰雀是被小男孩儿捉去的。此时学生似乎觉得文章十分简单,不需再加思考,接着再提问:“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被小男孩儿捉走的?”顺理成章地组织学生对小男孩儿说的两句话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自始至终思维紧张,兴趣盎然,可以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十分深刻。无疑时设疑,一下子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犹如平静的水中投了块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小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不少缺陷:看问题不全面,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不能有条理地分析,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思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儿说的两句话,从句子的相同点人手,找出不同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全面深刻地体会了句子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对“小男孩儿为什么不告诉列宁”这一问题的讨论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步步深入学生能独立捕捉到文章中小男孩儿天真可爱的形象,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

  阅读和思维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互相依存,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思维训练,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化和外化,学生会越读越聪明。假如说问题是一张弓,那么思维就是一枝箭,弓拉得越开,箭就射得越远。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加强思维力度,就在于问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 相关推荐

【课文《灰雀》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灰雀课文原文10-06

灰雀的课文原文07-05

课文《灰雀》的教学片断赏析09-15

灰雀课文内容08-26

《灰雀》的课文内容07-19

《灰雀》的课文内容09-15

课文灰雀的主要内容09-07

灰雀课文的主要内容08-11

关于《灰雀》的课文内容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