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读书做文章;窗课,习作文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课文主要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文主要内容一: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文主要内容二: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作者以秀丽、隽永、细腻的笔法,着意描写了光影交映、浓淡相宜、疏密相间、和谐无比的月下荷塘的美丽图画,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偶的向往。表达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难于独处,既不满于现实,又不能从个人小天地里突破的彷徨、苦闷心情。在如此复杂的心情下,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下此篇名著。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文主要内容三: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描写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沉郁的心情。此文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因收入中国大陆地区及香港的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但也有人质疑此文的价值。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事件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既有内在美又有形式美的美文。其实十分司空见惯的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经朱自清先生的大笔渲染,便寓意深刻,竟成了人们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忧伤风景。
扩展资料:
朱自清荷塘月色结构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1927年7月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文章以作者内心“颇不宁静”开始,到“超越了现实的自己”,最后又回归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到了自己家门前”作结。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作者经历了“不宁静—宁静—不宁静”的过程。
《桃花源记》描述的是一个人人平等,富足和谐的理想社会境界,与现实世界相比,恍如隔世,“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可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社会,最能凸显作者想要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困苦,寻求内心世界那一片诗意的栖息的心灵港湾。在结构模式上,两篇散文的作者均在“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的模式下,苦苦寻求,想借助外力超越现实带来的苦恼与惆怅,但最终回避不了现实的羁绊,不得不带着些许的惆怅与淡淡的愁绪离去,终了还是魂牵梦萦,津津乐道,难以忘情。这不同于一般的虚构,而是作者潜意识里的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一、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
《荷塘月色》一文精心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凝重氛围,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道出了朱自清烦乱不安、犹豫彷徨的心态。“心上常觉有一点除不去的阴影,这却是真的。我是要找一条自己好走的路……我所彷徨的就是这个。”在腥风血雨的时代浪潮的鼓动下,作者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可走,时代也不会量身定做一条路给他走,“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1]这是作者惶惑不安,寻求超脱现实,释放内心烦忧的写照,想找一块可供暂时消遣的港湾,让自己不宁静的心宁静下来。所以,作者就在这个愁肠千结之时想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作者心目中的“另一个世界”或许就是他的理想世界,抑或是曲径通幽处的避风港。因为腥风血雨荡涤着作者身为一介文人所无法容忍的残酷的现实,加之作者在此关键的历史时刻还没找到自己所要走的路,所以彷徨、失落、无措也就可想而知,闹中取静,实属必然。寂静的月色下,饶有风趣的荷塘,零星地点缀些许蛙声、蝉鸣就是作者以闹衬静的真情流露。“江南采莲”本是一场热闹的活动,这里不在于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深层次的内心写照是“求静”,一味地专注“荷香月色”已不能满足作者“此时此刻”的情感需求,他要“化腐朽为神奇”,“化变炼钢为绕指柔”,在静中超然物化。看似了无轻重的一笔,实则是举轻若重。文章的4—6自然段就是顺应作者寻求刹那间的“宁静”,排解心绪的忧愁而生的。在此“理想世界”中,作者提及“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超现实的影像,只能荡起他内心的一点涟漪而已。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当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所苦心经营的“理想世界”其实正是其内心的真实写照。散文最关键的是情景交融,用王国维的话来诠释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现实与理想间纠结、交缠,完成了一次思想与情感的空前净化,也表现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彷徨与困惑:一是找不到路可走的迷茫;二是找到了路后的彷徨。作者此时的心态正值前者,所以,折射到文章中,其生活轨迹就似画了一个圆圈。
二、不宁静——宁静——不宁静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荷塘月色》中的客观景物时刻都映射着作者的主观感情。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理想世界,总是与作者的情感相伴。体现在文章结构上就是“不宁静—宁静—不宁静”的模式。
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的良辰美景中,旨在排遣心绪的“不宁静”,“披了长衫,带上门出去”,踽踽独行于荷香月色的“世界”,暂时离开了混沌的现实世界,心灵上获得短暂的释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但作者真能做到超然物外吗?真能逃避现实的纷纷扰扰吗?在这个“世界”里,作者所能做的也许就剩下曲曲折折地吐露出抑郁的心绪了,因为终归还要回到魂牵梦萦的现实世界,眼前的世界才是最终的归宿。也正是这些情思,才表露了那个破碎的年代里不甘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却又怀揣着救世无路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心境。这时的“荷塘月色图”仿佛沾染了作者的情愫,如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般,“一切景语皆情语”,处处彰显着一层淡淡的朦胧之美。荷塘上隐隐约约地浮着“薄薄的轻雾”,叶子和花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天上还有一层“淡淡的云”荷塘四周的树木也是“阴阴的”。仿佛看得清却又隐隐约约地看不清。在这苍茫的月色下,“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的心绪从不宁静到寻静,可在得静之时,却又回到了不宁静。
三、拆开来看,拆穿来看
若以上论述是从文章的整体布局而言,那么下面来看《荷塘月色》的内部构造。在作者苦心经营的荷香月色的“理想世界”中(即文本中的第4—6自然段精华部分),作者表露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缁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辩出许多新异的滋味,”这三段中,都以荷塘和月色为主要景物,第一幅画面荷塘是主景,月色是背景。“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零星地点缀些白花”“送来缕缕清香”“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里是按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的顺序婉婉道来。第二幅画面荷塘成了背景,月色变成了主景。“月光如流水一般”,月下的荷叶“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把荷塘月色这一审美对象拆开来分别描述,“并不是生硬地割裂描写对象,因为他始终是把被分成的两个部分的月色与荷塘联结在一起描写的,不过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即作为主景和背景的地位相互调换一下罢了。”
四、荷月意象
尽管《荷塘月色》写得非常漂亮,然而,我们读后还是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东西似的——“挣扎和战斗的力量”。作者创作这篇散文时正值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革命前途未卜,而作者却在月下夜游,原因何在?一个可能是作者无视血淋淋的现实;另一个可能是作者虽正视现实,可无法至少一时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不满之余,流露出超脱尘世的感喟。此说之依据,就是荷花,明月这两个意象。荷花本是高洁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明月的意象复杂多变,多与作者的心境,外物的情境共荣共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她可以是纯洁,思乡,孤独的象征等等,借此分析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朱自清先生迫于环境的限制,在人生十字路口处的孤独、徘徊的心态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仿佛玉女姗姗来迟;“清香”飘飘忽忽宛若“歌声”悠扬;“蝉声”“蛙声”“采莲”热热闹闹如同“娴静”中独处,好一幅现代版的“世外桃源”景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披着长衫,步履娴熟,幽静中透露带着点感伤的学子“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行走于“荷塘月色”间。
- 相关推荐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文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朱自清课文01-15
荷塘月色朱自清课文03-1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课文原文03-28
朱自清:荷塘月色05-08
朱自清荷塘月色04-07
匆匆朱自清课文07-22
荷塘月色朱自清 赏析03-25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05-09
荷塘月色朱自清段意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