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从一件生活小事中钓鱼得到的启示,以小见大,其主旨是想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学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敢想敢说、充满好奇、异想天开、坚持己见……以及许多“美丽的错误”,往往是健全个性、创新人才的隐含表现。但从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忽视学生独特感受和领悟,无视学生个性存在和发展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教师潜意识中仍然希望学生的阅读理解符合常规符合成人所谓的标准。这样的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新理念相去甚远,又怎么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具有全面语文素养的创新人才呢?笔者想结合2002年浏阳市课堂教学评优决赛本人抽签、借班授《钓鱼的启示》一文的体会,试谈一谈阅读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首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状态。
现代教育理论大力倡导,教学要“目中有人”,师生要“平等对话”,教师只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阅读教学的特点更是决定了阅读教学课堂尤其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体验,尤其需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自由参与、真实表达,从而充分挖掘小主人的学习潜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钓鱼的'启示》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猜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然后概括总结:“认真听讲、诚实守纪、积极动脑、聪明乖巧……的都喜欢,但最喜欢‘敢问敢答’的学生,特别是‘问错答错’的同学。”以此消除学生的拘束,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直奔课文中心(亦难点)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段名言来出示,然后师述:“这段名言,虽然只有两句,但有点儿难理解,是不是?不懂的,有问题的,可以向我提出来。大胆问吧,想知道什么就问什么?不怕问错!”我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承认难度,再鼓励学生思考后大胆质疑问难。实践证明,这节课,正是因为营造了一种理解、真诚、信任、民主的心理氛围,所以学生能处于一种精神放松、思想自由的状态,师生真正互动起来,双方的交流活跃,信息的传输畅通,教师教得很愉快,学生学得也轻松,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很佳。
那么,平时课堂怎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氛围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应该怎么想、怎么说,教师都有统一的标准。学生不敢随便动,不敢随便想,不敢随便说。久之,学生思想逐渐懒惰,灵感逐渐窒息,创新精神逐渐被扼杀,还谈何显露个性发展个性?!那么,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个性的生命个体,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特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最充分的发展自己的潜力。其次,要实现师生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我们教师的角色要从以往知识的主宰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赏识和不断激励每一个学生,竭力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维护学生天然的阅读需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想象和联想,勇于探索,乐于实践。学生的角色就要从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转变为积极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如教学《钓鱼的启示》第一段时,当学生自读理解后,师述:“大家真的很不错,边读边想,从短短的两句话中读到了那么多的收获!看样子,边读边想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办法!”既激励、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又引导学生不断运用“边读边想”的好方法,从而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2、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时刻和教师进行交往,也时时和同学发生交往,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首先,教师自己要给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包括后进学生)的榜样,要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如对同学发言的评价,要先真诚地肯定同学的优点,再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此外,教师自己还要放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要给学生树立虚心、正确接受意见的榜样,要让学生学会诚恳地,心怀坦荡地听取同学的建议和不同看法,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能坦诚、友善地和同学进行讨论、争辩。绝对禁忌对错误回答和后进学生的嘲笑。
其次,要实施选择性学习策略,允许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理解进行自主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富尔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选择性学习策略,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预习课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自己最需要的资料,阅读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有关课外读物。《钓鱼的启示》一文预习,有的孩子想了解最大的鲈鱼有多大,有的孩子想弄清鲈鱼捕捞开放日是一回什么事,有的孩子不明白父亲说的那一段话的含义,等等。这都应该尊重、顺应、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答案。
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我们可以从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和理解几方面引导、激发学生自主选择。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注意学习目标的多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出不同的达成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对各层次的学生都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
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多种表现,其表现之一为对阅读材料兴趣点的不同。如对于同一篇课文,学生感兴趣的词句、段落或问题往往各不相同。教师也应尊重这种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学习。
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第二自然段时,有的学生喜欢写美景的部分,有的喜欢写这对父子潇洒熟练甩下钓鱼竿的部分,也有的喜欢两个部分。我就让学生从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句段入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朗读、去品味、去感悟、去探究、去积累。
教学《钓鱼的启示》第三段时,根据学生的质疑,归纳出三个问题:
①小作者是在几个小时以后钓到这条大鲈鱼的?
②他凭什么判断出上钩的是一条大鲈鱼?
③他估计是大鱼,为什么不马上扯上来,却小心翼翼地一放一收?
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合作学习,探讨答案。由于学生选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因而表现得兴趣盎然,学习效果非常好。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上的个性特点,还表现为具有自己的认知风格,这是构成学习风格的主要方面。教师也要尊重这种个性特征,允许、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学习《钓鱼的启示》第四至九自然段时,我就允许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有的默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以动作助理解,有的边读课文边和同学讨论,有的合作朗读父子的对话,也有的边读边划边想象文中所描写的情景……这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从而学得主动、自在、投入。
4、让学生自主选择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是人的经验、知识、思想、能力、情感、思维方式等个性因素所引起的阅读理解和感受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给予每个学生理解和表达阅读材料的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已见,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感受尽情表达出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万不能把学生的理解往一种标准、一种答案上套。学习完《钓鱼的启示》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学文后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做遵守规则的人,有的同学说要做不贪名利的人,有的说要做诚实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大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领悟。但也还有同学为作者“我”钓上大鲈鱼的时间不巧(捕捞开放前两个小时)、运气不好而惋惜不已,这也是勇于袒露真实心理真实感受的表现,这就恰恰说明了这位孩子已经置身于文中,已经在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体验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了。面对不同的见解,我们绝不能简单去否定,孩子是单纯的、真实的、脆弱的,为人师一定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蹲下来看儿童世界,先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然后才能有效的引导他们。
再次,要在学习的时空上给予自主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保证。
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是实现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一定要破除支离破碎讲解的落后教法,就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钓鱼的启示》一文教学,我将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反复地、多种形式地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读中感受夜晚的美景,读中体验“我”和“父亲”心情的变化,读中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父亲”告诫中深刻的做人道理。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以集体学习为主,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教学中要增加学生个体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比重,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动态组合的教学组织系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有关研究表明,同伴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气氛较为自由而没有压抑感,学生可以就因害怕教师的权威而不敢问的问题与同伴大胆地讨论。而且,在一种友好的同伴关系中,那些不能正确理解问题的学生一般不会担心受到批评,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开展互学、互问、互查、互评等活动,达到相互检查、督促、交流、启迪、帮助、取长补短、完善结论的目的。《钓鱼的启示》一文教学,师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我都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同桌、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答案,交流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健全的个性品质”是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担当
“发展语言与精神”双重任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只有尊重差异,发展个性,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