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原文及译文

2024-08-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吉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人物生平

  才华早显

  少年王维

  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幼年聪明过人,才华早显。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开元五年(717年),在长安,其间有时至洛阳。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京城求仕

  开元七年(719年),在长安,七月应京兆府试。有诗《李陵咏》《西施咏》等。

  开元八年(720年),在长安,常从岐王李范等游宴。春,就试礼部,落第。有诗《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等。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然而供职仅数月,就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为不敬,累及王维得罪贬官。赴济州途中作《宿郑州》等诗。

  半官半隐

  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

  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赴凉州河西节度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自河西回长安,仍官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冬,因公务赴南方,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自岭南北归,曾经过瓦官寺谒璇禅师。

  天宝元年(742年),在长安,转左补阙。

  天宝三载(744年),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745年),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曾经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

  天宝五载(746年),转库部员外郎。

  天宝七载(748年),转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750年),春,母亲去世守丧,离朝屏居辋川。

  天宝十一载(752),三月初,守丧期满除服,官拜吏部郎中。当年吏部改为文部,为文部郎中。

  天宝十四载(755年),由文部郎中转给事中。

  战乱被俘

  天宝十五载(756年),仍任给事中。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被俘。被俘后,他曾吃药取痢,假称患病,以逃避麻烦。只因为他的诗名太大,安禄山派人把他迎接到洛阳,拘禁在菩提寺,强迫他任给事中的伪职。

  至德二载(757年),九、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这些人按律当死,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 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晚年生活

  乾元元年(758年),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转任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书右丞。春,上《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五月,进上谢恩状。七月卒。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译文03-0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08-2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06-1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07-0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及注释02-2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赏析09-2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原文08-2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释义04-16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