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集《大翮扶风》评析

2024-05-24 贾平凹

  导语:贾平凹散文中流淌或渗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中国文化传统,但那又是经过现代文化和西方近代以来文化熏染影响的一种文化。在贾平凹散文中的具体表现,就中国文人的情怀、趣味和文化信念。

  贾平凹的散文写作几乎是与小说同时开始的,至今仍在被各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印刷,足见其散文在读者那里被欢迎的程度;在文学界,从孙犁先生开始一直到学院批评家,贾平凹的散文始终是被研究和关注的对象。因此,说贾平凹的散文雅俗共赏虽然是陈词滥调但决不是溢美之词。在我看来,贾平凹的散文之所以受到普遍的欢迎,与他散文中流淌或渗透的文化传统有关,而且是偏向于中国文化传统一路。说到“传统”,又是一个大词,“传统”几乎是一个没有可能说清楚的问题。但我非常同意王富仁先生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现在理解的文化传统,应该是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化、西方翻译文化合流或被整合后形成的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传统一直是变化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贾平凹的散文流淌或渗透着文化传统就不会有太大疑义了。但这又等于什么也没说,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都被贾平凹继承了既没有可能也不是事实。我要说的是,贾平凹散文中流淌或渗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中国文化传统,但那又是经过现代文化和西方近代以来文化熏染影响的一种文化。在贾平凹散文中的具体表现,就中国文人的情怀、趣味和文化信念。

  说到“文人”,历来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当文人被赞美时,是“千古文人侠客梦”、“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 “琴心剑胆”、“感时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文人被毁誉时,是“文人相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有弹性的,既进退有余又居处不定:达可兼善天下,穷可独善其身;但又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传统文人的这种禀赋性格,也深刻影响了现代政治家对这一阶层的评价。中国现代主流文化对文人或知识分子历来没有好脸色。也正因为如此,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整肃、批判、检讨才成为又一种传统。但人能够被改造吗?或者说一种传统能够被改造吗?大概不能。

  在现代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之前,中国舞文弄墨的人被称为“文人”。文人就是现在的文化人。幕僚、乡绅等虽然也有文化,也可能会有某些文人的习性,但他们的身份规约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他们还不能称为文人。就像现在的官员、公务员、律师、工程师、教师等,虽然也有文化,但他们是政治家或专业工作者,也不能称为文人。在传统中国,“文人”既是一个边缘群体、特殊的阶层,也是一个最为自由的群体。他们恃才傲世,放浪不羁,漠视功名,纵酒狎妓等无所不为。这种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都反映在历代文人的诗文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传统被主流文化所不齿,它的陈腐性也为激进的现代革命所不容。因此,文学中的传统“文人”气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段里彻底中断了。90 年代以后陆续发表的贾平凹的《废都》、王家达的《所谓作家》、张者的《桃李》、莫怀戚的《经典关系》等,使我们又有机会领略了“文人”的气息。庄之蝶和胡然虽然是现代文人,但他们的趣味、向往和生活方式都有鲜明的传统文人的印记。他们虽然是作家,也有社会身份,但他们举手投足都有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某种 “味道”:他们有家室,但身边不乏女人;生活很优裕,但仍喜欢钱财;他们谈诗论画才华横溢,但也或颓唐纵酒或率性而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那终是小说,是虚构的文本,是不能与叙事者对号入座的。

  在现代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之前,中国舞文弄墨的人被称为“文人”。文人就是现在的文化人。幕僚、乡绅等虽然也有文化,也可能会有某些文人的习性,但他们的身份规约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他们还不能称为文人。就像现在的官员、公务员、律师、工程师、教师等,虽然也有文化,但他们是政治家或专业工作者,也不能称为文人。在传统中国,“文人”既是一个边缘群体、特殊的阶层,也是一个最为自由的群体。他们恃才傲世,放浪不羁,漠视功名,纵酒狎妓等无所不为。这种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都反映在历代文人的诗文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传统被主流文化所不齿,它的陈腐性也为激进的现代革命所不容。因此,文学中的传统“文人”气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段里彻底中断了。9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的贾平凹的《废都》、王家达的《所谓作家》、张者的《桃李》、莫怀戚的《经典关系》等,使我们又有机会领略了“文人”的气息。庄之蝶和胡然虽然是现代文人,但他们的趣味、向往和生活方式都有鲜明的传统文人的印记。他们虽然是作家,也有社会身份,但他们举手投足都有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某种“味道”:他们有家室,但身边不乏女人;生活很优裕,但仍喜欢钱财;他们谈诗论画才华横溢,但也或颓唐纵酒或率性而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那终是小说,是虚构的文本,是不能与叙事者对号入座的。

  文人的趣味无论高雅或是低俗,在文字中是不能掩藏的。当下的生活热闹又苍白,丰艳而空洞,说是红尘滚滚灯红酒绿并不夸张。时下有个流行很久的词“应酬”,什么意思呢?是“应付酬谢”?无论什么事情一要应付便趣味全无。作为名人的贾平凹遇到的“应酬”是可以想象的。在《辞宴书》中可见一斑。 “饭局”是“应酬”最常见的形式,但和什么人吃饭、说什么话、乘什么交通工具、怎样排座次、什么时间开席、如何敬酒、如何笑、如何听人谈话凡此种种,能把人生生累死。当然不能说拒绝了“饭局”就高雅了,但作者向往的“一壶酒、两个人、三碗饭、四盘菜,十分钟吃一顿”的快意是大可意会的。当年读陈建功的散文《涮庐闲话》大抵也是这种境界。虽然不低周作人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来得雅致,但意味却没有二致。于是在《生活的一种》中,我们看到了贾氏院要栽柳,饮酒备小盅,出游踏无名山水,读闲杂书籍的生活理想。但在残墙补远山,水盆盛太阳的冥想中似乎也看到了陶潜桃花园梦幻的若隐若现。

  贾平凹的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写人的一些文字。有趣、有神韵。三言两语一个人就活脱脱地出来了。我觉得这与贾平凹有写小说的本事有关。很多人物我们都能感到他是用小说的方法在写散文中的人。《屠夫刘川海》,一个杀猪的屠夫,人朴实本色,但专对男女之事兴味盎然,一个专注这等事情的人与屠夫的身份也就相符了;《闲人》我认为是一名篇。

  闲人总是笑笑的。“喂,哥们!”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还趿着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但却要表现一种风度。他们看不起黑呢中山服里的衬衣很脏的人。但他们戴起了鸭舌帽,很多学者从此便不戴了,他们将墨镜挂在衣扣上,许多演员从此便不挂了――“几时不见哥们了,能请吃一顿吗?”喊着要吃,却没乞相,扔过来的是一棵高档的烟。弹一棵自个吸了,开始说某某熟人活得太累,脸始终是思考状,好像杞人忧天,又取笑某某熟人见面总是老人还好,孩子还乖?末了就谈论天气,那一棵烟在说话的嘴上左右移动,间或喷出一个极大的烟圈,而拖鞋里的小拇指头一开一合地动。

  虽是散文,但“闲人“的形象和盘托出生动无比。闲人作为一个阶层自古有之。但贾平凹对闲人却很高的评价。这大概也是他心向往之的一种境界或状态。其他像《关于女人》、《看人》、《朋友》、《石头沟里一位复退军人》、《摸鱼捉鳖的人》等,将各色人等都写的活龙活现惟妙惟肖。这种工夫里隐含着贾平凹乐观、幽默和善意的会心。这就是文人的趣味。读现代散文,我们常为丰子恺、梁遇春、梁实秋、聂绀弩、林语堂等的幽默所感染。一个有趣味的作家才能写出有趣味的散文。

  说到文化信念,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奢侈的词汇。但在贾平凹并未刻意的言说中,文化信念一直贯穿行文其间。文化信念经院式的解释是:指将文化的基本原理和教条、信条,升华为一种信念,人类将文化信念当成自己最基础、最现实的信仰;文化信念超越人对科学理性的崇拜和对神明的敬畏;文化信念是个人信仰观的核心�成部分。说得简明些,就是人所坚持的最基本的核心价值观。这些观念是不能出让、无须讨论、不能妥协的尺度。比如《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这大概是贾平凹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讲话”之一,因为发表“讲话”意味着“资格”。作为作家名声再大也是不适于发表“讲话”的。好在这是在女儿婚礼上,是自己家的事情,作为家长在这样的场合是都可以或必须发表“讲话”的。作为家长的贾平凹主要讲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当然远不及“三个代表”重要,但它却在一个庄重的场合表达一个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信念:

  第一句,是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话,仍是一句老话:“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你们自己的婚姻。

  作为家长的贾平凹用的都是“老话”,这不是照抄照搬图省事,这既是经验也是文化信念,既“政治正确”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因此,说贾平凹作为一个现代文人,主要坚持中国文化传统一路并非是空穴来风。

  书中还收录了《废都》和《秦腔》后记。我认为这是贾平凹至今最重要的两部小说,也是奠定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地位的作品。《秦腔》已获“茅盾文学奖”,有了公论这里不再赘言。但无论1993年前后《废都》遭遇了怎样的批评,他个人遭遇了怎样的磨难,都不能改变这部作品的重要性。我当年也参与过对《废都》的 “讨伐”,后来我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当年是批评错了,那种道德化的激愤与文学并没有多少关系。在“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背景下,可能任何一部与道德有关的作品都会被关注。但《废都》的全部丰富性并不只停留道德的维度上。今天重读《废都》后记,确有百感交集的感慨。

  如果说贾平凹的小说隐含着他对 “国事家事天下事”关怀或忧患的话,那么他的散文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从容澹定。小说经过百年历史的经营塑造,担负的东西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不堪重负的小说如果不和国家民族建立关系,笃定是末流,这是否就是小说的正途我不敢妄下断语。但散文经过八十年代以后的不断建构,反到越来越松弛,除了“文化大散文”之外,散文与生活建立的联系,或者它的人间烟火味道弥漫四方。在贾平凹的散文里,我们可以读到拒绝、读到心仪、读到由衷的喜悦和忧伤。这些发自内心的体会和平实的语言方式,就是贾平凹的散文能够传之久远的最后秘密。

  • 相关推荐

【贾平凹散文集《大翮扶风》评析】相关文章:

贾平凹《云雀》12-07

贾平凹的简介04-07

贾平凹:朋友04-13

贾平凹《风雨》06-13

贾平凹自白08-01

贾平凹的个性04-10

贾平凹的《溪流》赏析03-20

贾平凹简介及作品11-24

贾平凹成长经历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