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2024-08-31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1

  (一)预习课

  1、请全班同学各自提供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准备课堂交流。

  2、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会意字,并举例你所知道的3—5个会意字,并相互传看审定。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多义字,读准字音,把握意义用法;掌握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意义用法;课文中的“雾凇沆砀”中的“凇”是形声字吗?为什么?

  3、在课文中标明作者写湖心亭雪景的量词,请试用其它量词置换。

  4、作者全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大小的对比、动静的对比、冷热的对比,请用课文中的语句一一说明。

  5、试将柳宗元《江雪》诗和本课作一对比,并说明它们所写内容的异同,准备在全班交流。

  6、你认为作者“痴”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痴”?

  (二)讨论课

  师:同学们,上次布置本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一起来讨论讨论。先请几个同学自告奋勇朗诵你提供的描写西湖的诗。

  生1:朗诵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有相同的举手。(生举手)好!看来选这三首的同学居多,那么我们看第一首写的是西湖的雨景,第二首是西河的荷景,第三首呢?

  生齐:西湖的春景。

  师:对!我们要学的明朝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西湖的……

  生齐:西湖的`雪景。

  师:好!我们的作者登场了,他到西湖去进行一场与人不同的观光旅游。作者开篇就交待了游湖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状况,还有呢?旅游方式是坐车、乘飞机还是—————?

  生:划船。

  师:对!还有旅游的用品是?

  生:炉火。

  师:毳衣算不算?

  生:不算。

  生:算!

  师:为什么算?

  生:因为冷,特别穿了毛皮衣。

  师:对!毳是不是会意字?

  生:是!

  生:不是!

  师:二木为林,三木为森,树多不多?日月为明,三日为晶,表示光亮。日落草丛中,暮,那么毳毛多,表示毛衣。下面接着写作者所见雪景,“雾凇沆砀”,“凇”是不是形声字?“冫”、“氵”同为形旁表义不同。

  生:是形声字。

  生:不是形声字。

  师:为什么不是形声字?

  生:形旁表义,声旁表声。“凇”是声旁,“冫”是形旁的话表什么义我说不出来。

  师:形旁表“义”,是指表示那类字的类别和范畴,以“冫”为偏旁的字大都与寒冷有关,如凛、凝、冻等,“氵”表示相关水的字,“冫”表示为雾凝结而成冰花,全句意思是“冰花一片弥漫”。下面从大处来了个全景式拍照,“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接着又从小处作了特写式拍照,下面请同学出示你置换的量词。

  生:我是这样转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抹,湖心亭一豆,与余舟一叶,舟中人两三点而已。”

  师:怎么样?还不错吧!“一抹、一豆、一叶、两三点”还算准确,还有不有?掌声鼓励。

  生:我是这样置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线,湖心亭一团,与余舟一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不够精确,也还可以。试想想,那水气迷蒙,光线不强,物体不太清晰,看堤、亭、舟、人似有似无,如梦似幻,我们用的量词有不有张岱那样精确传神?过去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开始用“过、到、入、满”,总嫌一般化,经过反复推敲,后来用一“绿”字,顿觉春意盎然,所以我们同学作文选词造句一定要选用最富于表现力的哪个词语,这叫画龙点睛。好!下面看张岱遇到了什么。

  生:两个人。

  生:同是观赏雪景的人。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游人。

  生:游客。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志。

  师:现代称呼。

  生:知音。

  生:(齐读)

  师:这里写作者巧逢知音的交往三步曲,一是初识,二是交深,三是“告别”。作者欣逢知音大喜,你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种状态?

  生:喜上眉梢。

  生:喜气洋洋。

  生:大出所望。

  生:喜出望外。

  师:“强饮”指什么?

  生:勉强喝。

  生:不想喝推不过喝。

  师:再想想看。

  生:我想起来了,是不能喝也要喝。

  师:“强”,是不是多音多义字,该怎么读?

  生:读“强”两音

  师:对!人逢知己千杯少。“对影成三人”。同学们,前面写了静景,这里应该为什么?

  生:动景。

  师:这是景吗?

  生:是态,对了,动态。

  师:好了,我们回过头来看全篇。兴致勃勃赏雪观景的张岱感觉冷不冷?一同旅游的人冷不冷?

  生:冷。

  师:具体说。

  生:冷,又加上是时候更定。

  师:还有呢?

  生:带了炉火,穿了毛皮衣。

  师:还有呢?想想看。(师启发)“湖中人鸟俱绝。”鸟都怕冷。以上所说,是写自然界冷,那么人世间冷不冷?

  生:冷呢,人烟稀少。

  生:不冷呢,还有同游的人聊天喝酒。

  师:要我说,又冷又不冷。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张岱内心说,他感到人世间象这雪天一样冷彻肌骨。张岱生活的年代,明亡清兵入关,他躲进深山,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连亲戚见到他都当作野人,当作洪水猛兽。为什么说不冷呢?大家把《江雪》诗头一个字连读一下。

  生:千万孤独。

  师:冰天雪地中的钓鱼的老人孤不孤独?

  生:孤独。

  师:自然界和内心冷不冷?

  生:冷。

  师:对!张岱也和这位蓑笠翁一样感到“冷”。但张岱和蓑笠翁不同的是不冷,一是内心热,热恋西湖春景,热爱大好河山,二是知音热,没想到和自己一样,人世间有知音,知音难求,知音难逢,你说张岱“热”不热?

  生:热。

  师:所以称得上“内心热,知音热”,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翻译的舟子的喃喃之语呢?

  生:不要说相公傻里傻气的,还有比相公更傻里傻气的人。

  生:我觉得“痴”就是“呆”,呆里呆气的人。

  师:还有呢?

  生:“痴”就是“古怪”。

  生:痴呆。

  生:老师,我觉得热爱、喜爱、钟爱、酷爱都可以。

  师:还有呢?

  生:执著、钟情。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张岱象李白一样,一生好游名山川。他思恋故国,热爱西湖。他还专门为西湖写了一本书,叫《西湖梦寻》。《湖心亭看雪》选自他的另一本散文集《陶庵梦忆》忆梦、寻梦,对于这样一个痴情故国山河、钟情西湖的人,真可以说是“酷爱得有点呆气。”所以我的理解是“不要说相公酷爱西湖得有点呆气,还有比他更胜的人。”大家说对不对?[板书]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2

  山水深处里走出的孩子,素素朴朴,清清爽爽,他们很认真地坐着,只等冬天的阳光陪他们一起绚烂。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你们都读过了吗?”文章是八年级上册的,他们是七年级,初一新生。

  “读过了!孩”子们抢着说,我能读出他们的期待。

  “很好,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或比较模糊的字词?”

  一学生问了“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读的文章是老师自行打印的,没有任何注解,不知道“崇祯”也就很自然了。

  “太好了,你们没有注解文字,这样,我们就要靠自己的阅读储备和阅读感悟去学习这篇文章了。”我心里开始一紧,随即就是暗喜,学习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叶老曾经强调读书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素读!

  “老师,‘雾凇沆砀’什么意思?”一个男生问。确实,这四个字不好写,也不好懂。

  “同学们先写写这四个字,注意偏旁,写正确。”

  孩子们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的,有的还默默读着。

  “谁来说说‘雾凇沆砀’的意思,想想那个雪天……”我不解释,只是提示着,我的眼前仿佛已是一片白茫茫,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闪烁,似烟似雾,与天云相接,世界瞬时冰寒剔透。

  “老师,应该是雾气中的植物沾上了雪花,雾气迷蒙的样子。”这孩子,该是去过东北,“雾凇奇观绝天下,吉林冬景冠中华”,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真好。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雾凇沆砀,形容冰花一片弥漫。

  “老师,‘拏一小舟’的‘拏’什么意思?””一个女孩轻轻地问我,眼睛清亮的。

  “哦,我觉得你自己可以猜出来的。想想看,这个字的后面连接的是‘一小舟’,‘小舟’是指?”

  “小船!”

  “那‘小船’前应该是个什么词呢?你自己猜猜看?“我继续鼓励她,我觉得她能想出来。

  “撑着小船!”女孩的眼睛更亮了,清泉般地汩汩出鲜活的答案。

  “你看,多好,动动脑筋,这不就想明白了,撑船,划船,这个‘拏’字下面是手字,就是个动词。”

  我特别喜欢这组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能做的,老师就一定要给以信任和引导,没有什么自己荡起小舟划出圈圈涟漪更优雅的事了。教师要“解惑”,更要“设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会让我们发现深层次的快乐。试一试,你能行!学会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你的教学细节中去。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写文章是没有这些顿号句号的,教材编者该是读懂了张岱此句之美的。若是加上顿号,变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湖心亭看雪》也就少了几分神韵。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天地苍茫,万千气象。虚字不虚,张岱叠用三个“与”字,似觉天、云、山、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点意趣。若是用顿号隔开,遥远又突兀,相看生硬,“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雪夜天地相融水天相接的磅礴浩渺就多了阻碍多了隔阂。这处教学,已经被许多老师熟谙,这也成了《湖心亭看雪》的必然之处。

  我也是盯着这部分描写,引导学生去读出“天与云与山与水”的音韵和情感。“与”是苍茫天地间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一”是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的张岱的孤独的身影,人鸟声俱绝万籁无声的更定时分,一叶扁舟,一颗孤寂的心,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天地之大,人之卑微,风华绝代的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越读越觉得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天与云与山与水,如果再连上一个‘与’字,你觉得会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这样一问,仿佛一种力量驱使我走近这“上下一白”的雪夜和这遗世独立的张岱。

  这一问,是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今天,犹如雪莲花怒放而出。

  “与人,天与云与山与水与人,这样越来越小,越来越近。”一个学生说。

  “与我,与作者,天与云与山与水与我,作者孤独,要与我才是。”一个学生说。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张岱是多想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啊,天地间安放的孤独只有在天地间才得以自由得以生命。这个“与”,是一种渴望,一种憧憬,天人合一的心念就在其中。

  “那为什么不加上‘与我’呢?”我追问了一句。

  张岱,你注定优秀,注定孤独。渴望而不能即得,冰雪中,谁懂你的忧伤?

  “就更写出张岱的孤独,不为人知的寂寞。”

  “面对天地的阔大,生命的卑微,淡淡的忧伤……”

  课堂,是充满灵感的,只有“痴心”,才有飞来的一问。教学,推动的是师生,绝不仅仅是学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站在冬天的课堂上,看阳光看成飞雪,看白昼看成黑夜,我不知道,距离那夜的迷蒙晶莹,我还有多长的距离。

  光阴是一条渡不过的河,文字却又能穿越时空,让我们与彼此的灵魂同行,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隔岸。

  “老师,这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得很精彩,尤其是这个……”回到第一段,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抢着说。

  确实,这是何等精妙的一句!绝了!

  写雪大,我们往往会费尽笔墨大肆渲染,天有多寒,地有多冻,雪有多厚,心有多冷。下笔茫茫,满纸冰雪飞霜。可是张岱写这西湖大雪,简单到极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文笔简练,惜墨如金,却又是意境全出。

  果真,学生们抓住了这一句做品味,稚嫩地走在张岱笔下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里。初一的孩子,不强求他能读多深,高度的写意手法里隐藏着的心灵语言,真不是这种年龄能读懂的。知其妙,不知其为何妙,很多会于心的东西被张岱流于言外,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的那种近乎纯美的意境,我们需要用时间和经历去舔舐。文学解读离不开人生感受,今天,你不需要太深刻。

  “老师,我觉得这个‘绝’字很有味道。一学生说。果然,朴素又准确的阅读发现。

  “这‘绝’字你怎么理解呢?”我追问。

  “消失了,没有了,说明雪下得很大,作者很孤独。”是的,这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绝”字真绝!我很快想起了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人写文字,处处见匠心,这世上的好词句,尽在遥远的时光里闪烁,俗子浊流如你我,又怎能得其一二!

  “这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简单七字,却是字字精妙,还有哪个词也如此高明?”我继续引导孩子揣摩。

  “我觉得‘俱’字写得很好,全部都消失了,雪太大了。”

  虚词不虚,一个“俱”,天地万物都在肃杀严寒中,张岱却偏偏冒寒独看雪,奇也,痴哉!

  “老师,我觉得‘鸟’字写得好。”还是那个最爱思考的男生,他站起来,红着脸,急切地说,就像窗外最伸展枝条接住阳光的小树。

  鸟?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鸟”用得妙,心里小嘀咕了几秒,镇定了下来,说:“你说说看,‘鸟’字好在何处?”

  “古人诗句当中,经常有鸟的,往往是写悲伤的心情,而作者此时说人鸟声俱绝,也是很寂寞的,有淡淡的忧伤。”

  他说得从容不迫,我听得无限羞愧。“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春山一路鸟空啼”都是悲调伤心,虽然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清净,有“处处闻啼鸟”的生机,有“飞鸟相与还”的温暖,但能在极短时间,联系阅读积累说出如此个性化的理解,真是难得。

  我狠狠地夸奖了他,也狠狠地捶打了自己。差一点,就错过如此精彩的解读。

  学生,是聪明的`,永远不要忽视他们的阅读潜能!

  “老师,这个‘声’我觉得也很妙!”

  被激发了,优秀是会传染的。“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一波波的,课堂上分明也在“与与”相连。张岱妙就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你看,“湖中人鸟声俱绝”,冰天雪地、万籁无声,这是怎样的森然寒意?大雪三日,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只写声,不写影,万籁无声谁能知,这无声中仍有人在,这“独”就有了着落,如此,就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作者异于常人的闲情雅趣、孤独忧伤也就可窥一斑。

  “那同学们,这一句‘声’字去掉,改成‘湖中人鸟俱绝’,你觉得怎么样?”这随机一问,课堂上也是人鸟声俱绝,学生们都开始沉醉在张岱的文字里,想那无边的雪夜和那精致高雅的品性去了……

  俱绝,俱绝,让学生个个痴于文字,走向精彩,这绝,就成了课堂之美。

  “曾经有一个闪亮的教学点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语文教学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细节说三个字‘抓住你’,如果非要在这份执着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再精致的课堂都会留有遗憾,回顾《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我总会追悔我的一个小小的闪失。

  师:这是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很了不起,历来为人称道。大家读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有生说写了西湖早上的雪景)

  师:西湖雪景。早上还是晚上?

  生:早上。

  师:没有注解,有个关键词不懂了。“更定”是什么时间?(有学生说“深夜”)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现在我们再来找找看,《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直接描写西湖冬夜雪景的句子是哪些。张岱写西湖夜雪景,是从哪一句话开始描写的?

  学生有疑,教师答疑,然后直入文本写景佳句。读读这段实录,可能大家都觉得很顺畅,我在上课现场却是痛心万分。初一学生,完全没有注解的文言文,所以说成了“写西湖早上的雪景”,我呢,顺势给解释了一下,学生就懂得了是晚上八点左右张岱去看西湖雪景了。“没有注解,有个关键词不懂了。“更定”是什么时间?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这话一出口,我就懊悔连连,天啊,我放过了一次极佳的教学时机!我为什么要那么快地告诉学生答案呢?我不应该顺势给答案帮助理解,而是要捕捉住课堂上这个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发掘这个很有价值的语文阅读信息,顺势转化教学思路,生成别样的精彩。

  课堂是鲜活的,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语)我们可以尝试着重组教学,当学生说是早上的西湖时,如果我不是顺势而答,而是顺势再问,抓住并利用这意外的生成资源,课堂就有可能是更有生机的智慧场。

  这样,教学可能是这样的:

  师:这是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很了不起,历来为人称道。大家读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有生说写了西湖早上的雪景)

  师:西湖雪景。早上还是晚上?

  生:早上。

  师:你是怎么看出是早上的西湖雪景的?

  (生回答)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是晚上,作者是晚上去看西湖的雪景的。“更定”应该是晚上的时间。

  师:说说理由。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是个美丽的地方,杭州又是繁华之地,即便大雪三日,白天还是游人不断的,怎么可能是人鸟声俱绝呢?

  生:拥毳衣炉火,我觉得更像是晚上吧。

  师:还有更有说服力的吗?

  生:老师,你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影子了,这些景物隐隐约约,白天的话是很清楚的,视线没有那么朦胧的,都是了然的。

  师:不错,能从景物的特征去思考。还有吗?

  生:文章说张岱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白天是做不到这个“独”的。

  生:还有,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若是白天去,这个“痴”显然不够味。

  ……

  你看,这是多有意思的争论!

  语文课堂最应是灵动的,学生争疑比教师释疑更有价值,让学习自由地自然地发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解惑”要掌握好火候,掌握好时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说是早上,就让他说说早上的理由,然后撩拨学生去论去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何乐而不为呢?

  那一刹那,我暗自心疼。

  好多课,我都是在瞬间被闪失击中,电光火石中,悔恨迭迭。有价值的生成通常发生在言语和文化的来回碰撞中。语文课,就这样锻炼着我,让我一次次走向更远的思索。我们不能抓住所有的亮点,但一定要减少悔恨的次数。优秀,不是因为你的出色,而是因为你能及时发现并拯救你的不出色。痴心于教学的人,一定会看到模糊在课堂上的自我,愿得痴心融课堂,我们就是这样在教学的激流中拷问、碰撞,几个来回,把自己摔成光亮!

  痴出语文天地长,这种感觉,我希望是永远!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3

  师: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诵读一首诗,老师来开个头,如果大家能记住的话,就和老师一起大声地诵读出来:“千山鸟飞绝……”

  生:齐背《江雪》。

  师:同学们记得非常好,柳宗元的《江雪》幽僻清冷、寒江独钓,给我们展现出了独特的雪后意境。今天,我们来走入另外一番雪景,去感受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一起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师:首先交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将课文中你认为应当引起同学们注意的生字词标注下来,并思索应当如何识记最好。现在开始。

  生:(出声齐读课文)

  师:(击掌,叫停,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八年级十三班的团结一致。老师要求自由地、大声的诵读,不要求齐读,听明白了吗?好的,再次开始。

  生:(自由大声诵读)

  师:好的,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提起一个字,觉得这个字应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生1:我认为在我们这篇文章的第二行“是日更定矣”中,“更”字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字我们平常都是读四声,在这里应该读一声,要注意一下。

  师:为什么它在这里要读一声?

  生1:因为我们看文章一般都要看文下注解,课下注解标的是一声,所以我们就读一声。(众笑)

  师:谢谢你的诚实。同桌有没有见解?

  生2:我认为这个字在这里表示时间,不是表示程度,所以才读一声。

  师:分析得真好,谢谢你。

  生3:在第二行有一个“余挐一小舟”的“挐”字,它和“絮”字非常相近,读时、书写时应当引起注意。

  师:那“挐”字和“絮”字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生3:一个下面是“糸”,一个下面是“手”。

  师:看得很仔细,请坐。

  生4:我觉得第三行的“雾凇沆砀”中,后面几个字都是生字,比较生疏,我们需要注意。

  师:“沆砀”是生字,应当注意。那“凇”字见过吗?

  生4:见过。

  师:那请组个词。

  生4:(思考不上来,不好意思地笑)

  师:(笑)哦,你没见过。我们来看这个字,如果把这个两点水的“凇”字改成三点水的“淞”字,你看好不好?

  生4:不好。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因为两点水的“凇”是文中一个词,三点水的“淞”不是原文中的词。(众笑)

  师:(开玩笑说)这个同学回答得更诚恳——因为两点水是对的,三点水不对。(众笑)对于这个字,其他同学有没有自己的识记见解?

  生5:形旁两点水是“冰”的意思,三点水是“水”的意思。“雾凇”是冰晶,应当与两点水相联系。

  师:说得很好。形近字之间要注意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差别。

  生6:课文第二行“拥毳衣炉火”中的“毳”字应当引起注意。这是个生字,想起三毛就会想起这个字。(众笑)

  师:非常有意思。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毛”和“三个毛”有何区别?

  生6:“三个毛”更能突出它这个毛多。(众笑)

  师:毛很多,毛很细,这种衣服非常保暖。

  师:下面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以及多音字,我们一起将含有这些字词的短语齐读一下。

  生:(齐读含有生字词及多音字的短语)

  1。【挐(ráo)】

  2。【拥毳(cuì)衣炉火】

  3。【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

  4。【是日更(gēng)定】

  5。【焉得更(gèng )有此人】

  6。【强(qiǎng)饮】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可以边听读边结合文下注释对课文进行口头翻译,如果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解释,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如果遇到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凭借语感“冲”过去。

  生7:(朗读全文,“喃喃”读错音)

  师:(纠正“喃喃”读音)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口头翻译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不准含义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生8: “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中的“余”字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

  生9:这三个“余”都是指作者自己,是“我”的意思。

  生10:“莫说相公痴”中的“痴”字,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师:(笑)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痴”字应当解释成“痴呆”,但又觉得不合适?(众笑)

  生10:嗯…不是。(吐舌头,众笑)

  师:(对学生)呵呵,他在向我吐舌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个字我们会在后面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谢谢你的问题,请坐。

  师: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本文当中有些文言词汇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我们把它提取出来。大家读词,然后读该词解释,读一遍即可,好吗?来,读起来。

  生:(读重点词释义,记忆)

  1。俱—消失

  2。上下白—全,都

  3。一—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4。而已—罢了

  5。下船—等到

  师:通过刚才我们在课上的两边通读课文,以及结合大家提前的预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张岱的这篇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课前我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问一位同学:“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他说:“不喜欢。”

  我说:“为什么不喜欢呢?”

  他说:(四川话)“没得意思!”(学生笑)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到文章里面,看一看能不能从感觉没意思的文章里面读出点儿“意思”来。

  师:我们来看题目——“湖心亭看雪”,这是一个记叙性的题目,我们不妨从题目入手,理一理要素,看看有没有发现。首先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谁去看雪?

  生11:作者张岱去看雪。

  师: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1:课文中有“余”字,“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抓住文本信息,这个做法很好。第二个问题:在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12: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3:“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矣”。

  师:“更定”是什么意思?

  生13:是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师:你怎么知道?

  生13:我看的文下注释。

  师:做得非常好,能依据文下注释理解文意。那张岱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呢,还是和别人一起去的呢?

  生14:他是一个人去的,然后在湖心亭遇到了两个有同样看雪兴致的人。

  师:你从文中哪里可以读出是作者一个人去的?

  生14:“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

  师:(赞许的)抓得准。(板书:独行)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5:后面写的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说明应该不止作者一个人,还有舟子。

  师:对呀,作者是和船夫一起去的西湖,可为什么却说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生16:我觉得舟子的职业是划船,承揽顾客,这和作者的出行目的不同,所以不矛盾。

  师:那么再结合张岱晚上八点去湖心亭看雪,你初步猜测:你觉得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6:我觉得他就是古代的那种文人学者,非常有闲情逸致,有时间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师:你自己有没有晚上八点独自出来赏雪的经历?

  生16:没有,因为我们这边很少下雪。(众笑)

  生17:我觉得张岱是很浪漫的人。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

  生17:晚上八点别人都回家了,他却出来,这就很浪漫。

  师: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个崇尚浪漫的人。

  生18:我觉得张岱是一个有怪癖的人。(众笑)冬天晚上八点左右天色应该已经很黑了,天又很冷,他居然还出来看雪,说明他有怪癖。(众笑)

  师:恭喜这位同学,能从看似平淡的文章中找出怪异之处并思考,你找到了解读本文的第一把钥匙。

  师:再思考下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雪下得怎样?

  生:大!

  师:(板书:大雪)从哪些词句读出雪大?

  生19:可以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读出雪大,雪下的时间长、西湖声音静。

  生20:可以从“拥毳衣炉火”中读出雪大,因为很冷。

  生21:可以从“雾凇沆砀”、“长堤一痕”等处读出雪大。

  师:这位同学思考的答案一出,把我们指向了本文当中非常精彩的描写雪景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上这几个句子。这处描写是《湖心亭看雪》中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经典描写雪景的文字,它好在哪里呢?你最喜欢这几个句子当中的哪一个词?

  生:(思考)

  师:谁来说一下?

  生22:我喜欢“上下一白”中的“一”字,它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天地浑然一体,天气非常冷,雪天的颜色也很漂亮。

  师:你把这个小短句朗读一下,并且把“一”字重读,强调出来。

  生22:(朗读该句,强调重音)

  师:你读的很好,读出了雪大。

  生23:我特别喜欢“舟中人两三粒”中的“粒”。这个字写出了人在茫茫大雪中显得十分的渺小,也突出了雪的大。

  师:你说的很好,用人的渺小反衬出雪大。那这个字可不可以在朗读的时候重读?

  生:(小声:可以)

  师:好,那我来重读试一下。(师范读该句,故意将“粒”字读重音,问生)这样读好不好?

  生23:好像不怎么好。(众笑)

  师:呵呵,谢谢你评价老师时谦逊的态度。怎么不好呢?

  生23:这个字意图体现渺小,虽然很重要,但好像没有必要重读,只要轻轻地读出来就行了。

  师:这是个很重要的字,但却不适合重读,那我们就把它轻读,这叫做“重音轻读”。你读一下试一试。

  生23:(朗读该句,“粒”字重音轻读)

  生24:我喜欢“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的“痕”、“点”、“芥”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我眼前犹如一幅画,大雪纷飞三日,雪很厚很漂亮。

  师:那你看老师给改动一下好不好:唯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

  生24:我觉得不好,这样改了之后,不能表现雪大……

  生25:(补充)用这样的词更能够表现出“我”与万物的渺小。

  师:你说的`很好。我在想刚刚几个同学选择这几个词进行品析的时候,是不是受到了我制作的幻灯片背景的启示,这个背景大家知道吗?这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的同题作品《湖心亭看雪》,“痕”、“点”、“芥”、“粒”给我们勾勒出这样奇幻的画面。同时我们要注意,这几个字是不是都要重读呢?

  生:重音轻读。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痕”、“点”、“芥”、“粒”尝试重音轻读)

  生26:我喜欢“唯长堤一痕”的“唯”字,这一个字能体现雪大,而且覆盖力很强,它把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覆盖了,能够看见的很少很少,“痕”可以理解为只是隐隐约约地露出一点痕迹。

  师:你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视觉感受——隐隐约约,这个词很传神。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再次陷入思考,师等待)

  生27:我还喜欢“雾凇沆砀”中的“沆砀”这个词,它写出了冰花一片弥漫,白茫茫的一片,说明雪下的大,像仙境一样的样子。

  师:你形容得非常好,你给大家朗读这一句,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生27:(朗读,缺乏意境)

  师:你读得有一些胆怯。这样,你读的时候把“沆砀”这个词声音拖长,试一下。

  生27:(朗读,把“沆砀”拖长)

  师:挺好,你再尝试将这个词拖长并加上颤音,试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但没有托住气息,出现破句)(众笑)

  师:气托不住了是吗。来,深吸一口气,托住气息,再读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很成功,台上台下报以热烈掌声)

  师:你读得真棒,谢谢你,白气弥漫,不断扩散,你读出了应有的意境。下面同学们看这个句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老师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与”字反复出现,是不是很繁复?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去掉?为什么?

  生28:这三个“与”字的重复,更能加强这句话的气势,更能表现出雪的大,把天、云、山水的颜色化为一体,难以分辨。

  师:说得好,三个“与”字增加了整体感,雄浑难辨。我们看,这处写景共有两句:前一句强调“极大”,我们要读出一种雄浑感,注意读出重音;后一句强调“极小”,我们要读出渺小感,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几个量词逐次渐轻,当读到“舟中人两三粒”的时候,停顿一下,把最后的“而已”读到最轻。老师先来范读一下,其间大家可以小声跟读。

  师:(范读)我们想象这画面,一起齐读这处写景句,来,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前天与大家见面交流的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同学:咱们这里下过雪吗?有个同学说:我们只在20xx年冬天看到了几个雪花片片(四川话)。我们似乎对大雪的感受很少。有同学说:老师你要是让我写雪,我一定会写下雪多美。可是我们发现作者张岱写雪的时候,似乎并不是写雪“美”,而是侧重于写什么呢?

  生:(齐)雪大。

  师:你如何理解在这处写景中作者的用意呢?

  生29:因为雪大才美,“大”即是“美”。(众笑)

  生30:我认为,作者真正喜欢的是雪“大”这样一种气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师:我们看到,作者不写雪美,而直言其大,这又是一处奇异的地方。接着往后读,作者观完雪景,到了湖心亭却遇到了两个人。

  生:(齐)金陵人。

  师:他们相遇之后心情如何?

  生:(齐)大喜。

  师:(板书:喜遇)从哪里可以读出这种“大喜”?

  生3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这个“强”字可以读出来,“白”是酒杯,他强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说明他很高兴。

  师:这个“强”字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我本来不爱喝酒,可是你非要我喝,我只能不情愿地喝,所以叫“尽力”?

  生31:我不这样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很高兴、很痛快地喝。

  生32: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更”中可以读出“大喜”。张岱没有想到能在湖心亭还能遇到人,很惊喜。

  师:你把这一句话读一下,把你所选的词读重,强调出惊喜感。

  生32:(朗读该句,强调“更”)

  师:这个句子读的时候强调“更”字,读出惊喜。老师再教给大家另外一种读法。我们想:金陵人见到张岱感到很意外,这是为什么呢?

  生33:因为他们觉得下这样大的雪一般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晚出来,没想到居然也有“这样的人”。

  师:“这样的人”在句子中指哪一个词?

  生33:“此人”。

  师:我们再读这个句子,强调“更”的同时,再将“此人”强调出来。

  生33:((朗读该句,强调“更”、“此人”)

  师:湖中遇到金陵人,双方见面分外高兴。可是有一个问题,难道张岱和这两个金陵人原来是老相识吗?

  生:(齐)不是。

  师:那他们为何会一见如故呢?

  生34:我觉得张岱遇到金陵人,就像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一样,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情趣相投,同为知己,所以他们会有亲切感。

  师:你说的很好。(总结内容)我们来看,在这样一个“大”雪天,作者张岱一个人“独”行,在湖心亭“喜”遇两个陌生人,还痛快地喝酒,然后潇洒地走了。于是有一个人不理解了,他觉得用一个字来形容张岱再合适不过了。

  生:(齐)痴!

  师:(板书:痴)这是谁说的?他所说的“痴”是什么意思?

  生35:这是舟子说的。他所说“痴”表明他对张岱与金陵人的赏雪不理解,舟子觉得他很傻。

  师:呵呵,课堂一开始那位同学的疑问得到了证实。(对生35)那你觉得“傻”是不是张岱把“痴”字写入本文的含义?

  生35:不是。张岱的真正意思是是借这个字表现自己对湖心亭遇知己的欣喜、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师:你提出了对这个词的理解——“痴迷”,请坐。张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此景、此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示幻灯片——张岱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明朝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他入山以后。

  师:我们研读这两段背景资料,一起看一个词“不仕”,何为“不仕”?

  生36:“不仕”就是不做官。

  师:是不是因为科举考不上,没有做官机会?

  生36:不是。这是因为明朝亡国之后,张岱不想背叛祖国,有对祖国的怀思。

  师:非暴力,不合作。

  生36:对。

  师:请坐。本着刚才我们对写作背景的了解,现在我们再重新思考课文中张岱的几个怪异行为:“独行、大雪、喜遇”,你对文章内涵有没有新的想法?

  生37:从这三个行为,我看出他是一个孤独又豪迈的人,他于冬天大雪的晚上一人去看雪,可见内心孤独;遇到知己又痛快喝酒,可见他很豪迈。

  师:那“大雪”如何理解?

  生37:“大雪”看出他比较凄凉的感觉,因为他的祖国亡掉了,他自己隐于山中,过着隐士的生活,对现实很无奈,比较凄凉。

  师:请坐。这个时候,让我们想象张岱的内心:他的心里充满对故国的怀思,内心里有国破家丧的阵痛,而自己又无所寄托。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怀,再次朗读本文中的描写雪景的句子,去体会张岱的情思。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带着这个情思,我们再将全文一齐读背。(示幻灯片)

  生:(一齐读背)

  师: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并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进一步体味张岱的情思。同时,我们回去进行比较,《湖心亭看雪》与课堂开始时柳宗元的《江雪》有何异同。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老师辛苦了。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4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 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

  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

  (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

  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

  (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师:还有一

  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

  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

  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

  (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教学感言】王君

  上完《湖心亭看雪》,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

  这份美好,诞生于以下“突破”。

  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读”是主旋律,“读”也成了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以“用”突破。第一自然段的成语概括和想象不用说了。第二自然段的解读方法的设计颇费了一番心思。如何在“读”的基础上有所深化,从而推动课堂教学,又掀起学生的第二轮的学习兴趣呢?因地制宜应用文言的方法效果不错。学生用得兴高采烈,老师导得轻松自如。“读”中“用”,“用”中“读”,既“读”又“用”,相得益彰。文言之学习,成了一种有趣的`尝试。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不风起云涌呢?

  感到不满足的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有好些处还开始于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始,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啊!

  【课例点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方鸣)

  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通过王君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我们似乎可以作一些有益的思考。

  第一, 文言文也需要定位。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第二, 本文的一大亮点是老师的引导很到位。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作为,就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

  “得来全不费功夫”,显出了王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

  第三, 教师重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例王君老师的导入:“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呢,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里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实录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第四, 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

  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在这个方面王君老师做得很好。整个教学的三个板块都是由“读”引领的。围绕着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王君老师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虚拟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从这个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应用灵活恰当,朗读完全是有能力承担起解读文言的重担的。

  第五,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教学并非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同为语言教学,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对话互为启示的。在王君老师的这一教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寻找巧妙切入点作为主问题提挈全课,设置非常之问激活学生思维,以联想想象拓展学生情感张力,以多样朗读搭建理解桥梁,点题追求水到渠成戛然而止余音绕梁。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心心相印,相得益彰。

  因为品读细腻,所以整堂课情趣盎然,让人回味的地方颇多。

  这堂课不足的是教师没有注意把问题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结合起来,没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提高他们探究质疑的水平。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 教学实录10-31

王君的《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05-23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09-25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07-02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08-26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10-06

[必备]《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08-28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实录07-31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06-21

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