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是明代文学家张岱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篇一: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 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
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
(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
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
(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师:还有一
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
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
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
(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分析
今天听了 于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感觉轻松愉悦,没有一点儿疲惫。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学生,他们亦如此。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知识,这就是新课程下的成功教学。于老师这堂课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一、课堂环节设计新
于老师课堂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新硎初试、批郤导窾、官止神行。这三个环节新颖独道、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三个成语都出自《庖丁解牛》,这说明于老师非常会用教材 ,这样会活用教材的老师定会积极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学以致用是学习之根本。于老师率先垂范了。
二、 三读题目做得好
《湖心亭看雪》这个题目读了三遍,读出了各自的不同。一齐读,二读出停顿,三读出停顿与重音。三读题目体现了文言文朗读要领;三读题目体现了文章的关键所在。
三、 抓关键词理解文意巧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于老师抓住一个“异”字,引导学生理解张岱这一人物形象,实在是巧妙。一个“异”字,引出了“异事”、“异景”、“异人”,然后从这三点入手,文章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再好的课也有瑕疵。可能由于时间关系于老师的这堂课文章语言品析的不够足。品析文章语言是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因此这一环节必须做足。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篇二:
《湖心亭看雪》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本文的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和积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一原则,我把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白文断句——整体感知”和“赏读文章——体会情感”两部分。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这时可以考虑让学生不借助任何材料给白文断句(在初始阶段可以提示难点),也就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积累和经验给白文断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经过看书下注释,同学互相探究讨论、老师点拨理解文章意思。通过给白文断句这一训练,我们希望能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有所进步。
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上课文之前,为了扫清文字障碍,我对学生的预习做了一个调查。原本只想让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疑问,上课着重讲学生提出的字词。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居然对文本提出了质疑,张岱为什么要晚上去湖心亭看雪?文章哪里用了白描手法?舟子为什么要说他“痴”?文章为什么要以舟子的话结尾?……看来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我在设计的时候,首先找到了是文章的切入点“痴”,想通过一个主问题“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张岱的‘痴’?”运用学生的疑问把文章串联成三个环节。我的设想是学生最先能找到体现张岱“痴”的就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当学生找到这句话的时候,通过品味“俱绝”“独”体会张岱的心境。由于我的不敢放手,又在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张岱驾一叶扁舟,独自一人夜访西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学生自然找到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通过对比阅读,品味三个“与”,四个量词以及语气词“而已”,体会作者用人的渺小来衬托西湖乃至天地之大的情感。此时此刻,学生能够理解张岱对这种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回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张岱为什么要夜晚去湖心亭看雪呢?是啊,“痴”字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再出示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张岱的内心,原来是一种故国之思。那么这种故国之思在文中有无体现呢?学生能够找到“崇祯”“金陵”等字眼。天涯遇知音,应该是给张岱的独行增添了一份暖色。但是张岱有没有因此而清醒呢?还是更加忧愁了?让学生各抒己见。此时此刻,张岱的“痴心”已经跃然纸上。
上完了《湖心亭看雪》,我深深地被张岱那颗孤寂与落寞的心打动,依然沉浸在那篇仅160余字的小品文带给我的震撼之中。集中议课时郑老师的一句“不用‘痴’教,你会用哪个字教?”更是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深思。
在又一个班,围绕着“痴”把握课文内容之后,临下课,我突发奇想,问:“同学们,本文除了这个’痴’,你觉得还有那一字你难以理解呢? ”片刻的安静过后,有曰“独”,并伴随着一连串的质疑:真的是独行吗?明明有舟子,这样不是前后矛盾了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此时抓住这一契机,我进行了二次备课:是不是像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呢?……当脑海中出现这一连串的问题后,“独”字便成了我的入手点。该如何进行设计呢?这是一个困惑。反反复复地阅读文章,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个在“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西湖一年四季,美景到处都是,为什么独独选雪景呢?细品写景句子,蓦然发现,只有在这天地混沌一片的时候,更能感觉到人之渺小。天云山水(“一白“)之大与影子(“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之小形成鲜明的对比,茫茫天地间,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这真是独一无二的景;写这样的独一无二的景色,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简单朴实的描写,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写法——白描;能写出这样景色的人会有一颗怎么样的心呢?结合张岱生平,走入张岱的内心世界,一个孤傲清高的人,一个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一个不忘故国之人……总之,这个孤独之人用独特的写法展示了独特的美景,透露一颗独一无二的心。
备课的同时,我又独辟蹊径,是不是也可以用“奇”字切入,文曰“大雪三日”,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喜欢用“三”字表示多,比如“吾日三省吾身”。杭州,作为一个江南城市,下雪多日,应该是一种不常见的现象,所以我觉得这雪下得非常奇异;当然,张岱描绘出的雪景也非常奇特(前文已有很多叙述,在此就不一一多说了),描写奇景的手法(白描)更是奇;在这样的夜晚外出看雪,本已是奇人所为,居然还能遇到两个“铺毡对坐”的金陵人,那更是一种奇遇;能写出这样文字的必定是为奇人。基于以上的分析,结合张岱生平,再让学生说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张岱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不难了。
放下《湖心亭看雪》,心中还泛着层层涟漪,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常读常新,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于我而言,这是一种成长。文本的解读可以是多元化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话语可以是丰富性的。教师在授课之前,必定自己要有一个杯子(杯子在阅读之前是空的),通过阅读,杯子装满,至于装水抑或是酒,那么就在于教师自己了;通过解读,能让自己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境界,那么教给学生的自然就多了一份内涵,语文课上更是多了一份灵气。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篇三:
山水深处里走出的孩子,素素朴朴,清清爽爽,他们很认真地坐着,只等冬天的阳光陪他们一起绚烂。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你们都读过了吗?”文章是八年级上册的,他们是七年级,初一新生。
“读过了!孩”子们抢着说,我能读出他们的期待。
“很好,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或比较模糊的字词?”
一学生问了“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读的文章是老师自行打印的,没有任何注解,不知道“崇祯”也就很自然了。
“太好了,你们没有注解文字,这样,我们就要靠自己的阅读储备和阅读感悟去学习这篇文章了。”我心里开始一紧,随即就是暗喜,学习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叶老曾经强调读书要 “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 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素读!
“老师,‘雾凇沆砀’什么意思?”一个男生问。确实,这四个字不好写,也不好懂。
“同学们先写写这四个字,注意偏旁,写正确。”
孩子们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的,有的还默默读着。
“谁来说说‘雾凇沆砀’的意思,想想那个雪天……”我不解释,只是提示着,我的眼前仿佛已是一片白茫茫,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闪烁,似烟似雾,与天云相接,世界瞬时冰寒剔透。
“老师,应该是雾气中的植物沾上了雪花,雾气迷蒙的样子。”这孩子,该是去过东北,“雾凇奇观绝天下,吉林冬景冠中华”,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真好。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雾凇沆砀,形容冰花一片弥漫。
“老师,‘拏一小舟’的‘拏’什么意思?””一个女孩轻轻地问我,眼睛清亮的。
“哦,我觉得你自己可以猜出来的。想想看,这个字的后面连接的是‘一小舟’, ‘小舟’是指?”
“小船!”
“那‘小船’前应该是个什么词呢?你自己猜猜看?“我继续鼓励她,我觉得她能想出来。
“撑着小船!”女孩的眼睛更亮了,清泉般地汩汩出鲜活的答案。
“你看,多好,动动脑筋,这不就想明白了,撑船,划船,这个‘拏’字下面是手字,就是个动词。”
我特别喜欢这组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能做的,老师就一定要给以信任和引导,没有什么自己荡起小舟划出圈圈涟漪更优雅的事了。教师要“解惑”,更要“设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会让我们发现深层次的快乐。试一试,你能行!学会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你的教学细节中去。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写文章是没有这些顿号句号的,教材编者该是读懂了张岱此句之美的。若是加上顿号,变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湖心亭看雪》也就少了几分神韵。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天地苍茫,万千气象。虚字不虚,张岱叠用三个“与”字,似觉天、云、山、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点意趣。若是用顿号隔开,遥远又突兀,相看生硬,“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雪夜天地相融水天相接的磅礴浩渺就多了阻碍多了隔阂。这处教学,已经被许多老师熟谙,这也成了《湖心亭看雪》的必然之处。
我也是盯着这部分描写,引导学生去读出“天与云与山与水”的音韵和情感。“与”是苍茫天地间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一”是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的张岱的孤独的身影,人鸟声俱绝万籁无声的更定时分,一叶扁舟,一颗孤寂的心,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天地之大,人之卑微,风华绝代的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越读越觉得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天与云与山与水,如果再连上一个‘与’字,你觉得会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这样一问,仿佛一种力量驱使我走近这“上下一白”的雪夜和这遗世独立的张岱。
这一问,是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今天,犹如雪莲花怒放而出。
“与人,天与云与山与水与人,这样越来越小,越来越近。”一个学生说。
“与我,与作者,天与云与山与水与我,作者孤独,要与我才是。”一个学生说。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张岱是多想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啊,天地间安放的孤独只有在天地间才得以自由得以生命。这个“与”,是一种渴望,一种憧憬,天人合一的心念就在其中。
“那为什么不加上‘与我’呢?”我追问了一句。
张岱,你注定优秀,注定孤独。渴望而不能即得,冰雪中,谁懂你的忧伤?
“就更写出张岱的孤独,不为人知的寂寞。”
“面对天地的阔大,生命的卑微,淡淡的忧伤……”
课堂,是充满灵感的,只有“痴心”,才有飞来的一问。教学,推动的是师生,绝不仅仅是学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站在冬天的课堂上,看阳光看成飞雪,看白昼看成黑夜,我不知道,距离那夜的迷蒙晶莹,我还有多长的距离。
光阴是一条渡不过的河,文字却又能穿越时空,让我们与彼此的灵魂同行,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隔岸。
“老师,这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得很精彩,尤其是这个……”回到第一段,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抢着说。
确实,这是何等精妙的一句!绝了!
写雪大,我们往往会费尽笔墨大肆渲染,天有多寒,地有多冻,雪有多厚,心有多冷。下笔茫茫,满纸冰雪飞霜。可是张岱写这西湖大雪,简单到极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文笔简练,惜墨如金,却又是意境全出。
果真,学生们抓住了这一句做品味,稚嫩地走在张岱笔下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里。初一的孩子,不强求他能读多深,高度的写意手法里隐藏着的心灵语言,真不是这种年龄能读懂的。知其妙,不知其为何妙,很多会于心的东西被张岱流于言外,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的那种近乎纯美的意境,我们需要用时间和经历去舔舐。文学解读离不开人生感受,今天,你不需要太深刻。
“老师,我觉得这个‘绝’字很有味道。一学生说。
果然,朴素又准确的阅读发现。
“这‘绝’字你怎么理解呢?”我追问。
“消失了,没有了,说明雪下得很大,作者很孤独。” 是的,这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绝”字真绝!我很快想起了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人写文字,处处见匠心,这世上的好词句,尽在遥远的`时光里闪烁,俗子浊流如你我,又怎能得其一二!
“这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简单七字,却是字字精妙,还有哪个词也如此高明?”我继续引导孩子揣摩。
“我觉得‘俱’字写得很好,全部都消失了,雪太大了。”
虚词不虚,一个“俱”,天地万物都在肃杀严寒中,张岱却偏偏冒寒独看雪,奇也,痴哉!
“老师,我觉得‘鸟’字写得好。”还是那个最爱思考的男生,他站起来,红着脸,急切地说,就像窗外最伸展枝条接住阳光的小树。
鸟?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鸟”用得妙,心里小嘀咕了几秒,镇定了下来,说:“你说说看,‘鸟’字好在何处?”
“古人诗句当中,经常有鸟的,往往是写悲伤的心情,而作者此时说人鸟声俱绝,也是很寂寞的,有淡淡的忧伤。”
他说得从容不迫,我听得无限羞愧。“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春山一路鸟空啼”都是悲调伤心,虽然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清净,有“处处闻啼鸟”的生机,有“飞鸟相与还”的温暖,但能在极短时间,联系阅读积累说出如此个性化的理解,真是难得。
我狠狠地夸奖了他,也狠狠地捶打了自己。差一点,就错过如此精彩的解读。
学生,是聪明的,永远不要忽视他们的阅读潜能!
“老师,这个‘声’我觉得也很妙!”
被激发了,优秀是会传染的。“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一波波的,课堂上分明也在“与与”相连。张岱妙就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你看,“湖中人鸟声俱绝”, 冰天雪地、万籁无声,这是怎样的森然寒意?大雪三日,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只写声,不写影,万籁无声谁能知,这无声中仍有人在,这“独”就有了着落,如此,就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作者异于常人的闲情雅趣、孤独忧伤也就可窥一斑。
“那同学们,这一句‘声’字去掉,改成‘湖中人鸟俱绝’,你觉得怎么样?”这随机一问,课堂上也是人鸟声俱绝,学生们都开始沉醉在张岱的文字里,想那无边的雪夜和那精致高雅的品性去了……
俱绝,俱绝,让学生个个痴于文字,走向精彩,这绝,就成了课堂之美。
“曾经有一个闪亮的教学点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语文教学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细节说三个字‘抓住你’,如果非要在这份执着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再精致的课堂都会留有遗憾,回顾《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我总会追悔我的一个小小的闪失。
师:这是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很了不起,历来为人称道。大家读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有生说写了西湖早上的雪景)
师:西湖雪景。早上还是晚上?
生:早上。
师:没有注解,有个关键词不懂了。“更定”是什么时间?(有学生说“深夜”)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现在我们再来找找看,《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直接描写西湖冬夜雪景的句子是哪些。张岱写西湖夜雪景,是从哪一句话开始描写的?
学生有疑,教师答疑,然后直入文本写景佳句。读读这段实录,可能大家都觉得很顺畅,我在上课现场却是痛心万分。初一学生,完全没有注解的文言文,所以说成了“写西湖早上的雪景”,我呢,顺势给解释了一下,学生就懂得了是晚上八点左右张岱去看西湖雪景了。“没有注解,有个关键词不懂了。“更定”是什么时间?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这话一出口,我就懊悔连连,天啊,我放过了一次极佳的教学时机!我为什么要那么快地告诉学生答案呢?我不应该顺势给答案帮助理解,而是要捕捉住课堂上这个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发掘这个很有价值的语文阅读信息,顺势转化教学思路,生成别样的精彩。
课堂是鲜活的,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语)我们可以尝试着重组教学,当学生说是早上的西湖时,如果我不是顺势而答,而是顺势再问,抓住并利用这意外的生成资源,课堂就有可能是更有生机的智慧场。
这样,教学可能是这样的:
师:这是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很了不起,历来为人称道。大家读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有生说写了西湖早上的雪景)
师:西湖雪景。早上还是晚上?
生:早上。
师:你是怎么看出是早上的西湖雪景的?
(生回答)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是晚上,作者是晚上去看西湖的雪景的。“更定”应该是晚上的时间。
师:说说理由。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是个美丽的地方,杭州又是繁华之地,即便大雪三日,白天还是游人不断的,怎么可能是人鸟声俱绝呢?
生:拥毳衣炉火,我觉得更像是晚上吧。
师:还有更有说服力的吗?
生:老师,你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影子了,这些景物隐隐约约,白天的话是很清楚的,视线没有那么朦胧的,都是了然的。
师:不错,能从景物的特征去思考。还有吗?
生:文章说张岱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白天是做不到这个“独”的。
生:还有,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若是白天去,这个“痴”显然不够味。
……
你看,这是多有意思的争论!
语文课堂最应是灵动的,学生争疑比教师释疑更有价值,让学习自由地自然地发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解惑”要掌握好火候,掌握好时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说是早上,就让他说说早上的理由,然后撩拨学生去论去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何乐而不为呢?
那一刹那,我暗自心疼。
好多课,我都是在瞬间被闪失击中,电光火石中,悔恨迭迭。有价值的生成通常发生在言语和文化的来回碰撞中。语文课,就这样锻炼着我,让我一次次走向更远的思索。我们不能抓住所有的亮点,但一定要减少悔恨的次数。优秀,不是因为你的出色,而是因为你能及时发现并拯救你的不出色。痴心于教学的人,一定会看到模糊在课堂上的自我,愿得痴心融课堂,我们就是这样在教学的激流中拷问、碰撞,几个来回,把自己摔成光亮!
痴出语文天地长,这种感觉,我希望是永远!
- 相关推荐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教学总结03-23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01-14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06-18
《湖心亭看雪》教学教案04-17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精选)07-29
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05-28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06-21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04-24
湖心亭看雪教学方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