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2、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想想像,理解诗歌某些词句含义。
三、教学设想
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之美,以学生自主讨论发言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四、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联想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预习指导
1、课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自主去查找一些关于化石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很多语言,蝴蝶用翩跹的舞姿表达自己的快乐,小鸟用婉转的歌声传递自己的自由,鲜花用浓郁的芳香展示自己的魅力,大树用圆圆的年轮诉说自己的成长……世界上还有一种语言,它没有文字,也没有声音,却给我们讲述着古老的神话,重现着逝去万载的世界,那就是化石。那么什么是化石?化石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辽宁大学化学系教授张锋写的《化石吟》,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板书)
(二)解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奇幻(huàn) 骸(hái)骨 悄(qiǎo )然 潜(qián )行
躯壳(qiào ) 裹(guǒ )藏 猛(měng )犸(mǎ ) 葱(cōng)茏(lóng )
(四)指导朗读
1、听配音朗读,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
2、请一个学生来读一二节,请学生点评,然后老师再重点讲解这两节。(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重音,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带有一些特殊的情感或特殊的意义的时候,我们要故意念得重一些,以引起听者的注意。比如说一二节中的这些地方。停顿,首先要看标点符号,一般来说问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他们的停顿要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的停顿比逗号长;而段落之间的停顿要比句子之间的停顿要长;有的时候句子中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我们也得停顿。比如说诗歌一二节中的这些一定要注意停顿。那么这么多的疑问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呢,上扬的语调。祈使句的语调一般用降调。大家可以看到一二节有六个问句,是一种疑问,语速应该是稍慢的。了解了这些朗读技巧后,请同学们在一起朗读一二节。)
最早的鱼儿/怎么 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 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沉睡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诉/那奇幻的神话。
(了解了这些朗读技巧之后,请同学们再齐读这两节)
(现在根据大家掌握的朗读技巧,自己把诗歌后面几节朗读一下,等下老师会请几个同学来朗读,好,开始)
(大家朗读的非常认真,老师想请一个男生读3、4两节,一个女生读5、6节,大家一起读最后一节。)
(大家读得非常好,朗读水平的提高,不能光靠这么一首诗,要多读多训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运用这些朗读技巧,多多训练自己的朗读。)
(我想问问同学们,在刚刚的朗读中,有没有注意到第一节提到的最早的那些生物呢,他们分别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看PPT)
(五)整体感知
1、展示ppt图片,简单介绍第一节说到的四种最早的生物,还有猛犸、恐龙。
明确: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无颌鱼类,最早的鱼类化石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由于它们没有下颌,摄食方法是将含有微小动物和沉积物的水吸入口中,多数生活在水里,因为身体像鱼形动物,被称为无颌鱼类。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始祖鸟,鸟类的祖先,生活于约1亿5千5百万到1亿5千万年前晚侏罗纪,生活于恐龙时代,始祖鸟约为现今鸟类的中型大小,有着阔及于末端圆形的翅膀,并比体型较长的尾巴。它的羽毛与现今鸟类羽毛在结构及设计上相似。但是除了一些与鸟类相似之处外,还有很多兽脚亚目恐龙的特征:它有细小的牙齿可以用来捕猎昆虫及其它细小的无脊椎生物。始祖鸟亦有长及骨质的尾巴,及它的脚有三趾长爪,其中一个趾类似盗龙的第二趾。这些不像现今鸟类有的特征,却与恐龙极为相似。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古总鳍鱼,和鱼一样具有鳔(肺),和鱼不同之处是偶鳍构造较特殊。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鳍内原骨骼排列和陆栖脊椎动物的四肢骨构造相似。这种肉质鳍不仅能支撑身体,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沿陆地移动。由地质史和发掘的化石证明,总鳍鱼有可能进化为古代的两栖类。。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裸子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银杏、杉树、柏树、松树)
猛犸,(学名:Mammuthus ),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最著名的种类是真猛犸象,即长毛象。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可以适应草原,森林,冻原雪原等环境,少数种类如真猛犸披有长毛,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恐龙,(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95万年前的并且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一亿六千万年之久。
(这些生物距今已经有了亿万年的历史了,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些生物长成这个样子呢,有的鱼儿会没有下巴,有的鸟儿会嘴巴长牙,猛犸恐龙是那么凶猛巨大?这些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得出来的。化石的作用可真是大啊)
(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对化石赞美的心情,在把全诗朗读一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2、诗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明确:(板书)
(3)化石回答平凡的真理
(4)化石是历史珍贵的密码
(5)化石描绘出生命的档案
(6)化石复现大自然
一(1、2)发问想象
二(3—6)遐思飞跃
三(7)历史作用
(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六)小结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化石吟,学到了一些诗歌的朗读技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多积累,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七)布置作业
每个小组讨论出一个关于本篇课文的问题,明天上课向其他组的学生提问。
第二课时
(一)合作、讨论、探究
让学生把设计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请别组的学生上台回答。(列出几句)
1、开头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第九组)
明确:用一系列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让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一万年前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诉的奇幻的故事。还形成了排比,既增强了语气,又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2、“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第八组)
明确:过渡句,既引出下文,又表现出作者的思路。
3、第三节提到的“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第七组)
明确:“造物主的存在”是指存在创造万物的上帝(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指化石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事实,生命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进化的,即生物进化论。
4、“为历史留下珍贵的密码”中“珍贵的密码”指的是什么?是怎样留下的?(第一组)
明确:“珍贵的密码”是指化石中的有机物化合物的残余,这是生命的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5、“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中的“皱纹”是用来描写人的,用在此处有什么意义?(第二组)
明确: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照,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写照,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更形象地说明了化石具有记录生物演化历史的作用,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6、“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的向近代进发”用了什么修辞,告诉了我们什么?(第六组)
明确:运用了比喻。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迸发,生命的形态也由低级到高级演化。
7、为什么说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五组)
明确: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让死去的生物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让我们了解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信息。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8、文中第七节写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那化石说了什么话?(第四组)
明确: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平凡的真理,描绘了生命的档案,复现远古的世界。(第3节到第六节)
9、《化石吟》在赞颂化石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组)
明确: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以及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10、这首诗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这有什么作用?(老师)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自然亲切,作者通篇都是一种与人对话的口气,以第二人称直接抒发自己对化石的赞美之情,增强文章的神秘感,使诗歌语言更富魅力,耐人寻味。
(二)发挥想像、联想。
2、如果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想些什么呢?
例:我想到远古世界茂密的丛林,清澈的小溪,小溪边散步的庞大怪兽,它们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还感慨大自然的伟大,它创造了如此奇妙的动物,又将它毁灭,却又用奇特的方法把它保存下来。
(三)小结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赞颂了奇异的化石。我们不禁感叹,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脆弱;在科学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八、板书(略)
九、教学反思
- 相关推荐
【化石吟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化石吟》教案04-20
《化石吟》教学04-18
《化石吟》分析04-19
《化石吟》原文02-01
《化石吟》教案11-22
化石吟教学04-19
化石吟课件03-25
《化石吟》 说课稿04-16
《化石吟》习题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