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歌答谢公静 黄庭坚

2024-09-07 黄庭坚

  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是怎样的一篇作品呢?黄庭坚是北宋期间非常著名的诗人,为“宋四家”之一。

  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看君平生用意处,萧洒定自知人心。南阳城边雪三日,愁阴不能分皂白。摧轮踠蹄泥数尺,城门昼开眠贾客。移人僵尸在旦夕,谁能忍饥待食麦。身忧天下自人,寒士何者愁填臆。民生正自不愿材,可乘以车可鞭策。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链金博山。岂如不蒙斧斤赏,老大绝崖霜雪间。投身有用祸所集,何况四达之衢井先汲。昨日青童天上回,手捧玉帝除书来。一番通籍清都阙,百身书名赤城台。飞升度世无虚日,怪我短褐趋尘埃。顾谓彼童子,此何预人事。但对清樽即眼开,一杯引人著胜地。传闻官酒亦自清,径须沽取续吾瓶。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且谓诗歌不当有“高谤侵陵”的内容,若干作品中表现出倾向旧党的政治态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

  生平

  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修水县人。生于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菩萨蛮》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菩萨蛮》

  【内容】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赏析】:

  据此词原序所说,这首《菩萨蛮》当是戏拟王安石集句诗之作。

  开首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化用杜甫“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西郊》)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这句诗。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这里十分熨贴,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将读者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这样便活画出整个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世界。

  “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

  杜甫感叹生不逢时,恨不能词的最后二句“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接住杜甫“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可惜》)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尘。作者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却无可告,不过如随之而去,一定会明白他的踪迹。这一结语将上面贯串下来的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这首词全靠直接剥录他人诗句而成,虽非作词之正道,却也颇有移花接木之妙。

  • 相关推荐

【对酒歌答谢公静 黄庭坚】相关文章:

新酒歌杨万里08-14

黄庭坚名言07-09

黄庭坚清明07-27

黄庭坚墓06-08

黄庭坚悟09-28

黄庭坚名诗07-04

黄庭坚题跋08-21

黄庭坚的后人09-23

黄庭坚诗07-03

黄庭坚的简介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