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分析袭人

2020-08-30 红楼梦

  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女儿,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她作为《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丫头,袭人一直是全书中争议最大的女性人物。

  性格:袭人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工作认真,富有心机,在大观园里众人是人前人后的夸奖她。就连下级小红、佳蕙也对其服气,是出了名的贤人。心中亦有些痴处,她服侍谁,心里便唯有谁。她与宝玉有情,是《红楼梦》中唯一与宝玉发生性关系的丫鬟。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宝玉挨打后,她向王夫人进言好好管教宝玉,并建议为防不测而搬出园子来。王夫人认为袭人深明大理,对其信任有加,不仅赏了她两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资,而且准备将其提升为“准姨娘”。

  袭人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伏侍宝玉细心周到,恪尽职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她一心为宝玉前途忧虑,“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第3回);她虽身为奴婢,却能事事为贾府大局着想,宁可自己委屈些;她讨好王夫人,虽有私心,但确实对宝玉和贾府一片赤诚。

  袭人也有女儿情真、天真小性的一面。63回群芳开夜宴,她和众姐妹们一块玩乐,喜得“连臊也忘了”。58回那干娘来吵,袭人唤麝月道:“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他两句。”59回春燕挨打,袭人生气道:“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卖弄你女孩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坚决站在丫头们一边,反抗邪婆子。77回写芳官等女伶被撵后,“这些干娘皆感恩趁愿不尽,都约齐与王夫人磕头领去”,可见晴雯、芳官被撵,非袭人告密,而是那些邪婆子进谗构陷。

  一、如何看待袭人的思想倾向

  一向温柔和顺的贤袭人,其封建正统思想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但我以为她的封建正统思想是比较朴素不成系统的,它不是在严格的封建教育下,而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其封建正统思想不仅表现亲钗疏黛上,也表现在对宝玉言行的规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她日常言行中时时不忘“王法”、“礼节”、“道理”不忘主子奴才的等级界限上。

  薛宝钗是一个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而林黛玉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袭人结交宝钗而疏远林黛玉很明显的表现出袭人的封建正统思想倾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袭人的亲钗疏黛的原因,细细想来,除了她思想倾向的原因外,应该还有钗黛二人的性格原因,宝钗的精明伪善会作人,几乎迷惑了贾府上下所有的人,就连精明敏感的林黛玉也被她玩弄于鼓掌而全然不觉,更何况袭人,另一方面,林黛主又一惯目无下尘,孤标傲世,敏感多疑,又不能不令人难以相处,因此,袭人亲钗疏黛也就势在必然了。

  袭人以她万般柔情来规谏宝玉,书中第一次出现的规谏是在第八回贾宝玉要撵李嬷嬷和茜雪时,在这里,贾宝玉表现了较深的态度的表现,对宝玉最成系统、最具规模的一次劝谏,大约要数第十九回“情切切良霄花解语”中的那一次了,其所劝的第一件事是少说化灰化烟那一类悲观虚无主义的痴话,这也是两个人的朴素的人生观有所不同而已,一个悲观虚无,一个现实、实用。她所劝的第三件事是那爱红、吃胭脂的毛病,对此不仅史湘去反对,就是作为叛逆形象的林黛玉也不满于他的失于检点,袭人对这些行为的规谏,大我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是非观的自发行这。当然其中不无传统观念,正统思想的倾向。

  袭人希望宝玉走读书上进的正统道路,这是无疑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不认真读书,喜欢在女人堆里的少男绝对人人不赞成,袭人当然痛恨这样的男人太没出息了。但她的规劝较多的还是出于求存安的本能。她规劝宝玉的目标有二:从长远看,希望能维持现状。“有吃有穿”“又不朝打落骂”“不至于潦倒一辈子”,从近期看,不让老爷生气,以免挨打,从而做下人的也落个平安,对这两个目标,宝钗等固不必说,就是叛逆性很强的林黛玉也不能顾及,在贾政回家前夕,不仅袭人劝其理书习字,黛玉也为他代写了许多钟王蝇头小楷。既然黛玉都不能不向封建正统势力让步,作为负有责任的丫头袭人能如何呢?

  以上方面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其封建正统思想倾向,但还不能从本质上说明问题,最能从本质上反映其思想倾向的是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日常言行,她念念不忘主子奴才的界限,并说宝玉“虽说是姐妹,但到底是男女之分”“姐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老祝妈好意让她尝个新鲜葡萄,她却正色教训人家,“上头还没供鲜,咱们倒先吃了……难道这个规矩都不懂了。”对于宝玉挨打,从情感上她是心疼并为之流泪,但对保护宝玉的王夫人却说:“论理二爷也该老爷教训两顿才是。”不难看出,这些道理、礼节、规矩是其头脑中封建等级观念最自然,最深刻地流露。袭人像一个虔诚的信徒,把封建正统思想等级制度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教义信仰遵循,这是一曲比肉体摧残更深刻的心灵摧残的悲剧。

  为什么出身城市贫民,卖身为奴,身为下人的袭人,其思想竟是如此倾向封建正统思想,深受其害而不自知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早就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住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③而袭人所处的贾府又是正统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耳濡目染,她的思想不能不打上这一思想的烙印,就连晴雯这样的“战斗着受压迫者”也难幸免。她指责赵姨娘“乱为王”任意打骂比自已地位低下的小丫头,这些无不自然流露着封建思想。

  二、袭人的际遇

  第一,家中有亲娘,亲兄长,不管怎么说也是个依靠。过时过节的光景,还可盼着母兄接了回去团聚团聚。只要她一句话,便随时可以被赎出去,重返自由之身。

  第二,她与宝玉的关系己非一般的丫头可比。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其对象便是袭人。“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彼此心照不宣,竟似结发夫妻一般。这层关系,别说是宝钗,就连和宝玉有着“木石前盟”的黛玉也不能及,怪不得冰雪聪明的黛玉常开玩笑地称袭人为“嫂子”,虽说难免泛着薄薄的醋意。

  第三,袭人被王夫人百般看重。这位对奴婢的命运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贵夫人使袭人的命运压上一枚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重磅筹码。第三十四回,因袭人说了几句“不知好歹”的话,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你今儿这一番话倒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了你。”

  第四,宝玉成亲后,袭人还能颇得正室宝钗的心,一妻一妾相处得情同姐妹一般,要不是宝玉疯疯癫癫地参禅悟道,离家出走,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幸福也还差强人意。

  第五,就算宝玉出家之后的凄惨,关系到最紧要的两个人,一个宝钗,一个袭人,然而袭人的惨还不及宝钗的惨。宝钗肚子里有了宝玉的骨肉,改嫁他人是万万不能的,无论贾家此后是否如前一般风光繁华,从此孤儿寡母一辈子是注定的了,年纪轻轻,独守空房,情何以堪!而袭人不愧是“久已出了名的贤人”,虽说宝玉出走,她痛得晕死过几次,几欲送了性命,悲痛之情更胜宝钗十分,然而在是嫁是守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如王夫人主子等料想的那样“寻死觅活”,而是“薛姨妈劝一句,他应一句”,非常听话地顺从了主子的安排,嫁到了城南蒋家,“现在有房有地,又有铺面,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虽说新的生活在向她招手,然而怎奈从小与宝玉一起长大,她念念不忘对她体贴入微的宝玉,因此几次三番有寻死的念头,但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终于没有死的决心。她先是不忍心死在贾家,怕“倒把老太太的好心弄坏了”;(连死都要先为主子考虑,可知她“忠”的程度。)及至到了家里,又不忍心死在家里,“岂不又害了哥哥”;及至嫁到了蒋家,又不忍心死在蒋家,“又恐害了人家,辜负了一番好意”……

  “那夜原是哭着不肯俯就的,那姑爷却极柔情曲意地顺从”。读到这里令人感叹这袭人也太没有性儿了,难道只是软绵绵地任人揉搓?难道她把为奴婢的本性也带到蒋家了?“旧爱”还没有走远呢,就和“新欢”进行到这种程度!

  从袭人的一生,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那典型的奴婢性格,典型的奴婢语言,典型的奴婢姿态举止,成就了她虽甘为奴婢却胜似奴婢的命运。

  三、袭人性格分析

  袭人是一个性格鲜明独特形象丰富复杂的人物。

  袭人是丫鬟中唯一与宝玉结有私情的,在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一节中,宝玉神游太虚境后,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越发尽职了。俞先生说袭人是在勾引宝玉,平心而论,袭人并无任何勾引宝玉的言行,小说中明写宝玉强拉时,她还扭捏了半日,才半推半就的顺从。她是贾母安排给宝玉的,而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娇俏,袭人又一贯性格温柔和顺,是宝玉甘心情愿的亲近她,爱惜她,故而从袭人的角度看,关于她们的私情,无可非议。

  当袭人发现宝玉和黛玉在园内互诉肺腑之言时,使她感到又吃惊,又难堪,又失望,但袭人不可能像有些丫鬟那样,偷着帮助公子小姐恋爱,做一个红娘式的人物,她本人比较正统,是一个循规导矩的女子,她又深知贾府家规极严,绝不容许发生此类事件,她作为丫鬟,在宝玉的纠缠强求之下,与宝玉结有私情,主子们知道也不认为有伤大雅,但宝玉如头脑发热,与黛玉暗恋,即便是暗恋不慎暴露,必将大祸临头。她想要制止事态发展,于是,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召见,得到王夫人的鼓励,她说:“论理二爷也该老爷教训两顿才是呢!”她还建议王夫人:“怎么变个法儿,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连忙回答:“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况且二爷素日的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偏好在我们堆里闹,倘或不防,前后说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嘴杂——那些坏人的嘴,太太还不知道呢,心顺了,说得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没有忌讳了。”王夫人听了袭人一席话后直叫“我的.儿!真真好孩子”④袭人分析宝玉在贾府中的形势合情合理,更符合事实。从此袭人得到了与赵姨娘同等的月钱,就此有人认为袭人是告密,有意陷害同伴,甚至把她晴雯之死联系起来,这纯属主观臆断,很难自圆其说,晴雯和宝玉说话时毫无防人之心,让平时妒忌怀恨着这些年轻、美貌、得势的丫头的老婆子们听到后,不断有人去告密,这才是事实的真相,周思源先生在《百家讲坛》节目里,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晴雯之死是王善保家的进谗和告密,而并非袭人。要说袭人向主子表扬邀宠还可以,说她有意陷害同伴则不妥,再则,袭人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宝玉不出事。

  袭人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宝玉身上,她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所以看到宝玉的心情乖僻,坚持不断地规劝,宝玉不听,她还心中着实的忧郁,袭人的责任心是非常强的,平时尽心服侍宝玉的生活,每次宝玉和他身边的丫头出现差错或发生坏事,她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袭人对通灵宝玉的保管,极其细心负责,要每天做好这件事,体现了她极大的耐性和韧性。袭人对宝玉的关怀无微不至,令人感动,最令人感动的是她宝玉有牺牲精神,宝玉生气时踢人,错踢到袭人身上,袭人又是羞,又是气,又是疼,但料到宝玉不是存心踢她,便忍着痛仍替宝玉换衣服,还反过来不断地安慰宝玉,体现出她对宝玉无限的爱和责任心。可凤文学在《经楼梦死亡意识三题》中却说:“袭人因为做了王夫人的坐探,有告密行径,也免不了遭踹一脚。”这难免让人觉得是对作者意图、作品内容的误解,宝玉踹她一脚纯属无意,这是再也清楚不过的,一般所谓袭人告密指宝玉挨打之后,而袭人遭踢则远在宝玉挨打之前,更不必说宝玉误踢后的种种言行了。

  袭人为人处世虽有世俗的一面,但她性格的主导方面是善良的,贾母是富有经验的治家的主母,看人识人也是极准的,她袭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使用,对袭人所作的“心地纯良,恪尽职守”的评价,无疑是准确的,之所以她才放心将她安放在宝玉的身边,不少评论家说袭人善于笼络人,我认为她也的确善待她们,如果真正待人好,就不能讲是笼络,而是生性善良,晴雯在场面上揭袭之短,袭人也一再忍让,宝玉气得要当场撵出晴雯,袭人带领众丫头跪在地上,恳求宝玉宽恕晴雯;当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后,袭人不禁说:“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同对金钏儿的死,薛宝钗认为金钏儿是“糊涂人”“毫不值得可惜”⑤而袭人却唬了一跳,不敢相信并流下泪来,这些无不是其善良的流露。

  结论

  袭人的性格是丰富复杂的,这既有现实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因素。她所出生的食不糊口的城市贫民家庭环境,当与她富有同情心的善良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后来所生活的等级森严的正统封建家庭及其所处的奴婢地位,也让她形成了为人处世,小心加细心的性格,而她那息事宁人的性格正是传统的“宽容”“平和”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现。贾府众多的丫鬟中,只有袭人的结局最好、最幸福,袭人最终嫁给宝玉的好朋友蒋玉菡,并接受他的爱情,这也可看作是命运的安排,有人说:宝玉恶恶而不能去,宝玉离家出走,是他看不惯世道,是他看破了红尘,并不是讨厌袭人,从他对袭人的听从可以看出他对袭人是依念的,关于袭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这样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去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可见,在作者的心目中,袭人是一个善良有情有义的形象,作者对她的不幸命运是同情的,对她的温柔和顺是怀念的。

【红楼梦人物分析袭人】相关文章:

韦应物人物分析11-05

杨玉环人物分析10-11

白居易长恨歌人物分析10-22

杨贵妃与王昭君人物形象分析11-08

鲁迅《祝福》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2-26

小说《长恨歌》王琦瑶的人物性格分析11-18

红楼梦灯谜12-11

红楼梦随笔12-04

红楼梦研究之《红楼梦》读后感09-13

人物表情好句08-17

红楼梦人物鉴赏 红楼梦贾琮人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