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颜色的词语

2020-10-25 好词好句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和现代汉语表达颜色的词语有着很大的不同,今天,快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从而丰富我们的语文作文的内容。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1,黯 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 形声字。从黑,代声。《说文》:“黱,画眉也。从黑,朕声。”“黱”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 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 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绿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黄色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13,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黄色”。《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14,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说文》:“褐,编枲袜。”(枲:粗麻。)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后表示“黄黑色” ,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褐绫袍厚暖。”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说文》:“灰,死火余烬也。”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绛(絳) 形声字。从糸,夅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纁: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行縢:绑腿。)

  表示颜色的诗句:

  1、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6、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3、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14、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15、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7、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1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1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2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2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2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2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29、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3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31、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3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形容颜色丰富的词语 表示颜色的字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