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原文与译文

2024-09-26 韩愈

  韩愈的马说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下面是其原文与译文,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说

  作者: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祇辱 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出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顿。食,吃。

  10、或:有时。

  11、尽(1):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石(仍读“shí”),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能:本领。

  19、足:足够。

  20、才 :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质。

  22、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样。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7、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8、求:要求。

  29、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30、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饲”,喂。

  3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33、鸣:马嘶。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拿。

  36、策:马鞭。

  37、临:面对。

  3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41、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2、知:懂得,了解,认识。

  赏析

  “说”是一种文体,本文题目的意思大多数教辅资料上都解释为“说说千里马”,可是我今天要推翻这个观点,把本文题目理解为“千里马的自述”,请大家跟着我这个思路去分析鉴赏。

  作者韩愈所处的中唐正是朋党纷争,世人倾轧之时,他本人屡遭排挤和贬斥。他也是一个有才能的文人,可以算是一匹“千里马”,。那时社会状况却是“世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所以他才发出了“士之处此世,而忘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矣!”的感叹。在这种状态之下,没有人去赏识他,于是他便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错,世上不会缺少人才,李白就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可当时统治者却没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于是作者就开始为我们描述他的悲惨境遇。“祗辱”“骈死”二词就抒发了作者愤懑的感情,同时也写出了对“食马者”的厌恶。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千里马有日行千里的特殊才能,为什么人们却发现不了呢?这一段就解释了主要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因为千里马有特殊的食量,所以必须要以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它,而作者要展示自己的才能,必须得到一个合适的官职,才能才会得到发挥。作者在他对宰相的第二次上书中就抒发了希望当权者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心情,“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取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而宰相仍不理睬,他就作了《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将周公吐哺握发、求贤若渴的态度与宰相置之不理的冷漠态度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和心中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可以这样说,作者正在向我们哭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举问的有理、有力,充满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同时也发出了在《与于襄阳书》中出现过的“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的感叹,把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浪费人才与摧残人才的谴责表达得淋漓尽致。

  由于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所以“食马者”们很是恼怒,就不断鞭打它,可是又不按照正确的方式,喂养它还是不按照正确方法,千里马自然感到委屈,于是就不断以鸣声抗议,可是“食马者”却不能通晓他的意思,就如同作者在《应科目时与人书》中表现的那种怀才不遇的困窘一样。他们拿着马鞭,明明千里马就在眼前,却仍是在说“天下无马”!这就鲜活的勾画出了那些“假伯乐”可笑的丑态。于是作者大声长叹哀鸣,连用三个感叹句,语气凌厉,斩钉截铁,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 相关推荐

【韩愈马说原文与译文】相关文章:

韩愈马说原文05-31

韩愈《马说》原文翻译08-22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02-20

韩愈的《马说》原文及翻译09-08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07-29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3篇10-28

韩愈师说原文译文11-02

《师说》(韩愈)原文和译文04-08

《韩愈集》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7-29

师说韩愈原文和译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