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及赏析

2022-04-13 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朝雨:早晨下的雨。

  (1)使:到某地出使。

  (2)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4)浥:(yì):湿润,沾湿。

  (5)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7)君:指元二。

  (8)更:再。

  (9)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0)故人:老朋友,旧友。

  (11)更尽:再喝完。

  (12)朝(zhāo):早晨、清晨

  翻译:

  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您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吧,只是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知己了。

  译文1:

  渭城的晨雨,湿润了地上的沙土,旅店旁的柳枝在雨中分外清新。劝好友再饮完一杯醇香的美酒,只因您西出阳关就没有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译文2:

  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西出阳关后就再没有老朋友了。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种写法。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虽有良辰胜景。也无心流连。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肠。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对外的交流往来也空前频繁,因此经常有人“西出阳关”,或出使,或经商。出阳关向西,面对异域山川,风俗不同,语言有别,而且要涉足杳无人烟的大漠,所以将出阳关的入,内心无限凄凉。前来送客的亲友自然也怀有同样的心情。本诗中的元二的心情,当不胜故国他分之感。此时的故人之情,较之寻常情况下,弥足珍贵。“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可谓笔力千钧。

  白居易《对酒》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可见此诗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因为这首诗说出每个出关、送行人的内心感情,得到许多人的强烈共鸣,成为广泛传唱的出塞曲。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维其人

  王维出身于河东王氏,自幼便饱读诗书,文采斐然。他在唐玄宗开元9年时,一举中的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此后,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一路官至尚书右丞,因为他又被后人称为“王右丞”。

  王维平生喜好参悟禅理,精通诗书、乐理以及绘画,尤其是在诗书方面,他的成就最为出名。他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以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因此,他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王维本人更是笃信佛理,参佛礼佛,又有着“诗佛”的美称。

  除此以外,他的书法和绘画也别有一番成就,主要作品有《王右丞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苏轼更是称他的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足以可见他在诗文以及绘画上的巨大成就。

  王维对后世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1.文学方面

  王维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王维创作的诗歌主要是描写山水田园以及自然风光,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凡世的厌烦。他的诗歌风格主要是洒脱自然、清新脱俗,创作出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又有禅”的意境,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2.在绘画方面

  王维除了是一位诗人以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凭借自身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再加上他隐居山林的独特经历,使得他在绘画方面也有了一番作为。他的绘画作品以自然风光为基础,加以一定的渲染,常常表现出一种意境深远、清幽宁静的感觉,耐人寻味。

  通过上面的分析来看,王维不论是在诗歌创作上,还是在绘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他所留下来的作品,更成为后世研究的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 相关推荐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04-27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12-06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11-0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03-24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08-15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翻译分析12-07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09-11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07-28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鉴赏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