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愁》及相关古诗欣赏

2023-07-12 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韦庄《愁》及相关古诗欣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愁

  唐代:韦庄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写真寄夫

  唐代: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上新定宋使君

  唐代:贯休

  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碧云诗里终难到,

  白藕花经讲始终。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秋宿山馆

  唐代:杜荀鹤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韦庄古诗词阅读与赏析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赏析】

  金陵(今一江一苏南京)是一个易于激发诗人画家灵感的地方,它不仅有险峻的地理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丰富的历史内蕴,一连续有六个短期的王朝建都于此。因此咏史怀古是到达此地的文人墨客不可少的节目。在中原饱受战争动乱之苦的韦庄四十八岁到五十二岁间两次到金陵,可能在这时他看到六幅描绘金陵史事的图画,它触发着诗人,他感昔伤今,而写下了这首诗。

  “谁谓”二句是有针对性。在韦庄之前那位曾写过“日边红杏倚云栽”名句的高蟾有《金陵晚望》。

  其中写道:“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氏在金陵处处感到一片衰败景象,而他却没有看到表现六朝衰亡的图画!因此,所谓“画不成”是带有激愤情绪的反语。韦庄也并非不懂。他只是以此作为缘由,揭示所谓“画不成”的原因的底。“画人”们内心只注意迎合“世人”喜欢粉饰太平的庸俗心理,因此才不去揭示六朝的“伤心事”。看来,“瞒”和“骗”是中国文艺家的痼疾,它历史悠久,为世人所欢迎。六朝偏安一江一左,内战、外战不断,有什么可炫耀的。可是六朝给后人留的印象却是富贵气十足的“六朝金粉”或带有飘逸色彩的“六朝烟水”,而诗人从自己亲身的经历出发,他在金陵所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沉重的一幕。他看到的《金陵图》恰恰和他的感受是一致的,因此对其他“画人”的批评,正是对《金陵图》作者的褒美。

  那么《金陵图》表现的是什么呢?“君看”句指出它是六幅描述“南朝事”的组画,(可能一朝一画),但画中具体内容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言,只用极空灵的一句“老木寒云满故城”结尾。读者不要以为这“六幅”图画都画的“老木寒云”,此句只是用“老木”、“寒云”、“故城”三个意象来暗示《金陵图》中所表现的六朝,不是繁华兴盛、也不是超凡脱俗,而是它的萧瑟、凄凉、窒息和衰败。从六朝的历史教训,诗人必然想到现实,北方已经战争践踏成“赤里千地”,而且战火仍在燃烧。南方也充斥了腐朽与衰败,唐王朝大约已走到了历史的末路。这一点,诗人已经朦胧地感受到了。

  题画诗虽然产生于六朝,但到唐代才繁盛起来,大多题画诗都要细致描绘画中景物,然后抒情叙事。而此诗以议论为主,通过议论以状写诗人的忧惧之情和无限的伤感,对于画的内容却只以暗示和象征手法一笔带过,将画中的空白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 相关推荐

【韦庄《愁》及相关古诗欣赏】相关文章:

古诗《韦庄词》欣赏40首05-22

思帝乡春日游韦庄古诗带拼音版赏析10-11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3

《台城》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寄韦南陵冰古诗鉴赏03-23

经典的古诗欣赏10-11

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诗原文及鉴赏11-09

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07-23

《春庄》王勃古诗赏析10-08

雨水节气的相关古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