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关于定陵的怪事

2024-10-13 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一个大学者,不可否认在学问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郭沫若关于定陵的怪事,欢迎大家阅读。

  956年开挖的北京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埋葬着万历皇帝和他两位皇后的遗体,是唯一一座由中共政府主动挖掘的帝王陵墓。很多人不知道,围绕定陵的挖掘,出现了一系列离奇事。

  (1)天降炸雷,雨浇大火

  1955年,吴晗联络郭沫若、沈雁冰、邓拓等中共文人,写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经毛泽东、周恩来批示,原本打算挖掘明长陵。

  然而,彷佛是冥冥之中有定数,鬼使神差中,吴晗又改了主意,没挖掘明长陵,而是先试掘了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随后,对定陵文物进行了疯狂破坏,许多珍贵文物被毁。

  (2)提议、参与挖掘者不得善终

  当年直接参与挖掘定陵的,不少人后来的情况都很糟糕,有的甚至未得善终。

  已知的情况是,力主挖掘的吴晗狱中自杀身亡,死前头发被拔光,这都是大家知道的;

  担任挖掘指挥工作的郑振铎,在出访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途中,飞机失事身亡;

  开棺时的摄影师刘德安上吊了;参与挖掘的考古专家白万玉晚年神志不清,脑溢血而死……

  (3)毁坏棺木七人离奇死亡

  1959年9月30日,一个主任说:“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于是民工把万历帝后棺椁当作垃圾,扔到山沟里去了。当天下午,万历帝后棺木,在山沟里,被几个农民抢走。

  有一对年迈的夫妇,特地用这珍贵的楠木棺木请人打做棺材,以备后事。第一具棺木制成后,老太太就死了;第二具刚刚完工,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不到半个月。

  五个月后,一件更加离奇的事发生了。

  裕陵村一对农民夫妇把宽大厚实的金丝楠木板当作意外之财,找人做成了两个柜子,摆在堂屋里。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该农民夫妇带着满身泥水收工回家时,突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当夫妻俩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屋里时,蓦然发现柜子边放着四双小鞋。两人迅速打开柜盖,只见4个孩子相互挤压着,早已气绝身亡。孩子们的手指根部渗出了血渍,柜壁布满了抓过的痕迹。当地公安将4个孩子(3男1女,最大的12岁,最小的5岁)的死因作了详细分析后,得出“系缺氧憋死”的结论。

  4个孩子死后,夫妇俩又生了孩子。令人困惑的是,他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不久,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在一个静谧的深夜,趴在躺柜上离奇地死去。据说是因为烧煤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原本定陵之后,还打算挖掘埋葬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陵墓,但有了定陵的前车之鉴,大家都不敢在文件上签字。所以,其它皇陵文物遗址才保存完好。

  扩展:郭沫若人物评价

  中国当代作家巴金:他(郭沫若)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林东: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

  历史学家余英时:郭沫若先生不但才气横溢,国学基础也相当深厚。在甲骨文、金文研究方面,他确有原创性的贡献。不过从现代学术的规范来说,他逞才使气有余,而史学的纪律则远为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和二陈(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等不同,其志不在学术,而别有怀抱。

  郭沫若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之名,改为沫若。他出身于四川省乐山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自幼聪颖,才智过人,4岁半上私塾,7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他写诗、对联非常有功力,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横溢的才华。

  有一年,私塾周围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里,专拣熟透的蜜桃摘了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部进了他们的肚里。老和尚大为生气,便跑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痛感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可是追问的结果,无一人承认。先生生气了,上课时口出上联,挖苦讽刺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向学生声明:“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不打板子。”学生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天也没有一个敢回答的。先生明白郭沫若最顽皮,一定有他参加偷桃,所以决定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无可奈何站了起来,只思考了半分钟,便答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又一次,先生讲过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后,问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该怎么办?”又是郭沫若回答得精彩:“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国强兵读好书。”郭沫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

  • 相关推荐

【郭沫若关于定陵的怪事】相关文章:

关于郭沫若的名言11-27

(经典)郭沫若的诗07-31

郭沫若的诗05-28

石榴 郭沫若01-05

郭沫若的诗集09-02

郭沫若《太阳礼赞》10-30

女神郭沫若资料03-07

郭沫若话剧《屈原》05-22

郭沫若名人故事09-27

郭沫若《银杏》原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