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屈原

2024-10-12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中国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此剧以无比豪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讴歌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志,鞭挞了苟合与媾和的投降主义,怒斥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主义。它虽然是历史剧,但矛头直指现实;反映了整个中国各色人等的面貌和心态,但它又高度浓缩,戏剧冲突极为强烈,场面极为紧张。其中屈原的一段独白《雷电颂》就像是真的电闪雷鸣,绝对能把观众从座位上震起来:“风!你咆哮吧!你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据说,1942年春,此剧在重庆演出时,正好是一个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晚上,舞台上的朗诵应和着剧场外的雷鸣,一下子使整个山城轰动震惊,人们在此后的好几天里,都沉浸在《屈原》的情绪氛围里,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诵《雷电颂》,从中汲取力量,从而投入战斗。《雷电颂》,还有像《凤凰涅槃》之类的诗篇,至今还是许多朗诵会的保留节目,都会引起相当轰动。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剧作者与被描写对象的融合。从20年代始,他的剧作都是他的感情迸发的产物,都有他自己的声音。而《屈原》更是主客一体、高度融合的代表。他的剧作是作者作为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三位一体的产物,有他独特的个性与特点,是自成一派的历史剧作家。

  《屈原》取材于中国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00年)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屈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诗人,其诗作《离骚》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

  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此时,屈原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已为楚怀王采纳,而秦使张仪这个奸诈之人不甘失败,以其如簧之舌,取得了南后的信任。南后相信,一旦怀王与齐国联姻,必定失去自己的专宠地位。这个聪明绝顶、美丽绝伦的女人,竟有一副蛇蝎心肠。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巧施诡计,称病倒于屈原怀中,反诬屈原秽乱宫廷。楚怀王大怒,不但放弃了屈原的政治主张,而且罢免了他的官职。激愤之下,屈原离家出走,行吟泽畔。后被关入东皇太乙庙中,在大雷雨的夜晚,他诗情爆发,咆哮于闪电雷鸣之中,诅咒黑暗现实,要把“包括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迎来灿烂眩目的光明。

  于此,郭沫若塑造了一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横遭陷害,处境艰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浪漫的诗情,高洁的心灵,伟岸的人格,光照千古。史剧谱写了一曲屈原的颂歌。

  根据《离骚》的诗意,郭沫若在《屈原》中,虚构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的女性形象,此即少女婵娟。作为侍者,她一直守护在屈原身旁,至真至纯,蔑视权贵,是道义美的化身。最后饮下南后加害屈原的毒酒,含笑身亡。

  《屈原》于1942年首演于重庆,轰动山城。显然,它的成功,使中国现代戏剧史又多了一部传世之作。

【郭沫若屈原】相关文章:

郭沫若话剧《屈原》05-22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22

郭沫若诗歌05-31

郭沫若的《天狗》11-05

石榴 郭沫若01-05

郭沫若的诗歌08-18

郭沫若的诗05-28

(经典)郭沫若的诗07-31

郭沫若的诗集09-02

天狗郭沫若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