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观潮》注释及鉴赏

2020-11-10 观潮

  《沁园春·观潮》这首词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并抒发了家国之感。上片写江潮胜景,下片感慨时事。这首词景语连绵奇绝。或摹景状物,或假以神话传说,想象新颖奇特,其豪放雄壮之势颇有东坡遗风。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沁园春·观潮》注释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沁园春·观潮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沁园春·观潮》注释

  崔嵬:山高峻貌。

  砉然:皮骨相剥离之声。

  灵妃:水中仙子。

  神鱼:当指鲛人。传说它会织绸子,眼泪滴下来都能变成珍珠。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江河之神。

  伍相:指伍子胥,春秋时楚人,后为吴相国。吴破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暗中复国。事为子胥觉察,屡谏吴王夫差。吴王不听,赐剑令子胥自刎。子胥临死嘱咐儿子将自己双眼悬挂于南门之上,以观越国灭吴。吴王大怒,取子胥尸体裹以皮囊,抛入江中(见《史记·伍子胥列传》)。传说从此钱塘江便有了波涛滚滚的大潮,乃伍子胥暴怒所致。

  鸱夷:是一种革囊。

  “钱王羽箭”二句:相传五代时吴越王钱曾筑捍海塘,因怒潮汹涌,版筑不成。造箭三千,在垒雪楼命水犀军架强弩五百以射潮,迫使潮头趋向西陵,遂奠基以成塘(事见《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

  铁笛:多指隐者或道士所用乐器。

  鲸鲵:能吞食小鱼之大鱼,古以喻凶恶之人。此指清征服者。

  戈船:战船。

  蟾蜍:蛙之大者,亦代指月亮。

  观潮枚叟:汉枚乘作《七发》,其中写江潮一篇最有名。

  沦水庄生:庄子有《秋水》篇。

  《沁园春·观潮》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大潮之词。

  上片写景。起首三句排空而来,落笔心惊。钱塘江之潮,以农历八月十五最为汹涌,浪高千尺,如高山峻岭,巨声砉然。下面连用四个传说,写潮水的起伏变化:当其舒缓时,如江中女神秋波蜿转,神鱼挥练,翩翩起舞;当其急骤时,巨响如鼓,潮头白浪如万马奔腾,怒潮那排山倒海之势胜于千军万马呐喊冲锋。“峥嵘甚”二句,又以雪山崩裂、银河倾泻夸张地描写了大潮的'雄伟壮观。上片写潮有缓有急,纵横跌宕,使人得窥潮之全貌。写大潮之来动人心魄,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惊魂不定。有色有声、生动传神。

  下片抒情。“孤舟”二句,笔势骤缓,转而写情:潮落之后,只身一人乘舟按笛于月明风清之夜,优游于江海之上,也许还能乘槎而去,遥至天河,问津仙境。词人正驰骋想象,遨游太空,思绪又跌落于现实之中,眼前如鲸鲵般的恶人还未剪除,战船满岸,尚有狼烟,可叹人们已忘记了切肤之痛,开始歌舞升平、寻欢作乐。一方面讽刺南明小朝廷的荒淫误国,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故国之思,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忧患意识和兴亡之感。最后以观潮之枚乘和论水之庄子自喻,剖露心迹。钱塘之潮正如他胸中之潮,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徐迂,正如他内心出世与入世这不可调和的矛盾,此起彼伏。在新朝与故国交替之时,像他这样的有识之士内心都充满痛苦与焦虑。本词作于他仕清之前,其情可知。结语沉郁婉致,发人深思。

  全词描景状物、雄浑壮伟,抒怀感事苍凉沉郁,用典自然贴切,全无斧斫痕迹,纵横捭阖,洒脱不羁。

【《沁园春·观潮》注释及鉴赏】相关文章:

《沁园春·观潮》诗词鉴赏07-13

《观潮》译文及注释11-15

《观潮》原文及注释11-15

《观潮》译文及注释01-12

沁园春辛弃疾原文及注释12-28

课文观潮翻译及注释02-24

《沁园春》古诗原文及鉴赏10-30

关于沁园春长沙译文及注释11-13

《观潮》鉴赏及阅读练习11-18

《观潮》优秀教学案例 《观潮》艺术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