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练习题

2024-07-27 观潮

  引导语:钱塘江是我国著名的景观,文人周密在自己的作品《观潮》中就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美丽景象,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观潮》练习题。

  《观潮》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选段从哪四个方面描写浙江之潮?

  2、这个段落的描写突出了浙江之潮的什么特点?

  3、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观潮》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译文:然后渐渐临近,潮水就像白玉砌的城墙、大雪覆盖的山岭一样连接着天涌来,潮水奔腾的巨大声音如雷霆一般,震撼大地,激起浪花,喷射水雾,仿佛要吞没青天,沐浴白日,那气势极其雄壮豪迈。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译文: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乘马、舞旗、举枪、舞刀的人在水面上,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译文:很快的黄烟四面升起,人和景物看不清楚,只听得水爆轰然震响,声音如同崩山一样。

  D、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车马堵塞了路途,饮食等各种食用之物都比平时价钱加倍的高,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四、酒泉子 [宋] 潘阆①

  长忆观潮,满郭②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③尚心寒。 (注:① 阆l4ng;②郭:城;③梦觉:觉醒)

  1.《观潮》中与“满郭人争江上望”相对应的一段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弄湖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词句中“弄潮儿”在《观潮》中被称作“________”,“手把红旗”在《观潮》中写成“________”,而“旗不湿”进一步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A.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观潮时的情景而作。(    )

  B.“满郭人争江上望”一句,是从侧面烘托钱塘潮的雄阔壮观。(    )

  C.“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夸赞弄潮儿勇敢无畏的同时,暗示读者钱塘潮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    )

  D.“别来几向梦中看”从侧面烘托了钱塘潮所具有的自然美、弄潮儿身上体现的人情美。(    )

  E.“梦觉尚心寒”旨在说明作者观潮时受了惊吓,至今心有余悸。(    )

  参考答案

  一、wò  lǚ  gě  rèn  qǐ  měng chǒng

  二、1、助词,的 2、代海潮 3、介词,凭 4、介词,在

  三、1、一点也不 2、举枪 3、擅长游泳 4、身上画着文彩

  5、逆流迎着潮水 6、形容浪头极高 7、租用 8、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四、1、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

  2、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

  3、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

  4、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五、(一)1、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

  4、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二)1、勇猛 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

  2、段写吴地健儿精湛的水上表演。②段写观潮的热闹场面。

  3、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4、有联系,这是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删去,表现不够充分。

  六、1、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以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 “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如“饮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4、“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动词“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的人特别多。

  【参考答案】

  一、1、选段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2、突出了潮水雄伟壮观的特点。

  3、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的概括,既呼应了第一句,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二、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2、弄潮健儿的英姿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三、C(“人物略不相睹”应该译为“人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三)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2.“吴儿善泅者”,“手持十幅大彩旗”,“而旗尾略不沾湿,从此夸能”。3.A.√  B.√  C.×  D.√  E.×

  《观潮》练习题

  《观潮》阅读练题目:

  一、《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

  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如履平地 B披发文身 C吴儿善泅者数百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观潮》练习题

  1.巧辨字音。(填序号)

  (1)①háo ②hào

  口号( ) 哀号( ) 号召( ) 风号浪吼( )

  (2)①chēng ②chèn

  对称( ) 称作( ) 称呼( ) 称心如意( )

  2.让生字走进语境。

  此时,大海上空lǒng zhào( )着méng méng( )的bó wù( )。不一会儿,翻滚的làng cháo( )奔腾而来,人们áng shǒu( )东望。随着新日的冉冉升起,海边又huī fù( )了平静。

  3.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 )( )鼎沸 风平( )( ) 浩浩( )( )

  水天( )( ) ( )( )浪吼 山崩( )( )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 ),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①这句话把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_

  ②形象的比喻可以让句子增色不少,试用比喻续写下列句子。

  雨越下越大.好像___________

  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花儿徐徐飘落,如同___________

  一颗颗葡萄犹如___________,又仿佛___________,真是漂亮!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①句中“___________”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体现人多的成语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昂首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形象地再现了潮来前人们的急切心情。这个句子从侧面描写了大潮的奇特。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是于___________(时间)在___________观赏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观潮》练习题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答: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文章首发来自多品小学教育网百度可找到我们。

  2、解释“人声鼎沸”:

  造句: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第二层写江潮来时的特点

  答案: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齐)头(并)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B)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答:钱塘江大潮果然雄伟壮观,波涛汹涌。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

  陈述句:钱塘江是天下奇观。

  四、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4)(2)(1)(5)(3)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

  2、解释“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造句:春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都急着看舞狮子表演呢!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过了一会儿。

  4、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江面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第二层写江潮来时的特点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

【《观潮》练习题】相关文章:

《观潮》教学实录及练习题06-30

初中语文《观潮》练习题02-27

古文《观潮》阅读练习题及赏析09-28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题08-01

《观潮》赏析09-25

教案《观潮》08-25

观潮 说课稿08-09

观潮译文05-31

《观潮》注释01-26

《观潮》学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