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观潮这篇课文不仅运用多种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的情状和声威,还以观潮的人数和热情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下面是关于观潮的名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1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不仅运用多种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的情状和声威,还以观潮的人数和热情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但是由于远离沿海,对海潮没有直观感受的经验,对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很难形成深刻的感知,根据小学生对直观的材料感兴趣的特点,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重点难点
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评论(0) 学时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评论(0) 学时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刘禹锡《浪淘沙》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活动2【讲授】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①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③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④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2、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3、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活动3【活动】
(三)变换身份,释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活动4【作业】(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4.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评论(0) 学时重点
理解作者描写钱塘江潮的写作手法。
评论(0) 学时难点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激趣导入,衔接上文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活动2【讲授】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活动3【活动】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活动4【作业】
(四)课堂作业
1、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
2、选作题
A 编写广告语。
B 通过网上图书馆搜集一些图片或资料。
[知识拓展]
周密《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2、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3、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 ) ②每岁京尹( )
③为火所焚( ) ④四马塞途(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履平地:
②黄烟四起:
③略不相睹:
④随波而逝:
5、简答。
① 能概括全文的一 句话是:
② 第一段中写潮水的顺序是:
③ 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
④ 侧面烘托江潮之盛的句子是:
【观潮名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潮》名师教学实录10-22
观潮名师教学实录10-22
小学观潮名师教学实录10-22
观潮-教学设计11-07
教学设计-观潮11-01
教学设计《观潮》10-28
观潮教学设计12-11
《观潮》的教学设计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