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说课稿

2024-10-26 观沧海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沧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沧海》说课稿 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我确立其它目标的原因如下:

  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

  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

  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习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习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说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来学习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习。

  (一)开展自主式学习,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习,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诗人的想象,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等景物,它们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其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显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显示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境界。

  ④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说课稿 2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初中语文的2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观沧海》,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观沧海》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代诗歌。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基本上都是名家名作,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写的是诗人登上碣石山望海,被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所震撼,表达了自己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学习本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歌,其学习方法较为简单,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作品的艺术特点则缺乏了解。进入初中,教学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歌大意的层面,而要更进一步,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古代诗歌教学任务和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读准字音、节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讨论,感受诗歌壮丽的景色及开阔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科学的确定:

  我的教学重点: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

  我的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五、说教学方法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初中阶段,应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作品,理解作品大意,初步赏析艺术手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诵读法,想象法,小组合作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六、说教学过程

  别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因此,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我共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以歌导入,渲染气氛

  歌曲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开课之初,我会采用歌曲导入,演唱歌曲《大海》,同时配以激情洋溢的谈话,渲染气氛,引入本课课题《观沧海》。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有效激活课堂气氛,自然而然走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古代诗歌教学应注重“知人论世”的教学法。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以诵读为主,边读边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作者及背景:我会引导学生畅谈对诗人曹操的了解。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本诗正是曹操率军东征乌恒胜利后,凯旋途中多作。

  接着,我会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反馈,针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相机指导,比如“竦峙”的读音。

  最后,通过齐读,跟着名家录音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准确读通顺课文,读出诗文美感。明确诗歌的内容是诗人登上碣石山望海,被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所震撼,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这一环节,在回顾人物背景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文的主题,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三:赏析诗句,有情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诗人登山临海,看到很多,想到很多,你对哪一处感触最深?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

  内容一: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学生汇报到此处时,我会提问:“萧瑟”是何意?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理解,萧瑟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形容环境冷清、凄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学生的汇报中引导其感受景象的壮阔、雄浑。最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

  内容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是眼前所见实景吗?学生通过对“若”字的理解,明白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象,进而联系上文的实景描写,明确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感受景色的雄伟壮观。并体会作者的胸怀博大,踌躇满志,感受其把天下纳入自己的胸襟。最后指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曹操,读出雄伟壮丽的景象,读出诗人胸怀天下的志向。

  这一环节,将诵读提升到美读的'层次,再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情境中,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环节四:配乐诵读,感悟意境

  音乐是诗歌的灵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诗歌意境,在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再次回归诗文本身,指导学生进行配乐诵读,进而达到背诵诗文的目的。

  这样的设计,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以教师小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阅读《龟虽寿》,分析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作图清晰,直观,使同学看了一目了然,且富于连贯性,还能创造一种美感,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板书的。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黑板了吗?

  《观沧海》说课稿 3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30课《诗五首》中的两首。教学时数为1课时。下面我亦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反馈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等几方面的内容作简单说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古代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

  2.通过当场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借景抒情手法有深刻的体会;

  3.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在诗中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古代诗歌的意境之美体现在情景的交融。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情与景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本课的重点是分析诗词中的`情与景。难点是能力的训练。把学到的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起业,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模式程序

  采用“参与型”模式,具体程序如下:

  (一)学生常规说话训练(说一个成语故事);(3分钟)

  (二)观赏录像片断,学生谈谈感受,导入新课教学(5分钟)

  (三)《观沧海》教学,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

  1.学生、教师共同完成对《观沧海》的情与景的分析。(8分钟)

  2.教师讲评。(8分钟)

  3.归纳小结:借景抒情。(1分钟)

  (四)学生实践活动,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培养观察、想象、表达能力。(20分钟)

  四、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起串联作用。

  2.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五、教学手段

  采用电教器材如录像机、投影机、录音机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效果反馈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借景抒情的手法应该有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观沧海》说课稿 4

  第一方面:说教材

  《观沧海》是省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展现的是几位作者对生命的不同体验。《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主要写了曹操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第二方面: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2、写实与想象。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方面: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方面: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当你面对大海时,你想干什么呢?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作者简介预计用时2分钟。

  地——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封号——魏武帝。成就——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环节3朗读预计用时15分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之后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以读代讲,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4背景介绍预计用时3分钟。

  在公元220年,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后。凯旋而归的路上,带着豪迈的情怀,登上了碣石山,以歌言志,抒发了博大的情怀

  想象: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此时你就是曹操,你刚打败了袁绍的残余部落,打败了乌桓,在回来的途中你经过了碣石山,面对波澜壮阔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环节5研讨分析预计用时15分钟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也就是观看宽阔无比的大海。诗人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

  教师: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的形象。哪个同学能从神态方面来扮演一下曹操在观看大海这种“得志”的形象。(学生扮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意气昂扬、气吞山河”的气势)

  2、从刚才的扮演来看可知,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观看大海?我们从诗歌中那个字可以知道?(观)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可能回答:海水、山岛、树木、百草(可能还有日月、星汉)

  教师:同学们你能把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物画下来吗?(两个学生完成,一个描绘,一个画;肯定学生的个性发言,表扬学生的多才多艺)

  3、从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我们知道: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是诗人所看见的;而日月、星汉是诗人所想象的。在诗歌中的那个词语我们能看出来?学生:若教师:“若”仿佛、好像的意思,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图景,是虚景。却写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那种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象。

  4、教师: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为什么?(想象、夸张)

  5、请同学们在读诗歌,看看那些是写景的句子;那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明确:写景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抒情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环节6课堂总结,预计用时3分钟。

  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帮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

  环节7布置作业,预计用时2分钟。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课下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写一篇对曹操有关人物介绍及评论。

  好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观沧海》说课稿 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环节。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他是三国时曹操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遗词造句的妙处。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小环节)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一定知道曹操吧?我们从《三国演义》或其他故事中了解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可能了解的曹操是奸雄、狡诈等)同学们说的没错,但狡诈、诡计多端也需要智慧,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的诗人,是一位胸怀大志文学家,大家不信的话,老师有诗为证。(投影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们齐读。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曹操笔下的大海风景和他观沧海的非凡气度吧。

  【设计意图:从反面入手,引出反差的不同形象,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笑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课程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简介

  请学生根据预习分组交流,师最后选出最准确、最完整的'介绍,投影显示以下文字: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上,征伐乌桓;九月获胜,班师南归,著名的《观沧海》,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位置在我县西南)时,写下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学会借助现代工具学习,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初读感知

  l、思考:题目中的“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分为三层。1--2句为一层,交代登临地点;3---12旬为二层,描写大海景象;最后两句为三层,写诗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注意一词之差,含义相差很大,诗词学习中也要注意分层次阅读】

  【四】研读探究(四个问题,投影展示)

  1、思考: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思考: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几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写实景的一共有六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六旬涛,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思考:“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鸟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着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5、小结: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颠峰期,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么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同学们对曹操是不是有了不同的认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诗歌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和作者生活情趣,诗歌的学习要考学生多读、多思、多品才能理解深刻】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全景 山岛竦峙 雄心壮志

  观景 实写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虚写 曰月星汉

  六、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找一些曹操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设计意图:背诵并默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此诗,一首诗不能足以说明曹操的远大志向,所以多读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七、说板书设计

  【明确: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摈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沧海》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诗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或抒真挚友情,或抒豪情壮志,或表隐逸之意,他们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望岳》和《观沧海》这两首诗安排在第30课《诗五首》中的第四、五首,都是登临诗,都借景抒情,所写景物和所抒感情有较多相似点,我想在第三课时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授,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登临诗的鉴赏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3、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杜甫、曹操及相关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逐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二、说教法

  根据本单元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激趣导入法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乐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2、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3、品读法《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4、问题导引法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既学会又会学。

  5、拓展法研读新课标,发现不能只限于课堂,要拓宽视野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赏析语言这一重点。现在我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文举例和教学目标四个方面列表如下:

  三、说学法

  这是学生第二次集中学习古诗。这五首诗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的。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已有的诗欹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丰富倩感,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能过诵读,熟悉词作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一些诵读的技巧;

  (2)感悟法:深入品读,体会诗中的人生体验、词人的思想内蕴;

  (3)讨论点拔: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和反思质疑,师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三课时

  《望岳》

  一、复习,导入《望岳》

  古诗是中华文化星空中最璀璨夺目的那一颗,多读诗歌能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更能提升我们的文化品味。我很幸运,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有机会带领你们去追随远去的背影,走进诗人的心田,与诗人一同感受自然,感悟生命。昨天,我们在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中品味到他的潇洒飘逸,想象奇特,而王安石在青山浮云间感悟到得人生哲理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今天,我们继续品析另外两首,继续触摸诗人跳动的赤子脉搏。

  (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引入本课教学,教师深情导入,学生感受体验,吸引学生兴趣。)

  二、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补充并板书: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因为这首诗写于诗人二十四岁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押韵。

  2、指名读,展示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3、听配乐朗诵,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4、指导学生朗读,再次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

  四、赏析中品味诗境美

  1、抢答题:本诗抒写诗人登上泰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正确还是错误?为什么?(释题)

  2、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散文般的语言描绘作者所望之景

  3、试分析首联,看看“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4、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

  6、如何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二字?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怎样的哲理?

  7、两大组朗诵比赛。

  五、拓展: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古诗中,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

  六、小结

  1、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同学们一起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观沧海》

  一、过渡:简介古诗按内容、主题的简单分类。

  二、导入《观沧海》,简介作者和背景

  三、朗诵诗,初步感悟诗中意境:

  1、自由诵读

  2、指定朗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

  1、疏通文意,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中景。

  2、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3、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教师小结:

  本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六、朗诵比赛

  七、布置作业:

  (一)背诵并默写《望岳》、《观沧海》

  (二)小练习:

  1、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

  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

  2、根据句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

  3、《望岳》最后一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

  附板书:

  首联(远望)总括全貌:雄伟高大——惊叹

  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赞美

  颈联(细望)高峻、陡峭——喜爱、陶醉

  尾联(想象)表明登山的决心——豪迈

  借景: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抒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观沧海》说课稿 7

  一、说教材与学情

  1、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国古文化的思想感情。

  2、说学情

  《观沧海》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精讲的第一首古诗,对学生学习古代诗词,在朗读、背诵、理解和赏析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本诗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三首诗歌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三首诗歌。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并熟练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读、欣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中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景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

  3、探究讨论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临江仙》,以营造出三国时期战乱纷扰的乱世局面。

  激情导入:一曲《临江仙》把我们带进了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适逢乱世,但也是英雄辈出的时期,曹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政治家;他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平定北方,可谓是军事家;他借诗歌抒发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远大抱负,不愧为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操,学习他的一首诗歌《观沧海》。

  第二环节:走近作者,简介背景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积累和课前预习,交流介绍作者曹操。

  2、利用课件,展示诗歌的写作背景。

  第三环节:整体感知,诵读诗歌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我以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之后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以读代讲,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合作交流,研讨分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我以多媒体出示如下一组思考题:

  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1、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2、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3、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4、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5、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平,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请学生先默读再小组讨论,之后班级交流。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做出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第五环节:理解感悟,激情背诵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今天我们通过对《观沧海》的学习,体会到了三国时期一位怀着满腔抱负、意气奔放的诗人的博大胸襟,我们也在诗中感受和体悟到了一点古诗歌的阅读欣赏方法,希望学习这首诗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启迪。

  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课的学习方法,预习《次北固山下》。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说教学反思

  由于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于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朗读、思考、自由讨论等环节进行教学,以期达到新课标的目的和要求。

  《观沧海》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经典古诗,被编排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例如,它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时也出现在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首诗是三国时期曹操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生而言,这首诗情感豪迈,节奏明快,形象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朗读和背诵基础,但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深层情感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分析诗中的“景”与“情”。

  2.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深层情感。

  五、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歌曲《大海》或相关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3. 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精读分析:

  分析实景描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感受大海的辽阔和壮丽。

  分析虚景描写: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体会诗人的想象和豪情。

  分析借景抒情的手法: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背诵与默写:通过背诵和默写,进一步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布置相关作业。

  七、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诗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包括作者、背景、实景描写、虚景描写、借景抒情等关键词汇和诗句。

  《观沧海》说课稿 9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代诗歌。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上碣石山望海的情景,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朗读和背诵能力,但对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深层情感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读准字音、节奏;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讨论,感受诗歌壮丽的景色及开阔的'意境;通过诵读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情景交融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理解诗歌中的“景”与“情”。

  2.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深层情感。

  五、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想象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情境,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激情洋溢的谈话或相关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3. 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精读分析:

  分析实景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和壮丽。

  分析虚景描写:体会诗人的想象和豪情壮志。

  分析借景抒情的手法: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想象与诵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情境,进行配乐诵读或背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布置相关作业。

  7.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展示诗歌的重点和难点。

  《观沧海》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这首诗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能够通过朗读和背诵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然而,对于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深层情感,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领会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特别是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所传达的博大胸怀和理想。

  五、教学方法

  采用“参与型”教学模式,结合诵读法、想象法、小组合作法和点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导语设计:从曹操的奸雄形象入手,引出他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如重音、停顿等。

  3. 研读探究:

  分析诗歌中的实景描写和虚景描写,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讨论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表达作者的博大胸怀,结合曹操的生平进行启发和教育。

  4. 背诵默写:通过背诵和默写,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观沧海》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代诗歌。这首诗是曹操在出征乌桓胜利后,凯旋途中登上碣石山观海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多数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对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深层情感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读准字音、节奏。

  2. 通过交流与讨论,感受诗歌壮丽的景色及开阔的意境。

  3.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理解借景抒情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情感。

  五、教学方法

  采用诵读法、想象法、小组合作法和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大海》,渲染气氛,引入本课课题《观沧海》。

  2. 作者及背景介绍:引导学生畅谈对诗人曹操的了解,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

  3.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如语调、情感等。

  4. 赏析诗句:

  分析诗歌中的实景描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感受景象的壮阔、雄浑。

  分析诗歌中的'虚景描写,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理解虚实结合的手法。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5. 配乐诵读:引导学生配乐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并布置作业:阅读《龟虽寿》,分析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

【《观沧海》说课稿】相关文章:

《观沧海》说课稿06-20

《观沧海》说课稿11-09

《观沧海》说课稿04-18

《观沧海》说课稿及练习04-17

《观沧海》说课稿范例01-07

观沧海说课稿(8篇)11-08

《观沧海》说课稿6篇11-14

观沧海说课稿6篇11-25

观沧海说课稿(6篇)11-25

《观沧海》说课稿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