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稿

2023-05-18 观沧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下面我将从教材解、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5课中的一首古诗。该单元是围绕“亲近自然”这一话题来编排的。

  这首诗是东汉末期文学家曹操在一个秋天登临石山后,观看了雄伟壮观的大海有感而写的,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文章气势恢弘,风格豪迈,情感昂扬。很能够激发中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初中语文课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佳作。

  这首诗,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写景上,抓住大海的浩壮观;抒情上,激情豪迈;手法上,用了情景交融、想象、夸张等主要手法。抓住这些特点,解了文本特征,就容易确定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目标,除了准确解文本之外,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单元要求以及学生情况来设定。

  本单元的要求是“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揣、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这也是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还指出“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思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联系《观沧海》这首诗的特点(如上所述),这些要求都可以作为目标设定的范围。

  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定的,初一的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进入文本的深度有限,对诗歌的赏能力不足。这首诗相比他们在小学所学的篇幅长些,意境更丰美,所以品读是诗歌教学应该加强的地方。

  鉴于以上分,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为朗读(感知)、品味(认知)、情感(升华)三个层面。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2、初步学习运用诗歌鉴赏技巧,品诗歌语言。(因为初一学生对品方法掌握不多,只能是“初步”,品能力有高有低,全在于老师的诱导与培养。)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在朗读中,获得语感情感体验。

  2、在探究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豪迈壮志,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是:1、朗读体会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赏语句,品读探究。

  难点是:通过赏主旨句,体会曹操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还要有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使用: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于古诗教学,最恰当不过。)

  2、品探究法。有道是,一切学问都是从疑问中得来的。朗读之后,只是提高了语感,达到初入文本,整体感知的层面。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凭借积蓄知识,依据自身经历,运用联想与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还要品探究。 这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目标,我还将使用讲授法(如诗歌赏的角度)、对话法(如引入部分)、练习巩固法等辅助教法完成教学。

  (二)说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老师的角色就是诱导,学生角色就是探究,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我主要是引导学生:

  1、借助工具书预习。

  2、加强对文本的朗读(课前课后都要读)。

  3、要学会批注和笔记。

  4、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打算用一课时,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一)情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重在激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上课蓄势。先由网络消息导入(最近网络消息“曹操相貌复原,姿貌短小,男性雄风十足”“曹操相貌逼真复原,相貌英俊,惊叹英雄真容”),然后让学生谈谈“心目中的曹操”,老师顺势引入课文。

  (二)交代写作背景。特定的人,特定的经历,写出特定的作品。介绍背景,有利于学生找到感悟文章的切入点,在欣赏中与作者对话,形成共鸣。

  (三)进入文本,整体把握。

  1、朗读。老师范读,集体读,个性朗读,师生评价(告知评价角度)。

  2、学生质疑,交流解决。这个过程要花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交流探讨讨论有价值的信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涉及重难点的转入下一个环节完成。在总结学生质疑研讨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这首诗主要写了了什么内容?(整体把握)表达什么情感?

  (四)深入文本,品课文,突破重点。

  再次朗读之后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同桌、邻桌之间)。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抓关键词,一点突破。)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抓思路,顺藤摸瓜)

  3.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写出了什么特点?用笔画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验。(抓内容,体情感,层层渗透)

  4.诗中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抓手法,为突破难点铺路)

  (五)由景入情,情感升华,突破难点。

  对话引入:作者用恢弘的笔调,昂扬的激情,描绘了浩壮阔的大海,催人奋进。刘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作者的身份和写作背景,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解决步骤:

  1、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赏主旨句(“日月之行”句)(引导学生从手法,内容,情感等多角度赏,且做好笔记)

  以上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螺旋上升。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 若时间允许,让学生当堂背下这首诗。

  (六)学以致用。通过练习中考题——《观沧海》赏题,让学生轻松完成,体会成功的喜悦。题目(略)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涵盖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对理解课文起到支架性作用。

  说课完毕,谢谢!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稿】相关文章:

《观沧海》说课稿04-18

《观沧海》说课稿11-09

《观沧海》说课稿06-20

《观沧海》说课稿及练习04-17

《观沧海》说课稿范例01-07

观沧海说课稿7篇11-06

观沧海说课稿(7篇)11-07

观沧海说课稿8篇11-08

观沧海说课稿精选8篇11-09

《观沧海》说课稿7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