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的总体译文

2022-06-09 观沧海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沧海的总体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怎么翻译古诗:

  翻译需要掌握一定文学功底和历史考证能力,并懂得查阅工具书。

  这是翻译古诗最起码要掌握的能力。如果看到这首《赠内》就一片茫然了,那么翻译根本无法继续。因而日常的积累十分重要,不然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说还得掌握一定历史考证能力呢?因为有时候一些诗人喜欢文辞欺人。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卷十九》斥责说“古来以文辞欺人者,莫若谢灵运,次则王维”。因而文辞欺人是存在的,在判断诗人语言所表述情感及内容的真实性时还需要从历史和现实出发。

  在翻译古诗时讲究一字一词整体翻译,都不能落下,因而《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就成了很好的翻译工具了。

  翻译重在求实与注重诗人情感。

  翻译重在求实,也即是需要一字一句的翻译,但是也可根据需要去掉诗中的枝蔓,留下诗的本质。还重在找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所过一首诗连诗人情感状况是怎样都不能摸清楚,翻译出来的意思必然和诗人原意大相径庭。

  如:日暮想青阳,蹑履出椒房。

  “青阳”,同“清扬”——今日得睹清扬、喜不自胜,它本是形容女子容貌清秀,但是只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诗人夫妇间你侬我侬的情感,后又有“可怜影”来佐证这一观点,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诗人的这种情绪。

  那么本联诗的翻译如下:在日落十分,我心中突然想到了卿娇美的容颜。带着一丝情怀,我拖着鞋走出了后妃们居住的宫室,回到了京城的屋中。

  • 相关推荐

【观沧海的总体译文】相关文章:

观沧海的译文08-24

《观沧海》译文10-21

《观沧海》的原文及译文07-04

《观沧海》译文及赏析01-16

观沧海的原文及译文07-03

《观沧海》原文跟译文07-20

观沧海曹操译文及解说02-02

观沧海曹操译文及赏析01-16

观沧海原文及译文07-13

《观沧海》原文及注释译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