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辨的《华严经论》是中国佛教学者对《华严经》最早的注释书之一。此注释书本来是百卷大着,但现存的只有十二卷。这部著作是在问世百多年之后才为法藏所瞩目,并向当时的佛学界做了介绍。
此书作为现存最早的《华严经》的注释书,对我们了解中国佛教学者最初是如何理解《华严经》的具有重要意义。自该经论的部分残卷在日本被发现,特别是其五十一至五十六卷在韩国被发现之后,学界陆续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其版本、流传和基本的思想倾向逐渐得到解明。但由于史籍中关于灵辨的记载很少,现存的《华严经论》本身又不是全本,所以如何定位该经论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位置,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特别是它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又是如何影响到后来的地论宗和华严宗的,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明。
本文拟从《华严经论》所援用的典籍入手,考察《华严经论》的思想来源和思想特质。《华严经论》所援用的经论包括《楞伽经》、《菩萨缨络本业经》、《净度三昧经》、《大方等大集经》、《十住毗婆沙论》、《十地经论》等。其中,《华严经论》与《楞伽经》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特别是在《华严经论》的“唯心”说、“八识”、“藏识”说等思想中,可以明显看到《楞伽经》的影响。本论文力图从《楞伽经》对《华严经论》的影响这一特殊视角,对灵辨华严思想的特征进行考察,并对《华严经论》在中国华严思想发展史中的意义略做管窥。
一、《楞伽经》与《十地经》
据学者们的研究,《楞伽经》属于唯识学发展第三期的经典,其内容以所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为中心而展开,关于唯识的论述,与《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正统唯识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结合起来,提出“如来藏识”作为一切染净法的生因。这种说法对后世的中国佛教思想特别是对地论宗、华严宗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愣伽经》的思想成份很复杂,除了唯识、如来藏思想之外,中观的思想、唯心的思想、无我的思想、十地思想等在其思想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的唯心思想和十地思想,直接与《十地经》有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唯心说源于《十地经》的第六现前地的著名的唯心偈。即三界一切法都是人的心识所造,如梦幻泡影,没有真实性。在《楞伽经》中,同样认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和周围的环境都是内心所显现,虚幻无实。如世尊在回答大慧菩萨的“青赤诸色像”如何产生时云“譬如工画师,及与画弟子;布彩图众形,我说亦如是。彩色本无文,非笔亦非素”。即用画师画出种种图像的譬喻来说明世界的虚幻性,这与《十地经》的唯心偈如出一辙。
又如在说明如何灭除众苦时云:
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自心所现,幻境随见。
即众生之苦是基于分别的颠倒之见所生,如果消除了无知与爱等根本烦恼,消灭了诸业生起的条件,则能够认识到对象的世界都是自心所现,如同幻境,有相而无实。获得了这种认识就是获得了“如实正观”。《楞伽经》的“自心所现”说是《十地经》的唯心说的另一种表达。
在《楞伽经》看来,众生成佛的过程,就是“净除自心现流”的过程。所谓“自心现流”,即由自己的“心”所现出的世界的持续。在《楞伽经》看来,作为自心根源的阿赖耶识以身体(感觉器官)、受用(感官的对象)、建立(环境世界)的形式而自我显现,并以不断的刹那灭的形式而持续。只要这种刹那灭在持续,则主客对立的世界就被误认为是实在的世界,人就陷入轮回而不得解脱。截断了这种持续,则意味着获得了觉悟。
《楞伽经》中的“唯心”概念虽然与《十地经》有关连,但又不是《十地经》的“三界唯心”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吸收唯识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挥。从佛教思想发展史看,唯识说从对“识”的分析出发,深化了对“心”的认识,对心与境、心与物的关系做了更深刻的考察。《楞伽经》的唯识说虽然与瑜伽行派的正统的唯识说有所不同,但在继承和发展《十地经》的“唯心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关于菩萨到佛的修行次第,《楞伽经》也吸收了《十地经》的菩萨十地的思想,特别对八地以上的菩萨的修行和境地做了详细的分析。如《十地经》认为,菩萨到达第七远行地,菩萨的所有的修习结束,其境界远远超过声闻、缘觉,而进入“无功用”的境位。即菩萨从此位到佛地任运自在救济众生,虽救济一切众生而不作救济想。《楞伽经》则认为在到达第六地、获得灭尽定之前,菩萨行与声闻、缘觉二乘并行,而到达第七地则证得“自心所现”,通达三界唯心,完全觉知法的无自性。从第八地到第十地称为“无显现地”,在这一阶段,得到佛的加持,获得十力、自在、神通、大悲、善巧方便及无幻三昧。第十地称为“法云地”,菩萨由诸佛国土诸佛授灌顶,获得法的皇太子之位。虽然《楞伽经》对十地的内涵的表述与《十地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正因为《楞伽经》与《十地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灵辨在对《华严经》特别是对其中的十地品进行注释时,参考和吸收《楞伽经》的思想就是自然的了。《华严经论》对《楞伽经》思想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自心所现”、“八识”、“藏识”等概念。
二、“自心所现”
“唯心”思想出自《华严经》“十地品”,但“十地品”中的“心”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含义。其中即讲到心的遍在性、明净性、解脱性,也讲到心的如幻性、染污性和束缚性。总体而言,“十地品”中的“心”可分为“关于众生所说的”部分与“关于菩萨所说的”部分。前者即“关于众生”的“心”的概念,是众生的贪、嗔、痴等烦恼之心。而后者即“关于菩萨”的“心”的概念,主要指菩萨厌离欲望、追求解脱之“心”。第六现前地所说的“三界唯心”是指前者,即“众生之心”,亦即源于贪、嗔、痴的烦恼之心。但这里对“心”的描述都是心理或精神现象层面的描述,并没有探讨“心”的本质或本性,所以它并不是后世所说的与“真心”、“理心”相对的“妄心”、“事心”。
如上所述,《楞伽经》以“自心所现”的概念,发展了《十地经》的“三界唯心”的概念,这种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心所现”的世界包括人的身体感官、认识对象和周围的环境,都是刹那生灭的烦恼之“流”;二是将“自心”规定为藏识或阿赖耶识,自心所现就是由阿赖耶识生发出前七识和一切烦恼。即通过引入如来藏和阿赖耶识说,来具体说明“自心”如何生起诸法。
《华严经论》也继承了《楞伽经》的“自心所现”的概念。如云:
不正思惟者,自心现染净虚伪,转非真如相故。……虚妄攀缘者,依彼地自心现,起意识身故,如鹿逐热时,非水水想。
这里的“不正思惟”即人的意识活动,它们虽然为“自心”所现,但在性质上却是与事物的真实本质“真如”相反的虚妄之心。如鹿饥渴时,会幻想出水的样子,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实在的水。这里的“如鹿逐热时,非水水想”的譬喻,也出自《楞伽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在《楞伽经》中,譬喻众生由识所生境界皆虚幻不实。
- 相关推荐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相关文章:
华严经问答09-13
《华严经》的讲做功夫07-09
华严经旨归 法藏大师07-09
华严经和修行者的心量07-12
宣化上人开示为什么要学《华严经》10-20
漫谈华严中的净土09-30
黄帝内经第六十二篇调经论09-12
《蜀道难》主题之辨06-29
《李白之死辨误》阅读答案08-02
送灵澈诗歌赏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