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扎西仁波切经典佛语

2020-11-05 佛经

  传承对治的是修行的疑问,圆满的传承可以完全遣除修行中的一切疑问、消除一切障碍。这就是修行者要得到传承的原因。

  1、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时时告诫弟子,导师所传教法是否深刻,完全取决于能否为弟子解开疑问,直指弟子的缺点。若能做到这一点,说明教法真正起到了作用。但若做不到,听法者如同听他人的故事一般,觉得所讲一切与自己无关,那么再精彩的教授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2、在我们懂得一些佛法道理之后,即应开始在生活中实践。但在做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习气烦恼沉重而产生很多懈怠的现象,此时应思维暇满难得之义,让自己更加精进。

  3、作为大乘教法的弟子,我们平常所修行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令三界六趣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也是我们修行的宗旨和真正意义。以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证悟佛果的愿望和清净心,是愿菩提心。这种清净心在我们从事每一件善事的时候都必须具备。

  4、禅修时,内心若起现粗大的昏沉掉举,发现之时应采用剖析调伏妄念进行对治,如观想上师瑜伽皈依境、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观共同外前行、四无量心等。

  5、我们的业及烦恼有多沉重,反观自己的习气即知。什么是习气?例如你常常希望今天的禅修不要起现昏沉掉举等违品,但昏沉掉举却时时束缚自心,这股强大的力量就叫习气。众生的本性,就是内心时时被与正法相违的恶业习气所侵犯、控制。

  6、修行知母念恩非常重要。只有当我们了知天下所有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恩德与今生父母无有差别,才能生起普遍的慈悲心。在救度众生时,也不会再有亲疏之别。如是依靠知母、念恩、报恩、生起慈悲心次第观修,慈悲缘众生就会变成无量慈悲心。

  7、我们往昔对禅定的理解,就是散乱为过失,清净为功德,因此一座结束后就开始辨别,修法中占主导的是散乱还是清净?但现前我们已经知道,只要能对治烦恼,妄念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

  8、虽然我们已获得暇满人身,但由于宿世习气烦恼沉重以及多方面条件不成熟之故,身心仍会被很多世间琐事束缚而无法抽出很多时间修法。如何才能将有限时间中所修的法变成无量之功德呢?就要依靠清净之发心。

  9、一切现象看似客观存在,但其现相犹如梦幻一般,显现而无实有,所以,修行空性并非在平凡现象的世界之外,当我们不再对现象执著时,已经在体验空性了。

  10、从某种角度来说,修行并不是一件难事,就是把自己的心管好,时时令它趋入善法之中。但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我们讲法中配合讲解多种方便道的原因。

  11、在衣食住行等条件基本具足的前提之下,我们应该懂得满足。若不知足,即便拥有的物质条件多么丰盛,你的内心恐怕也不会快乐。所谓福报,其实是指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拥有。

  12、在修正行期间,我们要时时护持自己的内心不趋向于贪嗔痴烦恼之中。若不能提起正念,即便口中念诵、身体打坐,心里可能也在想着其他琐事,这可不是修行。细致观待,凡夫的一切妄念都没有离开过贪嗔痴,这种掺杂于烦恼的修行,都是恶业,而非解脱之因。

  13、如果修法时昏沉掉举稍微少一点,就沾沾自喜;昏沉掉举一旦炽盛,就又开始心生烦恼。这充分说明你可能还没有掌握善巧方便,这样的修行恐怕很难有成功的时刻。

  14、相信很多修行者,由于宿世善因以及今生值遇众多善知识之故,已经在很多导师座下系统听闻过一些教法,对佛教的很多道理也已经有所了解。但仅仅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口中说的再好也只是一种形象而已,只有将所听闻的教法用于实践,才是真正的修法。

  15、我们现前还是具缚凡夫,所以无意识中起现一些昏沉和掉举,是很正常的事。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当这种显现出现的第一时间就提起正念,把心收回来,而不随着烦恼漂泊,这就叫做调伏。

  16、令善根不被外缘摧毁就是清净正行。也就是说,无论是听法还是修法,内心都不能与贪嗔痴烦恼交杂在一起。当你在修行过程中,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所染污时,一切修法都变成非法,变成恶行。

  17、真正的佛教并不在于口中念诵的内容以及外在的形式仪轨。

  18、时我们会非常单纯地认为,只要手上有一本经书,并且遵照这些文字去行持,就是在实践佛教,不用再学习其他教理。但要记住,所谓正法与非法只有一线之隔,而这一线正是依止具德导师的意义所在,因为只有具德导师才能讲解什么是真正的善法与真正的佛教。仅凭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要获得解脱是不现实的。

  19、修行人要时时观待自心,因为心才是万法之根源,身语之统帅,行道之根本。我们今生信仰佛教,是为了成办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而想要圆满这三种幸福,必须要在调心上精勤努力。

  20、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时时都在救度众生,没有刹那间断,但众生能得到多少加持,则取决于个人的信心等多方面条件。所以真正的加持,是烦恼减少,信心和慈悲心增长。

  21、有些人总觉得修法太累,要多多休息,保养身体。当然,这也是珍惜人身,但我想这样的珍惜恐怕是搞错方向了。我们所谓的珍惜人身,是要精进修法,利用宝贵的人身成办解脱,利益众生。若时时给自己的修行打折扣,这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22、修行者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修行和如何修行的理趣,然后在修行中如理造行。若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贪嗔痴烦恼就会逐渐减少,家庭越来越和谐,事业越来越成功,生活越来越快乐。我真诚地希望并祝福每个修行者都能在新的一年中认真修法,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快乐。

  23、如果每次讲法我只是从字面上做一些解释,我想对弟子而言可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很多人进入佛门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也学过很多理论,所以弟子最缺乏的不是对理论的理解,而是如何将这些道理运用到修行之中,但这却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实践这些道理,修行即是理论,理论即为修行,我们就是最圆满的修行者。

  24、很多修行者都认为禅定是迅速成办解脱的捷径道。的确如此,但前提是要懂得何谓禅定。若将止息一切妄念、在无分别状态之中安住,视为唯一禅定之见解,则为大谬。如是修持禅定者,永远不会有解脱的时机,因为这种无分别状态已经远离了菩提心、信心等一切出世间功德。

  25、不具备智慧的善法很可能变成恶事。六度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虽然位列最后,实际当中却总摄六度,是六度的前行。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目。”因此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行都必须具有智慧。

  26、同样是对佛法生起信心,对上乘教法生起信心者,相较于只对下乘教法生起信心者,烦恼更少,根机更高,所以从种姓力量而言,根机更为殊胜。因此能对密法生起信心者,本身就是上等根机,是业力清净者。

  27、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免角。”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关键在于懂得时时刻刻将各种对境转为道用,而不是庸俗地随波逐流,在滚滚红尘中迷失自心。

  28、只有当自己的内心逐渐变成教法时,才真正实现了闻法的意义。

  29、正是由于宿世福报,今生我们才能获得暇满人身,值遇众多高僧大德,并且在他们面前听闻各种教法。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此时我们更应把所理解的道理运用到实修当中。不仅座上要落实,在座下的生活中也要懂得时时运用,如是行持自然会令自己的烦恼越来越少。

  30、当我们做某件善事时,突然观察到自己内心为世间八法所缚,该怎么办呢?我想还是先暂停做这件善事,等到自己能提起正念,树立正确发心时再去行持善法可能更好一些。若自己的发心不正,所行持的任何善法对解脱而言,均没有任何利益。

  31、我们修学佛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成办解脱,但想要成办解脱,首先必须要生起出离心。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初次讲法,即宣苦谛,就是为了让修行者对轮回过患有深入的了解,从而真正生起出离轮回而追求解脱之心。若不具真实出离心,无论修学什么法门,行持何种善法,想要成办解脱都难以如愿。

  32、在幽静地处打坐禅修,口诵经咒,身做礼拜,甚至朝拜神山等,仅仅具备这些外在行为,并不算真正的修法。当我们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并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与自心完全融合时,才是最高的修法。

  33、仅仅口中念诵一些特定的词语,身体做出某种姿势,并不能称为修学佛法。即便一个修行者有这样的显现,也是对治烦恼的一种辅助。要记住,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身语的勤做,而在于内心的调伏。作为修行者,时时都要观待这一点。

  34、所谓的魔,并不会以手持长矛大刀、青面獠牙的恶人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他就是魔。我们所说的魔障,是与正法相违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而所谓的驱魔,是在起现这样的思想行为时,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如理如法进行调伏。

  35、很多修行者仅凭自己的感觉给自己的修行打分,若在一年的修行中没有很好的感觉,就认为自己的见解没有增长。站在出世间立场,执著是漂泊轮回之根源,因执著而产生的感觉当然不能立为功德,它与解脱并没有关系。因此不能把感觉当做我们衡量修行好坏的标准。

  36、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是调伏内心,因此不要总是谈论自己做了多少件善事,而应时时反观自心,谈谈自己的内心改变了多少。

  37、有些人说,自从进入佛门以后,虽然自己没有修过很多法,但是性格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这充分说明你调心的功德正在呈现。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对治内心的烦恼,当贪嗔痴烦恼逐渐减少时,性格自然会越来越调柔。

  38、当下不能呈现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大原因,在于我们的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所遮止。因此从初次进入佛门乃至今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应起到对治烦恼的作用,若不能调伏内心,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而言,仍旧非常遥远。

  39、我们今生获得的暇满人身,是宿世修善而得的果报,应倍加珍惜并精进修法。

  40、菩提心是一切法之精华,我们的修学一旦失去了菩提心,即便对其他法门有多么了解,从事的善行有多么广大,想要成办解脱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呈现菩提心。

  41、若前行力量不够,则达不到符合传承标准的寂止;没有寂止的功夫,胜观也无法呈现,解脱更遥遥无期。前行的道理并不难了解,难的是真正融入内心,故必须摒弃轻视之心,座上、座下精勤修习。

  42、言语是世界上最美丽也是最恶毒的东西,他的力量有时可能强大到可怕,有时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命运。用好你的耳朵,管好你的嘴巴,用你正确的思想去约束它们,记住:不要让舌头绊倒。今天是藏族新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愿您永具菩提心!

  43、传承对治的是修行的疑问,圆满的传承可以完全遣除修行中的一切疑问、消除一切障碍。这就是修行者要得到传承的原因。

  44、修行最痛苦的是在付出大量时间、心力、财力等之后,却沮丧地发现自己所依非具德上师,所学非清净传承之法。短暂的暇满人身哪有太多的时间供我们挥霍?从头再来实需勇气。故一开始就应懂得取舍之理,谨慎观察抉择乃为至要。

  45、三门之中,心是最重要的。因此无上窍诀大圆满并不着重口与身的勤作,而是讲解调伏自心。一旦调伏了心,身口等一切也都在调伏之中。我们平常所谓的闻思就是为了理解心的规律,而修行就是修心,调伏自心。一旦懂得这个道理,闻思修三种智慧都已具备。

  46、当内心达到满足,贪嗔痴烦恼消尽、功德增长的时候,他就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他今生快乐、临终的时候自在、未来的时候会获得解脱,永远都在幸福之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胜利者。

  47、虽然我们现前对出离心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仅凭文字上的了解就想完全改变自己的心态,还是有点困难。作为凡夫,难免在人生的路途之上对轮回生起羡慕心,这也是很正常的。但对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当生起这种羡慕的时候,第一时间必须提起正念,断除羡慕之心。

  48、若内心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即便对于修行路上的很多道理不是很理解,念诵也可能只是几句咒语,但是功德却会变成无量。相反,若不具备菩提心,即便二十四小时都在修行之中,最终所得的功德还是有限制性的。

  49、若没有认清自己的缺点,即便导师多么殊胜,我们也永远无法得到调伏。

  50、对于禅定不理解的初行者常常将见解树立在止息妄念、在清明状态中安住之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功德增长更为重要。因为相对的见解在世间禅定以及外道教禅定之中也具备,但由于不具备出世间功德的原因,最终无法获得解脱。

【普巴扎西仁波切经典佛语50句】相关文章:

佛语经典句子语录11-18

佛语经典语录08-07

佛语经典语录唯美07-29

爱情佛语经典语录07-29

佛语经典语录人生07-28

2017佛语经典语录07-27

关于佛语经典语录07-27

佛语经典语录精选07-26

佛语经典语录10007-21

佛语禅语经典语录 佛语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