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作文

2022-04-01 对联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联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联作文 篇1

  前几天,小记者站张老师发来通知,号召有书法特长的小记者到社区参加义务写春联活动,我业余学习书法已经五年多了,一定要积极参加,不仅能检验我的书法水平,还能为小区居民们送上自己的新春祝福,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天上午,我起个大早,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活动地点,小区的居民早以围得水泄不通了。在大家如潮般的掌声中,我开始给社区居民写春联了。刚开始,我还有点打退堂鼓,担心写的春联字体不工整、不好看。可是后来想一想,我写的不仅是春联,还是送给他们的春节祝福。于是我就一气呵成写了,“马带祥云去,羊携惠风来。”“三羊生瑞气,百鸟唤春光。”还有一个个大红的“福”字,寓意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都会带来好的运气。我把写好的春联送给了小区的人们,真心的希望我写的春联给他们带去一份祝愿,祝贺他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活动行将结束。虽然我有点依依不舍,但是张老师告诉我,以后还有机会来到社区给居民写春联,送去我们的祝愿。

  通过这次“写春联送社区”活动,我真切地感受到:尊重老人,关怀老人,能够帮助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心中最大的快乐。

春联作文 篇2

  儿时的春节充满了乐趣,乡村里洋溢着浓郁的年味,这是我们美好的记忆。过年的时候,除了穿上新衣服、吃着美味的菜肴和零食之外,最让我难忘的却是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换上新的春联,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环节,春联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贴上崭新的春联更能把春节的喜庆描摹得淋漓尽致。

  以前农村的春联都是手写体,买几张鲜艳的红纸,按照门的尺寸裁剪好,然后请一位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人挥毫泼墨。我的爷爷上过私塾,毛笔字写得相当好,在我们这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整个小村庄的春联基本上都是爷爷写的。每年的春节前夕,爷爷总会找出他的宝贝——笔墨和砚台。

  戴上老花眼镜,泡一壶茶水,爷爷就开始写春联了,他先根据红纸的大小选择春联的字数,然后折叠成痕,拿起蘸好墨水的毛笔,挥洒自如地舞动手臂,很快,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每写完一副春联之后,爷爷总会很习惯地看两眼,我不明白,他是在找错还是在欣赏,后来才知道,爷爷既是在找错也是在欣赏,因为春联是马虎不得的,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会被人笑话的,爷爷做事情一向非常谨慎,所以,村里人都会把红纸拿到我家里来,请爷爷帮忙写春联,而爷爷从来不会拒绝。

  爷爷写春联的时候,我们一般在旁边帮点小忙,比如按住红纸的边缘,比如给砚台加点水磨两下,比如把写好的春联小心翼翼地放到一边晾干。爷爷像个大领导、大明星一样,喝着茶水命令我们做这做那,他那种“派头”真叫人羡慕不已,如果我们也能写春联该多好啊!于是乎,趁爷爷离开片刻之时,我们便争分夺秒地拿起毛笔争先恐后地狂写起来......

  爷爷的突然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他虎着脸、但很快又眉开眼笑地说:“写的不错啊,等爷爷老了,你们就来写,一定要帮乡亲们写好喽!”没被爷爷责怪,我们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赶紧热火朝天地帮着爷爷做事。

  当邻居们来领取春联时,爷爷总是细心地关照他们:“这个是上联,贴在东边,这个是下联,贴在西边......”如果实在弄不清上下联了,爷爷就会在春联的反面标上“东、西”、“上、下”、或者“1、2”,乡亲们非常感激爷爷,总会递烟以表谢意。

  后来,爷爷真的`老了,再后来,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爷爷的生命。每逢春节的时候,再也看不到爷爷忙碌着写春联的身影了,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就好像缺少了一种特殊的年味,有时候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爷爷留下的“宝贝”,学着爷爷当年的样子写几副春联,但左看右看,还是觉得爷爷写的春联好,怎么比都比不上他。

  现如今生活好了,春联都改用印刷品的了,很少见到有人用手写春联了,我们也在城里买了房子,尽管如此,春节的时候,我总会用毛笔写上几副春联,追寻那些印在脑海里、永远忘不掉的记忆。

春联作文 篇3

  倒数上去六十多年,腊月23日祭灶的前一周,北平城在万物萧条中,微微显出一点节日气氛。这不是指商家吹吹打打接连的疯狂大甩卖,不是指拍卖行也吹吹打打一个一个开张“大吉”。也不是指宣武门外小市,卖日用旧货的、悄悄换“袁大头”的,越来越多,以致显得有点拥挤;这些背后是下世的光景: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倒闭破产。没有谁这样做的时候脸上真的有笑容,心里有阳光。要过年了,把一切都提前了总要在守岁的时候给祖宗献上一点供品,给儿孙一顿饱饭吃应该是吃饺子,家里家外总该见点新。

  学校正放寒假。住宿生回家的回家,投亲友的投亲友,校园顿时显得空落落的。本市的走读生却三三两两嘀咕着要干点什么。前面说的那点节日气氛,就从他们这嘀咕中来。

  原来,他们正盘算着买墨汁、买红纸(砚台、毛笔是现成的),借谁家的桌椅,以便在菜市口一带街头,尽快摆起书案,写好第一批喜庆的春联,拉个绳,摆挂起来,等待第一批顾客做点临时性的笔墨小生意。

  于是,过不了一两天,熙熙攘攘的菜市口街头,向阳的一边,就出现了一道新景观:一字儿排着四五个卖春联的小摊贩每隔三五十步就有一个。主人就是这伙年轻的、正读初中二三年级的中学生。

  他们把手放进棉衣的袖管,尽量装得老成、正经。只是那稚嫩的脸、带点奶气的谈吐,和摊主身份有点不大相称。倒是现场写起字来有的是一个大“福”字,有的是四个字:“招财进宝”、“新春大吉”、“恭喜发财”,有的是中楷“阖家欢乐百事遂心……”、“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等等,显得还算老道,有点令人信服。有人竟围观赞叹。生意就这么来了。

  菜市口距离广安门外关厢不远,那一带多有菜农和送煤的,拉粪的、卖水的、拉杂货的,他们推着车、挑着担、赶着毛驴、马车、拉着骆驼进城卸完货,要买年货回家,都对这些学生娃所写所卖的春联大感兴趣。价钱公道,实打实,全看在眼里,所以顾客放心,生意竟不错。时常是,当天写的,当天就卖完了,以致晚上收摊以前,趁着手暖(天气十分寒冷)不得不多写些,以供明天用。

  春节前三五天街上来来往往人多,是春联销售的高潮。摊主们最忙,手脸冻得通红,写了又写,还互相支援。这是些家境贫寒、功课比较好的学生。除夕晚间摊位收场的时候,盘点起来,每个人都有一笔小小的收入。有的用它补充来年的学费,有的用作春节的零花钱,有的接济家用。心情显然是好的,都有点说不出的自豪感,时或就相互打闹玩笑,那毕竟是生平挣来的第一笔钱啊。

  对于未曾入世的初中生,这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展示自己,接触各类人群的一个机会。不过,当时一点也没有这个意识。只是事后感到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非常质朴。从他们所喜欢的春联你会感到,中国老百姓多么渴望世道太平,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如今终是盼到了,尽管不少人还不够富足。再过几年,会富足的,人们确信。一切都不一样了。春联的印制也早已工业化,红纸黑字的,红纸烫金字的,镶着金边的,大的,小的,方的,长的。已无须在年关将近时,受着冻,伏案街头,用手写了。日子开始过得轻松而愉快。十几岁的年轻人,从孩童起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长到这个年纪,大多是应有尽有,有些就竞相奢华,特别是城里的,有的竟以追星、比阔为尚。

  “你不感到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吗”?有点自知的人这样追问。

  少了点什么呢?

  少了的,不是虚荣奢华、浮躁巧取,而是勤和俭,而是踏踏实实下真功夫,学真知,掌握真本领。

  少了的是这种精神,这种行动。

  一个浮躁奢华的家庭社会也一样,是没有后劲的,那富足也是难以指望持久的。

春联作文 篇4

  一早,听说哥哥要贴春联和贴福字,我就兴高采烈地跟着他一起贴。农村的新年,就是有年味儿!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哥哥把两条春联取出,在春联四周涂上胶水,东瞄瞄,西瞅瞅,还拿尺子量量高低,确保左右对称。终于,春联美美地贴在门两侧的墙上,横批高高地贴在门的正中间。我高声读了起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真是好寓意呀!

  接下来就要贴福字,哥哥拿着福字左右比划,倒着把福字贴在了门中央。我大喊:“福到啦!福到啦!”哥哥轻蔑地说:“亏你还是四年级小学生呢,连福字要倒着贴都不知道?”我问哥哥“你为什么要把福贴倒呢?”“就是为了让别人读成‘福到(倒)了’呀!”

  我得意地笑起来了“我就是读‘福到了’的那个人呀!”哥哥和我开怀大笑。

  又是一年新春时,我又大了一岁,应该更加懂事,更加成熟。新年新气象,也祝大家年年好,步步高!

春联作文 篇5

  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我帮妈妈剪胶带,妈妈把粘着胶带的对联贴到门上。

  贴了对联,妈妈还贴了“福”字。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贴错了,‘福’字倒了”。妈妈笑着说:“没错,‘福’字就该倒着贴,表示‘福气已到’”。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还以为妈妈粗心呢!

春联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我们家也是。这不,外公买来了春联,我正要帮外公贴春联呢!

  我先从柜子里找来透明胶和剪刀,外公从家里搬出一架梯子,妈妈拿出春联,一切准备就绪,要开始贴了。外公将梯子架在墙边,这时,妈妈问道:“陈轶,你知道春联应该怎么贴吗?”我摇了摇头,妈妈继续说道:“贴春联,首先要分清楚上联和下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其次,横批如果是从右往左读的,那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如果相反,那么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妈妈居然连春联的上联下联的位置都知道,我真是涨知识了。

  不一会儿,贴春联就正式开始了。我和爸爸帮外公扶着梯子,外公慢慢地爬上梯子,到了梯子的顶端后,外婆先将横批递给外公,再将透明胶剪成一小段一小段递给他。妈妈则在远处给外公看他贴得是否斜了。在妈妈的指挥下,不一会儿,横批就贴完了。外公用同样的方法开始贴上联了,他先将上联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妈妈在远处看着,说:“往左一点,再往右一点,过去一点,好了,就这样。”妈妈怎么说,外公就怎么做。然后外婆将已经剪好了的透明胶递给外公,外公用透明胶在对联的上、中、下三个地方各贴了两条,还在最上方和最下方各贴了一条。外公贴完后,顺着梯子慢慢地爬了下来,爸爸将梯子搬到了门的另一边,又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下联也贴好了。贴完后,我们大家走到了远处,望着春联,都开心地笑了。

  贴春联,是中国的春节习俗,更体现了一家人团结互助的一种精神。我爱贴春联!

春联作文 篇7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辞旧迎新,忙里忙外。看,我家也不例外。年三十的早上,一家人吃好饭,就开始分工了。我和爸爸先准备贴春联,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早已写好的春联,找来一卷透明胶带,在左右联上粘了几个角,等爸爸扛来木梯,就开始贴春联了。

  首先,爸爸上去把旧的撕下,再把粘好的左右联一一贴上去。我站在下面帮忙,看看对齐了没,贴好后我也站在木梯上帮爸爸一起把春联抚平,然后,再贴门框上的横联,还在两扇门的中间贴了两对马儿。看着春联,爸爸高兴的说;“虽然字写得有点东倒西歪,然而是我儿子自己写的,还是漂亮的。”我听了,顿时心花怒放,喜悦飞上了眉梢,两只眼睛眯得像两个小小的月牙儿。贴好了春联,我和爸爸还一起挂灯笼。看 ,红通通的灯笼挂在屋檐下,格外显眼。

春联作文 篇8

  拧开墨盒的盖子,小心翼翼地挤压着,那墨便缓慢地倾泻在了白色的砚台上。那墨,是那样的黑,犹如夜晚没有一星光亮的天空;那墨是那样的香,那种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香,虽不如桂花的香那般带有丝丝甜味,也不如桅子花的香味那般醉人,但却别有一番韵味。

  铺好红色的春联纸,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吉祥、喜庆的气息,那上面精美的图案,由一条金龙和一条金凤盘旋而成,这样的图案,更为今天这特殊的日子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将那搁在砚台上的毛笔握在手中,细细品味它,却见其“尖”、“齐”、“圆”、“健”,笔之“四德”无一不缺。深褐色的笔杆为其增添古典情,如雪花一般白、如棉花一般软的羊毫为其增添阵阵雅意。

  我迫不及待地动起了笔。

  上联:万里鹏程随心起,下联:新处鸿运顺意来。横批:福喜盈门。

  这十八个字就这样被我那笨拙的笔锋在大红色的春联纸上摆成了各种奇怪的造型,歪歪扭扭,离我心中那些笔走龙蛇、刚劲有力的毛笔字隔着一座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桥,看看别人写的吧,一笔一画中透着古朴,横竖撇捺中透着雅致,好一个古雅的字,好一对古雅的春联!

  初写春联,虽写得不算好,但我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自身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收获满满啊。

【【热门】春联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热门】春联作文锦集8篇03-19

春联作文锦集7篇01-29

精选春联作文锦集五篇03-31

春节春联作文锦集6篇03-31

【精华】春联作文锦集10篇03-31

有关春联作文锦集8篇03-30

【精华】春联作文锦集九篇03-30

精选春联作文锦集八篇03-29

【精品】春联作文锦集7篇03-29

小学春联作文锦集8篇03-28

春联作文300字 春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