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做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大家知道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雍陶《经杜甫旧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杜甫旧宅
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
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赏析
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与创作,因叹而今只见旧宅,不闻新诗,以为诗坛之不幸也。颈联复写旧宅内外之荒废,嗟人事既变,景物亦非。结句故嗔山月之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甫既已故,复与谁期!怪无知之山月之无知,盖拟其有知而未尝有知,语奇而意深。宋人王禹偁《村行》之“数峰无语立斜阳”,亦假定其能语而称其无语,同一理致,即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而破除之也”(《思问录·内篇》)。
作者简介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约公元八四四年前后在世)。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其舅云安刘钦之下第,归三峡,却寄陶诗云:“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得诗颇愧赧,遂通向不绝。大中六年,授国子毛诗博士。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留长安中。大中末,出刺简州,时名益重,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国初诸人书奴耳。宾至,必佯佯挫辱。投贽者少得通。秀才冯道明,时称机捷,因罢举请谒,给阍者曰:“与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见,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冯曰:“诵公诗文,室迩人远,何隔平生“吟陶诗数联,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闭门客到常如病,满院花开未是贫。”又“江声秋入峡,雨色夜侵楼“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赠遣之。自负如此。后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尽桥,乃分衿祖别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馆,改名折柳桥,取古乐府《折杨柳》之义。题诗曰“従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甚脍炙当时。竟辞荣,闲居庐岳,养疴傲世,与尘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经杜甫旧宅》练习题及答案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由景及人,为下文写景抒情做了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念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诸多感慨。
C.颈联中“尽”“迟”用词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对鸥鸟无情、马步迟缓的恼恨之情。
D.本诗借多种景物描绘出了杜甫旧宅荒凉人迹罕至,缺少生机,情景交融,欲扬先抑,诗人情感一波三折。
E.尾联语奇而意深,“山月”本就无知,诗人寓情于无情之物,又故嗔其无情,拟人手法背后饱含深沉的感慨。
15.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4.C、D解析:C鉴赏“尽”“迟”两个词语。说它们表现了“鸥鸟无情”“马步迟缓”, “恼怒”理解有误。作者用这两个词主要是写旧宅内外的荒废,感慨人事既变,景物亦非;D主要分析这首诗情感及抒情的手法,说这首诗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错;感情上也没有一波三折。
15.①对杜甫的思念、崇敬之情。诗人看到杜甫旧宅花儿盛开,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杜甫在蜀地的时光,自然流露出对杜甫的思念与崇敬。(2分)②对读不到杜甫新诗的遗憾之情。游浣花草堂看到现今只存旧宅,杜甫其人已故,再也不能有新诗流传于世的遗憾之情。(2分)③ 借山月表达了人事变迁的感慨。杜甫旧宅周围荒凉一片,诗人借山月不知人事变迁,夜来依旧照旧宅,复与谁期,抒发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2分)
词句注释
①旧宅:指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住的浣花草堂。《旧唐书·杜甫传》:“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杜甫曾有《寄题江外草堂》诗述经营草堂情况:“诛茅初一庙,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②浣花溪:又名濯锦江、百花潭,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其源出大江(即南河),由温江县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今西郊杜甫草堂至笮桥一带通称浣花溪,系因居人多造彩笺而得名。《梁益记》:“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彩笺,故号浣花溪。”
③先生:指杜甫。在蜀时:指杜甫居住成都之时。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在成都草堂居住。以后去梓州、阆州、渝州,广德二年(764年)复归成都,第二年,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而至云安,然后出川。
④万古:形容时间很长。
⑤无复:不能再。
⑥沙崩水槛:指沙岸崩塌,水槛损毁。水槛,草堂水亭的栏杆。杜甫有《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云:“新添水槛供垂钓。”又有《水槛遣心》云:“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又有《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可见他是很爱此亭的。崩,一作“棚”。
⑦村桥:典出杜甫《涨溪》云:“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迟:慢。
⑧人事变:即杜甫离蜀东去,人事已经发生了变化。
⑨与谁期:即与谁相会。期,相会、相约。
白话译文
在浣花溪里鲜花最多的地方,想起了先辈您在蜀时的生活。
您的旧居草堂应该万古留存,现在即使用千金重价也换不到您的新诗了。
锦江沙岸崩塌,草堂的水槛损毁,鸥鸟也已飞尽,树木已长得那样茂密,遮蔽了村中的小桥,我骑着马只能缓缦而过。
从山后升起的月亮不知人世间的变迁,诗人早已逝去,它在这锦江上还等待谁呢?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雍陶由国子博士外任简州刺史,入蜀任职,途经成都杜甫故居凭吊,作此诗。
名家点评
清代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浣花溪里只添“花深处”三字,便是此日加倍眼色。只因此三字,便知其不止忆杜先生,直是忆杜先生爱人心地,忆杜先生冠世才学,忆杜先生心心朝廷、念念民物,忆杜先生流离辛苦、饥寒老病,一时无事不到心头也。三,万古应留,四,千金难得,便只是一句话,犹言即使国步可改,必须此宅长留,只看文人代有,到底杜诗莫续也(首四句下)。此沙崩树压,即七之所谓“人事变”也。“夜来江月与谁期”者,此月经照杜先生后,更照何人始得?则自不能不有此问也(末四句下)。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浣花溪里,居人不少,故特添出“花多处”三字以旌异之,曰:此方是杜少陵故居也……三承一,其人不朽,其宅亦不朽;四承二,其人虽无,其诗必不可无。以上只是见物怀人。五、六,然后细写旧宅:五写宅以内,六写宅以外。先生在日,以严武还朝,暂去成都,其宅不免荒芜,读《将赴草堂先寄郑公》五作可见,况身后乎?沙崩鸥去,树压马惊,所必然矣,七,忽然举山月而斥之,一似先生既死,此月便不应再照旧宅也者,大奇!八,又忽然向山月而问之,一似旧宅既荒,此月便不应更照他家也者,大奇!
- 相关推荐
【雍陶《经杜甫旧宅》】相关文章:
《悲陈陶》杜甫11-27
赏析杜甫《悲陈陶》11-23
杜甫《悲陈陶》赏析06-18
有关雍陶唐诗题情尽桥的鉴赏10-24
杜甫悲陈陶诗文鉴赏07-17
杜甫《悲陈陶》诗词赏析10-14
杜甫古诗《悲陈陶》的赏析11-08
杜甫《悲陈陶》译文、赏析07-24
《天津桥春望》雍陶唐诗原文及鉴赏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