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野人送朱樱》阅读答案附赏析

2024-10-29 杜甫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野人送朱樱》阅读答案附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 ① 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万颗匀圆讶许同” 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3分) [参考答案]:C[“愁”乃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一说无从谈起;而且,对此诗人内心是喜悦的,而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2)[答案要点]

  ①“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②“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

  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

  [评分标准:本题4分,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蜀櫻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櫻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诗人十分细心倾倒櫻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一“今日”,第三联一 “当年”, 第四联“今日”。

  16.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整首诗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B(此处表现的诗人情感不是哀愁,而是对如此娇嫩的樱桃的珍爱。)

  16. “金盘玉箸无消息”承预联对当年皇帝赐樱桃的回忆,表达此时远离朝廷的伤感与思念,表现诗人对皇朝的忠心。“尝新”呼应首联今日村民赠樱桃一事,表达诗人尝樱的喜悦和对村民的感激之情。“任转蓬”表达此刻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之情,暗含忧时伤乱之感。(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作品赏析:

  此当是上元宝应间成都作。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宠①。

  数回细写愁仍破②,万颗匀圆讶许同③。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④。

  金盘玉箸无消息⑤,此日尝新任转蓬⑥。

  (此见蜀樱而忆朝赐也。上四记事,下四感怀。首句也字,预照赐樱,见今昔相似也。朱瀚曰:红言其熟,起细写仍破。满言其多,起万颗许同。愁、讶,极言其珍惜。门下省,在宣政殿东,用左拾遗所隶。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即会朝所经之地。无消息,长安遥隔。任转蓬,蜀地漂流也。结语回应首句。此诗作于肃宗晏驾之后,故云“金盘玉箸无消息。”张远误指为代宗避吐蕃时。按:代宗幸陕,在广德元年冬月,与四月樱桃不合。)

  ①筠笼,竹器也。

  ②《曲礼》:“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谓传之器中。”

  ③讶许,言惊讶如许。庾信诗:“讶许能含笑。”

  ④唐李绰《岁时记》:“四月一日,内园荐樱桃寝庙,荐讫,班赐各有差。”

  ⑤【顾注】汉明帝宴群巨大官,进樱桃,盛以赤瑛盘,月下视之同色,皆笑云空盘。此即金盘意。梁简文帝诗:“已丽金钗瓜,仍美玉盘橘。”

  ⑥曹植诗:”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范温《潜溪诗眼》云:老杜《樱桃》诗上四句,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自前所见,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下四句,其感兴皆出于自然,故终篇语皆道丽。韩退之有《谢赐樱桃》诗,盖学杜作,然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其言出于勉强,所以相去远甚。

  胡应麟曰:退之《谢樱桃》诗,五六句颇与摩诘相似,然王诗浑然,终胜退之。

  钟惺曰:王诗典而致,在三四句尤见本事。

  唐汝询曰:“五六对偶工。用事妥,别生议论作结,亦是巧思。

  王维诗:“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兰。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啣残。归鞍竟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饱食不须愁内热,太官还有蔗浆寒。”

  韩愈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偏重,色照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补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赏析:

  本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夏,此时严武再次镇蜀。严父挺之与杜甫是旧交,严武屡次造访草堂,关怀有加。“西蜀樱桃也自红”,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受: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上句写樱桃成熟,诗人说,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生恐碰损,却仍“愁”碰“破”。“万”形容数量其多。“许”,这样。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诗人说,樱桃“万颗匀圆”,令人惊“讶”:为何大小竟这样相“同”呢?二句写樱桃形体,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

  杜甫虽寄寓成都,但每有“不死会归秦”,“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的想望和心愿。因而常常忆起在长安的往事。于是后四句便成为他忠爱之诚的由衷流露。“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景。

  大明宫中有宣政殿,中书、门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内,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一联的惊奇之处在于,诗人用两个专有名词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对皇恩的感戴。专有名词在诗中给人的联想是很少的,但此处却给人堂皇之感,“门下”表现了空间的纵深,“大明”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两个实打实的名词被诗人巧妙地虚化了。唐人李嘉祐诗云“秋冷白云司”,“白云司”指刑部,与“秋冷”连属,别有清峭之气,和杜诗此联一样,都是点铁成金之句。

  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第三联出于诗人的记忆。引逗这记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诗的第一联把题目展开了:“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起句看似自然,实则不同寻常,这全体现在最虚的“也”字上。最轻的字眼,诗人赋予其最饱满的重量。“也”字像是一个呼唤,唤起了当年长安宫中的赐樱之事,原来西蜀的樱桃也这么红啊,时空的感觉包孕在这个“也”字之中。

  诗的首联中,“也”字之外,“红”、“满”亦不是随意用之,二字与下联以“愁”、“讶”写对樱桃的珍惜是呼应着的。清人朱瀚说:“红言其熟,起细写仍破;满言其多,起万颗许同”。“写”同“泻”,言用水漂洗,“愁仍破”,即愁其破而仍破;“许”,唐人常用口语,如许之意,“讶许同”,即令“我”惊奇竟如此相同,庾信诗云:“讶许能含笑”。此二句融入口语,言约义丰,见出诗人语言的锤炼之功。末联“金盘玉箸”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来,从记忆中醒来,回到“任转蓬”的蜀地“此日”。[1]

  这是一首咏物诗。它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这就从内容上增添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既与劳动群众友善,又对王朝怀有忠爱的诗人的复杂感情。昔人谓“杜诗咏物,俱有自家意思,所以不可及。”(《絸斋诗话》)此诗可贵处,就在于能画出一个飘零中的诗人。与此相适应,此诗“终篇语皆遒丽。”樱桃“自红”,野人“相赠”,“忆昨赐沾”,“早朝擎出”,“ 此日尝新”,都以遒劲取胜。而“细写愁仍破”, “ 匀圆讶许同”,与“金盘玉筋无消息”等,则又显得很明丽。

  • 相关推荐

【杜甫《野人送朱樱》阅读答案附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04-19

杜甫《日暮》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2-01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阅读答案附赏析04-22

杜甫《发潭州》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4-19

杜甫《早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3-20

杜甫《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3-24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6-08

李商隐《流莺》阅读答案附赏析03-31

王维《淇上送赵仙舟》阅读答案附赏析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