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

2024-10-16 杜甫

杜甫的诗1

  李白不给杜甫回诗或因精神鸿沟 来看看诗人间的赠诗之情

  “很重视的友情对方却不看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网友:大概就是杜甫对李白的感觉吧……”近来,李白和杜甫因为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有网友指,杜甫有多首赠李白的诗,但李白却只有一首《赠汪伦》。

  李白成了“网红负心汉”,事实真是这样吗?

  李白不给杜甫回诗或与性格、年龄有关

  有网友指,杜甫有多首赠李白的诗,但李白却只有一首《赠汪伦》。李白成了“网红负心汉”,事实真是这样吗?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李白与杜甫是有相互赠诗的。就流传到今天的资料来看,杜甫赠李白的诗有十几首,李白赠杜甫的诗“起码明确的有三首,疑似的有一首”。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至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间,李白与杜甫相遇并同游。记者梳理李杜间赠诗发现,现存的李白赠杜甫之诗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同时杜甫在这时期也有诗作赠与李白。

  这期间,李杜两人互有赠诗往来,传世至今的、这两年间的二人互赠诗作数量也大体相当。这以后,杜甫仍有赠李白诗作,却并无李白回赠的诗作传世。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告诉记者,诗人之间互相赠诗、写诗其实是“一个大的传统”。“文人之间,大家很渴望表达一下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包括对某个人的`见解。但回复不回复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蒙曼还指出,性格上的差异也在诗人交往中有所影响。

  “李白是一个飘飘欲仙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多,看到人间的少,当然看到朋友也会少一点。他一直在自我表达,像‘我是多么伟大’、‘别人应该怎么重视我’、‘他不重视我他怎么不对’,另外就看神仙过什么日子,要跟神仙一起遨游世界。而杜甫更关注人间现实,两人有某种精神上的鸿沟在。”她说。

  和李杜的状况不同,白居易和元稹就是那种年龄相仿、性格相近诗人的典范。“元稹和白居易两人唱和不断。元稹有诗就写‘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如何。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意思是信一来,元稹还没看信眼泪就先下来了,把家人吓坏了;后来觉得不会是什么大事,一定是得到白居易的信了,只有他的信才能引起元稹如此激动。”

  于赓哲还指出,今天大家看到的也只是流传至今的诗作。“李白与杜甫的诗作都有很多没有流传下来,在没有流传下来的这些诗当中是否有两人的往来诗作还不知道。”

  细数古代诗人之间的赠诗之情

  其实,古代诗人之间互相赠送诗词并不少见。彼此有着相同的才情与抱负,或是有着相同的遭遇,亦或是诗歌主张和风格相近,都能让诗人互生好感而赠诗。

  刘禹锡与白居易

  刘禹锡赠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赴苏州愁别乐天》、《和乐天早寒》、《酬乐天咏老见示》、《酬乐天新蝉见赠》、《同乐天登栖灵寺塔》、《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白太守行》

  白居易赠刘禹锡:《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咏老赠梦得》、《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刘禹锡与白居易,自青年至老年心心相印、志同而道合,交谊深厚,时人把他俩相提并论,称为“刘白”。一对神交已久的知音好友,生于同年,有着同样的才情与理想抱负,却遭遇了相似的被贬再贬的不幸经历。在他们被贬上任路上,于扬州相逢,携手畅游,留下了诸多名诗佳话。

  宝历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返回洛阳,白居易也正好从苏州回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赋诗一首赠刘禹锡,对刘禹锡被不幸贬职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慰藉,刘禹锡也回赠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白居易听后称之为“神妙”之句。开成二年,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在洛阳任职,两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白居易的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感慨二人以67岁高龄把酒论诗,展望重阳佳节两人能再“一醉一陶然”。刘禹锡71岁逝世,白居易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诗中说“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

  韩愈与孟郊

  韩愈赠孟郊:《孟生诗》、《与孟东野书》、《送孟东野序》、《孟东野失子》、《江汉一首答孟郊》、《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答孟郊》

  孟郊赠韩愈:《赠韩郎中愈》、《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汴州留别韩愈》

  韩愈与孟郊,同为“韩、孟诗派”的创始人,诗歌主张和风格比较接近,而且交往较多,情谊深厚。孟郊比韩愈大17岁,彼此相交22年,自始至终关系一直非常亲密。

  孟郊一生穷困潦倒,早年曾经在嵩山游学,学成后游历京城为韩愈所赏识,两人诗风也是一致的。孟郊四十岁后进入仕途,到江苏任职,韩愈作诗《送孟东野序》相送,有“ 物不平则鸣 ”的名句,把孟郊列在陈子昂、元结、李白、杜甫等大名家之后,可见对孟郊诗的偏爱,孟郊也将自己与韩愈相提并论“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两人唱和的诗为数不少,孟郊的孩子不幸夭折,韩愈写诗《孟东野失子》安慰他,充分表达了对孟郊的理解和关心,孟郊有许多诗都表示对韩愈知遇之情的感激与敬意。孟郊亡故后,韩愈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黄庭坚与苏轼

  黄庭坚赠苏轼:《上苏子瞻书》、《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双井茶送子瞻》、《食笋十韵》

  苏轼赠黄庭坚:《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黄庭坚比苏轼小八岁,早年出自苏东坡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与苏轼交情深厚,文才与苏东坡齐名,同时书法成就与也相并列。两人在京城为官时经常诗酒唱和,其乐融融。苏东坡作画黄庭坚也有题画诗赠送,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十分怀念,写有悼念苏轼的诗。

  苏轼曾写《送杨孟容》诗,自称仿效黄庭坚,黄庭坚用原韵和诗一首,在诗的末尾幽默地开起了玩笑,说自己的才华不及苏轼,如果自己的小儿子能到苏家当女婿实在是件幸事。黄庭坚老家盛产双井名茶,他得到后马上分送给苏东坡,并写诗相赠。苏轼黄庭坚都名列于宋代书法四大家,又都情性放达,熟不拘礼,互为戏言成为文坛韵事,苏轼书法字体肥厚饱满,黄庭坚取笑为“ 石压蛤蟆 ”,苏轼听后反唇相讥戏称黄庭坚书法中字体的长撇大捺为“树挂死蛇”。苏轼的《寒食贴》为天下行书第三,而《寒食贴》的后序就是黄庭坚写的。

杜甫的诗2

  瘦马行/老马

  唐代杜甫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译文:

  东郊的那匹瘦马啊,让我心伤不已,它那瘦弱突出的马骨,就像墙头伸出的石头一般。

  拿起马缰绳,绊动它的马足,它却只挪动四蹄,歪歪倒倒,那可不是要飞跃的本意啊。

  仔细看看它身上的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方印,大家都说它是那部队遗留在路旁的。

  它的皮肤干裂,毛色灰暗,夹杂着泥水污渍一片片剥落,仅存在身上的也沾满了冰霜。

  去年它还在左奔右突驰骋在疆场,驱逐敌寇吧,不是良驹也不会被选中使用在战场啊。

  军中将士骑得都应该是天子马厩的良马,这匹马跟乘黄宝马相当,只是病了的缘故吧。

  疆场之上,只图一快,却不小心跌倒一跤,这委实也不是你一匹战马所能够预防的啊。

  见到来人,发出凄惨悲凉的鸣叫,似是悲哀的倾诉,失落了主人,两眼没有闪闪晶光。

  天气寒冷,远远的放逐,必定只能与鹤为伴,日落时分会遭到乌鸦啄疮的无情的捉弄。

  如果,谁家愿意收养这匹老马,一定会有好处,不信,请到明年草长莺飞的时候看吧!

  注释:

  肆兀,形容马骨出如石。如堵墙,也是说瘦。

  绊之:用马缰绊动马足。欹侧:歪歪倒倒。

  腾骧:飞跃。这句有“岂复有意于用世”的意思。

  六印带官字:是说马身所印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字印。

  剥落:脱落。

  骅骝,古良马名。这句是说非惯战的骅骝便不得参与逐寇,现在这匹瘦马是参与逐寇的,可见是一匹有功的良马。将,与也。

  内厩,犹御厩、天厩,指天子马厩。这时马少,三军多骑内厩所养的马。而内厩多好马,故有“恐是病乘黄”的.推断。乘黄,也是古良马名,此指瘦马。

  误一蹶,失足跌倒。杜甫疏救房琯,触怒肃宗,一跌不起,有似于此马。

  汝:指马。周防,犹提防。原谅马的无辜,也就是诉说自己的无罪。

  错莫,犹落寞、素莫。

  放:放牧。皮干剥落,转动无力,故乌啄其疮。极写瘦马之可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时所作。这是一篇写实而兼抒情的作品。一则杜甫本极爱马,二则这匹被遗弃的官马,和他这时处境有着共同之点,故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

杜甫的诗3

  ☆课文导读

  《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景之苦,表达出忧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感情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的体现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决眦(zì) 未了(liǒo)

  搔(sōo) 簪(zōn)

  逾墙(yú) 邺城(yè) 戍(shù)

  老妪(yǜ) 幽咽(yè)

  二、词语释义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决眦入归鸟:眦,眼眶,眼角。

  烽火连三月:喻指战火。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逾墙走:走,跑。

  吏呼一何怒:呼,大声吆喝。怒:凶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备晨炊: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泣:小声抽泣,啼哭。

  三、语句解读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杜甫的诗4

  杜甫的诗有1458首,我都读过,地负海涵,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山川云雾、草木虫鱼,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写过,但是我觉得他的核心内容是弘扬儒家理论和精神,他用诗句的形式把儒家的精神表述出来,用现实生活的场景把它揭示出来,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所以杜甫诗唐代儒家精神最好的阐释者,甚至上历史上最好的'阐述者。所以钱穆先生有一句名言,杜甫是唐代的纯儒,我很赞成他的观点。

  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一条主线是儒家文化,儒家精神最有意义的价值在哪里呢?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两点。一、在政治学上,强调仁政爱民,儒家认为检测一个政权是不是具有合法性,唯一的标准就是是否仁政爱民。所谓仁政爱民就是这个政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安定,幸福。儒家是赞成革命的,儒家赞成汤武革命,孟子甚至说,商纣王这样的暴君是杀掉一个民贼,而不是一个国君。二、儒家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人性善,三字经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也是孟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本来就有向善的一面,孟子举例说,一个小朋友在井边玩,快要掉井里了,这时候你不会考虑这个小孩是不是你亲戚家,他父母你认不认识,就不本能的冲上去拉他一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仁爱精神杜甫体会最真切,表现也最深刻,一千多首杜诗非常形象生动的把儒家精神本质体现出来。杜甫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乾元二年,杜甫48岁,从甘肃的天水逃难到城都,途中路过同谷县,正好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创作了这一组诗。第一首,“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这意思是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叫杜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穷困潦倒并且一事无成,这其实是在说自己;第二首是写家人,写他在同谷县住了几天断粮了,听人说野外一种叫黄独的植物可以吃,然后他带着铲子天寒地冻的野外挖黄独,结果空手而归,“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第三首写他想念他远方的弟弟;第四首写远方的妹妹;第五、六、七首写战火纷飞时候的天下苍生。这七首诗典型表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把孟子的精神诗歌化了。

  我们读杜甫的诗就是在读杜甫这个人,了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他那个时代,想想自己通过读杜甫的诗能学到些什么,对我们还有什么启发,这才是重点去关注点的。

杜甫的诗5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翻译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杜甫的诗6

  蚕谷行

  唐代 杜甫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译文

  全天下各地区千万座城池,没有一座没有甲胄兵器!

  怎么样才能把甲胄兵器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种呢?

  如果能这样,耕牛尽其用,蚕桑业有成;

  就再也不需要让战士们洒泪滂沱,那时全社会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人们一边走,一边唱歌,是多么好啊!

  注释

  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向:差不多的意思。

  甲兵: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农器:农用器具。《韩诗外传》卷九:“铸库兵以为农器。”

  尽:一作“得”。一本“耕”下有“田”字。

  烈士:指战士。滂沱:雨大貌,这里形容落泪。

  男谷女丝:即男耕女织,以名词作动词,是杜甫用字变化处。行复歌:一边走,一边唱。行复:且又。

  赏析

  杜甫晚年创作的这首《蚕谷行》诗汇聚了他一生许多高尚的品格,这首诗可以说是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瑰宝。

  此诗开头四句:“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十多年的战争,使得铸作生产工具的铁都感到缺乏必须用武器来改造了。全国战乱不息,农田荒芜。诗人呼吁把甲胄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作,百姓安居乐业。国外有《把剑铸成犁》的现代雕塑。大诗人杜甫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用诗的形式把这种反战思想艺术地体现出来了。铜铁应当做成犁、锄,服务于和平生活,现在却做了杀人的武器、防身的铠甲。对这种反常现象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一经诗人点出:甲胄应铸作农具。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物非所用!盔甲回炉铸而为犁、锄,使天下寸土皆得牛耕,才是物尽其用的人间正道。诗人没有直接痛斥战争,却用铠甲再造为犁锄的形象语言强化了反战思想。

  “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这是杜甫的理想主义。这是杜甫勾画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中劳动大众的理想生活。这首诗所显示的思想、识见,即是对陶渊明《桃花源记》耕作社会理想观念的巨大超越,同时亦是对他自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给予受体者的舍己奉献天下士子观念的超越。杜甫在这首诗中,直接给出了一个万城无甲兵的和平构想,是一幅打着杜甫深刻印痕的理想国及和谐社会诗意安居的画图。

  此诗虽短,却是杜甫五十多年生活历练由无数血泪与伤痛凝成的'最后总结,它是一颗照亮历史时空的一颗诗的钻石,是杜甫和杜诗一切闪光理念的凝缩。因此,可以说《蚕谷行》一诗标志着杜甫卓苦艰辛的圣化之路的终结,标志着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的文学和文化意义的总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大历四年(769年)之间,确切年代难定,诸家说法不一。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故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杜甫的诗7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我说课的课题是《杜甫诗两首》

  一、说文本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内容各有侧重。本单元教学任务是: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富有创意地探究内容和写法,在文言文教学上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课文选取的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不同。

  《望岳》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抒发作者攀登绝顶的誓言,融情、景、理、于一体,感情基调热情奔放。

  《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衰城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已之情。诗歌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显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这两首诗,是诗人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二,说教学目标

  新一轮的课改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大力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的特点是:信息资源广泛开放,教学双方多向交流,学习程序按需面变,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学习者的地位主体化,学习过程辐射化,学习反馈及时化。

  同时,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此,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一堂课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而昌让孩子学会怎么做。即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古诗四步教学法:《望岳》采用听、读、说、悟四步教学,让学生把握物境,情境,画境,意境。

  2、合作探究教学法:《春望》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感知诗意,把握意象,赏析意蕴,比较鉴赏。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网络交互→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

  四、说教学程序

  《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打开网站,查找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读全诗

  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自悟,教师再播放配乐朗诵,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网络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学生们推荐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浏览。

  2、听配乐朗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诗的情境中。

  这两步的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这道诗的背景,再通过欣赏配乐朗诵,初步感受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3、合作探究:细读《望岳》,感知形象

  《望岳》诗中,作者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试问每一联作者都望见了什么?由于“望”的角度不同,因此每一联所塑造的形象也各有特色,试作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

  4、在学生对诗中塑造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感知的基础上,再次悟读诗歌,体悟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思考:你认为诗中哪些句子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呢?(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情放飞,最后教师作综合点评,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得到高涨,课堂气氛也可以随之燃起熊熊之火)

  《春望》

  这首诗采用诗歌境界教学法。它以启发诱导学生想像、体验、品味诗歌为手段,以诗的不同境界为阶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欣赏领悟诗歌。分三个教学步骤: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学生通过查网自主学习)

  这首诗也有“望”,“春望”也可理解为“望春”,可以让学生和第一首诗比较阅读,同样是望,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望见了什么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

  (二)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来说

  (三)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并品味出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

  学生自主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自己的辨析结果在网上发布

  课个延伸

  指导学生打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找到杜甫的其它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三吏》、《三别》。布置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三吏》、《三别》,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不同时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抒发的不同感情:年轻时的酣畅豪情;中年后的忧国忧民。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杜甫的诗8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的诗9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准确背诵。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2、品味诗歌语言,解读诗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融情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律诗,饱含了作者的爱国、忧国之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所传达的内在情感,陶冶性情,并能够当堂成诵。

  2、点拨法。这是本课的第二首诗,诗歌的.意境、风格以及情感都有明显的变化,在理解这种变化的缘由过程中,教师可对作者的生平背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时年七月,杜甫闻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为的消息,便将家小安顿在朗州羌村,只身投奔唐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回长安。叛军因杜甫官职卑微,未对他实行囚禁。此时的长安已被焚劫一空,作者环顾所见皆是满城荒凉,不禁悲从中来。于次年三月写下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朗读

  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提示个别字词的读音。

  教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错误,并提示朗读情感;深沉、凝重,学生根据提示再度诗歌。

  文意解读

  诗歌题为”春望“,和上一首诗“望岳”一样都由一个”望“字总起全诗,由此可见本首诗歌的内容,皆是作者春日望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述春望所见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虽然依旧是原来的样子,然而春临长安,眼前却是一片乱草丛生的荒废景象。“破”字道出了都城之破败,而“深”写出了野草之丰茂。“国破”而“山河在”,“城春”却“草木深”,两两相对,前后相比,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时节。然而面对眼前这残破荒凉的景象,不免使人触景生情。

杜甫的诗10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全文赏析“孟氏好兄弟,养亲惟小园。”杜甫在夔州东屯与孟氏兄弟毗邻而居。孟家兄弟,是本地人,曾分别做过仓曹、主簿。起首两句是说孟氏兄弟二人,仅仅靠种菜卖菜奉养双亲,是一对好兄弟。诗一起笔就称赞孟氏兄弟养亲尽孝的美德,领起下面四句。

  “承颜胼手足,坐客强盘餐”

  三四两句写如何孝友勤劳,即是说具体写勤劳之状和殷勤待客顺亲之心。“承颜”,是顺承父母的面色。“胼手足”,即胼手胝足。形容劳作极为辛苦。“坐客强盘餐”,即“强坐客盘餐”的倒置。“强坐客”,即强留坐客。“坐客”,诗人杜甫自指。这两句是说只要父母高兴,兄弟二人在小园不惜辛勤劳作,那怕手足都磨出了茧子,心里也愿意。家里来了客人,还要强留并尽力备饭款待。

  “负米夕葵外,读书秋树根”

  这两句承上两句具体写兄弟二人奉养顺亲之事。“负米”,《孔子家语·致思》:“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后因以子路负米事二亲作为竭力侍奉父母的典故。“负米”,称赞孟氏兄弟竭力侍奉父母,尽人子之孝。“葵”,葵菜,即冬苋菜。此种菜,奉节至今多有,大人小孩都爱吃,柔和滑溜。可以单吃,也可和粥混做。“秋树根”,即秋树下。这两句是说在夕阳下,孟氏兄弟二人从葵菜园外负米而归,一有空闲,便在秋树下读书。

  “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这两句是诗人杜甫的感想。“卜邻”,选择邻居。这里用孟母择邻的'故事来称赞孟氏母亲教子有方。这两句是说很高兴选择了孟家作为邻居,教育子女除了学习他家还学谁家呢。

  这首诗赞美孟氏兄弟二人隐居乡下,孝友勤劳,惟小园种菜卖、负米养亲。诗从养亲句写起,意领下面四句承颜负米、留客读书,皆是顺亲之心,来抒发诗人的感想。诗,写得极情尽致。之后不久,杜甫就去拜访孟氏兄弟。

杜甫的诗11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课件# 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好像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读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ò)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许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花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非常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日在寒秋中单独登临高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常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白季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落,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昂扬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单独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准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孤独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困难”,既有国家的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慨声中收笔,悲愤肤浅,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概博大肤浅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受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常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简单感情。而风格虽沉郁顿挫,却也大方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落,最终将时世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简单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答B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非常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颜色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纳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照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很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以下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的诗12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

  三:泛指多数。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翻译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翻译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第一声)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至德二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讲解】

  1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这首诗的特点分析

  借眼前的景物抒发内心愁苦的感情。《春望》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而河山依旧。虽江山未改,但景象大异。诗中的“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这些都是写景,情寓景中,抒发诗人痛苦悲伤的感情。后4句直抒感情,“家书”是针对上句的“恨别”,有了离别才有思乡的家书;“烽火”照应前句中的“感时”。感伤的是令人家破人亡的战火。最后两句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把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推向极点。诗人愁得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说明头发都快掉光了,诗人的愁苦都缘于“国破”和“恨别”。全诗借眼前的景物抒发内心愁苦的感情。

  用词自然;表现力极强。诗人激越与奔放的感情,突出表现在遣词用语上。作者把重要的词语都写在每句的前面:“国破”、“城春”、“感时”、“恨别”、“烽火”、“家书”、“白头”,而这一切思绪皆从“国破”而来。《春望》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前四句主要写春望之景,诗的'前四句,写春望所见,作者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写尽春城败象。后四句主要抒发春望之情,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首联主要从大处落笔,总写望中所见。第二联由大到小,由总览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五六句分别写国忧、家愁。这两句深层写春日所感。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收束全篇,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1、《春望》有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等。关键是化情思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说的“移情论”。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是移情入景的范例。

  2、诗的艺术手法。从不同层面来看:诗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常用比兴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拟、联想、对比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鲜明生动的画面。诗歌形象除鲜明生动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蕴和夸张图景,因而常用象征手法和夸张手法,寓意高远,发人深思。诗歌抒情言志,具有强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即景抒情,托物寄情)表达诗人的典型感受。诗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启示力的艺术,而诗歌的想象通常表现为联想、类比、幻想等方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特别要注意一些具有现代派的象征诗,常常用象征的手法或以特征性的事物代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戴望舒的《雨巷》。

  3、诗的结构。诗的结构遵循的是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跳跃性。因而诗人特意建构“空白”——艺术的跳跃与省略。中国古代文论称之为“间空”。田间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成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诗人省略了奋勇抗战的场景,但那浴血奋战的场面和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都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开头时代气氛的烘托及最后一句诗眼,使读者得以有根有据地用想象补充战斗场面。诗跳跃与省略,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造成“空间”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力。

  4、诗的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常用比喻、通感、反复等手法,注意语言的声调、押韵和节奏构成音乐美。

杜甫的诗13

  课外拓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5、解释下列词语。

  ⑴妻子:⑵纵酒:

  16、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17、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18、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表达实践

  19、“独与老翁别”时诗人一定会安慰老翁的,此时的诗人一定有很多感触。请你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别后的情景,200字以上。

  中考链接

  20、根据提示,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欣赏

  1、清代诗人、书画家顾复初的一副对联最有名: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注释]联语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上联问“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说:只有伟大的诗人杜甫“长留天地”,不知历代有多少诗人在“月白风清”之夜来此吟咏,缅怀一代诗圣。

  2、集诗人、作家、剧作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郭沫若来草堂后,写了一副十六个字的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注释]“疮痍”,创伤。指杜甫生活的年代大半是在战乱之时。“圣哲”,赞杜甫是诗圣、诗哲。“波澜”,比喻杜甫的诗如波涛汹涌,壮阔翻腾。上联意为杜甫生逢安史之乱,在民不聊生的动荡社会中,他巍然屹立于诗坛;下联说杜甫将忧国忧民之心,寄于笔墨,托于诗篇,犹如狂涛巨浪,激励人心,震撼千古。

  3、叶剑英元帅题四川成都杜甫草堂(1960年作):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琮薄斗牛。

  [注释]“杜陵”,指杜甫。杜甫曾自称“杜陵野老”。“豺虎”,比喻外敌、盗贼、贪官、污吏等一切邪恶势力。“孤悰(cóng)”,指杜甫对国家安危的系念。悰,心情,思念。薄,迫,靠近。斗牛:指天上的斗星、牛星。二星极高远。

  上联意为杜甫一生痛恨乱臣逆贼、贪官污吏,视他们如“豺虎”,并常用诗歌予以讽刺抨击。下联意为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能为统治者理解,但他的满腔孤愤之气,却充塞天地之间,直迫斗牛二星,与其同辉万代。

  参考答案:

  15、⑴妻子和儿女⑵纵情饮酒16、剑外忽传收蓟北17、“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18、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19、略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的诗14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诗意:一下雨,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的诗15

  杜甫沟里红樱桃

  -----仅以此歌献给所有留守姐妹

  莺飞草长的杜甫沟,

  枝头上又红又大的樱桃,

  点燃了山脊上的艳阳,

  注满了山妹子那企盼的眉梢

  旷野上,一袭花衫和秀发,

  裹住了她的红朴朴的娇嗔,

  山涧和风转着呼拉圈,

  吹瘦了她的`小蛮腰

  我的哥也,你可记得结婚那年,

  我俩亲手栽下这棵樱桃树,

  当我低头为它浇水的时候,

  你好坏哟

  眼珠圆溜溜地盯着我怀里樱桃,

  哪个熊样,一个劲坏坏地笑

  从此,你每晚都要含着入眠

  直到女儿出生把你挤跑!

  多少个留守的长夜啊,

  窗外摇曳的竹影搁着我的疲惫,

  梦中缠绵着你的呼吸,

  只让渴望在心头尽情地萦绕

  如今,搁荒的地等你回家翻耕,

  坡地还有等你回来施肥的玉米苗,

  还有依然圆润的我

  还有女儿甜甜地笑!

【杜甫的诗】相关文章:

杜甫的诗11-08

杜甫诗03-27

杜甫的写景诗11-13

杜甫写景的诗12-05

杜甫的诗介绍11-24

杜甫的诗[优选]10-01

杜甫的诗[精品]10-06

杜甫的赠别诗01-11

【精品】杜甫的诗10-13

杜甫的诗(精华)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