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短歌行》是高一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重点学习诗歌之一,对于如何提高《短歌行》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学习时间啦!小编整理了《短歌行》的讲课稿,欢迎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建安文学开创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汉魏诗歌的杰出代表。这是一首曹乐府诗歌,全诗运用比兴、典故等艺术手法,抒情与言志相结合,表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基本特征是意象明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应以点拨为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汉魏诗歌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对诗歌大意的疏通以及对重点知识的讲解。
2、说学生情况
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学到初中都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许多著名作品学生都能吟诵,所以都有一定的古典诗歌学习基础。但是,汉魏诗歌时代久远,语言精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读、背诵,还要了解诗歌特点,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新课标就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歌意象、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依据]:单元要求: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意象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情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蔡元培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三、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依据]:新课标“诗歌教学应注重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语言美。”(只有加深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才能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情感,只有加强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语言美。)
四、 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依据]《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指导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境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熟读涵咏,乘着歌声的翅膀远觞,超越时空,于千载之下和诗人达成心灵的默契,方乃培养读诗鉴诗的正确途径。)
“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叶圣陶
五、 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2)品读诗歌,领会感情;
3)欣赏意象,体会语言;
4)结合小结,拓展训练。
2、导入:话题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
(通过对古代帝王“人才观”的讨论引出魏武帝曹操的对人才的重视,导入课文。)
[依据]《新课标》要求:“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托尔斯泰
3、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朗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全诗的感情基调——“忧”。
2)在初步感知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带着“忧”的情感再齐读课文。
4、课文赏析
1)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诗歌大意。
(主导问题: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在忧什么?)以“忧”为线索,理清诗歌大意。作者通过对“人生短暂”、“人才难得”、“功业未就”三种忧愁的抒发,表达了渴望人才,一统天下的愿望。
2)解读诗歌意象。
(主导问题: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以诗歌中的重点意象:酒、朝露、鹿、明月、乌鹊等进行解读,领会其营造的诗歌意境:为人才,为天下的大一统而忧愁幽思。(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概括分析诗歌艺术手法。
(主导问题:通读全诗,可以看出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对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概括总结:比兴、典故、抒情与言志结合。
[说明]:通过主导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依据]新课标“鉴赏古典诗歌,要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汉魏诗歌,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赏析诗歌之前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作者感情脉络理清诗歌大意。而意象的解读和诗歌艺术手法的探讨是学习这首诗歌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应分别予以讲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
六、说课文小结
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忧愁中透露出的作者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
七、说拓展训练
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观。
[依据]: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八、说课后作业
写一篇短文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对你的启示。
[依据]:新课标“通过学习必修课程,应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九、说板书设计
以作者的情感“忧”为线索概括出“忧”的内容,最后总结出诗人的抒情言志目的:渴望人才,一统天下。
[依据]:新课标“板书图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简洁、醒目的板书、图标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的特点,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十、说教学总结
于本次录课我所讲述的便是《短歌行》一课,所以对于这一课我准备的异常充分,但事实上,从课堂的反应来看,本节课讲述的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古今有着千百年的时空距离,古代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再加上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阅读文言文要比阅读现代文难一些,甚至因畏难望而却步。而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又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再加上我们语文老师“保姆式”的教学思想——生怕学生读不懂,采用“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教法,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就这样被“肢解”成一堆“古汉语知识材料”,我们的学生则深陷字、词、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气全无”,更谈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在这个问题的处理方面,我做的一直都有很多的欠缺,这节课也是一样。另外,由于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时间分配的均匀问题,所以导致这一节课在最后结尾的时候比较仓促,这也是这一节课最大的败笔。除此之外,我对于课件的把握不是很好,并且在白板的操作与应用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在教学曹操《短歌行》这首诗时,先让学生了解曹操的生平,历史、文学方面的贡献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首先知人论世。接着,让学生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曹操举酒酾江横槊赋诗的视频,大气磅礴的音乐和画面把学生引入赤壁鏖战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然后自由诵读,体会这首诗的情感。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到作者的情感:既有一种海纳百川磅礴的大气,又有一种岁月流逝的伤感包含其中。这可以说是在内容上对诗的初步理解。然后,强调字音,疏通疑难字词。在诗歌鉴赏环节,我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来解读诗词。例如:“诵读诗歌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请找出诗中流露忧愁之情的诗句,思考他忧的是什么?根据课文注释,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诗意,思考诗歌的内容层次”等等。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12-14
高中语文《短歌行》的教案(精选17篇)09-19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5篇12-14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5篇)12-15
《短歌行》教学反思11-23
《短歌行》教学设计12-02
《短歌行》教学设计04-19
《短歌行》教学设计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