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里的装逼范

2020-10-14 短歌行

  引导语:对诗歌的解读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曹操的《短歌行》有两首,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曹操《短歌行》里的装逼范。

  《短歌行》两首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为仲尼所称。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

  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如果仅看第一首,我们都会觉得这是一首求贤诗,而大部分求贤的证据来自于诗歌后阙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

  我们这时要坚守一个原则,就是“对诗歌的解读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曹操写短歌行一的时间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赤壁之战前,横槊赋诗;二是赤壁之战后,亦无据可考。

  但第二首短歌行可以确定是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到二十二年(公元217)之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时正是曹操权利最大的时刻,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特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建安十九年(214年)三月献帝七命魏公曹操位在诸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二十一年(216年)五月献帝又加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217年)夏四月,献帝又命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本,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以上诸项都是曹魏代替刘汉的实际步骤和得力措施。距取代汉献帝的傀儡地位仅一步之遥。

  短歌行第二首并没有用意象来引或喻什么东西,里面只讲了几个人的故事:西伯侯姬昌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称臣,齐桓公称霸天下却以周称尊,晋文公继承了齐桓公的权势却因河阳之会让天下不满。意思很明显:1、我和那三位已经同一级别了,别惹我。2、“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我的本愿,你们不要污蔑我。

  那么反推第一首短歌行,曹操对自我的定义是“公”,而不是帝。不管短歌行一成文于何时,在写它的时候曹操已经是天下最强诸侯了。那么后面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可以认为是曹操对自己的`定位了——和周公一样的人。这个时候他的心态与其说是求贤若渴,倒不如说是自信满怀!而前面那些话都是在说:啊,我这里条件很好啊,你们尽可以来依靠我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把豪华的宴会盛景与野间常景同提,炫耀的情绪溢于言表。为什么那么高兴呢?因为“我已经是NO.1”了呀!

  而诗歌里的“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里面的忧是字面上的忧么?何以解忧?杜康!好酒!日子不好过,喝不了好酒。以好酒来解忧,还有什么好忧的?想想那场面,是不是英雄聚会的感觉?豪迈才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里同样也有忧,但前面那个意象是什么?明月!暗月示悲,明月励志呀!月亮为什么一直要那么亮呀(我怎么那么强大,怎么都掩盖不了,真伤脑筋。)

  综上可知,曹操很开心,心情很高兴。贤才什么的才不是目标,你们想来就来吧,反正也没有其他人可选。

【《短歌行》里的装逼范】相关文章:

《短歌行》的说课稿12-05

短歌行的翻译11-13

《短歌行》的赏析10-31

李白的《短歌行》09-12

《短歌行》的鉴赏08-09

短歌行的典故07-26

短歌行的主旨07-26

短歌行的阅读答案09-06

短歌行的诗文翻译12-25

曹操《短歌行》其二品读 品读曹操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