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今天我们品读一下第一首。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关于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决。在月明风清之夜,踌躇满志的曹操在江边置酒设宴,款待诸将,酒意浓浓,曹操手持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咏的就是这首《短歌行》。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也对这一吸引人的场景进行了再现。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作为这首诗写作时间的依据。此外,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应该写于赤壁之战以后,由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对人才的需求迫切,写下了这首诗。
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充分的依据,都不足信。时至今日,这首诗歌的写作时间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能确定写作时间,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欣赏。在我看来,这首《短歌行》与另外一首《短歌行》代表了曹操诗歌的最高成就。
短歌行 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把“当”解释成“对着”的意思,我认为此解不妥,前面有“对”了,不应该再有“对着”之意,这样就重复了。这里的“当”应该是“相称、相配”的意思,是指酒与歌相称相配。这里的“几何”当然不是“解析几何”或“立体几何”中的“几何”了,而是“多少”的意思。酒是助兴的,歌也是助兴的,古人喜欢一边喝酒一边唱歌,现在的KTV中也有很多人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喝着喝着,微有醉意,就感慨起来了。有什么好感慨的呢?不同的人感慨的对象不同。想曹操这样的政治家大权在握,他感慨的是人生短暂。这联诗的意思是,一边喝着美酒,一边放声歌唱,不禁感慨,人生很短暂啊。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朝露”就是早晨的露水。在乡下生活过的人有这样的体验,早上来到田野中,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在草叶上滚来滚去,可以照出自己的模样来。这样的露珠真漂亮啊,可是,随着太阳生气,露珠就不见了。这也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曹操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所以把生命比作朝露,既美好又短暂。“去日苦多”可以按照“苦去日多”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苦于去日多”的意思,就是因过去的日子已经很多而痛苦。这联诗是说,人的生命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既美好又短暂,可叹过去的日子已经很多了。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笔锋一转,从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转到了对人才的忧思。这里的“慨”是豪爽、不吝啬的意思。“慷”是待人真诚、愿意用财物帮人的意思。“慨当以慷”可以按照“当以慷慨”的方式来理解,就是应当豪爽真诚的对待有识之士。“忧”是对得不到人才的担忧。“思”是对有识之士的思念。“忧思难忘”就是难以忘记对人才的思念以及对得不到人才的担忧。这联诗是说,人生短暂,就应当豪爽真诚地对待有识之士,虽然得到了不少人才,还是难以忘记对人才的思念以及对得不到人才的担忧。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对首句“对酒当歌”的回应。为什么要“对酒当歌”呢?是因为要以酒解忧。“杜康”是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传说是夏朝人。这里的“杜康”代指美酒。有不少关于“借酒消愁”的作品,可见借酒消愁是古代文人的一大特点,曹操也不例外。这联诗是说,如何才能消解心中的忧思呢?只有用美酒麻醉自己了。
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是第一节,在这一节中,曹操感叹了人生的短暂,由此转向到人才的忧思,如何才能消解这种情感呢?只有喝酒了。这一节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这里的借酒消愁并不是消解无聊之人的无聊之愁,也不是无聊度日,而是苦苦追思能够建功立业的有识之士所带来的忧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中的句子。《诗经》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衿”是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青衿”代指秀才。“悠悠”是长久之意。“纵”是即使的意思。这里的“宁”是岂能的意思。“嗣”是接续的意思。意思是说,你那青青的长衣领啊,长久地萦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即使我不能到你身边陪伴你,你岂能不接着给我音讯?这句话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另一方的思念之情。曹操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人才的思念,“青衿”代指人才,扩大了这句诗原来的意象范围。这联诗是说,对青年才俊的思念之情,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中的“但”是只、仅的意思。“君”是指能够建功立业的人才。“沉吟”是沉思低吟的意思。沉思什么呢?沉思当下的人才都有谁,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人才。低吟什么呢?人在过于关注某件事的时候,就会禁不住喃喃自语,有时候连自己都没注意到。曹操描绘的就是这种状态。有人以杨修之例将曹操描绘成一个嫉贤妒能之人,但从这句情真意切的诗句来看,曹操不应是一个嫉贤妒能之人。这联诗是说,只是因为渴慕人才,沉思低吟到如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诗经·小雅》中的句子。这是整篇中的前两联。整篇描绘了大臣群宴宾客的情景。“呦呦”是指鹿叫的声音。“苹”是指艾蒿。“鼓”在这里当动词用,是弹的意思。意思是,一群呦呦叫着的鹿儿,在原野上吃着艾蒿。我在家里宴请宾客,弹瑟吹笙奏出动听的音乐。曹操借用这句诗来描绘自己招待人才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思念与求贤如渴的心理状态。
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是第二节,在这一节中,曹操大量借用《诗经》原文,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思念,还描绘了设宴款待人才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求贤若渴之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有两种解释方式。一是把“明明如月”解释为清明如月的博学贤才,把“掇”解释为拾取、摘取之意,引申为收获、得到的意思。这联诗就被解释为,那些清明如月的博学贤才,什么时候才可以被我得到呀?二是把“明明如月”解释为曹操对贤才的渴求之心,把“掇”看成“辍”的通假字,解释为停止之意。这联诗就被解释为,我的拳拳渴求贤才之心,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呀(就是停止不下来之意)?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解释得通。若联系上下午来看,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解释更好一些。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承接上一句“何时可掇”。这里的“忧”还是指上文提到的对于不能得到人才的担忧。这种担忧如同滔滔江水从内心深处汹涌而来,随着年龄增加,事业未竟,这种担忧也与日俱增,不可断绝。曹操胸怀天下,有据天下为己有的志向,但又恪守臣节,他虽有称帝的实力,但并没有称帝。虽然有人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尊天子、佑天子”的人正是曹操。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明确地对有识之士发出召唤。“越陌度阡”可以按照“越度阡陌”的方式来理解。“陌”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陌”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是枉驾之意,这里是对闲人的礼貌用语。“用”是为了的意思,表目的。“存”是问候、思念之意。天下闲人遍布四面八方,曹操每日忙于政务,不可能一个一个去寻找闲人,因此,曹操发出召唤之音。这联诗是说,有劳您穿越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前来得以相见。这是对从未与曹操相见过的贤人们发出召唤。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中的“契阔”是久别重逢之意。“讌”同“宴”,就是宴会之意。我认为,“心念旧恩”有两层含义:一是感谢久别重逢的闲人还记着旧日自己对他们的恩情,二是强调自己也记着旧日贤人们对自己的恩情。这联诗是说,与久别重逢的贤人们在宴会上相谈甚欢,互相感念着旧日的恩情。这是向那些曾经与曹操共事又离曹操而去的闲人们发出召唤。
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为第三节,在这一节中,曹操一方面诉说自己求贤如渴之情与求贤不得的苦闷心情,另一方面对天下闲人发出召唤,不管是从未谋面的新贤人,还是曾经得见的旧贤人都是曹操渴求的对象。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通过自然界的景物来表达顺应时代的道理。有人把“月明星稀”解释为在月亮明亮的夜晚,星辰显得稀疏。我认为这种解释流于字面,过于肤浅。从“乌鹊南飞”可知,这联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意象。当今城市雾霾严重,一年四季总是看不到几颗星星,但是,有过在乡下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盛夏时节,满天繁星,隆冬时节,天上的星星少了很多。这是由于银河系本身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夏天北半球看到的星星确实比冬天多。到了秋天,夜空中的繁星开始减少。因此,“月明星稀”是在描绘秋天夜晚的实景,告诉读者秋天已来。这联诗是说,在月明星稀的秋天,鸟儿开始往南飞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在鸟儿的视角发出疑问,更是从人才的角度发出疑问。“三”在这里并不是确数,而是虚指,是多之意。“匝”就是圈的意思。这联诗是说,鸟儿绕着树飞了很多圈,哪根树枝可供它停靠栖息呢?俗话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又有“俊鸟登高枝”“士为知己者死”之说,可见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选择一个可以共事的明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传统文化中,讲究“贞操”,“贞操”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保二主”,正因如此,选择明主至关重要。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借用的《管子》中的话。原文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辞”在这里是推脱、拒绝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大海不拒绝任何河流,所以大海才这么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所以高山才这么高;贤明的君主不讨厌任何人,所以他那里才人口众多;有识之士不讨厌学习,所以他才能成为圣人。曹操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在拥有了一些贤才之后仍然渴望贤才的理由与感情。在我看来,“高”是“山”的特征,“深”是“海”的特征,“众”是明主的特征,“学”是“士”的特征,任何一种事物之所以成为自己,就是因为自己具有了他者不具备的特征。如果讨厌、拒绝自己的特征,也就不是这种事物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求贤之心。“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韩诗外传》,据记载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哺”是指口中含着的未来得及咽下去的食物。这句话是说,我周公旦是文王姬昌的儿子,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是成王姬诵的叔叔,以宰相的身份治理天下,我对于天下是有一定贡献的,在天下人眼中我也不渺小。可是,为了迎接前来拜访的人,有时候我洗一次澡就要把头发扎起来三次去迎接,吃一顿饭要把食物吐出来三次去迎接,即便这样,我还是担心失去能够建功立业的有识之士。曹操借用周公吐哺来表明自己对有识之士的态度。“天下归心”是说天下人打心眼里拥戴周公。这联诗是说,周公为了及时迎接前来拜访的人,宁肯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正是由于这种善待人才的方式,他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
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是第四节,在这一节中,以鸟喻人,说明选择明主的重要性,又借用管子的话,表明自己求贤如渴的理由与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结尾,求贤之心之情跃然纸上。
有人说,这首诗完全是曹操心声的表达,作为一位文学大家,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参杂政治因素;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曹操为网罗天下士人所做,完全出于政治目的。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因过于极端而有所偏颇。“政治家”也好,“文学家”也罢,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给曹操贴上的标签而已。曹操还是那个曹操,他可以吟诗作赋,也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他杀掉了杨修,放去了关羽。
我认为,若没有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情,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出这样一首感情真挚的诗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毕竟一视即破,感动不了自己的作品也感动不了读者。因此,这首诗是曹操心声的表达。与此同时,在曹操用人之际,这首诗也包含了打出求贤广告的成分。共同的爱好是将人们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如果有士人被曹操的这首诗打动,就很可能去投靠曹操。以这种诗歌的形式,比以正式公文的形式,求贤广告更容易传播,也更受欢迎。
这首诗融情理于一体,浑然天成,虽有《诗经》原文,但并无任何拼接痕迹。无论从文学上,还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相关推荐
【曹操《短歌行》其一品读】相关文章:
曹操《短歌行(其一)》原文09-20
曹操《短歌行》其一赏读06-10
曹操《短歌行》其一艺术赏析10-19
短歌行曹操06-24
曹操 《短歌行》10-11
短歌行(曹操)07-31
《短歌行》曹操08-07
曹操《短歌行》教案11-06
曹操诗词短歌行10-16
曹操《短歌行》赏析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