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的意象美分析

2020-09-12 短歌行

  《短歌行》的雄浑之美体现在两种意象上:一种意象,蕴藉有深意;一种意象宏伟劲键、飞动流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曹操短歌行的意象美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诗无达诂,有人认为曹操的《短歌行》表达出一种类似《古诗十九首》的“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消极观念。清代张玉谷说:“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笔者赞同后二者之说,而整篇《短歌行》体现出的是一种雄浑之美。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雄浑”位居第一品,属于壮美的范畴,“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腓,原指小腿肚,善于屈伸变化,这里指宇宙本体所呈现的变化无穷之姿态。所谓“真体”,即是得道之体,合乎自然之道。“雄浑”前两句意思是:万象变化无穷,万物都是真实无忘的本真,是由于真实的体质充满于内的结果。次二句讲如何达到雄浑的境界。“虚”是自然之道的特征,《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虚,包含万物,高于万物,只有达到虚,才能进入浑的境界。“浑”,是浑成自然,是自然之道的状态。“积健为雄”中的“健”和“天行健”中之“健”是一个意思,即天然之“健”。雄:刚也,大也,至大至刚之谓。此句之意是像宇宙本体那样不停地运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养自然内在之“健”,而升一股雄浑之气。再下二句讲雄浑之美本源于宇宙本身,在内部生成,这种美能包容一切,存在于一切时空。“荒荒”二句用了一种意象的批评方法:就像充塞于苍茫环宇之中的风云气,自由自在,飘忽不定,浑然而生,浑然而灭,气势磅礴,绝无行迹。最后四句是对“雄浑”诗境创作特点的概括。“环”,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承受枢之旋转者也。环中,喻空虚之处。这两句即要“返虚入浑”,超乎言象之外,而能得其环中之妙。这种“才思浩瀚,来之无穷”的创作境界不是勉强得之的。

  总之,雄浑之美是一种同于宇宙本体的最高的美,也就是诗歌创作的最理想境界。所以列为二十四品之首。曹操的《短歌行》如何表现出这种雄浑的壮美呢?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慷慨悲壮,气势豪迈。

  《孟子·万章》篇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就是不能紧紧抓住单个字的意思而歪曲了整句之意,不要把文中一句一句的话拆开来看而曲解了作者的本意。读者要尽量的根据文章整体所表达的意思,知道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在这种环境下作者的行迹后,尽量客观地迎取,推测时代的历史内容和作者的本意。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中学生心目当中的曹操大多被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定义为世之奸雄、不让人喜欢,而陈寿的《三国志》中的曹操又是何等的英武神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他“知人善察,难弦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这些有必要向学生稍作解释,有兴趣的话他们可以自己查阅资料。

  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也好,是乱世之奸雄也罢,暂不定论,但在当时的环境下,雄霸之主深知要想治国平天下,人才是关键。知人论世后可见曹操之胸襟极大,眼界极宽,他登高赋诗,慷慨悲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时不我与,生命短暂,有功业未成之悲,但绝不是及时行乐,而是求贤若渴,只有赶快集结英才,才能在“不满百”之年成就霸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英才们在有限岁月里能早投明主,一展抱负。有“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之悲,但魏源说得好:“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短歌行》后文表现出更诚挚的心和更积极地行动,感情层层递进,霸业蕴藉胸中,诗的气势才愈来愈雄浑。难怪陈子展教授在《谈曹操》一文中评论曹操的诗“慷慨悲凉,千古绝调……其诗之风格恰与其人之人格相称。修辞立其诚,迥非后世之独夫民贼盗国擅权,妄为豪言壮语、自欺欺人,终受历史裁判者所可比拟。此亦其在文学上别有造诣之一秘也。”

  二.意象蕴藉,劲健有力。

  《短歌行》的雄浑之美体现在两种意象上:一种意象,蕴藉有深意;一种意象宏伟劲键、飞动流转。

  含蓄蕴藉之意象,如“朝露”,瞬息散尽,譬喻人生之短暂,引人深思。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志”,“青青子衿”、“呦呦鹿鸣”正取材于《诗经》,曹操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把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又信手拈来,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又把贤者比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些意象虽含蓄,却形象生动,非常贴切。

  宏伟劲键、飞动流转之意象,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曹操以巍巍不动之青山,波心荡漾之深海的宏伟劲键,如不动之意象表达了自己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那么贤者自然可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了。又如“越陌度阡”比喻远道而来的贤士们,屈尊相从。“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喻徘徊中的贤士们应该“良禽择木而栖”,希望他们快快到来。这些意象动感极强,风云变化,谁主沉浮,尽在不言中。

  三.意境浑成,超乎象外,得其环中。

  通过上述意象的组合,整个诗境浑然一体,一位乱世的英豪,玉树临风,把酒当歌,诚挚忧思,慷慨悲壮;踌躇满志,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直至自励自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贤士共图霸业。超乎意象之外,呈现的正是曹操海阔天空的胸襟、超凡的气度。曹操的求贤,曹操的雄霸功业便是整首诗的“环中”主旨。

  总之,曹操的'《短歌行》符合雄浑之美的特点,体现出一种雄浑有力,不着痕迹,伟力内敛之美;是一种整体美、自然美、含蓄美、传神的美和有生命力流动的动态美。

  目前有许多老师的实验课或是展示课已经开始尝试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和展示古文的篇目,如上述曹操的《短歌行》,但不会对如什么是“雄浑”之美这种美学概念做深度的理论论述,多半是形象举例,生活中、历史故事和影视场景中都有很好的例证。这对中学生来讲,难度似乎有些大,但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眼界宽、有图书馆、网络资源辅助查阅,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很好,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有时更有新意,加之形象的讲授效果可观。

  华文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最美的文字,传承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血脉、自豪感。语文不是枯燥的考试工具,而是真、善、美,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的传承,亦是一个民族自立于其他民族的重要依托。当学生上完一节课,能说原来我们的课文不只是字、词、句,不只是分段、段意,不只是翻译古汉语;而是这么美,这么有魅力,这么充满智慧的;当他们愈加喜爱语文课时,我们民族、文化的明天才会越美好。

【曹操短歌行的意象美分析】相关文章:

分析曹操《短歌行》07-15

曹操《短歌行》的教学指导分析资料11-07

曹操 《短歌行》09-24

曹操《短歌行》的赏析11-02

曹操的《短歌行》赏析11-01

曹操的短歌行解析08-17

短歌行 曹操的情调08-12

★曹操《短歌行》鉴赏01-06

诗歌短歌行曹操11-07

《短歌行》的优秀教学实录 短歌行忧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