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有感

时间:2024-09-16 10:18:48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有感

《弟子规》读有感1

  前些时间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让我渐渐懂得了《弟子规》的意思,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现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里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弟子规》读有感2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弟子规》读有感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个世界是纷繁错杂的,在尔虞我诈的名利竞争背面,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泰然处之?又有多少人可以抛开一切物质追求,来寻找真正的精神慰藉?翻开一本《弟子规》,这里有你要找的答案。《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让我们追逐圣人的步伐,感受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圣人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入则孝”做为本书的第一个章节,可见古人对孝道的重视。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但是当今社会追求平等,许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同龄人来看待,甚至许多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会顶嘴,这是有悖于孝道的。两千多年前的人都奉行的孝道,竟在时间的推移中被消磨掉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

  圣人说:“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孔子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懂得,但是在现在的社会里,却存在着许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的行为。我们应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

  圣人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正是应了他“泛爱众而亲仁”的言论。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 ,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圣人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故意隐讳 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 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

  虽然说《弟子规》不是孔子的原着,但是根据他的言论改编的。可以体现出两千多年前的他过人的社会感知能力。各位一定要拜读《弟子规》,并且按照内容实行,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这个世界需要传统美德,让传统美德成为一盏明灯,照耀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吧。

《弟子规》读有感4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规,家有家规,而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分为五各部分,分别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由清朝贾存仁改编,改名《弟子规》

  下面,我来说说《弟子规》中几个典型的守则。

  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虽小,但也不能善意妄为;物品虽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另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一个同样的道理:千万不能以为事情很小,而可以随意妄为,积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终有一天,会变成无恶不作的坏人。

  亲爱我,孝方难;亲恶我,孝方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亲人疼爱自己,那么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亲人厌恶、讨厌自己,自己仍能尽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实的确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难的。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恩情无以为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应该尽子女应尽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么难伺候,我们也要加倍孝顺他们。

  《弟子规》虽然是一部古人用来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则规范,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应遵守这些古训,古人的守则规范,不要以为事小而可以擅为,也不要应为父母的脾气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们更应该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弟子规》读有感5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以前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诵过,年纪小也不知妈妈在说什么就跟着她一句一句的说,她说什么我就跟着说,暑假,在家又重新将这本书找出来,仔细的读了读,现在我已经能结合注释看懂它了,这本书上讲的全是一些教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道理。

  《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 通过诵读,可以使我们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从而规范自身行为。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首孝弟这句话是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谨慎诚实。虽然书上这样写着但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这么做,在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吃早饭时就看见过一件事,一个人和他的父母又吵又闹,还要动手打他的父母,太不孝顺了。

  泛爱众而亲仁的意思是博爱群众是让我们亲近忠厚老实的人,做个忠厚老实的`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的人;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是听到父母的呼唤,我们要及时的回答,不能听到不理,假装听不到;“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是爸爸妈妈让你做什么事你不能懒,不去做,要努力去做,面带微笑着去完成,不能不想做,找借口干别的事;“父母教,须敬听”的意思是父母教育他,他就在插嘴,还说父母整天说他烦死了;“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批评我们,我们应该恭敬承受,有时爸爸妈妈批评我们,我们就会和父母顶嘴,还说爸妈烦。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要早早起不能睡懒觉,晚上要及时上床,不能熬夜到深夜,这样对身体不好。居有常,业无变的意思想是,长大了,要安定下来,不能今天在东住,明天到西住,没有稳定的住所,对家庭,对孩子都不好,工作也是今天这个工作干几天,过几天再换个工作,还没熟悉,就嫌工作不好,不努力,不认真。“事虽小,勿擅为”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能去做。

  在生活中,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前不知道,现在读过《弟子规》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

《《弟子规》读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弟子规》读有感】相关文章:

读弟子规有感05-22

读《弟子规》心得10-10

【推荐】读《弟子规》有感09-20

读《弟子规》有感【热】07-11

【热门】读《弟子规》有感10-12

读《弟子规》有感【荐】08-15

读《弟子规》有感【推荐】09-23

【热】读《弟子规》有感09-25

【精】读《弟子规》有感10-11

【荐】读《弟子规》有感10-22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弟子规》读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有感

《弟子规》读有感1

  前些时间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让我渐渐懂得了《弟子规》的意思,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现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里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弟子规》读有感2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弟子规》读有感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个世界是纷繁错杂的,在尔虞我诈的名利竞争背面,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泰然处之?又有多少人可以抛开一切物质追求,来寻找真正的精神慰藉?翻开一本《弟子规》,这里有你要找的答案。《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让我们追逐圣人的步伐,感受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圣人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入则孝”做为本书的第一个章节,可见古人对孝道的重视。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但是当今社会追求平等,许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同龄人来看待,甚至许多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会顶嘴,这是有悖于孝道的。两千多年前的人都奉行的孝道,竟在时间的推移中被消磨掉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

  圣人说:“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孔子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懂得,但是在现在的社会里,却存在着许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的行为。我们应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

  圣人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正是应了他“泛爱众而亲仁”的言论。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 ,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圣人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故意隐讳 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 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

  虽然说《弟子规》不是孔子的原着,但是根据他的言论改编的。可以体现出两千多年前的他过人的社会感知能力。各位一定要拜读《弟子规》,并且按照内容实行,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这个世界需要传统美德,让传统美德成为一盏明灯,照耀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吧。

《弟子规》读有感4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规,家有家规,而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分为五各部分,分别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由清朝贾存仁改编,改名《弟子规》

  下面,我来说说《弟子规》中几个典型的守则。

  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虽小,但也不能善意妄为;物品虽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另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一个同样的道理:千万不能以为事情很小,而可以随意妄为,积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终有一天,会变成无恶不作的坏人。

  亲爱我,孝方难;亲恶我,孝方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亲人疼爱自己,那么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亲人厌恶、讨厌自己,自己仍能尽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实的确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难的。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恩情无以为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应该尽子女应尽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么难伺候,我们也要加倍孝顺他们。

  《弟子规》虽然是一部古人用来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则规范,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应遵守这些古训,古人的守则规范,不要以为事小而可以擅为,也不要应为父母的脾气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们更应该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弟子规》读有感5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以前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诵过,年纪小也不知妈妈在说什么就跟着她一句一句的说,她说什么我就跟着说,暑假,在家又重新将这本书找出来,仔细的读了读,现在我已经能结合注释看懂它了,这本书上讲的全是一些教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道理。

  《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 通过诵读,可以使我们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从而规范自身行为。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首孝弟这句话是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谨慎诚实。虽然书上这样写着但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这么做,在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吃早饭时就看见过一件事,一个人和他的父母又吵又闹,还要动手打他的父母,太不孝顺了。

  泛爱众而亲仁的意思是博爱群众是让我们亲近忠厚老实的人,做个忠厚老实的`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的人;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是听到父母的呼唤,我们要及时的回答,不能听到不理,假装听不到;“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是爸爸妈妈让你做什么事你不能懒,不去做,要努力去做,面带微笑着去完成,不能不想做,找借口干别的事;“父母教,须敬听”的意思是父母教育他,他就在插嘴,还说父母整天说他烦死了;“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批评我们,我们应该恭敬承受,有时爸爸妈妈批评我们,我们就会和父母顶嘴,还说爸妈烦。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要早早起不能睡懒觉,晚上要及时上床,不能熬夜到深夜,这样对身体不好。居有常,业无变的意思想是,长大了,要安定下来,不能今天在东住,明天到西住,没有稳定的住所,对家庭,对孩子都不好,工作也是今天这个工作干几天,过几天再换个工作,还没熟悉,就嫌工作不好,不努力,不认真。“事虽小,勿擅为”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能去做。

  在生活中,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前不知道,现在读过《弟子规》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