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2024-05-22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弟子规原文及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汎爱众而亲仁有馀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淨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閒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慼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汎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閒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僕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弟子规易解

  ◎总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採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汎爱众而亲仁有馀力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馀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搧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席,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裡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佔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

  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

  (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衝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可见言语之重要。)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麽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国父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青少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易解: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淨手

  易解: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

  (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繫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髒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易解: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緻。)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足口目。)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与营养失衡所造成。应注意过份加工,太精緻的食品,都含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易解: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易解: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稜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也要像裡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易解: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裡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徵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易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注:复者实践也,约定的事情要合乎义理,才能实践。)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髒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论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閒管

  易解: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易解: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慼

  易解: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论语?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易解: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讚自己就欢喜,那麽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讚,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麽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易解: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的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子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又曰:知耻近乎勇。)

  ◎汎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易解: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国父说: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易解: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閒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易解: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捨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讚歎,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閒言閒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礼运大同篇: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易解: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讚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易解: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託人做事),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喜欢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

  待婢僕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易解:对待家中的婢女与僕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易解: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著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相关文章:

《弟子规》原文及其解释06-14

弟子规信的原文解释07-02

弟子规《余力学文》原文及解释06-14

《弟子规》解释10-02

弟子规解释及注释06-07

弟子规意思解释09-14

弟子规每段的解释06-27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09-05

弟子规图文及解释06-24

弟子规朗读解释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