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伦理基础

2024-11-02 弟子规

  《弟子规》从"孝"这一伦理源头出发,将对父母的孝扩充为"信"这一修身立德的伦理支柱,进而升华为对所有人的"爱",成为其最高道德诉求和最终伦理归宿。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编著的家庭教育文本,它为青少年确立了很多行为规范,却没有解释其哲学依据和伦理基础。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由其时代条件决定的。“五四”运动之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无需证明的。时下流行的平等、自由、民主等思想尚未传入中国,子女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叛逆、争论与质疑,因此无需专门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思想教育。其次,这是由其家庭教育文本的性质决定的。为了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记忆规律,就要避免长篇大论的抽象理论,尽量做到内容简单精练、语言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背诵和实行。

  但是,今天的某些人不能体会古人的良苦用心,反而对《弟子规》存在轻视,认为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环境等。这是对《弟子规》的极大误解!事实上,《弟子规》在简单质朴的语言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为了正本清源,本文拟从孝、信、爱三个方面,对《弟子规》的伦理基础进行尝试性探讨与分析。

  一、孝乃百善之先——《弟子规》的伦理源头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孝道,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的基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对于孝道的重视与弘扬是自然而然的。孝作为《弟子规》的伦理源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修学次第上,孝被排在其他道德修养的前面。《弟子规》开篇即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包含了两个重要原则:在道德修养和文化学习的关系上,坚持以德为先;在各项伦理道德中,坚持以孝为先。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纲常伦理中最重要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是个人改变命运、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弟子规》从日常生活起居入手,详细规定了子女尽孝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涵盖了养父母之身、悦父母之心和厚父母之德等三个层次。

  在逻辑关系上,孝被当作其他伦理道德的基础。除去孝之外,《弟子规》还着重论述了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五个方面的伦理道德。其中,悌建立在“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孝亲思想上,是孝道的自然流露;谨和信源于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畏惧,是孝道的内涵拓展;爱众基于“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思想认识,是孝道的情感迁移;亲仁追求的是“德日进,过日少”和“圣与贤,可驯致”的道德理想,其终极目标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道的境界升华。可见,孝是这五个方面共同的伦理源头。

  二、信为修身之本——《弟子规》的伦理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修齐治平”,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原则是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弟子规》秉承了这一传统,它把信详细分解为两个层次、八个方面的行为规范,从而构建了自己的伦理支柱。

  从信的外在表现看,主要是以诚敬心对人,做到四个不:第一,不妄言。即以诚对人,不说大话、空话、假话,做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第二,不绮语。即以礼待人,不说粗话、脏话、诲淫诲盗的话,做到“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第三,不恶口。即以敬事人,不说攻击、诋毁人的话,做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第四,不两舌。即以和奉人,不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话,做到“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从信的内在属性看,主要是以诚敬心对己,做到四个正确对待:第一,正确对待他人的成绩与不足。对他人取得的成绩要努力学习,做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对他人存在的不足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第二,正确对待与他人的差距。对于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要勇猛精进、奋起直追,做到“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对于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要安贫乐道、淡然处之,做到“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第三,正确对待他人的表扬与批评。如果“闻过怒,闻誉乐”,就会招致“损友来,益友却”的恶果;只有“闻誉恐,闻过欣”,才能收到“直谅士,渐相亲”的良效。第四,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首先要按照“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的标准,区分过失的性质,找出过失的原因;其次要勇于承认和改正过失,做到“过能改,归于无”,防止“倘掩饰,增一辜”。

  三、爱是建德之境——《弟子规》的伦理归宿

  《弟子规》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仁者爱人”思想,并将其作为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加以弘扬。在内容编排上,《弟子规》有关伦理道德的论述,是按照“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顺序进行的,仁爱是其最终的伦理归宿。在逻辑顺序上,《弟子规》所追求的道德境界,从对父母的孝开始,逐步扩充到兄弟之间的悌、朋友之间的信,进而按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原则,最终升华为对所有人的爱,仁爱是其最高的道德诉求。

  《弟子规》的仁爱思想,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四方面内容:第一,仁爱的对象完全平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种爱不因贫富贵贱而有所不同,而是要“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即使对待地位低下的奴仆或佣人,也要“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第二,仁爱的前提是知恩报恩,要对国家、社会、父母、师长及所有人常怀感恩之心,并且努力做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第三,仁爱的基础是彼此尊重,“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在这种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第四,仁爱的方式是相互帮助,在学问技能上“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在物质财富上“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在道德修养上“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 相关推荐

【《弟子规》的伦理基础】相关文章:

《弟子规》基础教案07-16

《弟子规》中的伦理道德教育07-16

《弟子规》与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问题分析论文08-31

《诗经》的伦理思想04-19

儒家的政治伦理阅读答案05-25

弟子规和弟子规的解释09-28

弟子规|《弟子规》创造的奇迹06-30

《谈儒家伦理》阅读练习及答案06-08

《弟子规》09-22

弟子规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