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礼仪:和谐社会从礼乐开始

2024-05-26 弟子规

  引导语:我们通过下文的讲座来了解弟子规与礼仪,让更多的人学会礼仪,和谐社会从礼乐开始。

  首先非常感谢我们的主办单位,给我一个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今天晚上也是将自己一些浅薄的学习心得,向在座的诸位朋友们做一个汇报。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朋友多多给予指教。我们生活在人群的社会当中,每天在家里要与我们的父母、与我们的家人共同相处,到了单位要与我们的同事、领导在一起相处,走向社会又要与不同阶层各个行业的人群相处。假如我们在相处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规则、没有一个标准,没有秩序、没有分寸的话,我们就如同走在黑暗当中,手脚不知道要往哪里放,眼睛也不知道要往哪里看,手足无措、目无方向。那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摩擦、产生冲突,社会就会无序、就会混乱。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一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方有圆才是规矩。这句话是出自于《孟子?离娄篇》当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是怎么讲的?它告诉我们,“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离娄是黄帝时期的一个人,他的眼睛特别的明亮,百步见秋毫之末,就是在一百步的距离之外,都可以看到鸟兽身上的毫毛,你看他的眼睛有多明亮。公输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叫鲁班,他心灵手巧,是一个巧匠。可是在这里孟子告诉我们,有这样明亮的眼睛,有这样一双巧手,假如我们不用规、不用矩,也很难以定方圆。

  在座的诸位朋友,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比方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非常宽敞的礼堂听课,我们看到整个讲台也是有规有矩,我们看到我们坐的桌椅板凳也是有规有矩。假如没有用这些仪器去丈量,那我们可能现在坐的椅子都是歪七扭八,这张桌子也是高低不平,整个的舞台可能也会有所偏离。我们看到万事万物都在为我们表演中规中矩,所以我们不仅仅看到这些万物在为我们表演有规有矩。而我们在人群的生活当中,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假如我们没有规矩,假如我们不遵循规矩,不守规矩、不守秩序,可能我们处处都会碰壁。除了碰壁之外,我们还会遭到别人的讨厌,甚至连我们自己可能都会不喜欢自己。

  有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在单位是非常努力用功的一个年轻人,工作很积极。有一次他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要出差,就带着他的部门经理还有这个年轻人一起出差。这次是他第一次跟公司的最高领导一起出差。他们出差的时候,当时他们公司里的司机是提前几天到了他们要出差的目的地,当时只有董事长亲自驾车,而这个年轻人赶快就坐在了汽车副驾驶的位置上,总经理和他的部门经理就坐在车后排。当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的时候,董事长就看了他一眼,表情就不是很好。结果一路在走的过程当中,就感觉到车里的气氛有点不太对劲,好像董事长、总经理也不想多说什么话。等到达了目的地之后,年轻人就问他的部门经理说:经理,今天好像董事长、总经理坐车的时候都不太高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部门经理就说:你今天坐车把位置坐错了,你应该让总经理坐在前面,你怎么坐到前面去了?他一听,是我把位置坐错了。他说我第一次跟着领导出差,居然就做出这种无礼的行为。当时他就非常的懊恼,不知道该怎么去弥补。

  结果当他们要返程的时候,司机亲自开车,而他们的部门经理留在那里继续要处理一些工作。这个时候董事长就自然而然坐在车子的后排座位,坐在司机的背后。总经理也要坐在后排旁边的座位上,可是这个年轻人就一直把他拉到前面的座位,说:总经理,您一定今天要坐在前面。总经理就不肯坐在前面,要往后坐。他说假如你不坐在前面的话,等于是你不能够原谅我来的时候所做的无礼的行为。总经理无奈,只好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在座的诸位朋友们,当他们回去的路上,你们觉得整个车厢的气氛,比来的时候更好还是更糟糕?大家怎么都在笑,没有反应?是更好还是更糟糕?你们都这么清楚,我就不需要再往下讲了。

  那这个年轻人到底他做出了什么无礼的行为我们清楚吗?我们清不清楚?不清楚。那我就告诉大家,在我们坐车的时候,无论是坐车还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包括我们吃饭、我们开会,这个座位都有尊卑长幼的次序和它的安排。当董事长亲自驾车的时候,我们想想看,这个主位应该在哪里?这个尊位应该在哪里?一定是在董事长旁边的副驾驶室。因为董事长亲自驾车,做为他的下属,总经理就一定要坐在前排,来陪同董事长一起开车。这就是君臣之间的伦常关系,他坐在前面表示是对董事长的尊重,对他劳动、对他这分付出的尊重,做为一个下属是应有的一种态度。假如他坐在董事长后面的位置上,等于是董事长在给他的下属开车,这就违背了什么?伦常尊卑的秩序。可是当这个车返回的时候,是专职的司机开车,当我们专职司机开车的时候,在座的朋友们,尊卑的次序座位应该在哪里?最尊的位置一定是在司机的后排,是在这个位置,自然而然董事长坐在司机的后面。总经理应该坐在哪里?当然也应该坐在后排,跟董事长坐在一起。可是这个年轻人却把他又拉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他自己坐在了后排陪着董事长。在座的朋友们,他这样的一个做法,回来的时候又非常不尊重自己的领导,不尊重自己的总经理。

  当我们不懂这些规矩的时候,我们所做出的行为非常的失礼,可能会让人们贻笑大方,甚至让这些和他相处的人有时候哭笑不得。更严重的,因为我们失礼的行为,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会伤害到我们彼此的感情和人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其实每一天,时时刻刻我们都活在礼的世界里。比方说在座的朋友,我们来到这个风花雪月的酒店,参加这次的讲坛活动,我们有将近一千人生活在一起,住在这个酒店。假如我们进别人房间的时候,没有敲门直接就冲到了别人的房间,就会让房间里的人受到惊吓,而我们这种粗鲁的行为,可能就会给别人心中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因为我们不懂礼,就会让我们做人的信用可能大大的打了折扣。而《弟子规》当中就告诉我们,“将入门,问孰存”,也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要进别人房间的时候,一定要先敲门。敲门之后要问一下,“您好,请问房间有人吗?”甚至要报自己的姓名。那敲门的时候能不能使劲敲?我们看到现在的小朋友没有受教育,敲门的时候就一直敲,咚咚咚,妈妈、妈妈开门了,完了之后还拿脚去踢门。孩子都会做出这些非常无礼的行为,让在房间的人很有压力。而我们敲门不但不能一直敲,我们的声音要适中,而且每一次敲三下,最多不能超过三次,这也是我们生活中进别人房门的一个规矩和礼节。

  再来,我也知道我们这次来的许多都是公务人员,比方说当我们进到别人办公室去找人的时候,我们一进到办公室就说,张处长在不在?办公室里的人假如他的修养比较好,就可以告诉他。假如要跟他计较的话,就看到这个人很无礼,连起码的一个尊称也没有,一个招呼也没有打,不知道他是在跟人说话还是在跟空气说话。我们的《弟子规》也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起码的一个规矩,首先是要问一声您好,请问张处长在不在?我们要问一声您好,这才是对他人的一个尊重的态度。比方人家请我们坐下来之后,说您稍等一下,我们就坐在那里等。可是未经人家的同意,我们就去动别人书架里的书籍,或者去翻别人桌子上的一些文件,别人看到我们这样的一个行为,要去说我们的话,我们都是成人,都有面子;假如不去说,觉得你的这个行为让人家就会很反感。在《弟子规》当中又告诉我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都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这些非常具体的细节。

  假如我们到别人家要去拜访,没有提前跟人家打电话预约,我们就突然来到了人家家去敲门,可能人家全家人刚好要准备出门,或者正忙着家里在招待客人,我们就来了。这个时候让主人都非常的为难,而我们也会很尴尬。因为我们这样的失礼,就会造成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不和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境,有些人在打电话的时候都从来不分时间,包括在别人午休的时候,或者在晚上十二点以后,别人睡觉的时候打去电话。打了电话之后,把人家从睡梦当中惊醒,我们还会说,“哎呀,你这么早就睡觉了?”都没有站到体恤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弟子规》也告诉我们,刚才我们讲到是没有事先的打招呼就到了别人家,《弟子规》就告诉我们,“人不闲,勿事搅”。那我们在半夜三更给人家打电话,《弟子规》也告诉我们,“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那我们是不是时时刻刻站到一个替人着想的角度、感同身受的角度去跟人交往?这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

  甚至我们看到在打电话的时候、敲门的时候还有这样的现象,我们打去电话之后,对方说你是谁?我们在那里说是我,是我呀,结果对方在那里猜半天你是谁,“哎呀,是我,你怎么不知道,是我呀”,让对方非常的着急,不知道是谁在打电话。所以在我们《弟子规》的教诲当中也会告诉我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在这打电话的过程当中,有个大学里的老师,每次在学生考完试之后,有些同学就要打电话问他分数。这位大学的老师就说,只要打我的电话,打我家里的电话我就扣你五分,假如你要打我的手机我就扣你十分。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这些学生根本不守礼,什么时候想打电话就打给老师,老师觉得他们的这种行为很不尊重人。

  我们在一个单位共事的时候,有时候要借别人的东西用,我们会看到有这样的人,借了别人的东西从来不主动去归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要等到我们自己去要。我们老百姓就讲,“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当别人借了东西不还给我们的时候,可能他下次再来借东西,我们还要不要借给他?我们即便是有,可能都要说没有。这样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会不会好?一定不会好。在我们《弟子规》当中也教导我们,“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那我和大家分享的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这些规矩、点点滴滴的这些礼节。假如我们人不懂这些规矩、不懂这些礼节,在家可能我们就会让家人讨厌,我们在单位,同事可能就会远离我们,领导也会不喜欢我们,我们做人可能就很失败。所以在我们的百姓当中就流传这样一句话,“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孔老夫子也告诉我们,“不学礼,无以立”,假如我们不学礼,就很难在生活当中,在我们的社会当中立足。而在《诗经》当中也告诉我们,“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相鼠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看到很微小、很微弱的老鼠,您看牠都有完整的四肢来支撑牠的生命,支撑牠的身体,而我们人是以什么为体?人是以礼为体。比方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很不懂礼,不守规矩,做出了很多不符合道德的行为,我们可能就会说,这个人简直是不成体统。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假如我们做人无礼的话还不如去死好了。这都是经典给予我们的教诲。

  而荀子也告诉我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无礼就不能生存,事无礼就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比方说我们来到这里开会,参加这次学习,我们一来报到,工作人员就说二楼、三楼这些房间你们随便住、随便选,没关系;上课,你们每天白天只要进教室就好了,座位随便坐;吃饭,你们什么时候想去吃都可以。假如这样安排的话,我们可能今天一整天的课程都没有办法完成。首先我们来到这里就会感觉到,这里的安排非常有序,有专门为大家准备的温馨提示,还有专门的辅导员和义工把我们编成好像是十个组,非常有序的进入会场,有序的退出会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好秩厌乱,都希望过有序有礼、彼此尊重的生活。假如无序混乱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上课环境,让我们的心安在这里。

  我们的前辈也告诉我们,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泰,皆是礼从中发挥的作用。所以我们感受到这个礼,在我们人的生活当中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学过《弟子规》的小朋友,他们就很有礼貌、很懂规矩。有一次我们的老师就问小朋友,说各位小朋友,什么是快乐?在座的朋友们,什么是快乐,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一个小朋友就举手了,“老师,走到哪里都守哪里的规矩就会快乐。”我们的小朋友回答得好不好?谢谢大家,如果你们不响应我的话,我这个课就讲不下去了。那小朋友为什么说走到哪里守规矩就会快乐?因为我们走到哪里都守别人的规矩,又守别人的秩序,又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应对进退的分寸,我们会不会受到欢迎?因为我们懂得了尊重别人,我们一定受到别人的欢迎,当我们走到哪都受到别人欢迎的时候,在座的诸位朋友,我们会不会快乐?一定会很快乐。

  所以我们今天学礼,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懂得尊敬别人的人,我们懂得尊敬别人,就能感得别人对我们的尊敬。接下来,要做一个不要让人家讨厌的人,进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还要做一个走到哪里都让别人感觉和我们一接触如沐春风。我们做人有没有做到这样的境界?我们一走到哪里,别人都很欢迎我们,都愿意跟我们多坐一会,想跟我们多说会话;还是我们一回家太太就不高兴,他最好出差,真烦,又回来了,一回来就抽烟,让家里头乌烟瘴气,要不就是衣服乱丢,袜子、鞋子也乱丢,东西也乱放。你看我们走到哪里如果都让人讨厌的话,我们的人生会有快乐吗?我们会有幸福吗?所以我们感受到,我们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我们人与人之间能够彼此的和谐,能够感受到人情的温暖,都是来自于礼,都是来自于我们守礼、我们懂礼、我们知礼。所以礼是什么?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也是温暖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今天晚上,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从礼乐开始”。我在五、六年前,应该是六年前,我刚刚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我见到我的启蒙老师蔡老师。明天上午有他的课程,有听过蔡老师讲课和看过他光盘的举一下手好吗?有这么多的人。好,谢谢大家,大家都不陌生。第一次见到蔡老师,蔡老师说: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李越。“你这个名字很好,有礼又有乐。”我当时就愣在那里,就是有李又有越,什么意思?我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几秒钟之后,我突然就反应过来了。在座的朋友,你们知道不知道是哪两个字?是礼貌的礼,音乐的乐。当我知道了是这两个字之后,我那天一走出房门的时候,突然感觉和往常不太一样,好像那天走出去很有一种自豪感。随着自己不断深入的去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才知道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就是礼乐文化,而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当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就是礼乐文化。我想我在后面的课程当中,慢慢来和大家分享礼乐的文化为什么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睦人际关系这么重要。在分享这一段之前,有一个短片想播放给大家看一下、欣赏一下,这是一个小品,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来编排的一个小品,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小品。

  在座的朋友们,我们刚才看了这个小品,假如您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或者一个公司的老总、总经理,在招聘的过程当中,您会录用哪一位年轻人,是学历高的还是学历低的?你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学历低的。刚才这个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因为前面的音响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没有听见。他是用了一个监控器,把这两个年轻人从进门之后,所有的招聘过程当中的表现全部拍了下来,那他这个招聘的总经理是坐在另外的一个房间,监控到他们真实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座的朋友都会说选择这个学历低的。那假如你们今天有儿女,你们希望是把你们的儿女培养成前者还是后者?希望培养成后者。看完这个小品之后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人生的反思,我们一个人一生受教育的过程当中,到底是什么重要?是分数、学历重要,还是我们做人处世正确的态度和这些内在的道德修养更重要?

  蔡老师每次面对一些新来的家长,他都会问一个问题,说九十八分把它拉到一百分重要,还是教一个孩子从小有礼恭敬受教的态度更重要?在座的诸位朋友,哪个更重要?前者重要后者重要?这是标准答案。有些事情我们说起来重要,但是做起来就变得次要,当我们忙起来的时候就变得不要,当我们不要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要这些正确的人生态度,不要这些正确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当我们都不要这些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一天一天在错误的惯性当中去成长,等到有一天,他的人格特质都成型了,也就是当我们看到,等到有一天,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无法挽救了,我们生病已经到病入膏肓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再来拯救,能不能来得及?那个时候我们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今天假如我们没有赶快去教我们孩子孝道和礼貌,请问在座的诸位朋友们,每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年轻人,他在用什么态度对待他的父母?他到了学校用什么态度对待他的老师和同学?等他将来走向社会,他又用什么态度对待他的领导、对待他的同事?当他有很高学历的时候,假如他很无礼,对父母忤逆不孝、又不恭敬,我们做父母的会因为他有高学历而感到自豪吗?假如他没有这些道德的基础,没有进行这些待人处世正确的教育,即便是将来他很有财富、很有钱,可是他染了一身的骄奢淫逸。可能家庭经营也比较失败,儿女的教育也比较失败,甚至可能在社会上做一些违法乱纪,伤害社会、伤害人群的事情,我们做长辈的、做父母的、甚至做老师的,我们会感觉到很安慰吗?今天一个年轻人他有很高的学历,甚至他可能是博士、博士后,但是他每天与人相处都是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一动什么事情想不通可能就要寻死、就要自杀,与人过意不去,我们又能够感觉到我们的内心很安慰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高学历假如没有道德来做基础,学历只是一个美丽的光环,可能只是插在花瓶里的鲜花,好看不好用。我们看到插在花瓶里的鲜花,看到我们讲台前面的这些鲜花,能够好看多久?在座的朋友,能好看多久?可能不到一个星期。那一个星期之后水会臭了,花会腐烂,我们还要为它收拾残局。

  所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深入的去思考。因为我们在座的许多朋友都为人父母,我们到底要把我们的儿女,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培养到什么样的一个人生方向?在《论语》当中就告诉我们教育的大根大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我想无论是在今天上午还是下午,我们几位主讲的嘉宾都和大家谈到了孝道、悌道是我们德行的根本,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人生一切的事业要成就,都来自我们做人的这个根基。在《孝经》当中就告诉我们,“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也就是一个人他能够有仁爱的存心,这个仁爱的存心从哪里培养的、是从哪里建立的?就是从孝道。当我们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自然会把孝顺父母的这分仁爱之心,能够延伸到一切的社会大众当中,所以莫善于孝。教一个人有礼、守秩序要从哪里?要从悌道开始,所谓悌道就是让我们要懂得尊重我们的长辈,尊重我们的兄长、我们的姐姐。只有懂得这些做人的孝道和悌道,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礼的人。

  刚才和大家讲到,中国的古代文化就是礼乐文化。中国一直被人们称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这样一个美誉的称号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西周的时候开始,也就是周朝开始。为什么说是从周朝开始?在周朝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圣人周公,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这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完全符合我们做人的道德标准。在古代,每一个朝代建立的时候,首先朝廷都要颁布礼乐制度,让人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整个社会人民的生活都是井然有序,都会遵循伦理道德的标准,所以整个社会会呈现祥和的景象。而到了孔夫子春秋时期,孔老夫子最崇敬的圣人就是周公,所以他也效法周公,删诗书、定礼乐。他们做的都是同样的一件事,其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实现大同世界,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当时孔老夫子曾经还在鲁国中都的一个地区,好像我们大理州,这样一个地区做了中都宰,就好像是我们这里大理州的州长。那他做这样一个州长的时候,他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国家?就是用礼乐文化来治理这个地区。当时中都地区的民风很不好,人们做生意都会欺行诈市,人心不够厚道。可是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们的孔老夫子用礼乐治理,在中都这个地方就呈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长幼有序、男女别途。这就告诉我们夜晚睡觉不用锁门,不用关门。在我们大理地区晚上睡觉要不要锁门?我们来自大理的朋友举一下手好不好?我们冰川的还有,或者我们昆明的,好,谢谢大家。晚上睡觉一定要锁门的是吗?是的。我以为我们大理,我来到这里觉得真的是像一个天堂,可能不需要锁门晚上睡觉。那我们有没有信心,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我们也能够实现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呈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好不好?信心成就一切。

  有次有一个行者,他走的路途很远,他到了中都这里之后,发现他的包裹丢了。他急得不得了,就找到了孔老夫子。找到孔老夫子之后,他说:“孔大人,我的包裹在路上丢了。包裹丢了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我的主人将一份非常重要的信件放在包裹当中,让我送到中都,这封信要是丢了的话,我回家可能都会被砍头。”所以他很焦虑。孔老夫子就安慰他,让他镇定。第二天就派了他的学生闵子骞带着这个行路者,驾着马车沿途去寻找,走到半路就看到一个长者拿着那个包裹坐在那里在等待。闵子骞就上前去问说:这位长者,这个包裹您是从哪里来的?长者就说:昨天晚上我儿子干完活收工的时候,在路上发现了这个包裹。我今天一大早就起来坐在这里等候,我想失主一定会回来寻找。闵子骞就有意来试探的问他:这位长者,包裹里有好几件衣服,你完全可以拿来自己用,你干嘛一定要在这里等?结果这个长者就非常生气,你这个人说话怎么这么无礼?孔大人在这里落实、实施的是道德教育,对我们人民进行的是礼义的教育,我怎么会为了几件衣服,而做出这种违背良心、违背道义的事情!当时闵子骞听了这番话之后,内心暗暗的在那里喜悦。短短一年的时间,整个中都的民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在曲阜、泗水河畔一带就流行着一首儿歌,“学圣人,孔仲尼,治天下,用礼义。尊君王,亲长辈,爱百姓,胜亲戚。听他话,有饭吃,读了书,懂道理”。当时孔老夫子治理中都,不但中都的人民富裕起来,而且还得到了非常好的道德教育。后来鲁国的国君就纷纷派这些诸侯国的官员,要到中都地区向孔老夫子去取经,就问他说:你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用礼乐文化治理中都,能够治理的这么有序、这么好,请问用它来治理鲁国可不可以?在座的朋友们,用它去治理一个国家可不可以?可以。孔老夫子说不仅治理一个国家可以,用它来治理天下都可以。

  在座的朋友,我们有没有起怀疑?真的用礼乐的文化就能够使得一个社会实现它和谐的目标吗?其实在前几年,我们也在一个小镇,用礼乐的文化来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也是不到大概是一年的时间,当地就做出了一个统计,一个什么统计?当地一年的离婚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九,刑事案件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这都是非常真实的数据。短短的一年,可能在座的朋友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用礼乐来治理一个地区会产生这么好的效果和作用?《孝经》当中告诉我们这个答案,告诉我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里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民风是不是淳朴、人心是不是厚道,只要看当地的人民喜欢听什么音乐、唱什么歌、接受什么样音乐的教化,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而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一个国家从上到下,整个的社会要井然有序,就是要靠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那讲到礼乐,我们讲到用音乐来治理,前面我们的主持人也简短的为大家做了一些介绍。为什么用音乐可以来改善人心,让人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们都知道,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而音乐的起源是来自于氏族时代,不同的民族、国度都产生了音乐。可是在一般的国度,音乐它是用来欣赏、用来消遣、用来娱乐,唯有中国的音乐是起教化的作用,它不是用来娱乐和享受的。所以在我们中国的《礼记?乐记》当中就讲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古圣先贤制礼作乐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满足口腹耳目之欲,而是要透过音乐的教育,让我们人民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而让我们的人心归到人生的正途当中。所以在儒家文化当中,儒家将内容健康、节奏和谐、纯正感人的音称为乐,高层次的音称为乐。高层次的音它是天道的体现,是在我们人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它是入德之门;也就是在我们欣赏好的德音雅乐,在我们唱好的歌曲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受到了心灵的洗涤,好像一块糖放在水中,不知不觉的起到教化的作用。

  今天最重要的我是要和大家分享礼,明天晚上我们有一个专题,就是乐的课程,明天我们会充分的去感受音乐带给我们人心的影响。我想今天我一直在和大家分享一些乐的理论的内容,不妨我们也借这样一个机会,我唱一首歌让大家先感受一下好不好?我是抛砖引玉,唱一首“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明天我们会听到我们两位非常专业,他们的歌声非常的优美,我们可以感受。我先给大家唱一首“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母亲哟你像月亮,散发出温柔的光,我们像迷途的羊,依偎在你的身旁。母亲哟你的手掌,拍拍着我们背上,为我们轻轻的唱,让我们幸福成长。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你的爱像月光,给我温暖和希望,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好,谢谢大家。我就唱了一段,因为时间的关系,目的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热爱音乐,当我们一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有没有一点不一样?有,马上我们的内心就非常的欢喜和喜悦。那当我们听到这个歌词都是在歌颂母亲的内容,让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时时感受到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都是在母亲温柔的怀抱中、在母亲精心的呵护之下长大,感受到母亲的爱就像温暖的月光,时时给我们这分关怀,给我们人生的希望。我们唱这首歌就能够提起我们感恩的心,就能够提起我们的孝心和孝行,这就是音乐所产生的这样的力量。

  可能我们在座的朋友又要问一个问题,那这个礼和乐是谁发明创造的?为什么它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和作用?这里也在我们的《礼记.乐记》当中告诉我们,礼乐的教化、礼乐的产生,不是我们的圣人自己杜撰而来的。乐是从哪来的?乐是来自于天地之和,而礼是来自于天地之序。天地相和就会百物皆化,天地有序自然万物会有它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特性,群物皆别,所以礼乐它是来自于天地。古人也告诉我们,“乐由天作,礼以地制”。音乐所表现的是天地之间的祥和之气,它表示和谐,而礼所表达的是天地之间万物的秩序,因为有序,彼此才会尊重,因为和睦,人们才会相亲,它就是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

  我这样讲可能还是比较抽象,我们来看一下,天空中的日月星辰运行不悖,大地上的山海平原高下相宜,我们又看到春夏秋冬四季,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在运转,这就是天地的秩序。比方说一年有多少个月?十二个月。一年有几个季度?有四季。我们再来看一个月有多少天?三十或者三十一,甚至二十九天。那我们看到一个月,你看它有一定的时间和秩序。我们再来看我们人的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有几个时辰?有十二个时辰。这就是我们看到自然界的秩序,我们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去生活,我们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这就叫有礼、有节、有度。那我们待人处事接物?也是同样的,也是要懂得分寸、懂得尺度。我们都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一种规律和秩序在生活,假如我们不去遵循的话,我们就是颠倒黑白。我们晚上不睡觉,半夜吃夜宵,久而久之我们违背自然规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可能就会垮掉,我们就会生病;我们不守自然的秩序,我们就可能会破坏自然,那自然可能就会惩罚我们,就会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发生,我们人类可能就会进入到很多痛苦的,过一种痛苦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礼是来自于自然之秩序。假如说我们一个单位,今年的计划没有完成,我们多加一个月,过十三个月可不可以?那整个我们跟这个社会就会脱节,我们这个单位就没有办法跟人家相处就会混乱。这样我们就了解到,圣人是察顺天地之自然,而又合乎我们的人情,所以制礼作乐。所以它是天道,不是人为创造的。

  而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也要有秩序,那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秩序是什么?我想在我们明天的“家和万事兴”当中,蔡老师可能会给我们,有机会更深入的来分享。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秩序,古圣先贤四千五百年前给予我们最重要的教诲就是伦常大道。这个伦是一类人,常是恒常不变的真理。那这个伦常大道,我们大家集体把它读诵一遍好不好?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我们人与人相处的秩序,这里就告诉我们做父亲的,你要守父亲的本分和责任,做儿子的你就要懂得晨昏定省、出告反面的这些做人的本分。就是做什么的要像什么,做领导人的就要像领导人,懂得以父母之心去关爱你的下属,那做下属的就要有做下属的样子,要懂得忠于自己的职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它是道义之交,是要尽你的一分责任和本分,而不是利害的相交,这就是我们要遵循的人伦秩序。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我们有哪一个人不在这五种伦常当中?我们想想看。那这个五伦关系的学习,不是透过我们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够学明白,我们有蔡老师的“幸福人生—如何做一个如理如法的好人”,这个光盘四十集。我们需要长时间的去学习,才真正知道我们在不同的角色当中,我们要尽什么样的责任、尽什么样的义务和本分,当我们明了了这一切,我们人与人相处一定是和睦,一定是相亲相爱,社会就一定呈现出长治久安的这种美好景象。

  在我们古代的经典当中也告诉我们什么是礼,“夫礼,德之范也”,教人尊上训下,履行人伦的规矩。我们要懂得尊重、遵循我们长辈的教诲,又懂得训勉我们的晚辈,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遵循这种人伦秩序。人伦秩序和谐了,自然而然家庭也会和睦,自然而然人与人之间不会冲突、不会对立,人们的生活就一定过着和谐幸福的这种日子。在前不久我也看到一篇报导,也就是我们祖国大地从上到下,我们的政府,尤其是我们的宣传部、我们的文明办,都在进行全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教育。在一九九二年我们中宣部就提出了要实施“五个一工程”,这五个一工程是什么?第一就是要拍一部好的电视剧,人们要看一本好的书,要在各个省市编排一台好的戏曲或者好的戏剧,要写一篇好的理论文章,要倡导人们唱一首好的歌曲。其目的都是为了起到弘扬优秀的先进文化,起到实现和谐社会的这种理念,进而透过这样的一种活动,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的教育,真正为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和长治久安去做出这样的努力。透过十几年,一九九二年到现在是十几年的时间,都呈现出了非常好的成果。

  在我们的古代,圣君明王他们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其实都是用这些好的诗词、歌舞、戏剧来把这些伦理道德的教育内容融入到其中。所以在古时候,我们的圣君明王要治理天下,他会从四个方面去入手,第一就是用礼,“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用礼来节制我们过分奢侈的欲望,让我们懂得生活享受要有节制。也是我们刘教授上午和大家分享到的,使我们的情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要适度,“发而皆中节”。这是礼所起到的作用,用音乐陶冶我们每个人的性情,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的淳朴厚道。接下来又告诉我们,“政以行之,刑以防之”,政就是指我们的政治制度、我们的管理,政治成为我们推广礼乐教化的一个工具。好像我们这次举办“中华传统美德”这样一个讲坛,就是由我们的政府来主导,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来进行道德的教育。刑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法律、刑法,它是起到惩治害群之马。所以这里告诉我们,“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那这四种教育、管理的手段它是相辅相成,自然相辅相成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这个王道就是我们古圣先贤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

  我们进一步来了解,礼到底又是什么?在我们佛家叫戒律,在儒家的文化当中就叫礼,我们进一步的来了解这个礼。可以说没有礼就没有儒家的文化。那我们看一下这个“儒”字,你看一个单人旁,一个需要的需,就是我们人之所需也。我们需要空气、需要阳光、需要食物、需要水,是我们生命维持所必须的这些物质,可是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我们社会的活动、人群的生活,不能够少的就是这个礼,用我们今天的言语来解释,就是科学的办事精神。所以我们进一步的去了解礼,礼是什么?它是未生防御,是治未病;法律它的功效是什么?是手术开刀,是治病,当我们没有去预防,等到有病的时候那就要动手术,那就要大伤元气。所以礼就是我们做人最低的标准,也是我们这个人类社会生活,我们言行的一个准则、一个标准、一个规则。朱熹夫子也给它下了一个定义,“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我们刚才讲到礼是天,来自于天地,而我们是随顺自然的法则、遵循自然的法则,所以才制定了礼乐。

  我们刚才讲的都是理论,比较抽象,那我们怎么去认识礼,怎么去落实礼?其实《弟子规》就是我们做人的规则,就是我们做人的标准。我们知道国家有法规、行业有行规、学校有校规、交通有交规,在座的朋友,我们在家庭当中有没有家规?您认为您有家规的朋友举一下手。有这么多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来自哪里?因为我们大理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不知道在座的大理朋友,您觉得您有家规的可以举一下手吗?有这么多的朋友举手,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能够有这样的家规代代承传,我们相信有家规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和谐美满的家庭,子孙后代一定是非常的兴旺。那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弟子规》,其实《弟子规》就是我们家庭的家规。而《弟子规》在古时候,是我们的父母、长辈、老师做出来让我们的儿女去效法的。所以我们今天学《弟子规》并不是我们要来多学一门知识,不是的,《弟子规》它是我们古圣先贤几千年,透过实践之后所总结出的人生智慧,它是我们古圣先贤性德的流露,它是我们做人本来应有的面目,就是我们做人本来就像《弟子规》这样。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是补上人生从小缺失的这一课,不是额外多学一门常识,是让我们回归到我们做人的人道上来。

  我们这么讲可能还是不容易去理解,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弟子规》,《弟子规》前面“入则孝”的几句话,我们同样把它来读诵一遍,我们一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好,“冬则温”就不读了。你看我们这几天都会读诵《弟子规》,我们只是照着它这个句子去读的时候,也觉得好像这也没有什么难,也没有觉得《弟子规》可能很重要,甚至我们可能还感觉这就是小孩子读的。但是我们到底有没有做到这几句?我们就看前面几句有没有做到?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我们今天的小朋友,我们家里的儿女,当我们做父母的去叫他的时候,他一般是怎么响应的?小明,比方妈妈在叫他儿子小明,我们的孩子一般是怎么回应?我们大理的朋友告诉我一下,我们大理的小孩子怎么回应?你们用云南话说说,我听听看,怎么讲?这个得私下去学习。我听到有干嘛、干什么。请问在座的,您假如是父母,您的儿女这样响应你的时候,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不舒服是不是?您会不会看到儿子说:干嘛?讨厌!妈妈别叫我,我在看电视。我们做爸爸的特别高兴,我儿子真棒!从小就会顶撞我,长大了肯定谁都不敢欺负他。有没有做父母的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态?不会,我们都是很不高兴。而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小朋友,他又是怎么样去回应父母的?我们同样叫一声:小明。我听到了: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你看在座的做父母的都笑起来了。假如我们的儿女这么有礼貌,我们做父亲的会不会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有礼貌的时候气得不得了,拍桌子,你从哪学得这么有礼貌,气死我了!会不会?不会!

  所以在座的诸位朋友我们思考一下,两种不同的应对父母的表现,哪一个是一个正常的人,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有的态度,是前者还是后者?也是标准答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可是我们看到今天这个不正常的变成了什么?正常的,正常的变成了不正常的。当一个孩子今天很有礼貌,大家可能都来看,这个孩子是从哪学的,怎么这么有礼貌?好像看稀有动物一样的那么稀奇。所以我们看到因为将近八十年的时间,我们整个社会失掉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的行为都完全颠倒。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是要让我们恢复到一个正常做人的态度和行为上。所以《弟子规》的每句经文,其实都是我们正常人的行为。今天晚上回去之后,我们仔细的一句一句去读、去体会,我们就会感受到《弟子规》这本经典,圣贤的教诲,它是博大精深,我们终身学习,让我们会受益无穷。我们今天要学习礼,我们已经了解了,就要从《弟子规》开始学起。《弟子规》的每一句它都非常的具体,所以我们传统文化圣贤的教育,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它就是我们生活的教育,就是点点滴滴在我们生活当中要去落实、要去体现,我们和谐的社会才不会遥远。

  这里也告诉我们,“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权轻重,规以求圆,矩以求方,此谓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万器”。我们知道绳墨是用来衡量直线,以求它的直线,我们知道秤是来秤物体、物品的轻重,规是圆规,是求圆,矩是曲尺以求方,这是基本之器。那我们做人的基本之器是什么?其实就是《弟子规》。我们的小朋友,有一个班级学了《弟子规》,是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就学了“入则孝”的前面四句。学完之后一个小朋友就写日记,我当时看了这个日记就很感动。他说我没有学《弟子规》以前,我不知道做人要孝顺,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才懂得原来做人是要孝顺。我没学以前,妈妈叫我,让我去买东西的时候,我都像乌龟一样慢慢爬过去,我都推三阻四不答应她;学了《弟子规》之后,现在妈妈一叫我,我就像豹子一样冲过去了。甚至在放学的路上,我都不跟同学玩了,赶快跑回家,冲到厨房先问妈妈:妈妈,今天有没有酱油和咸盐要买?如果妈妈让我去买咸盐、酱油,我就用最快的时间帮妈妈把它买回来。我们的孩子他是非常的善良和单纯,他今天之所以失礼,不懂规矩,是因为我们没有教给他正确的做人处世的态度和礼节;当我们一旦教给他,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变得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学习礼义,我们说从《弟子规》开始,那从《弟子规》的什么方面开始去学?在《礼记?冠义》当中也告诉我们,“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也就是要从我们一个为人的仪容仪表,从我们与人相处的态度,我们是不是和颜悦色?是不是对人讲话的时候很温和、很恭敬?包括从我们的行住坐卧四威仪开始学起,包括我们的言语是不是跟人讲话的时候比较温和,不会很强势,不会很厉害,就是从我们生活当中这些最基本的态度去学起。在《弟子规》当中就有这么一段经文,“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把这个礼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待人处世、穿衣吃饭当中。所以礼是什么?礼是真正仁义道德最具体的体现。讲道德、讲仁义,我们觉得很抽象,我们看不到,是透过礼把我们这些道德,把我们的孝悌忠信来充分的展示和体现出来。

  接下来,我们就透过这段经文,具体的去感受一下,我们今天用现有的时间来学习这些礼节。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揖深圆,拜恭敬”,就是一个鞠躬礼,古人人与人之间见面的礼节。比方见到皇帝就要行三跪九叩首的礼,逢年过节,儿女要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父母、拜老师,人与人之间平辈的相处,一般的人群相处都会行作揖的礼节,揖深圆,拜恭敬。那我们现在是与时俱进,我们借鉴古人的礼,用今天的鞠躬礼来表达我们对人的礼敬、对人的恭敬。我们来到这里参加这个课程,我们一来到这里,看到我们所有的义工朋友都会恭恭敬敬的给大家鞠一个躬。当他们在鞠躬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别人给你鞠躬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一个感受?是受庞若惊,觉得他们这么恭敬,很不好意思,赶快要回礼,还是觉得一看到别人鞠躬很反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心态。曾经在我们的中心,我们举办也是这样四天的课程。每位来的嘉宾进我们大门的时候,我们两边都有义工朋友用深深的九十度的鞠躬礼欢迎他们的到来。有个中年男子,他一走进来的时候大家就给他鞠躬,鞠完躬之后,他看了一下,不屑一顾就来了一句:少来这一套!就大摇大摆走了进去。您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一套。结果没有想到四天之后,课程结束出来,他见到任何一个人都是行九十度的鞠躬礼。不仅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当我们老师拿书本给他的时候,他是恭恭敬敬,两手可以说是举案齐眉接过老师给的书籍。你看,四天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那我们为什么要行这样的一个鞠躬礼?今天我们的刘教授也和大家分享,因为我们人是很容易傲慢的,我们人是很不容易去尊重别人、去恭敬别人,很容易去忽略别人的。比方说我们人,假如说我们学习成绩好,我们就很容易傲慢;假如我们今天在社会上又有一官半职,我们讲话的口气都不一样了;假如我们做生意很有钱,我们就会说这个人财大气粗,只要这个人一走来,整个这条路都是他一个人占,目中无人,有没有?就很傲慢。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人在跟你握手的时候,看似很有礼,但是握手的时候,他的眼睛有没有看你一眼?可能连看都没有看你一眼,只是一个应付,内心并没有恭敬。比方说我们的女孩子,如果长得漂亮一点,身材好一点,走出去的时候也会怎么样?也会目中无人,很傲慢。当我们失去了这些做人教育的时候,我们傲慢的习气都是与日俱增,不知不觉。可是我们要了解,当一个人傲慢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已经停止了进步,因为傲慢的人是孤独的人。在座的朋友,我们愿意去跟傲慢的人交朋友吗?因为他都看不起别人,他都不尊重别人。那我们希不希望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傲慢的人其实他是最折他人生的福报。

  所以我们行这个鞠躬礼的当下是透过外在的行仪,而触动我们内心的心灵世界,由我们不断的行这样一个鞠躬礼的同时降伏傲慢,长养我们的恭敬心。因为我们的头在我们身体的部位是最尊贵的部位,我们肯把自己的头低下去的时候,我们就是以一颗谦卑的心对待别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自卑而尊人,而不是今天流行的一种价值观,所谓的自尊而卑人。这是我们祖先教给我们要去奉行的人生态度。当我们自卑而尊人的时候人际关系更好,还是自尊而卑人的时候人际关系更好?一定是自卑而尊人的时候,我们人与人的相处才会更和睦、更和谐。所以我们行鞠躬礼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还有一个好处是什么?你看我们弯腰,一俯一仰,当我们一俯一仰的时候,我们的腰部就要运动,这一运动之后,我们就会与天地阴阳二气相通,就会打通我们的任督二脉,让我们气血通畅。更重要的,腰是什么部位?是肾脏,肾脏的部位你常常运动的话,就会补我们肾脏的阳气,不断的补充我们体内的阳气。所以常常鞠躬会让我们非常的健康长寿。大家愿不愿意学习鞠躬礼?更重要的,我们学了这个鞠躬礼,还能够让我们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的温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鞠躬礼要怎么鞠?这是男士的站姿。我希望待会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恭恭敬敬向我们的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男士的站姿是这样的,鞠下去的时候标准的鞠躬礼,我们看到了没有,是九十度的鞠躬礼,这个九十度腰是平的,有点难度。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们从最高标准开始学,手是放在腿的两侧。这是女士的鞠躬礼,女士的鞠躬礼我现场来为大家演练一下,大家来看一下。那男士我们刚才讲是这样站,女士就是右手轻轻的抓住左手,放在我们的体前。我们在鞠躬的时候是以腰为轴,我们不要这样鞠躬,这样鞠躬只能是低一个头,不能够表达我们的这分诚意。那我们鞠的时候以腰为轴,我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大家好!好,谢谢。这是我们女士的鞠躬,男士的鞠躬是两手放在这里,刚才我们看到了,我就不再做示范。

  鞠躬我们还要分场合,还要分什么?还要分时间,什么时候行九十度的鞠躬礼,什么时候不行九十度的鞠躬礼,我们也要来了解一下。比方说我们每天起床之后,我们为人子女要向父母去问候,要问早安,要问早上好,也是《弟子规》里告诉我们的晨昏定省,那我们就要“爸爸、妈妈早上好!”鞠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我们面对父母、面对长辈、面对领导者、面对老师,我们要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平辈之间就不需要行九十度的鞠躬礼。所以我们学礼要能够掌握它的分寸,更要去了解礼真正它的内涵。因为一切的礼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恭敬,我们是透过外在的行仪,来表达我们内心的这分诚敬之心,所以叫“诚于中,行于外”。那我们在平辈之间鞠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行一个。比方说到了单位,我们今天去上班,或者是学校,我们小朋友见到老师的时候,我们见到同事、领导人的时候行鞠躬礼,而我们不要一整天都行鞠躬礼。比方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听课,我们只是在早晨大家见面的时候行一个鞠躬礼,再见面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套餐礼,我们就点点头、微笑一下,或者问候一下。

  因为礼最忌讳的是繁琐,礼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恭敬。假如我们一整天都行鞠躬礼的话,我相信在座的朋友就不愿意学鞠躬礼了,我们就会对这个礼节产生反感,因为它会增加我们的复杂度。所以这些礼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假如你在一个单位上班,领导交代你办一件事,结果你很久才回来,领导说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你说我们一路都在鞠躬,所以把时间就耽误了。那我想我们就不要推行这样的一个礼节。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礼有它的分寸,有它的尺度。当我们晚上下班的时间,彼此之间要分手了,我们这个时候再行一个鞠躬礼,再见、明天见,我们行一个鞠躬礼,这就是它的分寸,我们要掌握好。所以我们知道晨昏定省,出告反面,这个时候行鞠躬礼。

  那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不行鞠躬礼?比方说我们待会要去洗手间,我们要不要在洗手间里鞠躬?我们的卫生间我看都是非常的有限,大家都要在那里排队,如果我们排队的时候还鞠躬,后面的人会怎么样?那反而会很失礼,所以这个时候不要鞠躬。再来,我们吃饭的时候要不要行鞠躬礼?吃饭的时候也不要行鞠躬礼。比方我们在那里吃饭,别人过来恭恭敬敬给你行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这时候我们在那,我们是要起来给他还礼还是不还礼?那这个时候行礼就会给别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让人家吃饭都不能够安心。所以礼是什么?是处处为人着想,处处为人着想是天下头等的学问。我记得我们有一次到外地去讲课,我们都是跟学员坐在一起吃饭,很多学员为了表达对蔡老师的恭敬,完了就到桌前,吃完饭就给蔡老师行礼,行这个鞠躬礼。蔡老师刚要吃这口菜的时候就来人鞠躬,蔡老师就把这口菜放下,要跟他打招呼;结果这个人走了之后,这筷子菜又要吃的时候,又有人来鞠躬,他又放下这筷子菜。那蔡老师为什么这么瘦你们知道了吗?我讲到蔡老师这么瘦,你们就鼓掌是什么意思?我们希不希望蔡老师这么瘦?所以我们明天在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行鞠躬礼,不要给别人带来压力。

  再来还有上下楼梯的时候,大家切记不要行鞠躬礼。比方说一个长辈,他刚好从楼梯上往下走,很小心的走,我们做晚辈的在楼梯底下“长辈好!”鞠一个躬。因为我们中国人讲究什么?礼尚往来,别人给我们一鞠躬,我们就会很紧张,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所以我们在上下楼梯不鞠躬。当我们了解这些鞠躬的礼节之后,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朋友们,在这几天的课程当中,我们身体力行去感受一下这个鞠躬礼带给我们内心的触动,带给我们心境的启发。可能不知不觉在这个礼的生活当中、礼的环境当中,我们的境界都会不断的得到一个提升。

  我曾经在北京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常常跟一些大学里的老师在一起学习传统文化。有一次我们学完之后,有位女老师的先生来接她,看到大家都在行这个鞠躬礼,她的先生就说:你们这个礼节很像日本人。这个礼节是日本的还是中国的?对,是日本人学我们的礼节。完了之后他就对他的太太说:我看到人家做的都很好,你能不能做得到?太太一想,我学了这么久了,就是一直没有在家庭去力行,一直就是抹不下这个面子给自己的先生鞠一躬,那先生今天既然这么一讲,机会终于来了。所以在第二天早晨上班的时候,她鼓足了勇气就走到先生的面前,恭恭敬敬给她的先生鞠了一躬说:老公,我要去上班了。这个躬一鞠下去之后,她的先生可以说四脚朝天,就躺在床上笑得起不来了。后来她的先生起来之后就说:老婆,你给我来真格的了。

  在座的各位朋友,我们要不要来真格的?假如我们今天学《弟子规》、学传统文化,我们只是学、只是听,而没有力行的话,我们又花了很多的机票钱,又大老远飞到这里来学习,美其名曰我们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我们回去之后,我们都没有去落实,没有去力行《弟子规》的这些教诲,那这个时候我们的家人会怎么看我们?我们的朋友会怎么看我们?当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不符合《弟子规》教诲的时候,在座的诸位朋友,我们又告诉别人我们在学传统文化,我们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在毁谤圣贤的教育,我们就是在把圣贤的教育当成一种消遣、当成一种知识来学习,而没有透过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周遭的人群升起对圣贤教育的这分信心,反而我们将更多的人拒之门外,那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所以我们听课有一个听课综合症,我现在在这里要打一个预防针,我们听的时候感动,跟家里人打电话的时候激动,回去之后不动。这就是我们要非常谨慎的一点,因为圣贤教育贵在力行。所以我们大理的朋友今天晚上回家之后,看看要不要给自己的先生,或者给自己的太太鞠一躬,有没有这个勇气?当我们一鞠完躬之后,先生可能就会摸我们的额头:你到底去参加什么学习了,怎么有一点神经不对劲?当我们被家人这么误解的时候,我们要不要有这分坚持?所以我们今天学圣贤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榜样,因为人们今天不听你去说什么,重要的是要看你做什么。而我们看到今天能说会道的人很多,只有真正做出来的人才能够感动人心,才能够真正让我们生起信心,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尽的。所以我们有没有信心在四天的课程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能够真正的身体力行,把圣贤的教育在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单位、我们的社会当中把它做出来,进而由我们自身的这样一个力行,来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有信心的话用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接下来,我想因为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有没有在座的朋友,假如您是夫妻或者是父子关系,或者是君臣的关系,愿意借这样的机会上台来彼此行这个鞠躬礼,来表达我们内心对对方的一分感恩、感激之情,有没有?有没有愿意要上台的?大家不要指别人,要自己勇敢的上来。真的有人要上来。您好,我知道您是大理学院的一位老师,今天才认识您,您贵姓?可以告诉大家吗?免贵,我姓李。姓李,我们一家人。这是?这是我家先生。这是您的先生。先生贵姓?你好,我姓刘,刘龙。您姓刘,刘先生,请问您来自什么单位?我也是大理学院的教师。您也是大理学院的教师,太好了!那首先我想问一下我们的李女士,应该叫刘太太。那刚才我这么一号召,你就第一个举手要上台来,你是怎么想的?我感觉我家先生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以前不懂得尊重他。这样子,我趁这个机会给他鞠一躬说一声谢谢他!您要怎么样表达?我要谢谢他,以后好好的待他。刘先生,您有心理的准备吗?有没有想到太太会上台来给您鞠躬?没有心理准备。我是很感谢我的太太。当您的太太给你行九十度鞠躬礼的时候,我看你也马上行了一个九十度鞠躬礼,你当时内心的感受可以跟大家谈一下吗?我没想到我太太能对我这么看重,让我心里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对这个家付出并不多,可是我太太这样看重我,真是让我,以后我会为这个家更加的奉献。我们看到这一幕非常感动,因为刘太太、刘先生他们都是大学的老师,看到我们的老师能够以身作则这种行为,这么勇敢的上台来,来表达太太对先生的感恩之情,而我们的刘先生又能够如此的生起这样一个惭愧之心,从今往后愿意为这个家庭更多的去付出,真的让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我们再次掌声鼓励他们、感谢他们,请他们就座。我相信从今以后我们的李老师,还有刘老师,他们的学生藉由他们不断的学习传统文化和力行传统文化,相信这些孩子他的人生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他的人生一定会愈来愈有福报,我们相不相信?好,谢谢。

  接下来我们再用一些时间,来学一下《弟子规》当中行住坐卧的礼节,我们怎么样去站、怎么样去坐、怎么样去走?这是我们做人的四威仪,这些威仪是我们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我们一个人面对生活的一种人生态度,我们透过这些威仪来体现我们一个人做人的人生态度很重要。我们怎么来站、怎么坐,大家想不想学?想学的话我就邀请大家现在起立,跟我一起来练习行住坐卧的礼节。我们在站的时候,男士像这样的,腰直头正,两手自然的下垂,两脚是八字。当然我们男士的站姿还可以与肩等宽。我们看到我们的国家的领导人出国访问,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站在那里,非常的有威严。所以这是两种站姿,我们现在练习第一种站姿。我们女士的站姿是右手轻轻的抓着左手,放在我们的体前。假如是穿裙装,我们就放低一点,穿裤装我们稍微提起来一点。这是我们一个正确的站姿。

  在座的朋友们,我们想想看,在这个地球上有哪一种动物跟我们人是一样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有哪一种?有没有?他说猩猩,大猩猩一直是站着的吗?我看牠站一下,完了又趴下去了是不是?没有,大猩猩没有站着的。有人说是企鹅是不是?企鹅是不是也是走两下又趴下去了?我们人有没有走两下趴下去?没有,我们看到唯有我们人是顶天立地。所以《三字经》告诉我们,“三才者,天地人”,人是与天地列位三才。为什么?因为人本来就具有天地之浩然正气,就具足了天地之德。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污染,而我们人的这种浩然之气,我们天地的德行就被泯灭了。所以当我们站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是万物的灵长、是万物的表率,我们能不能站出天地浩然之气很重要。所以我们与人交流,或者我们站在这里跟人讲话,是不是一站就要站出我们的这种威仪,这个很重要。比方说我们做为一个老师、一个领导,在任何场合之下给我们下属一些训勉的言语的时候。我就曾经看到一个总经理给他的员工开大会,他就双手揣在口袋里。这个动作就非常的轻慢,对人就会不尊重。假如我们一个老师,他站到讲台上跟同学讲话的时候不能够为人师表,甚至可能还坐在讲台上,可能还把手放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工作的作风和态度,他已经就可以说是失职了,就为我们的学生做出了非常不好的表率。所以它是我们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接下来,在《弟子规》当中也告诉我们站姿的一些应用。所谓站姿的一些应用,比方说长者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比方说我们坐着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马上站起来。我们不能够对长辈轻慢,不理不睬,还要坐在那里,一定要站起来。我们遇到长辈的时候,我们站到那里要很恭敬,而且要给长辈行礼节,甚至还要问候。在我们的《常礼举要》当中,路遇长者一定要行这样的一个礼节。这都是我们礼的一些应用。当然我们的这个站姿,我们要了解一下错误的站姿。刚才我为大家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你看当我们的手这样放着的时候,在座的朋友们,假如我今天一上课,一上到台上来我就跟大家这么讲话,您有没有压力?你们是不是会觉得这个老师很傲慢?一定会有压力。你看我们一些领导人站到那里背着手跟大家讲话的时候,你们能不能感受到他对大家的这分尊重?可能就感受不到。所以我们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透过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心对别人的诚敬之心。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坐?在《弟子规》当中也告诉我们,坐的时候要“勿箕踞,勿摇髀”。我们看到的这个图片是男士的坐姿,大家可以来效仿一下这个图片做一下。我们做的时候大家要切记,现在我们要坐椅子的二分之一处,不要把椅子坐满。我们的古人把这种坐姿叫什么?叫正襟危坐。也就是当我们面对父母,面对我们的长辈,或者我们的领导人给我们一些教诲,或者给我们交代一些事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正襟危坐。假如我们不能够正襟危坐,我们看到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就会跷着二郎腿,妈妈爸爸给他训话的时候他怎么样?非常的轻慢,可以说这么坐着的时候,这个耳朵听,这个耳朵就出了,那是对长辈极不恭敬。我们看到一个班级,上课的学生七、八十个,为什么有些学生的成绩会好,而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好?他们天生的智力其实相差都不大,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恭敬心。古人告诉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而十分诚敬就能够得十分利益。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一个面对长辈的场合,一定要正襟危坐。我们如果把椅子一坐满,比方我们单位来了客人,我们请别人坐在沙发上,我们也坐在沙发上,往这一靠,二郎腿一跷,“坐坐坐,我们单位最近在学《弟子规》,您想了解我们的情况,我可以给你来做个介绍。来,倒点茶水。”你看我们如果是这样的一个行为和态度,别人愿不愿意跟我们来学习?其实我们这样的一个态度,就会给对方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别人就会感觉到我们对他非常的轻慢。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我们能不能以身作则先去尊重别人,这个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女士的坐姿要怎么坐?女士的坐姿也是右手轻轻的抓住左手,放在我们左腿的大腿部位,这么自然的坐着。那《弟子规》当中,对于坐姿讲到“勿箕踞,勿摇髀”,什么是箕踞、摇髀?箕踞就是把腿裂得很大,摇髀就是上下左右晃动。在座的朋友,生活当中我们身边的朋友有没有在坐着的时候常常晃腿的行为?左右晃、上下晃。今天你听课,你旁边的人有没有人在晃腿?假如有人在晃腿,可能听完课之后说你今天听到了什么?你说我什么都没有听到,旁边的人一直晃腿,晃得我心都慌。可能这个就是我们刘教授上午讲的,我们今天人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心浮气躁。就是我们做人心不安,不明人生的方向,自然而然我们在一切场合下心都不安,就会透过肢体表现出来。这是箕踞、摇髀。

  再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坐姿还有一些错误的动作,就是跷着二郎腿,跷二郎腿也是对人非常的不礼貌、不恭敬。尤其是我们在座已经做了父母的,您的家庭生养的是女儿的举一下手,让我了解一下。有这么多人家庭当中都是女儿。女孩子这些礼仪、礼节的教育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讲?女孩子就是未来的母亲,母亲要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假如我们一个女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这些礼仪规范的教育,可想而知,我们未来的民族会有希望吗?刚才我们的主持人也讲到,我们的圣人都是谁教出来的?孟子是母亲教出来的,孔老夫子也是母亲教出来的。有一首歌叫“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的教化是天下太平之源,所以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一大半都是在我们的女性手中,因为我们要教育中华民族好的下一代。你看我们看到这个“好”字,是一个女、是一个子,女子好了,这个世界就会好。我们的男性朋友要不要给我们的女性朋友一个鼓励的掌声!那从今往后,我们的女性要承担起这种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刚才了解,我们在正式的场合以这样的坐姿,当然这四天的学习比较辛苦,我们可以放松,可以稍微的靠着椅背。可是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和我们的中学生去分享《弟子规》,我一进到学校的教室让我大开眼界。因为我看我们的中学生躺在椅背上、趴在桌子上,甚至有的,我们讲都快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有些学生的腿完全就是伸在过道,走路的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他绊倒。当老师进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坐在那里。这个样子,我一看到真的是跟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完全不一样,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上课,完全都是手背在后面,很认真、很恭敬的听老师讲课。所以当我们看到今天的学生,他对老师都不恭敬,他怎么可能对每天他学习的知识、学习的这些道理去恭敬?他没有这样恭敬的心,请问他每天在这里学习,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后来我就教他们怎么站、怎么坐,结果他们怎么坐都坐不好。因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结果站也站不直。我就想是不是现在的年青人缺钙,让我真是感觉到非常的困惑,教他们都不好做。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年青人,连他的行坐住卧都不能管理的时候,他未来能够去承担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还有民族的责任吗?所以在座的各位父母,从今天起,我们只要学了这些礼节,也希望我们回到家庭当中,透过我们的身体力行,透过我们循循善诱,把这些人生的道理,把这些做人的规矩和规范,能够不断的教给我们的子女,让他长大之后能够真正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的人。

  那这个坐姿的应用我们要来了解。我们坐一个椅子的时候,比方说待会我们下课了,我们的义工要整理这个环境,这个椅子就要轻拿轻放。我们常常在餐厅、在一些公共的环境,会听到椅子这样拉来拉去的声音,那个声音会很刺激我们的耳膜,影响健康。所以我们对人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那这个椅子我们要轻拿轻放,我们时时体恤别人的感受。这样轻拿轻放,这个椅子可能就能够为我们服务的时间更长久。再来,我们坐椅子的时候要按着常规,从左边进去,从左边出来。这是左侧。假如我们是女性朋友穿裙装,我们就要双手把裙子这样捋下来,这样才不致于我们的裙子会窝起来。这也是我们坐姿的应用。

  再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怎么坐,在沙发上,一个家庭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坐?这里都有学问和讲究。上午刘教授也讲到,我们吃饭的时候,吃饭的尊位是在哪个位置?就是在我们离门最远的地方。而这个尊位,在一个家庭是父母坐的位置,要坐在这个尊位上,其它的兄弟姐妹是按着年龄,或者按着辈分依次坐下来。我们的儿女要坐在什么位置?离门最近的地方,或者离厨房最近的地方,要让他从小就懂得时时刻刻去侍奉长辈。在厨房,比方说端饭端菜、端茶倒水去服务长辈,而不能够让他一下跳到桌子的主位,这个很重要。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一个老爷爷就领着他的孙子来了。当时我们就让老爷爷坐在最主位,因为他都七十多岁了,他就让他的孙子坐在他的旁边。我说这位爷爷,让您的孙子坐在下面的这个位置,假如他坐在这个位置就不太合乎礼仪。当我们的孩子一下跳到桌子的主位,反而我们长辈坐在这个次尊的位置。而且在吃饭的时候,又是小孩子第一个去动筷子,我们的父母又往孩子的碗里去夹菜。我们可以想到,这个孩子未来的人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成长过程。

  所以我们今天讲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不是就坐在课堂里才叫教育?教育是在我们生活的一切时、一切处。当我们的父母把菜都夹在孩子的碗中,请问在座的朋友,谁在这个家里是老大?爷爷奶奶也夹给他,谁是老大?孩子是老大。我们说今天中国每天都会诞生许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座的朋友,小皇帝、小公主是谁培养出来的?都是我们的父母培养出来的,都是在餐桌上、在生活不经意的一些细节上。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些人伦的秩序,谁都给他夹菜,他就觉得他是家里的老大,所以他的自私自利、他的霸道、他的不替人着想都是在这些生活的点滴当中培养出来的。中国文化讲本末、讲先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我们要知道在我们的人群,在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当中,我们怎么样来引导我们的晚辈尊重这样的一个人伦秩序,这个很重要。

  那假如这个时候,我们第一筷子菜夹给了爷爷奶奶、夹给了父母,孩子从小学到的就是处处要替长辈考虑,处处懂得去尊重我们的长辈,自然而然他这种美好的德行和态度,当他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体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他的人生就会遇到很多的贵人。所以在座的朋友,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儿女这一生能够遇到贵人,怎么样可以遇到贵人?是不是我们去算命、去求观音菩萨,我们的儿女就能够遇到贵人?能不能遇到?不能遇到。可能算命先生说你儿子十八岁以后可能就能够遇到一个贵人,那我们就在那里等啊等,是不是等到十八岁的时候贵人就出现了?可不可能?不可能。假如我们没有教给他从小受教、有礼恭敬的态度,他的人生当中,可能贵人都会从他的身边擦身而过。

  我们有看蔡老师的光盘,蔡老师到澳洲去学习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卢叔叔。有那么多的年青人去学习,为什么卢叔叔愿意把他人生的智慧和经验传给蔡老师?那是因为当时蔡老师对每一个长辈都会很恭敬。所以我们说“命自我作,福自我求”,我们的人生有没有贵人是我们的这颗心,这颗真诚恭敬的心所感召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学礼,不是仅仅学外在的行仪。比方说我们外在的行仪有很多,我们不可能藉由今天两个小时把它学完。比方说,我曾经到内蒙古,内蒙古的草原上,晚辈见到长辈的行礼,可能跟我们的鞠躬礼又不一样。他是怎么行的?他是这么行的。我到过昆明,很多年前我到昆明,我也看到我们的傣族朋友,他在舞台上表演完之后,也会行一个礼节。他又怎么行?是这样吗?我不知道我们白族是不是这样行礼?我在新疆长大,我看到我们维吾尔族的朋友见人行礼,他是这么行的。我在马来西亚,我们去过东南亚,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他跟你握手是双手握,做这样一个动作,我们就觉得非常的亲切。

  所以每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族群,它的礼仪形式都不一样。中国的古礼到今天现代的社会生活,它的礼仪也是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也是要与时俱进。但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我们讲的礼的本质。礼的本质在《礼记?曲礼》当中、在《孝经》当中都有告诉我们,《孝经》当中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所以所有的礼都是告诉我们要表达我们对人这分至诚的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而实际上,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其实告诉我们的就是诚敬谦和,就是自卑而尊人。我们在《论语》当中就看到“出门如见大宾”,出门如见大宾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走出房门的时候,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宾?是不是有钱的、有地位的?是不是很有名气的人才是大宾?孔老夫子没有这样告诉我们。就是说当我们今天一起床、一睁眼,所有来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要像对待大宾一样的去对待他。尤其是对待我们的父母是用什么态度去对待,我们都可以去反省。

 

  • 相关推荐

【弟子规与礼仪:和谐社会从礼乐开始】相关文章:

弟子规中的礼仪教育包括哪些05-29

《弟子规》03-27

新的开始的句子02-21

弟子规全文01-20

《弟子规》原文08-08

弟子规标语12-28

《弟子规》心得01-10

弟子规说课稿06-02

弟子规内容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