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赵令畤。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前言】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这首词描写春日闺中怀人。全词情测缠绵悱恻,造语却深婉空灵,意象迭起,境界迷潆.细腻地传达了思妇内心复杂的情感起伏。
【注释】
①不卷珠帘:王昌龄《西宫春怨》:“西宫夜景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②人在深深处:语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
③红杏枝头花几许:化用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④啼痕:泪痕,此指杏花上沾有雨迹。止恨:只恨。
⑤沉烟:点燃的沉香。
⑥宿酒:隔宿之酒,即昨晚睡前饮的酒。
⑦恼:撩惹。
⑧飞燕又将归信误:古有飞燕传书的故事。
⑨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翻译】
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
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
【赏析】
首句别开生面,不以景语起兴,而纯以陈述语气,描写闺中女子心绪:“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寒未去”说明此时尚是早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受天气影响,女子的心情必定也起伏无常。“深深处”点出女子忧闷之深,渲染出一种深重、孤寂的氛围。“不卷珠帘”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绪萦怀而心生恹懒;也可能是她害怕卷起珠帘之后,望见满目春色,更添愁绪。愁之深沉难去,可见一斑。
春来,百花盛开。本来是春光骀荡,美景无限,“红杏枝头花几许?”红杏满枝,繁花怒放,可是她却想到,它究竟能开多久呢?“惜春长怕花开早。”既盼又怕,对花是如此,对自己的青春又何尝不如此。愿青春如花朵般娇艳,而青春又不会久驻,不正像枝头的红杏花,很快就不会剩有多少么?对于久望游子的闺中人,岂不更怕“一朝春尽红颜老”?于是,泪流满面,更恨起“清明雨”来。说“止恨清明雨”,可能所思之人因雨不能迅速归来的意思。不过另方面,“清明雨”也可说是泛指。因为这雨,如“雨横风狂三月暮”的雨,如“雨打梨花深闭门”的雨。总之,它会使得花儿凋残,人的青春老去,那怎么能不恨它呢?“止恨”,分量很重,映照出人的恨深怨极而又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尽日沉烟香一缕”,这一句写闺中情景,女主人公的生活是多么寂静凄清,她终日对着一缕袅袅香烟出神,心中苦闷至极。她的愁闷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她心中有无限恨,不觉中喝了很多酒, 以至于久睡不醒。紧接着一句“恼破春情绪”,径直说出她的春愁。
结尾两句“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让我们知道了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真正原因:原来她是盼望着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又令人失望。一个“又”字,点明了失望之久。这里不说所惦记着的人没有捎信回来,却怪燕子忘了带信,构思巧妙。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画屏上烟水茫茫,那条蜿蜒的水路,不正是当初心爱的人远去时所走的西江之路吗?写出了闺中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赏析11-11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10-14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07-11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及翻译赏析10-05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赏析08-20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赏析及翻译11-08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赏析06-24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08-26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赏析09-05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及翻译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