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作者简介]
朱淑真,南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诗词,工书画,晓音律。相传因婚姻不幸,抑郁而终。其词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忧怨悲愤,跌宕凄恻。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诗)。[赏析]
这首绝句言浅情深,辞淡味浓。一、二两句紧扣题目,写深夜无眠。起句交代无眠的客观原因──秋气萧瑟凄清,锦衾单薄,佳人夜永难寝。次句剪辑了一个典型动作──频剪烛花。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然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一个频字,尽显诗人内心的波澜。欲三更,呼应前句的久,本是酣然入梦的时刻,而她却要独剪红烛,这就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
三、四句由叙事宕开一笔而写景。如何排遣这无边的孤独呢?还是睡觉吧,这里的恹恹欲睡,与先前的辗转无眠构成一个反跌,形成一个曲折。低眉恰见,床上铺满斑驳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叶影,但那床还是一片冰凉,有谁会送来温暖和慰藉呢?一个凉字,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仅再次渲染了天气之凉,更烘托出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结句以景收束,意境清高,情味悠远。场景由室内转而户外,昂首望月,梧桐缺处,一轮皓月,四野空明,诗人的内心似乎暂时获得了超脱,然而望月怀人,心潮又起,她如何能安然入睡呢?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失落、遗憾的心情。三、四两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载愁,这次第,人何以堪!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这首词描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
上片为时令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多,然而燕子低飞,绿水环绕,芳草丛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片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上演的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从而引发了一场感情风波。《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因为苏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其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大多有过类似的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此而起。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
苏轼说自己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这固然是因为他天份高,同时也由于他学养深湛,所以能随处触发,皆成妙谛。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自然,行人佳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闪耀出智慧的火花。
- 相关推荐
【古诗词《秋夜》《蝶恋花》鉴赏】相关文章:
蝶恋花鉴赏08-30
《蝶恋花》的鉴赏10-05
苏轼的《蝶恋花》鉴赏06-19
柳永蝶恋花鉴赏12-29
宋词鉴赏:《蝶恋花》10-16
《蝶恋花·出塞》鉴赏05-24
《蝶恋花·出塞》鉴赏07-31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古诗词鉴赏07-08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古诗词鉴赏09-23
李清照《蝶恋花》诗词鉴赏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