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实录1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画一幅画。
(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高山、黄河、夕阳、鹳雀楼、诗人,每画一种,都让学生说出画的是什么)
师: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一段话?
生:早晨,一位老爷爷来到黄河边散步。
生:一天傍晚,一位老爷爷来到黄河岸边看风景。他看到黄河两岸的花儿都开了,非常美丽。
师:你编得真好!像个小作家一样!老师也想编一段,行吗?
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那么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呢?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生:可以用望远镜!
师:这是个好办法,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望远镜呢!
生: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
师:这座楼的名字叫鹳雀楼,登到哪一层呢?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把诗人画到鹳雀楼顶层):我们来试试,哇!真的看到了!那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师: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课件出示课文)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生:我会背!(不少学生跃跃欲试)
师:谁会背这首诗的同学举手给大家看看(大部分学生举手)真了不起!谁想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师抽二生背诵)
师:你们都是个好学的孩子!这么多同学已经学背这首诗了,可是还有一些同学不会怎么办?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二生主动上讲台指课文领读)
(给优生表现的机会,使快生吃饱,慢生吃好。)
(二)师生竞赛,朗诵古诗
师:两位小老师教得很认真,大家读得声音也很响亮,老师想和大家比赛 读这首诗好吗?
生:行!
师:那老师先来吧!请同学们做评委。
(师配乐朗诵古诗)
生(鼓掌):给老师打一百分!
师:谢谢同学们!大家为什么给老师打满分?
生:因为老师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儿?
生: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老师还加上了音乐!
师:你们读的时候老师也给你配上音乐。
生:老师有的`地方读得快,有的地方读得慢,“白日”连起来,“依山尽”读得很慢,“黄河”这儿又停了一下,“入海流”每一个字都读得很重,“欲穷千里目”声音最高,“更上一层楼”这一句读得一个字比一个字高,就象在上楼梯一样。(师边听边在诗中画出停顿符号,着重号)
生:老师还带上了表情读!
师:没想到老师的秘密都让你们发现了!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练习一下,一会儿和老师比赛。
(学生积极练习后,配乐朗读,与老师比赛,绝大多数学生学生已经能背诵)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给你们打一百二十分!
(教师机械地范读,不利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设计一个师生背诗比赛的活动,调动了学生读诗背诗的积极性。让学生评分,找出老师背诵优美的“秘密”,通过自主探究,在评价中学会了朗诵古诗的技巧,如:节奏、表情、音高等。)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屏幕上显示的课文中,红色的生字娃娃都在什么地方?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
(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定位联想,运用定位联想识字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记忆的时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然后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师生竞读等形式巩固记忆生字。)
师:学习了生字,我们一起去登鹳雀楼怎么样?
生:好!
师:不过,“鹳雀楼”上的每一层都有“老虎”在把关,每只老虎背面都带有一个生字,如果全班同学都能读出来,就可以一层一层登上鹳雀楼。谁想做打虎英雄请到讲台前面来。
(四)登高望远,想象说话
师(做远眺姿势):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站在鹳雀楼最顶层,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美景?
生:我看到了远处有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花儿,草地上还有一群可爱的小绵羊。
生:我看到了远处有清清的小河,河里还有一群小鱼在快乐地游泳。
生:我看到了远处有一座学校,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想象说话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师:我们的祖国景色这样美好,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歌吧!
表演唱《我爱黄河,我爱祖国》
(五)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那么.除了这首古诗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古诗?我们进行一次男女背诗比赛。
(立刻有好多学生举手要求背诵)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
生:《锄禾》……
生:《梅花》……
生:《回乡偶书》……
生:《易水送别》……
生:《毕业诗》—“今天是我最后—次站在这里……
众生渐齐:“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再过
几天我就要升人小学,做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敬爱的老师,亲爱的阿姨.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玩具扔满地……”
(学生群情激昂,背诵熟练而投入。)
师:小朋友,你们背得太感人了,老师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告诉老师,这首诗是谁教你们的?
生(自豪地):幼儿园的老师!
师:幼儿园老师真伟大!你们很爱幼儿园的老师,把自己的感情放在诗里面了,所以才背得这么感人,是吗?
生(异口同声):是!
师:老师还有—个感受.那就是这首诗写得也很好!我们前面背的是古时候的诗人写的古诗,这一首就是现代人写的——
生:新诗!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这位诗人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好的诗?
生:因为他喜欢老师!
生:因为他读的书多!
生:因为他还会背很多古诗!
师:对!这位诗人不但喜欢老师,了解小朋友的心情,而且他曾经读过许多书,背过很多古诗,所以,现在他就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来。有一句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一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像我们这样聪明的小朋友如果会背很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以后我们还会经常开展这样的背诗比赛,看看谁背的古诗最多!
(学生跃跃欲试.信心十足地下课)
(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背诗比赛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要想展示更多的古诗,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课外,而小结时教师的拓展延伸必会在学生中掀起一股背诵古诗的热潮。)
教学反思:
背诵《毕业诗》一幕是本节课上出现的一个最精彩的场面。刚开始,我还没有听清学生们背的什么“古诗”,渐渐地,我从孩子们那饱含深情、依依不舍的表情中明白了:他们在背一首离开幼儿园时向幼儿园老师告别的《毕业诗》。诗写得很感人,孩子们背得更投入,我听着,不禁眼睛湿润了:学生足足背了近五分钟,我为孩子们的记忆力折服,也为幼儿园老师下的一番功夫暗暗赞叹。
然而仔细深究,很显然,这是—首现代诗,与我前面提出的“背古诗’要求不符。如何对学生们无意中出现的精彩一瞬进行合理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背古诗?在欣赏学生背诗的同时,我在脑中想好了引语。以赞美学生的背诗感人,来启发引导学生明白首先要投入感情,才能背好诗,写好诗。然后.委婉地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新诗,要学生自己去探究:为什么诗人会写出这样好的诗?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主要是诗人脑中积累了大量的古诗,又对老师和幼儿园充满了感情。感情和积累,这就是写作的技巧。然后,老师引用熟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来激发学生背诗兴趣,并以开展古诗竞背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背古诗,强化积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特点。本节课使我认识到:巧妙的引导,正确的评价,不但使学生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超越、升华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2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读题。
生读题。
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读。
生再读课题。
师:课文讲谁送谁?
生:李白送孟浩然。
师:送别是一艘小小的船,载着浓浓的思念。是一杯白白的酒,盛着浓浓的思念此时此刻,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此地此景,他们心情如何?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生:依依不舍。
师:哪个词?
生:依依惜别。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学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板书:依依惜别)
师: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
生:感情很深,不忍心分别。
师:是啊,感情很深。
师:把感情送进这个词,读这个词。
指名学生读。五个。
师:走进课文,体会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谁读第一小节。
指名读。
师:看大屏幕,齐读红色的字。
生读“藏”。
师:藏的是什么?
生:埋在心里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
生:不愿意。
师:从哪个词知道?
生:从有意不去触动知道了。
生:从触动知道了不愿意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情。
生:从一会儿知道了,他们故意做别的事。
师: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欣赏风景,只是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情。一藏字包含了多少深厚的心意啊。谁来读这段话。
指名读。
师:平日,李白与孟会在黄鹤楼干什么?
生:李白和孟浩然会在黄鹤楼上作诗
生:李白和孟浩然会在黄鹤楼上交谈,欣赏景色。
生:也许他们会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饮酒、吟诗、赏景,多么潇洒多么惬意。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份离别之情。
再指名读。
师:不忍别时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指名读:“孟夫子……满饮此杯吧。”
师:离别之言,情真意切。自由读李白的话,你能读出哪些情感?
师:很多同学举起了手,不要着急。默读,用心触摸每个词字,你会有更多的体会,拿起在注意到的字词下面加点。
师:读尽人物的语言,读进人物的心里。从李白的话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生:我从李白的话中知道了两种情感。一是李白对孟的敬仰,从六个饮知道了。
师:是的。从六个饮感受到了李白对孟的敬仰之情。
生:从孟夫子,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因为夫子对有声望的人有学问的人尊称。
师:你有学问,我能称你夫子吗?
生:不能。
师:夫子是古代有学问男子的尊称。
师:我从敬仰读出了仰慕。
生:我从请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
生:我从兄长、老师知道了李白敬仰孟浩然,因为人们只会尊敬兄长老师,不会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兄长老师。
师:是。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公元七百二十五年,造船来到襄阳,……(出示背景简介)
师:谁能读出李白对孟浩然尊敬。
指名生读。
师:很好。李白如此敬仰,敬仰孟浩然的什么呢?
师:你说。
生:敬仰孟夫子的人品,诗篇。
师:孟浩然,唐代最早创造山水诗的诗人。其中有一首《春晓》谁来读一读。
指名生读。
师:慢点,吟诗要慢点。
师:杜甫这样评价——清诗句唏尽堪传。
师:孟浩然的诗句句优美,每句都值得代代相传。所以李白说,您的诗篇——
师:李白不仅敬仰诗篇,还敬仰他的人品
师:李白这样赞美孟浩然。
出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包括注释)
师:结合注释,李白敬仰孟夫子什么人品。
因为您——
(胸怀磊落)
因为您抛弃了——
(……)
因为您——
(……)
师:这样的孟怎么不令李白敬仰?其实,李白何尝不
是令孟浩然敬仰。假如你就是李白,送别你的兄长老师知己,读出你的敬仰之情吧。
指名再读李白的话。
师:谁还想读。
再指名读。
师:读出了李白对孟深深的敬仰。还能读出什么?
生:孟夫子的人品非常让人敬仰。连李白也敬仰。
师:刚才研究过了。
生:李白爱孟浩然。
师:是。敬爱他。
师:还有吗?
生:感情非常深。
师:从哪儿知道的?
生读:虽然我们……
师:这是孟浩然说的。我们现在研究李白的话。
生:我从李白的话中我体会到李白不忍离去。
师:从哪儿?
生读:不知何日再相见。
师:是啊。这一别也许永远都见不到了。
指名再读: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
师:我听到一份离别的伤感。
师:今天,您就要顺……(师范读)
生齐读。
师: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
生:还有一些深厚的友谊。
生:还有李白深深的情。
生: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
生:还有李白深情的留恋。
师: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酒中。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读。
生齐读:孟夫子,自从……满饮此杯吧。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李白,轻轻地站起来,举起你的酒杯。
师:一只手不够尊敬。
师:这是捧,再高一点。
师:面对你的兄长老师,你会深情地说。——
生举杯齐读:孟夫子,您是……
师:孟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到——
生读:王勃说的好……
师:孟浩然应用王勃的诗,言下之意是什么?
生:不管两人在哪里,我们的心在一起,像邻居一样永不分开。
师:所以,今天的分别不必太伤感。
师:孟浩然何尝忍心与好友分别。但作为兄长,此时更多的是在——
安慰李白。
师:安慰一下李白。
生读:王勃说的好——
师:好一个永世不绝!除了读出安慰,还读出什么?
生: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波涛永世不绝。
师:既是说长江之水,更是说——
生:友谊天长地久。
生读孟的话。
师:好一个永世不绝!同学们渐渐走进了诗人的心里。
师:现在,这边的'同学是李白,这边是孟浩然,再次走进诗人心灵深处,再次感受这份浓浓的离情别意吧。拿起书。
配乐分组朗读李白孟的对话。
音乐继续,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师背第三节)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这小节?
指名生读。
师:谢谢。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驻立吗?
生:久久地站立。
师:驻立前面还有个词。
生:仍然。
师: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从中体会到李白站立的时间很久。
师:李白站在江边做什么?是在欣赏江上美景吗?是在仰望蓝天白去吗?
生:是在目送孟离去。
师:一直到——
生:孟浩然的船消失在天边。
师:这离别之情就在久久在驻立中,在这送别的目光中。如果你是李白,相信此时你的心情会像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想起了
哪些画面,有哪些话要对好友倾诉呢?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
师:把你想的写在书上。注意写几个关键词,便于更好地表达。
师:让我们一起听听诗人的心情。
师:岸边杨柳依依,目送孟的船越去越远,心里默默地说——
生:孟浩然真是我的知己,我的朋友。
生:孟兄,祝你一帆风顺。
生:孟兄,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的好友啊,以后你一定要再来,咱们两个再一起痛快吟诗吧。
那是多么……
生:我们虽然暂时离去了,但你对我们情谊留了下来,但以后还会相见,相信你的。
生:孟浩然,你一定要回来呀,一起吟诗游玩吧。
师:是呀,烟花含情,李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吟出这一首名诗——
出示诗。
师领读。生跟读。
师:学到这儿,这首诗的意思大家懂了吗?
师:老师考考大家。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
到的意思。
师:孤帆呢?
孟浩然坐的船
师:几只船?
一只船。
师:江上是交通要道,为什么只有一只船呢?
生:当孟走的时候,李白跟孟都是独自一个人。
师:是的,孤独。
生:我认为是,孟走了以后,外面就没有朋友了。
师:也是孤独。
生:因为孟走了,只留下一个人,抒发心中的感情。
师:江上不可能只有一只船,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生:在他眼中只有这一艘船。
师: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孤帆饱含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深情。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诗。
配乐诗领读。生再齐读。
师:谁想在音乐声中深情诵读。
指名生读。
师:你读出了李白的心声。谁还想来。
再指名生读。
师:真好。不仅读出了深情,更读出了李对孟的一片情谊。在这烟花三月,送别好友前往扬州,多想一同前往,面对滔滔江水,再次深情吟诵到——
生齐诵。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见证了一场千古诵读,千古绝唱,登楼远眺,浮想联扁,你如果登上黄,面对滔滔江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想起两个人,——
李白、孟浩然
师: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到——
生齐读。
师读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下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孟浩然
依依惜别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3
开始学习《古诗二首》,都是千古名篇——《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说简单也简单,古诗基本都读过,很多孩子都会背。说难也挺难,要做到理解诗句意思,领悟描写的哲理和意境,即便是高年级孩子,也难以说得明白。
教学时,以单元主题“家乡”引入,知道会从这个单元课文中,去到不同的地方,欣赏不同的风景。古诗是古人所写,就是他们在去到不同地方,看到不同风景时写下的诗。
开场白说完,直接让学生从两首古诗的题目中,找出这两首古诗,是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风景?
生:写了“鹳雀楼”的风景。
师:很好,这是第一首诗的题目中就告诉我们的信息。
生:第二首写的是瀑布。
同学们都笑起来。
纠正她:“瀑布”是风景,不是地方,是哪里的瀑布呢?
生:是“望庐山”的瀑布。
大家又哄堂大笑。性急的孩子直接喊出来“是庐山”。
肯定他:虽然你说错了,但是值得表扬,因为你对“庐山”这座山不熟悉,才以为“望庐山”是一个完整的名字,如果是“望敬亭山瀑布”(家乡的山名自然熟悉),就不会错以为是“望敬亭山”是一个山名了。
这个环节里,孩子们学会了从诗的题目中获取信息,也知道了“鹳雀楼”和“庐山”是现在著名的景点。
图片
先读《登鹳雀楼》,虽说都会读,但题目的停顿还是需要提醒。在前面知道“鹳雀楼”是一个完整的名字后,这里再读,就都能准确地读好“登/鹳雀楼”的节奏。
请部分孩子读,再齐读,古诗学习的第一个任务顺利完成:读准字音和节奏。
怎样“再上一层楼”?继续读,继续聊,边聊边读,边读边聊。
师:这首诗是王之涣在鹳雀楼的哪个位置写下的?
生:楼顶。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在楼顶?
生:题目叫“登鹳雀楼”,就是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的楼顶。
师:鹳雀楼和我们现在住的高楼不是同一种楼,它是古代一栋很高大的建筑,诗人登上了楼顶,看到了哪些景色?能在诗句中找出来吗?
生:看到了“黄河入海流”。
师:会找!鹳雀楼就在黄河边,这可不是一般的风景。
引导孩子们联想家乡的敬亭山,登上山顶也能看到一条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的一条河呢?
生:黄河的水很黄,有人说是“一碗水,半碗沙”。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与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黄河的水与我们见过的小溪、小河、小江一样吗?
生:应该不一样。
师:当然不一样!大诗人李白曾写“黄河之水天上来”,你觉得黄河的水是怎样的?
生:觉得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生:黄河的水很大。
生:黄河的水流得飞快。
生:我还记得有一首诗里,写黄河的水能一直流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那儿去。
师:啊,那是刘禹锡写的《浪淘沙》,里面就写到“九曲黄河万里沙”。
生:黄河的水很黄,浪很大。
师: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正看到黄河的水波浪翻滚,奔涌向东而去,只有哪里才能容得下黄河呢?
生:大海。
师:就叫——
生:黄河入海流。
再读这句,明显有了气势。
有的孩子为了体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感觉,扯着嗓子读,提醒了他们,示范,找感觉,请几个朗读好的孩子再示范,慢慢的,他们也能读出“雄浑”之势了。
图片
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白日依山尽。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孩子们开始意见相左,有的说早上,有的说傍晚。
这一句诗中有两个生字,正好在这里先交流理解。“依”是“靠着”的意思,“尽”是“消失”的意思,这样一说,意见统一了,“白日”是黄昏时分的夕阳。
师:当王之涣登上鹳雀楼顶,他所在的位置就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风景,此时他眼中的落日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都是往山下落的。
师:你说的是一样的地方。是啊,平日在地面上,也能看到“白日依山尽”,但此刻在鹳雀楼顶,看到的“白日依山尽”哪里不同?
生:平时看到的太阳是从天上往下落,这个时候,他站在很高的地方,太阳是往底下落的。
孩子表达得虽不甚清晰,但是他的空间感令人叹服。
师:你太厉害了!这就是站位与视角的关联啊。王之涣站在鹳雀楼顶,他的视线随着落日缓缓往下,远远望去,山峰跟自己也差不多高,夕阳仿佛是在往他的脚下落。往下,往下,然后,诗人就看见了同样在他脚下奔涌而来的——
生:黄河!
这样,前两句诗写的景物就有了空间感,我们再读这两句,仿佛也随着诗人的视线,从“白日依山尽”看到“黄河入海流”。
不用多说,孩子们能读出两句诗不同的感觉来,就像一首乐曲,情绪先从舒缓起,再慢慢升。
到这里,让孩子们交流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除了“高兴”,有孩子说出了“激动”,可以了。
图片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观景之后的感慨、议论,说字面意思,孩子们不难理解,说包含的哲理,又有过于说教之嫌。
试着这样去理解——
师:王之涣站在这里,看到如此风景,不禁激动感叹,他满足于此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欲穷千里目”看出来。
师:说明他还想——
生:看到更远的地方。
师:那就只能——
生:再上一层楼。
师:都说登高望远,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看到的风景也越精彩。渐渐的,这两句诗就背后人用来形容“若想能再进步,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可以理解为“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就要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师:就拿同学们写作业来说,有一些总是出错的同学,你们的“更上一层楼”应该是什么?
生:作业不再出错,得到五角星。
师:那么,作业能写正确的孩子们呢,你们的“更上一层楼”又是什么?
生:写得更好,得到五颗星(最好成绩)。
师:那么每次作业都能得到五颗星的同学,他们还要不要“更上一层楼”呢?
生:我的作业写得好了,我就会努力练习书法。(正是一个每次都得五颗星的孩子)
说到这里,再读后两句,带上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希冀,不用多指导了。
图片
结课时,引出下一首《望庐山瀑布》,让孩子们对比一个有意思的点:诗人的站位与视角。
王之涣是“站得高看得远”,李白又是在哪里看到的“庐山瀑布”呢?
很多孩子都认为是在“山脚下”,至于理由,到下一节课中,再好好聊。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4
课堂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老师在黑板上提前板书好古诗《登鹳雀楼》,诗句写在黑板的下方,学生可以够得着的地方。)
师:孩子们,这是今天王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一首古诗,请大家打开课本114面,请大家观察观察,除了这首古诗外,你还发现了些什么?
生:一条黄色的河,那叫黄河。
生:一轮红红的太阳。
师:是红色的吗?再看看。
生:白色的,是夕阳,所以是白色的。
生:我还看到了远处的`山。
生:我看到了帆船,船上有人。
师:观察真仔细。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看到了一座楼,第一层里有两个人。
师:你真棒。你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
生:鹳雀楼。
师:大家一起说说这座楼的名字吧。
生:鹳——雀——楼;
师:知道鹳雀楼在哪儿吗?
生:知道,在这些石头上面。 (众大笑)
师:是啊,鹳雀楼是建造在黄河岸边的山上,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在山西省,与湖北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一生急着举手)
生:还有河南的岳阳楼。
师:(微笑着)孩子,你是河南人吗?
生:不是啊。
师:那你可不能把湖南的岳阳楼搬到河南去。(众笑)
师:除了图画之外,你还发现了诗以外的文字吗?
生:我发现了,在课本的角落里写了“作者王之涣”。
师:这个小朋友好细心啊。你们发现了吗?这首诗的作者是——
生:王——之——涣。
师:王之涣是唐朝的大诗人,写了不少著名的诗。其中有一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生:登——鹳雀楼。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首古诗,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师:观察课后的生字表,把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再读几遍。
(学生拿出铅笔边圈生字,边反复读生字。)
师:我请圈得仔细,读的认真的小朋友到黑板上把这些生字圈出来。
(指名一学生上台用红色的粉笔将生字圈出来。)
师:我们一起大声读读这些生字吧。
(老师指着黑板上圈出的红色的生字,学生一起大声读生字。)
- 《登鹳雀楼 公开课教学实录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 公开课教学实录(通用10篇)09-19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19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27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1-03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06-25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精选)07-04
登鹳雀楼的教学反思04-02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06-25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热】01-06
【热】《登鹳雀楼》教学设计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