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2024-09-01 登鹳雀楼

  引言:《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教学难点:

  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鹳雀楼。

  1.课件出示鹳雀楼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介鹳雀楼。

  这座楼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教师板书)谁来叫叫它的名字?(相机教学生字“雀”)因为这座楼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停在上面,所以叫它为“鹳雀楼”,这座楼本来并不出名,直至后来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叫王之涣,他登上鹳雀楼,写下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板书“登”)鹳雀楼就名扬四海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3.谁来读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你觉得哪个生字的读音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5.指名读古诗。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古诗,指名读。

  7.齐读。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每一首诗中都藏着一幅画,请同学们边读诗句边看图,看看诗中写了哪些事物?(白日、山、黄河)

  2.学习“白日依山尽”。

  (1)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所以“白日”就是指傍晚的太阳。

  (2)看看图,说说“白日依山尽”是指什么靠着什么?(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太阳落山时的图片吧!(播放课件)你有什么感觉?

  (4)多美的景色啊,你能通过朗读,读出白日的美吗?

  3.学习“黄河入海流”。

  (1)诗人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黄河奔腾入海的图片: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3)波涛汹涌的黄河水要流到什么地方?

  (4)指导朗读。

  4.教师指着图和学生一同描述: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还看到了————,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5.数一数这两行诗一共有几个字?诗人只用了10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夕阳西下、黄河奔腾流入大海的美景,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行诗。

  6.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诗人如果想看到更远的地方的景色,他该怎么办呢?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2)为什么你觉得再上一层楼就能看得更远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3)诗人也想到了这个办法,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行诗。

  (4)指导朗读:诗人不满足眼前看到的景色,他还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他还有更多的追求,所以他在诗中说——

  (5)现在人们常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别人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比如快考试了,老师对大家说:“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争取更上一层楼。”这里说的更上一层楼指的是什么呢?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了千古名句,让我们把这两行诗牢记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努力吧!

  四、背诵积累。

  1.比一比,看谁最快把古诗背下来。

  2.指名背。

  3.配乐看图齐背。

  五、指导写字。

  1. 请小老师带领大家。

  2.和同桌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3学生描红、仿写。

  附录: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景入理势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全文对仗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优秀教案设计(通用8篇)05-12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通用13篇)12-24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精选11篇)02-11

《登鹳雀楼》解释01-06

登鹳雀楼教案12-02

登鹳雀楼 说课稿05-13

《登鹳雀楼》畅当07-29

登鹳雀楼王之涣06-08

登鹳雀楼教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