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夜喜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夜喜雨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春夜喜雨》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它是首五言律诗。本单元共有八首关于春的古诗,对于它们的学习,关键在于学习诗歌方法的掌握,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抓住春雨的特点展开。本诗写于公元761年春,杜甫这时在成都定居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本年的二月间,成都发生旱灾,经历了旱灾的人,最懂春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欧歌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2、品读诗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作者内心的情感美
3、再次朗读古诗,深入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4、学习本诗的写法美
全诗教学的重难点就是感受是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
三、说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说学情
本班学生虽已学会理解诗意的.方法,但在运用上还不是很熟练。
五、说教法
我采用预案导学法进行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然后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再指导,再总结。
六、说教学流程
1、根据题目确定朗读基调后,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把握朗读节奏,找出韵脚,明确押什么韵,然后朗读体会古诗和谐的韵律美。
3、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古诗,读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4、品味古诗语言的凝练美,着重抓住“知、潜、重”三个字来体会。
5、学习本诗的写法
6、教师小结,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发挥你的丰富合理的想象力,为“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一幅画面。此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布置作业
七、说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五言律诗
杜甫
春夜喜雨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课《春夜喜雨》,它是首五言律诗。对于它们的学习,关键在于学习诗歌方法的掌握,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抓住春雨的特点展开。本诗写于公元761年春,杜甫这时在成都定居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本年的二月间,成都发生旱灾,经历了旱灾的人,最懂春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欧歌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2、品读诗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作者内心的情感美,深入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3、学习本诗的写法美
全诗教学的重难点就是感受是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
三、说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说学情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首诗体裁上的特点,让学生对这种体裁类别有整体印象,初步认识古诗的分类,培养学生对祖国古诗的喜爱。课前还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介绍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扩大阅读量,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
五、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预案导学法进行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然后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再指导,再总结。在学法上采取预习法、感悟法,先让学生搜集有关介绍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在学的过程中多读,在读中感悟沐浴在春雨中的意境。
六、说教学流程
根据对以上内容的整理,结合2011版语文新课标,对本诗文的具体教学实施,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从谈春雨,导入课文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3、 朗读感悟,体会意境
4、总结升华,指导背诵
1、从谈春雨,导入课文
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天吧! 学生谈春雨
设计意图:先把学生带入对春雨的遐想,进入春雨的意境。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 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搜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 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一正确朗读这首诗,二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三提出不懂的问题
(3) 检查自学情况
一纠正字音 例如 fu甫 nai乃 ju俱,二说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乃:就。 发生:在诗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临。潜:暗暗地,悄悄地。径:小路。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也指花儿开得繁盛。“重”读zhong
3、朗读感悟,体会意境
(1) 根据题目确定朗读基调后,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注意,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2) 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学生交流回答,(拟人。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着重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引导:在这夜晚,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
地滋润万物。大家想想:春雨有什么好处?(春雨使花草树
木庄稼得以发芽、生长,春雨为大地创造了生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设计意图:春雨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润物细无声”,她一点也不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张扬喧闹、大造声势。你难道不觉得春雨具有一种可贵的品格吗?(春雨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那么这时诗人心中充满了什么感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所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好好品读这两句诗吧! 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大家展开想象:诗人可能先是在屋里,听到春雨轻轻洒落的
声音,他心情十分愉快接下来,他怎么做呢? 根据诗句的意思,小组交流诗人看到了什么?
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联想;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他不禁想到第二天早晨,一定
可以看到城里的花儿都开了。那一朵朵花沾着雨水,显得沉甸甸、红艳艳的。其实呀,诗人想到的可能还不止这些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诗人可能还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诗人可能想到农民会在雨后播种,麦苗喝饱了雨水又长高了一截,人们开始踏青赏花了———
4、总结升华,指导背诵
(1)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诗人能把春雨写得这么美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
(2)朗读背诵,注意诗的节奏
把握朗读节奏,找出韵脚,明确押什么韵,然后朗读背诵,体会古诗和谐的韵律美。 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发挥你的丰富合理的想象力,为“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一幅画面。此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五言律诗
杜甫
我的板书设计较简洁,通过“好”“喜”等字眼,来表现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进一步说明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春夜喜雨说课稿 3
我说的是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中的一堂诗歌欣赏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春夜喜雨》是五言律诗,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六单元课文以诗歌为题,进行诗歌综合性学习。本单元把诗歌分成几类,各类诗歌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本单元不单在于学习几首诗歌,关键在于学习诗歌方法的掌握,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抓住春雨的“细”的特点展开描写。本诗作于公元761年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读、背这首诗
2、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3、欣赏作者的写法。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有感情地读这首诗,品味诗歌。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还不能深刻地体会到。 所以在设计时,我淡化了对诗意的讲解,直指重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走进文本。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 此外,我采用了“诵读法”、“合作欣赏法”进行教学,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将作详细阐述。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
古典诗歌是艺术创造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课堂伊始,在古筝悠远的乐声中,借助多媒体的国画背景,以教师饱含诗情的讲述,将同学们带入诗歌欣赏的'特定气氛。
(二)走近杜甫。
教师质疑:你们对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有那些了解呢?
新课标对高年级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材料。”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诗圣杜甫。
(三)诵读欣赏,感受真情。
这部分我分三步走:
1、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注意下列读音: 潜 、径、润、重;
2、多种形式诵读《春夜喜雨》;
3、小组合作谈理解。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诗主乎情”每一篇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被现实生活激发起沸腾的情感而写就的。基于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我没有带领学生作深入的讲解分析,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合作地学习,把课堂时间教给学生。
(四)互动评析、品味古诗。
《春夜喜雨》这首诗,历来为人称道,久传不衰。对其精妙之处,素来为人津津乐道。我引导学生用“总评——听觉——视觉——想象”全方位、多角度的对那场雨、这首诗进行品评,请学生静下心来有滋有味地品读,启发学生通过品读、分析、体味其中自以为精妙的语句,以感悟、鉴赏、品味作者热爱生活、忧国忧民的情感,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能领悟到哪个境界,决不强求一致,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推荐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达到感兴趣、能理解、促积累、重吸收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诗、理解诗而设计的。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说课稿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六年级(上册)第101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
2、领略《春夜喜雨》中的诗情画意。
3、展示收集的诗歌
教学重点:联想品析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小学阶段,我们也学过不少诗歌呢?下面我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当我们望着高挂下来的瀑布时,会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我们回忆起浓浓的母爱时,就会自然地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看来难不倒大家呀。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新诗。(板书:春夜喜雨)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赏析诗歌,师:那诗人眼中的春雨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1页,自由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看这首诗,(出示全诗)它和我们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板书:五律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 ),(板书杜甫)对这位诗人你有什么了解?生说后(出示杜甫简介)生自由读。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时一定要多读。把诗读流利、读出节奏。(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出示诗的节奏)分组读,齐读。同学们读出了诗的节奏 、韵味。真棒!
师:请同学们再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生:喜。(板书喜)喜就是什么心情?杜甫因什么而喜?
那杜甫为什么因为这场雨而喜呢?这场雨有什么好处呢 (出示一、二两句)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诗? (生朗读一、二两句)
师:同学们,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好)
师:春雨好在什么地方? 能用诗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板书:知时节)
师:是呀,这场春雨来得真及时呀!奇怪哦!这春雨其实是想下就下了,在诗人眼里,怎么就变成了春雨知道时节了呢!作者把春雨当成了什么来写?(人)雨本无知,作者却说它“知”,我们的心,来得及时,善解人意。春雨就像我们的朋友”“就像我们(亲人)”“就像我们的……
这真是一场好雨! 怎能不令人欣喜呢?(生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我听出了其中的喜。
这场及时雨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出示3、4句)齐读,谁来说?
师: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 (“潜”)
师:这个“潜”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么特点?
师:是啊,春雨静静飘洒、不为人知。
它来有什么好处呢?(可以润物)
(板书:润万物)
师:它是如何润物的?
师:是呀,春雨就是这样无私、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作了好事,又不留名。人们怎么会不喜欢呢?感情读3、4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春雨,你有什么愿望呢?假如你是一棵小树苗,你会对春雨说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知道大家对于这场知时节、能润物的好雨是既欣喜,又感激呀。感情朗读三、四句吧。
师:这样善解人意、解万物之渴的好雨,作者多么希望它酣畅淋漓地下个够啊。
(出示五、六两句)
师:请男同学齐读五、六两句。
师: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情景?
师:你从哪个字词体会到喜了呢?
生:野径云俱黑。(说明雨继续下。下个够,是一场透雨。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那万物多高兴呀!诗人望着这(板书(雨意浓)夜晚心中充满着喜悦呀!(有感情地朗读),看着雨意正浓的情景,诗人兴奋的猜测等到天亮时肯定是:(出示七、八两句)(全班齐读)
师:诗人想象第二天早晨将会是怎样的情景?(生说意思)
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那诗中是用哪个字来形容这样的景象的? “红”和“重”
师:为什么?
生:“红”写的是花;“重”写出花儿有了雨的滋润,非常饱满的样子。
师:非常正确!若不是细雨的滋润,哪有这般美丽的景象?这万紫千红的花还带着雨滴呢。 这“花重锦官城”的瑰丽景观,都是知时节、润万物的“好”雨的恩泽啊!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此时,田里的禾苗是什么样子?山上的树木呢? 那大自然的一切呢? ,师:这真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板书:春色美)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齐读这两句诗吧。 (全班齐读)
师:这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主要表达诗人喜悦的感情。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可“喜”字却一字不露。让我们满怀喜悦,一起赞美这及时的好雨吧。
(全班齐读全诗)
师:诗人一生历经磨难,饱经战乱流离之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师: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人们期盼已久的丰收,他怎能不万分激动,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三、拓展、总结1 同学们,优美的诗词往往具有非常强的韵律感,可以谱成很动听的曲子,好,咱们来欣赏欣赏吧。(升华诗情画意)播放古诗新唱。
2、在咱们学过的古诗词里,还有很多写雨的诗句,比如
还是好多描写春天的诗,能展示收集到描写春天的诗吗?号称“诗圣”的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我们学过他的诗有。(展示)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诗歌。
3、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诗的海洋里慧眼拾贝,让我们满载而归。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
春夜喜雨说课稿 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基本信息。
2.把握诗歌中,“雨”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3.学习“想象”“对比”等艺术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体会诗歌艺术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意象的特点;体会想象、对比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作品说明,作者信息简介: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杜甫离开泰州,率家人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这样,一家人终于有了安身之所。他在这里春种秋收,与当地朴实的农民你来我往,生活变得平和而宁静。这使得他饱经忧患、历经战乱的心,终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祈求风调雨顺、希望享受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反映了喜雨降临时极为愉快的心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2.把握诗歌中意象的主要特点:
(1)扣住诗题中的“雨”字
(2)把握诗歌前两联写了“好雨”的具体表现:
“知时节”写出其充满灵性,了解人们心思;
“乃发生”写出其来得适时,如期而至;
“潜入夜”写出其来而无声,不影响人白天劳作,不惊扰人良宵佳梦;
“润物”写出春风化雨,滋润大地;“细无声”写出和风细雨,默默无闻。
3.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
“春夜喜雨”,“喜”是诗歌情感基调,最直接点出在这美好春天,作者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前两联作者对雨的评价和尾联中,作者想象出雨后锦官城红花沾雨的美好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赞美之情,确实令人“喜”上眉头。
4.简析艺术手法,强化对诗歌美的感悟:
说明: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称表现手法。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手法,较为常见的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艺术手法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辩证关系,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本单元主要涉及的艺术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反复、反衬、排比、对偶、引用、想象、联想、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借助上学期诗歌学习的知识,从形式上明显看出,两句形成“对偶”,凡对偶句,其内容总相似、相反、相关。这两句诗,是对“春夜喜雨”所营造的氛围的渲染,前半句写夜间下雨,野外乌云成片,后半句写黑夜中,江面上,船家的渔火发出点点星辉。一明一暗形成“反衬”,以“明”衬“黑”,不仅强化的画面感染力,更暗示了这场好雨,不会一带而过,她定要下得绵长,下个尽兴。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两句写的是春雨过后,作者看到的锦官城的景象。而春雨绵长,这两句应是作者“想象”,想象春雨滋润了大地,锦官城一片繁花似锦,更抓住红花带雨的细节,将春花和春城联系在一起,切中“喜雨”和“春景”。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5.反复品读诗歌:
感受作者喜悦的赞美之情以及诗歌艺术手法上的魅力。
春夜喜雨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学会“乃、随、潜、润、细”这五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教师方面:录音带 课件
学生方面:搜集杜甫的资料以及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未成曲调先有情。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导: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落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 春雨在古代被称为“喜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杜甫一起走进盛唐,去感受那场《春雨》。
2、板书课题,了解杜甫。
二、初读古诗,自学字词。
1、借助拼音练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标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要明确字的偏旁,结构,组词。
3、这些字,你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它?(字谜法、部件法)
4、出示表格,检查自学情况,并交流自己有趣的识记方法。 字 偏 旁 结 构 组 词 乃 随 潜 润 细
5、哎呀,只顾着玩,字宝宝该回家了。你们谁能把字宝宝安全送回家,谁能?谁想试一试。指名朗读古诗、正音。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后,可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培养了孩子的识字能力,在识字中同桌合作,趣味识记,既培养了合作意识,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6、谁认为自己还能比他读得更好?比赛读、挑战读,引导学生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美、音韵美。 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诗音韵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多种形式的诵读,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初读要把古诗读准,注意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明快的节奏感,读出古诗的音韵美,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景之中。]
7、在反诵的诵读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场春雨发生在什么时候?伴随着什么?怎样滋润万物的?)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画出你不懂的词。
2、对于你不懂的词,看看能不能借助字典查出它的意思。
3、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再互相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4、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交流时重点引导理解:知 时节 当 乃 潜 润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6、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靠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诗意。现在老师再考考你,看看你能否通过考验?再读读古诗,看看全诗是围绕哪个词写这场春雨的?
四、精读细品,感悟“好雨”,启发想像。
1、读读古诗,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雨”?一边读一边思考,把你自己感悟到的注出来,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自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你们小组认为这场春雨的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是春雨知道时令季节,善解人意。“当乃”强调了春雨的及时,“润”指明它对事物生长的作用之大,“潜”、“细”、“无声”突出了春雨不声张,精细可人的品质。)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着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在一步步感悟“好雨”的引导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歌,感悟到了古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到了古诗的精炼,也在悄无声息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4、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学生可以说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也可以说学完诗后的感受。)
5、师配乐读,学生一边闭目听,一边努力把诗歌的语言文字变成画面。
6、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现想像。
五、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练习读,努力把你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读出。
2、配乐展示个性读。
3、师生互动背诵,同桌互背。 [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读读、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这们,古典诗文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六、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交流自己在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教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诗句,拓展阅读。
春夜喜雨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2、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①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②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③学生质疑。
3、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①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②自学。
4、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5、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①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②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③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④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6、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①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②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中的情况与心情。
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④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7、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8、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9、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10、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春夜喜雨说课稿 8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2、感受春雨的美好。
3、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
二、学习古诗
1、有一首古诗中也藏着“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出示课题)。
2、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
3、齐读课题
4、比一比、赛一赛
(一)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1、学生自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请教一下。
2、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教师做及时评价给读正确的同学奖励春姑娘的礼物花朵)
3、看看哪一桌读得最准确呢?(同桌读)
4、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正确地念出来。
(二)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来呢?
1、先请同桌之间读一读,如果你觉得你的同桌能闯关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诵读书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指名读,进行小老师评价。
3、欣赏范读
4、和老师比一比
5、小组推荐读,进行赛诗会。
6、齐读——齐诵
三、自主学习古诗(课堂延伸)
1、想再学剩下的四句吗?
2、师讲明方法,生自学
3、多种形式指名诵读
4、齐读全诗
四、小结
根据本节课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做出相应的`鼓励评价
授后反思:
教完《春夜喜雨》这一课后,我觉得低年级古诗教学应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自主快乐学习。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谁愿意来当小诗人?你喜欢吗?谁愿意上来说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教师自己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春夜喜雨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理解诗歌大意。
过程与方法:
多读古诗,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以关键字、词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练意的特点,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出现无数优秀的诗人,也留下了千万不朽的诗篇。文字在他们的笔下呈现出另一种生命的光华,字字是景,句句如画。请同学们看着这幅图,要是给它配上一句诗,你们觉得哪句最合适呢?出示图片。
预设:“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的古诗学的真扎实,一看图就能想到应景的诗。诗人仅用十四个字,就勾勒出一副美丽的画卷。是哪位诗人用语言就向我们展现出一副如此美丽的画卷呢?
预设:“杜甫”。
这节课我们要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诗歌题目是:春夜喜雨。诗歌的体裁是什么?明确:律诗(五言律诗),其每两小句为一联,全诗共四联。(板题,学生齐读。)
2、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课件)
1.介绍诗人:杜甫,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时,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因此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2.介绍诗歌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有很深的感情,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三、初读诗歌
1、自由读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诗歌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韵味。
2、朗读示范。(播放课件)请学生根据朗读示范来试着划分诗歌节奏。 (课件)
3、请学生单独朗读。教师适当指导朗读,把握诗歌情感与韵味。
五、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和赏析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和大家一起交流,以“我从……诗句中仿佛看到了……”发言。
2、小组合作讨论。(课件)
3、学生交流。预设:“我从第一联诗中仿佛看见了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了,柳树发芽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我从第二联诗中仿佛看见了人们安然入睡,春雨悄悄的来了,飘飘洒洒,轻柔的滋润着大地。”
“我从第三联诗中仿佛看见了野外一片漆黑,连小路都看不清楚,只见江面上的渔火星星点点。”
“我从第四联诗中仿佛看见了一夜雨后,花骨朵上带着雨水,它们开满了锦官城。”
师小结:你们想到的画面可真美啊。
4、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吧。
六、体会诗情
1、认真读课题,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喜)
2、诗人因何而喜?
因雨而喜
3、诗人饱经战乱之苦,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旱灾后的春雨令杜甫格外欢喜。这首诗就是表现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诗人去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
4、通读全诗,想一想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总的评价?
明确:是“好”字。(板书好)好在什么地方呢?
预设:好在知时节,好在及时。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农作物生长得时节,这个时候人们是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而春雨仿佛懂得人们的心思一般,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飘飘洒洒下起来了。问:这是不是一场好雨?
预设:这真是一场好雨啊。
雨知道人们的心情,这怎么不令人欣喜呢?雨本无知无觉,诗人却用来了一个“知”字,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拟人,把无知变有知,似乎雨有了灵性,这个字用得多传神啊。
“当春乃发生”是什么意思?到了春天它就应运而生,在自然万物需要雨水的时候它才下,多么及时的雨啊。
5、我们接着来看第二联。(出示课件)
上一联点明了诗题中的“春”和“雨”,那么这一联点明了题目中的哪个字?(夜)很好,并进一步来表现“雨”的好,那么雨还“好”在何处?
预设:好在滋润万物。
那么春雨是怎样滋润万物的?细无声,轻柔的滋润万物。
那么春雨是怎样来的?(板书“潜”)它随着春风悄悄的进入夜里,默默地、轻柔的滋润万物。
这一联中的“潜”和“细”历来受到诗评家高度评价的(板书细),可以看得出,这两个字是经过精心锤炼的,诗人用“潜”字写出了春雨静静飘洒的情景,用“细”字写出春雨轻柔润物的`情景。本联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春雨的呢?(无声?听觉)从听觉的角度来写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爱及赞美。
有时候,春雨会伴随冷风,有时还伴着狂风夹着雪花,这样的雨当然不会滋润万物,只会损物令人不喜。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笔下的春雨正是可以滋润万物的好雨。
同学们可以进一步考虑,既然第一联说到这是一场及时的有灵性的好雨,那么雨是不是有意让人们夸赞它呢?
预设:并不是这样,因为它选择夜晚悄悄地来,细细地下,不发出一点儿声音,既不妨碍人们的工作、生活,也不打扰人们的睡眠,只是默默的下。
是啊,多好的雨啊,它有什么功能啊?能滋润万物。这就把“好”字落到了实处,体现了春雨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板书默默奉献)
这两句诗常被人们用来赞美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爸爸妈妈,勤劳的工人……
6、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课件)
这一联与“喜雨”这一主题有关系吗?
明确:当然有关系。雨这样的好,当然希望它能下的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儿,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换了一个角度来写春雨,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呢?(板书视觉)
从哪里可以看出此时雨意正浓呢?
(野径云俱黑。)本来是夜晚,云黑怎么能看见呢?当然是在灯火的照耀下才看见的,所以诗人用“俱黑”对“独明”。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一星渔火是明亮的,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见,那一定是因为天上都布满了乌云的缘故。以火见云黑。
同学们,来想一想,这场春雨将把大地滋润透彻,那么谁最高兴呢?
预设:百姓,因为下雨了,就可以播种,下雨了,农作物得以生长,他们就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7、教师小结:诗人正是想到了这些,所以对这场春雨给了人们丰收的希望的春雨,怎么能不喜欢,不赞美呢?读到了这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目了然了.
8、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联。(出示课件)
“晓”是什么意思呢?早晨的意思,那么现在到了早晨么?没有,因为这句是根据眼前的这场夜雨所展开的联想。
那么诗人想象明天早上将会是怎样?锦官城将会花团锦簇,万紫千红。那这一联不写雨写花的美丽,还和喜雨的主题有关系吗?
预设:有。这表面写的是花,但实际上写雨过天晴的好,由于雨水的滋润,花才这样美丽。
是啊,花开得好是因为有雨水的滋润,那么只有花儿受到了雨水的滋润吗?当然不是,这里是用花来代表被滋润的万物。这一联,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贴切,生动?
预设:“湿”和“重”字用得好。因为“湿”字表现花朵带雨的姿态,“重”刻画水珠在花瓣上颤动欲滴的情景。
说得真好,这两个字就写出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由衷赞美,这个“重”字又与前文的“细”字照应,花重是因为雨水滋润所致,如果是骤雨,只能花落知多少了。整个锦官城有如花的海洋,那么,田野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木呢?所有大自然的一切都将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9、小结:现在大家知道这首诗的内容了吧,一起来说一说。
(春雨好像知道时节一样,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就应运而生。它随着风悄悄的潜入夜里,轻柔的滋润着万物。野外一片漆黑,只能看见江上渔火点点。明天早晨来看,锦官城内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七、课堂总结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描写并赞美春雨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达了诗人因雨下的及时而喜悦的心情,赞美了春雨给人们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一面。
八、拓展延伸
1.大家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与“雨”有关的诗句?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吗?
九、布置作业
这节课就到这里,课后大家去多多搜集有关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从诗人眼中去看看这如花的世界。
春夜喜雨说课稿 10
【材料准备】
1、杜甫诗《春夜喜雨》
2、唐朝李约诗《观祈雨》;宋朝苏轼诗《望楼湖醉书》
3、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
4、唐朝历史:安史之乱
5、“春雨”挂图
【探索内容】
1、律诗艺术形式。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本单元共收唐诗绝句四首,律诗三首,古风三首。其中律诗是唐诗的最高表现形式,其精巧整饬的结构、洗炼的语言、抑扬悦耳的节奏韵律和优美丰富的意境,历来脍炙人口。
2、诗歌语言艺术及优美意境
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巨星,他的诗内容博大、思想深邃,艺术风格苍凉遒劲、沉郁顿挫,语言千锤百炼,深得古典诗歌之精髓。《春夜喜雨》虽为写景咏物诗,思想内容不及《三吏》《三别》博大精深,但它平中见奇、以小见大,体现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诗歌行涓涓细流而致雄浑壮阔境界之风格可窥其一斑。
3、创新情境及拓展运用。
“论诗及人”,“春夜”观“雨”仅是诗人关于春雨心理历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与之相关的其它部分怎样,如“春旱盼雨”、“雨后生机”的情境,应为学生探索的内容;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同是写春雨,其情境、思想、艺术手法又是怎样的,也应让学生去探讨。借此大力度地激活探索欲望,使学生养成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进而有效地开启心智,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探索目的】
1、培养学生对诗歌形式特征、语言运用等方面质疑研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操作过程】
一、拉开心理距离,引发探索动力。
引入语:“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而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际,自然万物等待渴望的是什么?当然是春雨。出示研读材料一,彩色“春雨图”,通过投影展示画面:青山、小河、黄柳、绿草、野径、行人、斜风、细雨和飞燕。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研究,抓特征对景物作口头描述,谈感想论体会,教师作适当点评,导入新课。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唤起了学生已有生活体验衔接起教材生活与学生现实生活,初步打开思维的通道;前置表达缺陷,拉开心理距离,因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和动力。
二、整体感知,学生树立探究目标。
在“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概括诗意”的基础上,由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你是否喜欢它,喜欢它哪些方面等。学生领悟到以下内容:这首诗语言锤炼精工;拟人、对比修辞手法的表现力强;创造的意境美;借景抒情,情景相生。然后学生归纳并树立起探索研究的重点:
a、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b、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说明:树立探究目标,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教师只作一些引导,且以研讨者的身分参加意见,不越俎代庖。
三、对照比较,探寻律诗形式特征。
研读材料二:望楼湖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引导学生拿这首诗与《春夜喜雨》作比较阅读,主要研究在形式特征方面的异同。在学生自读领悟的基础上,交流研究结果,从而归纳出了律诗的特征:八句,有五言、七言律诗,偶句押韵,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等。关于律诗与截句的关系、律诗平仄、对仗等知识,教师可作引导、点拨和补充。
四、质疑问难,探究语言和意境。
在学生充分诵读、自学、领会的基础上,分组分项讨论,一组同学主要研讨诗歌语言运用及意境创造,二组同学主要研讨杜甫生平思想、诗歌构思、诗歌抒发的情感。然后由各小组三至四名代表发言。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教师及时将这些问题板示出来:
1、“潜”能否改为“洒”或“落”?“润”、“细”有什么表达效果?
2、“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诗人扣住春雨的什么特征加以描绘?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纯写景文字吗?如果不是,那又有什么用意?
5、诗人为什么不写雨中的房屋、水雾、黄柳和青草?
6、诗人写景的角度有无变化?“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眼见实景吗?
7、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一场普普通通的春雨为什么能使诗人倾情如注、用墨如泼?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在板示的同时,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遣词用语造句。包括1、2两个问题
第二类:突出特征,塑造形象。包括3、4、5三个问题。
第三类:构思流程。包括第6个问题。
第四类:情感灵魂。包括第7个问题。
然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精读、讨论、解答,分类别逐步解决,并着重处理了几个关键问题,学生研讨情况如下:
第一,作者抓住“春”雨“夜”雨去写,突出了雨有意润物、无意声张讨好的特点,是和风细雨,而非疾风暴雨。
第二,全诗抓住春雨的特质,以“好”字统摄全篇:运用拟人,说雨通人意,解万物之渴;将“野径云”的“俱黑”与“江船火”的“独明”进行对比,既色彩鲜明、富有画意,又说明天阴雨长,满足自然万物的需求;而“花重锦官城”的瑰丽景观,更是“好”雨恩泽的赏赐。
第三,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抒发了诗人对雨泽万物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第四,诗人之所以对一场普通春雨有着如此深厚的喜爱之情,是由诗人生活经历、思想品格决定的。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遭遇坎坷,历经磨难,特别是经历了唐代“安史之乱”那个动荡的时期,他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即使落泊在野,生活困顿,也密切关注着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当秋风破屋秋雨漏床之际,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疾苦,而是考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且倘能如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场恩泽万物的春雨紧连着千家万户的命运,他能不欣喜、能不如陶如痴吗!可以说诗人杜甫就是春雨精神的化身!
说明:在引导学生质疑探索、提出问题时,教师集中精力,灵活地将问题进行科学分类,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条理清楚;仔细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既对探索过程进行及时调控,还适时点拨,推波助澜,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使探究过程更加热烈、丰富、深入。例如:
a、体悟“潜”“细”等字眼的表达作用时,让学生联想朱自清散文《春》中描绘的春雨的情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比较与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用“砸”“扫”“倒”表现的夏天“雨点”,“雨道”、“雨瀑”的情景的不同。
b、体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意:假如你是一棵小树苗,请你对春雨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一缕春雨,谈谈你的愿望和想法。有的.同学对春雨说,那风刀霜剑的冬天,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你的到来,你是历史涅槃的圣火你是绿色生命的天使;有的同学对春雨说,我不会辜负你甘霖的哺育,几年后我会长成一片绿云,长出永恒的你。有的说假如我是一缕春雨,我会亲吻那焦渴的土地,让真诚和爱长出和平与富足……
c、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富有生活哲理的语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物、事?有的同学说想到了边防战士、人民警察,清洁工人、邮递员、人民教师,想到了同学友谊、亲人关爱、文化哺育等。
五、内容整合,进行形象体认。
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好雨知春”、“和风细雨”、“黑夜明火”、“繁花满城”四幅画面整合为一,将诗歌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由近及远、由眼前景到想象景的表现过程,按照以下层次进行形象再创和口头描述:
1、粗线勾勒:春雨、田野、小径、茅屋、江船、渔火。
2、上彩着墨、变静为动:灰色的云,黑褐的天,亮亮的渔火,细细的斜斜的春雨轻盈地飘进江水、田野、村落,水流潺潺、轻枝摇曳、细雨沙沙。
3、换景特写:天亮了,太阳笑眯眯的,一夜间大地披了盛装,青青的草色,鹅黄的叶芽。最惹人眼的是亭台楼阁边那片片彩云般的树木,花儿五色缤纷,打着朵儿的,绽开笑容的,还挂起晶莹的耳坠,闪闪发亮……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闭目、凝神、运思、微笑、激动……融入了意境,经受再创诗意的熏陶感染。
实施这一环节时,教师启发学生探究诗歌运行思路,整合形象内容,充分展开想象;同时给学生留下了较充分的时间作准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说明:形象体认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头脑中自主形成关于诗歌语言、意境探索的有效途径和基本规律,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意境体认。这样做既融合了诗情画意,综合起探索结果,又实现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的接合,从而为下一步迁移创造打下基础。
六、拓展深化,进行思维创新。
教师创设情境:好雨当春发生之际,诗人是那样喜悦、兴奋、赞叹,那么,杜甫在春雨到来以前,站在破败的茅屋前观望,那会有怎样的景象?诗人会有怎样的向往和感情?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甫,请以“无雨的春天”为表现内容构思一段话,然后开展口头作文比赛。学生的口头作文,思路相当开阔,有的说无雨的春天,风尘滚滚,禾苗枯死,杜甫心忧如焚,长声叹息;有的说,无雨的春天人们无以为食,人们刮树皮,吃草根,不少的人背井离乡,沿街乞讨,杜甫看到“路有饿殍”老泪纵横;有的说,无雨的春天,疫病流行那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可怕景象。
说明:《春夜喜雨》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从倾耳听雨到举目观雨,再到闭目遐思,令人处处感受到诗人的存在,感受到诗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和炽热的情感。进行新情境下的想象表达,既进一步拉近与诗人的距离,更利于学生在把握原诗思想灵魂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学生在原诗灵魂和技巧的观照下,展开联想,驰骋想象,或模仿、或翻新,或拓展,或创造,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促成了学生语言素养和探索能力的提高。
七、再创探索情境,实现能力迁移。
研读唐朝李约诗《观祈雨》的语言运用、意境创造、情感观点,并与本篇课文《春夜喜雨》进行比较。
附诗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歌的大意是:春旱无雨,桑条无叶,禾苗被毁,百姓不得不强颜欢笑,在龙王庙前吹箫奏乐,乞求龙神降下救命雨。而朱门里的豪家之人也出来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他们并非惟恐老天不雨,而是“犹恐春阴”,担心丝竹受潮,演奏声音哑咽。
说明:设计这一训练,是为了实现诗歌赏析能力的迁移李约也是唐代诗人,与杜甫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虽然名气不大,但这首诗无论在语言锤炼、意境创造,还是在艺术表现方面,都与《春夜喜雨》有相通之处,甚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利于能力迁移和赏析能力提高。
春夜喜雨说课稿 11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情感态度标: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读诗背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组织学生演唱《小雨沙沙》。师:同学们这首歌唱得真好听,谁能告诉老师歌中唱的是什么呀?(小雨)是呀!有一句话说:春雨贵如油。人们喜欢春雨,为她写歌。你们知道吗?唐朝大诗人杜甫还为她写诗了呢!你们想知道杜甫是怎样写春雨的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夜喜雨》这首诗。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扫清障碍
1、教师口述目标(如上)
2、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
3、师领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4、生自由读诗,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5、同桌合作学习,你读我听,我读你听,读错的字要互相纠正。
6、反馈学习情况。
(1)同学们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如果你们能给它们正确加音我就相信你们认识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在生字的头顶上正确写出拼音。然后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对不?错的及时改正。
(2)昨天老师布置预习了,在预习时遇到困难怎么办?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记?(学生说出哪个字就让同学们指出这个字在诗的哪一行,然后交流识字的好办法,扩词,相机用词语说话,并正确读出生字所在的诗句)。
(3)识记生字之后要求学生读整首诗,做到正确流利。先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
三、了解节奏,读出韵律
1、在正确流利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五言诗的朗读节奏,掌握诵读古诗的停顿技巧。诵读五言诗时,基本的停顿规律是“2、3”,如“好雨|知时节”。读诗时要注意意断气连,不要停顿的过于明显。而且每句诗的朗读还要有轻重缓急,五言诗一般情况下每行诗的重音落在第三个字上。此外还要注意边读边想像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了解这些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画节奏,标重音,然后学生试读。
3、教师采用指名读,分行读等形式反馈学生读诗情况。
四、体会诗意,品味情感
1、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读了很多遍古诗了,你们知道每句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体会古诗的意思。
2、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
(诗意:春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到了植物萌芽、生长的季节,它就下了起来。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
3、指导感情朗读古诗。
你喜欢这善解人意的春雨吗?
你喜欢这滋润万物,不求人知的春雨吗?
你喜欢这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的春雨吗?
那就让我们用最动情的朗读来赞美这春雨好吗?
学生带着喜爱之情齐读古诗。
五、熟读成诵,内化知识
指导背诵,让学生试着说出背诵古诗的好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帮助他们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受用一生。
检查背诵情况。
六、总结学习,拓展延伸
1、总结学生达成目标情况,鼓励为主,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
2、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夜,花草树木痛快的喝个够。第二天早晨,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大诗人杜甫也在雨夜展开了想象,并且在第二小节中描写了出来,回去以后可以找出来读一读。
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所以古代有很多大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赞美春天的诗,回去搜集一下,有时间我们举办一个赛诗会。好吗?
春夜喜雨说课稿 12
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一、导入课题,品诗人
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师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二、读古诗,品诗意
(一)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二)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华汉字文化)
(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3.论诗句,品诗情。
讨论一,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间做出适当的引导。
预设:好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潜和细
讨论为什么是用潜,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部分,老师诵读,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来解读潜的妙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
预设: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学写潜字,注意右边的第一个夫捺画变成点,这是避让。
生练习书写。
讨论二,学生较难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引导学生思考:这和润物有关系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解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本句运用了常用的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野径、云、水、渔船相辉映的春夜图,并点题。
讨论三,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是诗人的想象,雨水下的细小,密密的',轻轻的,所以并向大雨一样,叶子上、花上都沾上了雨水,所以显得沉重,诗人只是写了花朵,大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和物会欣喜开心呢?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通过大家的反复品读、探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杜甫诗句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忧民之情。
背诵《春晓》,比较一下,《春晓》中的花落知多少与《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哪一种雨更喜人呢?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师讲解:轻轻悄悄的来,滋润着世间万物,特别是农民的农作物,又是一个好收成年。字里行间真情的流露出杜甫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不禁让我又想起了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出示全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家不妨也来品一品,诗人对人民大众的关怀之情。
5.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春夜喜雨》。
6.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拓展诵读,品诗人情怀
1.出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诗人的忧国情怀。
读一读,说一说,这首诗用一个什么样的带喜字的成语来形容杜甫的心情呢?(欣喜若狂)他又为什么而喜呢?(收复失地)
通过这两首诗的诵读,我们能够初略的了解了杜甫那份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诵读杜甫的诗,更加立体的感受杜甫。
2.课外诵读有关春雨的诗词,进行积累。说一说诗人对春雨的不同感受。
四、小结,由此诗品人生。
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感时刻都在感染着我们,我们在品读完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后,你又有怎样的话说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不妨让大家提起笔来尽情的表达!
五、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杜甫)
知时节、当春、潜入
丰收有望
润物
细无声
【春夜喜雨说课稿】相关文章:
《春夜喜雨》说课稿01-06
《春夜喜雨》优秀说课稿01-13
春夜喜雨说课稿(通用10篇)03-14
春夜喜雨01-25
《春夜喜雨》分析04-19
春夜喜雨 杜甫04-16
春夜喜雨的诗意04-16
《春夜喜雨》讲解08-31
春夜喜雨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