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赏析论文

2023-06-05 春江花月夜

  引言:《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下面是小编提供的《春江花月夜》的赏析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当古人抬头仰望浩浩夜空时,天上那轮清朗的明月总会触发他们太多的遐思,月亮也于是成了传承五千年的中国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面对月亮,他们寄托了不同的情绪,有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柔婉,也有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旷达与豪放。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月亮也成就了一位诗人,那就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在诗才辈出的唐代,仅凭这一首诗,举目望去就无人能敌。《春江花月夜》所受的赞誉太多了,从地位气度上,一句“孤篇横绝全唐”的评价就足以压倒一些赞美了。可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从内容方面也给予过一句评价,既中肯,又全面。他说“这里一番神秘又亲切的,有的是强烈地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种赞美,既来自于张若虚旧瓶装新酒,用《春江花月夜》的旧题以新的内容打破当时浮艳浅薄的宫体诗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当时的诗歌注入了新鲜、清灵、旷达的风气,又来自于诗歌内容中强烈传达出的深层意味。

  一、强烈的宇宙意识

  但凡大成之作,里面表达的绝非一己之情,它必然有终极的深度关怀。《春江花月夜》亦是如此。

  从题目上看,《春江花月夜》颇有些意象诗的味道。作者未用任何连接词只是并置了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这五种意象有机的勾连、融合,塑造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月下美景。

  诗歌开头,诗人大处落笔,描绘了一番大气磅礴的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充分打开视野,给我们形神兼备的描绘了一幅宏观背景。下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上有浩瀚无际的天空中冉冉升起的明月,这月华笼罩了万物,笼罩了月下思索的我,也笼罩了下文的游子和思妇。诗人觉得这些宏观的背景还远远不够,于是又将镜头拉向了更加具体的景物:“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像前面四句一样,诗人描绘了月光之下的多维空间,下面有江水围绕着开满鲜花的郊野曲折流过,银色的月光照在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一层雪珠。天空里由于月色如霜,使得世间万物都像被净化了一样。写到这里,诗人已经把氛围渲染到极致了,整个世界都呈现出沉静的银白之色。此时,在整个无人之境里我们甚至忽略了诗人的踪迹。可一个“孤”字提示给了我们诗人的存在,并且从诗人眼中的景物里反观出他此时的心情。在旷达浩渺永恒的场景对比下,他突然觉得伤感。于是诗人仰望皎皎明月,他发问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问很稚气,即便是科技发达文明进步的21世纪,也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只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美景自然而然的促发了他此番的思索,但诗人并未着意给出答案,他或许明白根本就没有答案。于是意识像流水一样被送进更深的思索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和亘古的江月比起来,人太有理由伤怀了,草芥一般短暂的生命,居无定所的颠沛流离,何以能和亘古永恒的江月相抗衡呢?读及于此,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黯然神伤。这种伤感不是个体的,是全人类共有的,很多文人墨客都表达了这种伤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哀人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古诗十九首》里“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阮籍“人生若尘露,天地邈悠悠”等等表达的多是此类的情感。可对比下来,张若虚的诗句又有某些不同,虽然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但不像前面的诗句一片哀怨萎靡之色,张若虚既不绝望,也不悲伤。虽然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人一代又一代的绵延生息,那长度也是可以和江月对抗的,里面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执着和赞美。到了这里,诗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问题似乎有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张若虚的诗歌从习见的景物里捕捉到了一种哲学里辩证的味道,从无限到有限,从而让他的诗歌有了一种淡定从容之下的张力。

  二、纯洁的爱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江月永恒,像是执着的等待着什么人。诗人不仅仅是一个能描绘美景抒发真情的作家,一个“待”字又让我们领略到了诗人在逻辑构建上的功力,“待”字不仅赋予了江月以人的情感,更是巧妙地引出了下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既然是相思等待,最绵延久长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游子和思妇之间的“待”了,所以“白云一片悠悠而去”把游子带走之后,很多地方就被离愁染重了颜色。既然有一叶扁舟漂泊而去的游子,也就必然有明月夜在某个高楼上望穿秋水的思妇。写游子思妇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一直是个重要的题材,但像张若虚一样既兼顾游子又描绘思妇的还不多见。在这节里,诗人发出了第二问,如果说第一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约何年初照人?”是对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疑问,可第二问“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姿态明显就低多了,既然反应大情怀的关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问难觅答案,诗人也不着意深究,一笔带过。可在第二问的处理上诗人显然要细致得多,从中可以看出他从生命个体的角度上对游子和思妇爱情的深切关照。这爱情太悲苦了,作者故意从游子和思妇不同的角度来描写,这并不是炫弄技巧,是因为他想表现在不同的物理空间里,他们沐浴的是同一轮月光。所以这月光是能寄托相思的,作者敏锐的抓住了思妇对月光既爱又恨的微妙情感。在明月夜的高楼之上,有月光如影随形和思妇作伴,这本是好事,但月光的无孔不入是一种分离的提示,于是思妇的情绪变得烦躁,想赶走月光,可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时在思妇眼睛里,月光已经不是一个有形物,它代表了思妇无法解决又不愿面对的离愁别绪。月光惹人懊恼,可是它毕竟照着我的同时也照着千里之外的你,想及于此,思妇对月光的情绪发生了微妙变化,“愿逐月华流照君”,刚才是恼怒,这会变成了向往。可这也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因为她明白长空之中,鸿雁奋飞,也飞不出月的光影。江水之下,鱼儿腾跃也只能激起水面的微微波纹。此时,心里又平添了多少愁苦啊?写到这里,诗人视角一转,将镜头对准了千里之外的游子,没有思妇的细腻,而是抓住了游子的一个梦境,“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落花满潭,春光将逝。可归期遥遥,江水流春带走的不仅仅是季节,更是游子可贵的青春和幸福的可能。一场凄美的相思在月光下展开,又随着西斜的月拉上序幕。

  三、无限的同情心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在“沉沉”二字中我们读到了游子的失望孤寂和落寞,现实中碣石和潇湘的物理距离更增添了这份愁苦。大约体会透了这种苦楚,所以才能推己及人,想到了普天之下和自己一样命运的游子思妇,同样的经历让他内心迸发出无限的同情心。月华之下,有几个人能实现自己未竟的心愿,在今夜乘着月华归来?诗人不知道,所以他将这种忧愁、思念和纷乱的离情都交织在一起,随着残月的余晖洒满江边树上。

  至此,诗人在月亮升起到落下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于宇宙、生命、爱情等永恒问题的思索。也正是因为这种思索和探寻使《春江花月夜》有了深刻的内涵,所以在高度上远远超越了那些写景诗。

  •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赏析论文】相关文章:

赏析春江花月夜04-20

春江花月夜经典赏析06-08

春江花月夜赏析09-21

春江花月夜赏析04-01

《春江花月夜》赏析07-05

《春江花月夜》赏析03-26

赏析《春江花月夜》10-17

《春江花月夜》赏析06-09

《春江花月夜》赏析精选03-25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赏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