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

2021-05-17 赤壁赋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赤壁赋》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赤壁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

  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如诗如画的美景。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板书)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四、解“悲”之情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板书)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板书)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五、悟“乐”之理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板书)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风波》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附:

  板书设计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赤壁赋》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 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 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以“美读”为桥梁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接着以“望”字为立足点进一步“悟读”,从而理解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二、美读——聆听心声

  1、教师带感情范读全文(配乐配图)

  师:这是一篇文赋,既有诗歌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师希望能通过范读全文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诵读技巧处理及音乐转换中体验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时内心翻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

  3、美读以体会感情(让我们在美读中具体体验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师: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便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江面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诵边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平静——怡然自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瀚无边——疏朗开阔)

  (月出)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析:“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强化此心境:“浩浩乎”、“飘飘乎”)

  ③全班配乐朗诵,体验情景交融(乐曲《高山流水》)

  平静——愉悦——豪迈

  (2)师: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乐地扣舷而歌,却引出了一曲洞箫,幽咽悲凉(“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如何描写?

  动情处……余音不绝,缭绕江面……使人如闻其声,也要凄然落泪……

  诵读指导: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学生判断重读字)(指名带感情吟诵,配乐《佛上殿》)

  (3)①师: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

  触景伤怀:赤壁江月——三国赤壁故事——一代枭雄曹操

  ②指名诵读塑造曹操形象的语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具感染力,能传达内心感慨?

  指导: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悟读——理解心声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赤壁赋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贵、荣辱得失如过眼云烟,精神自由。(“不变”)

  (客)托悲于风,叹息有志无为。

  (主)“无穷”江月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白发渔樵……)——“客”也解脱忧愁。

  板书:吾生须臾

  (客)——人事沧桑(变)——托悲于风

  长江无穷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物我无尽(不变)——共适江月

  盈虚者如月

  (2)师: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借主客问答以抒情写志乃赋的常用手法)

  ①这意味着什么?是苏轼怎样的心情写照?

  波澜起伏的是苏轼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沧桑、物我无尽均是苏轼一人探求的结果。

  ②你是否理解苏轼在贬谪逆境中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并非完全的超脱,难免有志无为的苦闷,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脱,在自然规律中追求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老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图卷中又一个显赫的名字。

  (3)师:也许在以“望”为立足点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会的“理”和“情”后,我们方真正理解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声(共鸣)。

  诵读:带着“我理解”的心态诵读第四段,加深领悟。(配乐《渔樵问答》)

  四、拓展:结合你学过的诗文,谈谈对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

《赤壁赋》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赤壁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师生共同正音

  四、依注理解文意(详见课文批注)

  五、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赤壁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点,了解苏轼的赋的风格。

  2、理解本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特色

  3、体会作者深刻的哲思内涵,了解作者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学习重点]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2、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由乐——悲——喜的变化过程。

  [学习难点]:

  课文第五段的阐述哲理,特别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学习内容]

  一、导语:

  前面学习了文赋初期的典范之作杜牧的《阿房宫赋》,今天进一步学习文赋的代表作苏轼的《赤壁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和苏轼的诗词一样,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写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点。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讨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其中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背景资料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字词句梳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四、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景美——“乐”)

  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

  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共同享用。 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

  第一节介绍东坡游赤壁,作者写出了清幽静寂的自然景色和诗一般的境界,不由行沉醉其间,陶然忘忧,幻想羽化而登仙,由自然和谐的意境——心情“乐”甚。

  由乐而忘情,不觉“歌”起来,却歌出了屈原的“楚辞”,客和箫哀怨,曲折传递内心仍难以排遣的忧郁情怀,转为抒“悲”情:哀……,羡……,如何解脱呢?接下来议论说理,表达乐观旷达的理性美。

  五、艺术特色:

  1、 情、景、理融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结合。

  2、 乐——悲——喜的情感变化;

  3、 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

  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客观景物只提供了一种审美可能,……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更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六:布置作业

   东坡两次游赤壁,分别写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课外赏析《后赤壁赋》,并作比较分析。

《赤壁赋》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遗世独立不绝如缕正襟危坐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水光接天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三、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四、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 请Word版完整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赤壁赋》教案一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赤壁赋》教案一》,来自网!

【关于《赤壁赋》教案集锦8篇】相关文章:

1.关于《赤壁赋》教案集锦六篇

2.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3.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集锦7篇

4.关于《赤壁赋》教案集锦八篇

5.关于《赤壁赋》教案集锦五篇

6.关于《赤壁赋》教案集锦10篇

7.关于《赤壁赋》教案集锦5篇

8.关于《赤壁赋》优秀教案

上一篇:《赤壁赋》教案 下一篇:《赤壁赋》教案